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教师姓名 :闫宝义 任教学科 :数学 创建时间 : 2013.9

双塘镇杨家园中心小学. 教师姓名 :闫宝义 任教学科 :数学 创建时间 : 2013.9. 我的教育理念. 让每个孩子快乐和幸福是我最真挚的追求。 师以德为本,心以爱为源;以真理教书,用真情育人。 课堂的教学艺术就是在讲授和探究两方面找到适度的结合点。 懂得欣赏,石头也会放光彩;不会赏识,金子也会被埋没。 微笑是冰释师生隔阂的催化剂;真诚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每一天于你,是蓬勃朝气和灿烂阳光。 爱心和耐心,不断地支持着自己去关心和善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孩子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只要尽自己的努力,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便无怨无悔。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师姓名 :闫宝义 任教学科 :数学 创建时间 : 2013.9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双塘镇杨家园中心小学 教师姓名 :闫宝义 任教学科 :数学 创建时间 :2013.9

  2. 我的教育理念 让每个孩子快乐和幸福是我最真挚的追求。 师以德为本,心以爱为源;以真理教书,用真情育人。 课堂的教学艺术就是在讲授和探究两方面找到适度的结合点。 懂得欣赏,石头也会放光彩;不会赏识,金子也会被埋没。 微笑是冰释师生隔阂的催化剂;真诚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每一天于你,是蓬勃朝气和灿烂阳光。 爱心和耐心,不断地支持着自己去关心和善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孩子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只要尽自己的努力,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便无怨无悔。 做一个热爱学生且让学生热爱的老师。 得到学生内心的尊敬和思念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教育是一项用心来经营的事业。 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学生的快乐是教师的初衷,学生的成功是教师的最大快乐! 金子般的童年,需要金子般的爱心。 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的信心,展示学生的才华,着眼学生的未来。 以爱,以诚栽培生命。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平等,多一点沟通。 埋在地上的树根并不要求地上的果实给予任何回报。 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每个孩子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的。 如春风温暖每个学生,如细雨滋润学生心田。 我愿做校园内的一棵根深叶茂、呵护小草的常青树。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才能成就美好的未来。 教育是一项用心来经营的事业。 我们要努力深耕、勤耘,付出爱心、耐心与信心,让花朵开得更灿烂而美丽。 天才不过是不断思索。凡有头脑的人,都有天才。 在一定意义上,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儿女是父母的影子。 勤于好学的人才能乐于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自信,让每个学生都成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对于青少年,最关键的是从小要有好奇心,遇到问题追问下去,这种精神比考试得到好分数更重要。 努力引导学生学会采撷生活中的真、善、美--------永远生活在阳光里

  3. 第一章风采写真 第二章明灯导航 第三章教坛耕耘 第四章教海拾贝 第五章熠熠星光 荣誉等级证书

  4. 第一章 风采写真 1 姓名:闫宝义 出生:1963年9月13日 工作:杨家园中心小学 血型:A型 最喜欢的颜色:绿、紫 邮箱地址:YANBAOYIYBY@126.com

  5. 第一章 风采写真 2 兴趣爱好 看书、做习题 人生格言 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就像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脸面一样,这是最为清醒的自觉。洗尽铅华总是比随意的涂脂抹粉来得美。所以做能做的事,把它做的最好,这才是做人的重要。

  6. 第一章 风采写真 3

  7. 第二章 明灯导航 17 班级管理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不懂领教,自觉性又差,为了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班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低年级班主任应多了解学生,多加指导,无私奉献,培育沃土,让幼苗茁壮成长,这样的班级才会焕发生机。  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严格班级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胜利的保证。所以,低年级学生一上学,班主任落实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等教育内容, 鉴于小学生自控能力差,个别学生违纪现象容易出现反弹,这就需要老师的宽容、理解和帮助。这里的宽容绝不是庇护和放任自流,而是在学生出现违纪后给予及时的教育帮助,让他们知道错的原因,应该怎样去管理自己不要再犯。    二、勤跟班,做朋友,融入班集体。 作为班主任,应主动融入班集体中,与孩子们交朋友,做到腿勤、手勤、觜勤,跟班管理,作为低年级班主任,应放下老师架子,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与学生交朋友,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多关怀、多沟通,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      情感交流是联系师生的纽带,也是架起师生友谊的桥梁。在平等、关爱的气氛中让学生敞开心扉,把老师当做知心朋友,道出肺腑之言,然后老师对症下药,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松学习,愉快生活,这是班主任育人的基本品质。   四、多赞许,多热情,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如果后进生和调皮学生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有了成绩和进步时,老师应用赏识和激励的办法给予恰当的表扬和鼓励。还要做到多问候,生活上多体贴,多关心,使他们取长补短,从而使后进生扬起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港湾。

