230 likes | 407 Views
推動節約用水. 2009 年 1 月 13 日. 永續 發展. 社會 公義. 經濟 發展. 環境 保育. 一、前言. 壹、水資源利用現況. 經濟發展 、 社會公義 及 環境保育 三者之間取得適當平衡,為永續發展的基礎。 水資源 日漸枯竭 已成為 21 世紀經濟發展的世界性問題。 永續發展 乃世界之趨勢及各國努力的方向。. 二、水資源現況分析 台灣水資源特性. 台灣地區與世界各地降雨量比較圖. 1. 台灣地區年降雨量為世界平均值的 2.6 倍。 2. 惟由於人口密度高,每人每年可分配降雨量僅約為世界平均值的 1/5 。.
E N D
推動節約用水 2009年1月13日
永續 發展 社會 公義 經濟 發展 環境 保育 一、前言 壹、水資源利用現況 • 經濟發展、社會公義及環境保育三者之間取得適當平衡,為永續發展的基礎。 • 水資源日漸枯竭已成為21世紀經濟發展的世界性問題。 • 永續發展乃世界之趨勢及各國努力的方向。
二、水資源現況分析 台灣水資源特性 台灣地區與世界各地降雨量比較圖 1.台灣地區年降雨量為世界平均值的2.6倍。 2.惟由於人口密度高,每人每年可分配降雨量僅約為世界平均值的1/5。
二、水資源現況分析 台灣水資源特性(續) • 降雨量分布時空不均。 • 河川坡陡流急。 可留用的雨水有限,尤以南部地區枯水期僅有10%
二、水資源現況分析 水資源利用結構圖(民國86~94年平均值) 降雨量 896億噸 蒸發損失量 196億噸 23% 100% 5% 72% 河道逕流量 654億噸 地下入滲量 46億噸 入海 533億噸 地下水超抽 11億噸 河川引水量 79億噸(41%) 水庫供水量 42億噸(24%) 地下水抽用量 57億噸(35%) 總用水量 178億噸 工業用水 17億噸 農業用水 127億噸 生活用水 34億噸
三、水資源供需檢討 供需問題探討 • 供給面:新開發案之推動日益困難 • 適合開發之天然水資源 • 愈來愈少 • 成本日益增加 • 面臨之抗爭日益強烈 • 新興造水成本仍高。 • 需求面:需求日益增加,且增加環境之負荷 • 為符合環境及永續利用之目標,工業之發展應有條件控制。 • 過去重大工業開發案的決策過程中,水資源不足問題並非考慮之重點。 • 可減緩用水需求之自來水減漏與節水措施,在水價未合理調整前,並無足夠經費與經濟誘因推動辦理。 • 重大工業區開發案增加水資源供應之困難。
現況(以民國90年為準) 推估民國110年需求 單位:億噸/年 用水量 186 需求量 200 保育 9.6 保育 15.3 工業 17.5 生活 36.0 農業 122.9 工業 29.0 生活 37.8 農業 117.7 +5.7 +11.5 +1.8 -5.2 三、水資源供需檢討 各標的用水推估 未實施用水效率提高 現況水資源需求總量 =186億噸 未來水資源需求總量 ≒200億噸
三、水資源供需檢討 各標的用水推估 實施用水效率提高 推估民國110年需求 現況(以民國90年為準) 單位:億噸/年 用水量 186(214.5) 新興造水 5.3 各標的天然水資源需求量 182.3(210.8) 保育 9.6 工業 17.5 生活 36.0 農業 122.9(151.4) 保育 15.8 工業 27.9 生活 32.5 農業 111.4(139.9) +6.2 +10.4 -3.5 -11.5 未來水資源需求總量≒182億噸 現況水資源需求總量 =186億噸 用水效率提高︰綠建築擴大適用範圍 自來水事業管線汰換減漏…等
200億噸 水資源需求年總量 182億噸 Ceiling 用水成長推估趨勢 提高用水效率後推估用水趨勢 ◎ ◎ ◎ 時間 90年 100年 110年 三、水資源供需檢討 各標的用水示意圖 可作為備用水源
以需定供 以供定需 水資源為有限資源 過去思維 現在思維 提高用水效率 水資源多元化 節約用水 有效管理 彈性調度 多元開發 用水人配合辦理 政府部門或民間廠商推動實施 三、水資源供需檢討 實施策略 • 未來水資源政策 • 天然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管制(每年200億噸) • 枯水季用水零成長(民國110年回降至90年之水準) • 因應措施 供需檢討
