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likes | 852 Views
2014 年中关村石景山园. 统计定报培训. (BJ210-1 表、 BJ210-2 表). 石景山区统计局、调查队 2014.06. 主要内容. 1. 总说明. 1. 总说明. 2. 修订内容. 3. 调查表式填报说明. 主要内容. 1. 总说明. 1. 总说明. 2. 修订内容. 3. 调查表式填报说明. 总说明. 统计目的. 统计原则. 1. 法人经营地原则 :即各法人单位按照实际生产经营地(办公地)向所在地政府统计机构报送统计数据。 2. 产业活动单位 由其归属法人单位进行统计
E N D
2014年中关村石景山园 统计定报培训 (BJ210-1表、BJ210-2表) 石景山区统计局、调查队 2014.06
主要内容 1.总说明 1.总说明 2.修订内容 3.调查表式填报说明
主要内容 1.总说明 1.总说明 2.修订内容 3.调查表式填报说明
总说明 统计目的 统计原则 1.法人经营地原则:即各法人单位按照实际生产经营地(办公地)向所在地政府统计机构报送统计数据。 2.产业活动单位由其归属法人单位进行统计 3.若一个法人单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地(办公地)的,按法人总部所在地上报统计数据。 ☆满足国家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 ☆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下一个五年计划制定政策、实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2 “法人经营地”统计原则
总说明 统计范围 统计对象 ☆全部入区规模(限额)以上法人单位 3 4 ☆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注册认定的国民经济各行业法人单位及其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
总说明 具体要求 5 ☆按照报表制度中的时间上报,遇节假日一律不顺延 ☆应当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做到数出有据,保障数据质量 ☆上报内容必须完整,不得遗漏项目 ☆留存填报内容和依据,免报纸介质报表 ☆登陆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www.bjes.gov.cn
总说明 统计报表的变化
总说明 • 上报时间 开网时间:每月1日开网 截止时间:18日17时前
主要内容 1.总说明 2.修订内容 3.调查表式填报说明
主要内容 1.总说明 2.修订内容 3.调查表式填报说明
修订内容 1.《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BJ210-1表 取消指标
修订内容 2.《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BJ210-2表 取消指标: 欧美日专利授权数”指标; 增加指标: “当年用于科技活动的固定资产”下“仪器和设备”指标。
主要内容 1.总说明 2.修订内容 3.调查表式填报说明
主要内容 1.总说明 2.修订内容 3.调查表式填报说明
报表名称及表号 1.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 BJ210-1 2.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 BJ210-2
指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期末实有人数,为时点指标。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包括:外方及港澳台人员、再就业离退休人员、借用外单位人员、第二职业者。指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期末实有人数,为时点指标。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包括:外方及港澳台人员、再就业离退休人员、借用外单位人员、第二职业者。 从业人员不包括: (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3)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是用的人员。 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
指在本单位工作并支付劳动报酬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不包括:临时访问、讲学和因从事某一课题(或任务)进行短期(半年以内)研究或工作的人员。该指标是按国际或身份统计。指在本单位工作并支付劳动报酬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不包括:临时访问、讲学和因从事某一课题(或任务)进行短期(半年以内)研究或工作的人员。该指标是按国际或身份统计。
指报告期企业生产的新产品的产值。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指报告期企业生产的新产品的产值。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总收入”指标解释: • 指企业生产产品销售收入、技术性收入和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商品销售收入、其他收入等各种收入的总和。 • 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之和 • 应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 • 不含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 注意:统计报表的单位与会计报表的单位有所不同,都以“千元”为单位!填报时注意换算。
技术收入: • 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咨询与服务、技术入股、中试产品收入以及接受外单位委托的科研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 • 指调查单位报告期内销售全部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取得的收入。
新产品销售收入: • 指报告期企业销售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
新产品的范围 • 政府层面: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 • 企业层面: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政府部门认定的新产品 • 认定部门:科技部 •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 需符合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支持领域
“软件产品销售收入” 软件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和。 包括软件的使用许可费用、独立销售的嵌入式软件产品等。
实缴税费总额: • 指报告期内企业实际缴纳的各项税金、特种基金和附加费等 • 不含关税和企业代缴个人所得税 • 在财务账上体现的各种税额,国税和地税均包括 • 没有地域限制,不论税上缴到哪里
减免税总额: • 指报告期内企业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政策,所享受的各种减免税总额。 • 包括税率式减免、税基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三类。 • 包括已申报已审批、非申报非审批的征前减免和退库减免。其中,征前减免包括所得税加计扣除减免、欠税抵顶减免、对个体工商户提高起征点减免等;退库减免包括税务部门审批办理的先征后退(即征即退)、财政部门审批办理的流转税先征后退减免。
减免税政策(国家) • 1.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 • (税率式减免) 25% 15%
假设某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2013 年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00万元,享受高 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率,该企业的 “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是多少? 例 题 应纳税所得额×(普通税率-适用优惠率) =1000×(25%-15%) =100(万元)
减免税政策(国家) • 2.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所得税(税基式减免) • 未形成无形资产,按50%加计扣除 • 形成无形资产,按无形资产成本的 50%摊销
假设某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2013 年年度研究开发费用1000万元,未形 成无形资产,享受税基式减免,该企 业的 “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是多少? 例 题 开发费用×普通税率-(开发费用×50%)×普通税率 =1000×25%-(1000×50%)×25% =125(万元)
减免税政策(国家) • 3.技术转让减免所得税(税额式减免) 技术转让所得总和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到500万元,这部分所得全部免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例 题 假设某企业2013年技术转让所得 1300万元,该企业交纳所得税是多少? 交纳所得税 =﹛1300-500(免征)﹜×25%×50% =200万×50% =100万
减免税政策(地方) • 经认定的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 第1年和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减免税政策(地方) • 文化事业单位转企业,自获利年度起, 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减免税政策(地方) • 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自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得纳税年度起, 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
应交所得税: • 指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从生产经营等活动的所得中缴纳的税金。 • 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 • 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所得税”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
注意 单位
进出口总额: • 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 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的租赁货物,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边民互市贸易除外),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到、离岸价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进出口货样和广告品、从保税仓库提取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口货物,以及其他进出口货物。 • 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进口总额: • 指向境外购买国内生产或消费所需的产品、商品、服务的总金额,以千美元计价。
出口总额: • 指出售给外贸部门或直接出售给外商的产品或商品的总金额。 • 包括:来料加工装配出口,境外技术合同实现金额及在国内以外汇计价的商品出售和技术服务的总额等。
技术服务出口: • 指出口创汇总额中的技术和服务的部分,不包括产品的出口部分。
包括3类: 1.参加科技项目人员 2.从事科技项目的管理人员 3.为科技项目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 不包括:全年累计从事科技活动时间不足制度工作时间10%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