  8. 第二章 教坛耕耘 20 我的导学案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一、复习准备 1. 计算下面各题。 115÷5=( ) 23×5=( ) 115÷23=( )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   416÷32=   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 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 还可以列竖式计算。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9. 第二章 教坛耕耘 20 我的导学案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五、课堂小结(略) 六、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后反思:小数除以整数》的教学重点既然是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那么就要将计算课上的有“计算味”,而不是上成象应用教学似的。计算技能需要多样多层次的练习进行强化巩固。而这点在这节课里没有体现,计算教学像是淹没在解决问题教学当中了。

  10. 第三章 教坛耕耘 21 我的教学案例 “比较分数大小”案例分析〖案例〗  师: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大家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吗?  生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生2: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生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师:请大家分别说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生4: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较大的分数大。如>。  生5: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较小的分数大。如>。  生6: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如和,=,=,因为<,所以<。  师:那么,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些方法的呢?  生7: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包含分数单位的个数多,所以分子大的分数大。  生8: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少,那么其中一份表示的分数就大。  (有部分学生呈似懂非懂态)  生8: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有同样多的一袋糖,平均分给5个人吃和平均分给6个人吃,当然是分给5个人时每人得到的糖多。  (先前似懂非懂的学生也点头微笑了)  师:(表扬了生8,并准备进行小结)  生9: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再比较,有时也可以先约分,再比较。如和,=,因为>,所以>。  生10: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或约分再比较。如和,因为比单位“1”少,而比单位“1”少,因为>,  所以>。  (师和生共同为他鼓掌。)  生11:分母和分子不相同的数,还可以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如和,=,=,因为<,所以<。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为之鼓掌)  师:刚才三位同学提出了比较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的独特方法,你们觉得这些方法,哪种最简便?  生12:能约分的,先约分再比较,显得简便。  生13:有些分数不能先约分再比较。我认为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显得简便。如和,化成和,比通分成和,数目显得小,因此来得简便。  生14:既然先化成同分子的显得简便,那么为什么课本上都讲先通分,再比较呢?

  11. 第三章 教坛耕耘 21 我的教学案例 小数除以整数的验算 一、复习。 1.口算。 3.2÷2=1.6 5.6÷4=1.4 4.5÷3=1.5 7.2÷3=2.4 7.7÷7=1.1 12.6÷3=4.2 2.讲一讲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3.计算。 136÷80=1.7 40.66÷38=1.07 93.6÷24=3.9 1.7 1.07 3.9 80)1 3 6 38)40.66 24)9 3.6 8 0 3 8 7 2 5 6 0 2 6 6 2 1 6 5 6 0 2 6 6 2 1 6 0 0 0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了整数数部分不够商1的小数除法。 (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2.出示例题。 计算:22.4÷4 1.8÷12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 选择一些典型的竖式计算方法开展讨论。并进行讲评:个位上不够商1,要写`0` 3、教师: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教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补充1.69÷26=0.065 A. 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商的个位不够商1,商的十分位也不够商1) B. 商的个位与十分位都不够商1,商的个位与十分位应该写什么数?为什么?(商的个位写0,点上小数点,商的十分位上也写0。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相同,哪一位不够商1,就要在哪一位上商0占位。) C. 用169个百分之一除以26,可根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小结:小数除以整数,根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除得的商的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商0。 D.用乘法验算这道题。 三、巩固练习。 1.指导看书。 2.课本第18页做一做。 四、课堂作业。 第20页练习三的第9~11题。

  12. 第三章 教坛耕耘 我的教学感悟 22 感悟 感悟 感悟 感悟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去年来到小学教书,还记得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学生们脸上那种松了口气的表情,可能是老师严肃的表情看太多了吧,换了一个新来的老师他们都觉得很放松吧,但是一进学校就听到许多诸如课堂混乱,学生不听话,甚至故意与老师作对这种恐怖故事,心里便默念着,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于是,在课堂上生气成了我生活中出现得最多的动作。课堂上有人不专心,没完成作业这些都会引起我的发怒。于是我会在课堂上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震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待等老师讲授下一课,他们很好奇的内容的学生。 无意中我读到了一个故事,故事说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看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孩子们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们付出过爱心,那么你曾经对他们的冷言冷语,暴跳如雷,他们都可以原谅。他们崇拜你、爱你。我又常常想,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有辉煌的未来,可是谁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像故事中的那个老和尚,就清楚地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整体的社会潮流、教育氛围和工作生活压力,有时候让我们教师偏离了方向。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忽然想起当年看的那部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 不能少,一个小小的代课老师魏敏芝,只因老师离去前交代过这些孩子一个也不能少这样一句话就能如此坚定执着地寻回每一位辍学的孩子,这种精神是舍得每一位老师学习的,我们不仅要保证学生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让阳光遍撒每个被遗忘的角落。 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途,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我们做老师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 每当要发火的时候,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出现自己初为人师时的事情。有时我觉得愧疚,后悔当时吓着了那些孩子;有时又觉得可笑,奇怪自己当时怎么会发那么大的火?现在回想起来,实在觉得自己做得不妥,当时可能为了维护那么一点尊严,可能是为了挽回那么一点面子,总而言之,只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老师,我是不可侵犯的。在与孩子一次次磨合的过程中,我慢慢学着宽容,学着理解。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言听计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 快乐可以使人延年益寿,快乐可以使人青春永驻,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留下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试着在不经意间拣拾快乐,我们的生命道路上将会洒满阳光,我们的青春将不会流逝太快,所以,我们不要随便扔掉他人的快乐,也不要轻易去掉自己的快乐,每天把笑脸送给每个人,我们的领导,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好学生,那么,展现在别人面前的将会是最美丽的你