四、每人每日用水量 • 名詞定義: • 每人每日用水量:以自來水供應生活用水之售水量除以供水人口,習慣以公升/人/日(LPCD)表示。 • 自來水生活用水售水量係包括台灣自來水公司用戶種類之「一般用水(普通、商業、軍眷)」、「機關及其他(機關、市政、優惠、追償、其他)」售水量加上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用戶種類之「家庭」、「營業」、「機關」、「學校」、「市政」、「其他」售水量之總和。 • 台灣地區95年總生活售水量為2,167,312,105立方公尺,總供水人口為20,936,089人,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為284公升/人/天。
六、每人每日用水量變化 政府自民國83年推動節約用,平均用水量呈現小幅的波動,已無明顯成長之趨勢,平均每人每日用水量已趨於穩定。 83至95年 平均290公升 註1:資料來源: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民國1984年至2006年生活用水統計報告 註2:平均每人每日用水量採(售水量m3/用水人口/365天)計算
節約用水的推動過程 • 節約用水工作推動的理念 : • 目標:提升用水效率,降低用水總量 • 方法:(1)公共、民生及商業:鼓勵使用省水器材、推廣 雨水及中水回收利用 (2)工業:減少製程用水、提昇回收利用率,並進 行用水效率管理 • 終極目標: • 滿足國內用水的供需平衡 • 降低國內的缺水及限水風險 • 減少缺水及限水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工業限水停產、農業休耕補償、商業損失、生活不便等) • 促進水資源生態平衡,達成永續發展願景
節約用水的推動過程 • 共識形成期(1990年代初期至1998年) : 主要之目的在於喚起國人節約用水觀念,因此不斷的經由教育宣導、技術輔導及省水器材推廣等措施的持續推動,使工業及民生產業、政府機關、學校以及國人大眾均有節約用水觀念。 • 以身作則期(1999至2002年) : 為使節水觀念能確實落實為具體行動,因此以政府相關單位及各級學校為推動對象,希望能經由政府各單位全面進行省水器材換裝、雨水貯蓄利用及水再生利用等節水措施,並透過各類媒體傳播與教育宣導的手段,使國人人充分明瞭政府各單位的具體成果與推動決心。 • 全面推廣期(2003年起) : 及至2003年之後,有鑑於國內在節水相關法令制度、節水工程技術、節水器材質量等各項先期投入工作日趨完備,欲達全民推廣落實的目標已趨成熟時期,因此政府部門的重點工作在於持續推動省水標章驗証工作、加強研發推廣節約用水相關新技術及加速建構全面節約用水的環境。
每人每日用水量 • 名詞定義: • 每人每日用水量:以自來水供應生活用水之售水量除以供水人口,習慣以公升/人/日(LPCD)表示。 • 自來水生活用水售水量係包括台灣自來水公司用戶種類之「一般用水(普通、商業、軍眷)」、「機關及其他(機關、市政、優惠、追償、其他)」售水量加上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用戶種類之「家庭」、「營業」、「機關」、「學校」、「市政」、「其他」售水量之總和。 • 台灣地區95年總生活售水量為2,167,312,105立方公尺,總供水人口為20,936,089人,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為284公升/人/天。
每人每日用水量變化 政府自民國83年推動節約用,平均用水量呈現小幅的波動,已無明顯成長之趨勢,平均每人每日用水量已趨於穩定。 83至95年 平均290公升 註1:資料來源: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民國1984年至2006年生活用水統計報告 註2:平均每人每日用水量採(售水量m3/用水人口/365天)計算
一度水知多少 每度用水排放CO2約當量? 95年度自來水每度用水排放CO2約當量=0.207公斤CO2/度 資料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