  13. 第三章 教坛耕耘 23 我,一名50多岁的小学数学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像是黑夜里航行的一叶孤帆,在不断摸索中前进。人们喜欢用 “忽如一夜春风来”来形容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可喜变化。我,客观地说,也是一个多年来默默积蓄能量,在沐浴了课改春风之后才破土而出的教坛新人。尤其是在近几年的校本教研中,在专家引领下,在同伴互助中,我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实践,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进行理性再反思,养成了“在工作状态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习惯。从一个开会学习从不发言的怯懦者成长为一个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主持者,几乎是重塑了一个“自我”。所以,我要由衷地说,感谢课程改革,感谢校本教研。是校本教研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回顾近年来我的成长历程,可以概括为“我的成长三部曲”: 一、 山重水复疑无路 多少年来,我同众多平凡的小学教师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经验教书,按着常规办事,为了考分忙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曾经,在我身边,也有几位老师热衷于科研课题研究,但科学研究对于我来说,感觉依然是那样遥远”。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我就是“年年岁岁课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终于,在2002年那个夏季,课程改革的大潮以迅猛之势席卷而来,她顾不得你的茫然,你的惊恐,你的无助,你的观望,就这样,不期而来。 于是,我们的世界顷刻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如同狂风暴雨般的新课程培训随即而至。专家说,课程改革有万般理由,势在必行,言之凿凿,掷地有声;教授说,课程改革要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课程治理等;教育局长说,课程改革的成败要害是教师;校长说,新课程要求教师爱学习,勤思考,肯钻研,能实践,会创造……各种观念如潮水般涌来,来不及领悟,来不及消化,在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之中,我想说,我不像专家那样有远见卓识,能高瞻远瞩。我只是一个一线的教师,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我最关注的是我的数学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正确把握数学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等,我怎么把这些理念落实到我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行为中?

  14. 第三章 教坛耕耘 第三章 教坛耕耘 23 二、不畏浮云遮望眼 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它也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动力。面对课程改革,我们的起点相同。因此,我想,我不能输在了起跑线上。于是,我开始阅读大量的关于课程改革的文章、专著,争取机会听取专家的讲座。我先后阅读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阅读了《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等著作,多次聆听了全国知名专家杨小微、郭元祥、杨再隋、崔峦等人的报告。《数学课程标准》更是反复阅读,烂熟于心。于是,一个个观点逐渐变得明朗,一个个理念逐渐变得清楚。 专家们说,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自然,我所参与的校本教研活动也在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中展开。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于是,我开始结合新课标、新理念,用批判、审阅的眼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检讨得失、权衡利弊,无论是成功之处,还是失败之笔,都进行深入的思考,系统的总结。我深知,今天痛苦的思考是为了明天更清醒地迈步。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在反思中,新的理念在一次次实践中得到落实。个人的熟悉也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提升。现在,反思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一种生活习惯,我坚持“吾日三省吾身” :今天我读了没有?今天我写了没有?今天我想了没有? 如同京剧中的“唱念做打”,相声中的“说学逗唱”一样,我和我的同伴也在演奏着一曲“读备说思,观听评上”的校本教研交响曲。我们在教研组内集体备课,说课,听课,上课,评课,共同观摩示范课、特级教师录像课。进行案例交流、课例评析、教学竞赛、课题研究、问题探究、教法研究、专题讨论等。 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在随时随地的交流中,我和我的同事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可以说,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同伴们倾注的聪明和辛劳。

  15. 第三章 教坛耕耘 23 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想起来自己都不敢相信,两年前的今天,我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脑盲,甚至连基本的打字都不会,在经历了一个异常艰苦的学习摸索阶段后,今天,从操作层面讲,我自以为也算得上是一个内行了。是课程改革给我带来了紧迫感,迫使我必须把握这门技术,才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才能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不记得曾经有多少个夜晚,我坐在电脑前,挑灯夜战,对着网络上的教程,亦步亦趋,先学习word, excel, powerpoint。再学习图像的处理,音频、视频文件的处理,还学习了用frontpage制作网页。经常是学习到鸡鸣晓月,通宵达旦。如今,我已经能非常熟练地进行电脑的基本操作,还能制作非常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力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受文本,领悟文本。在学校电脑教室还不能上网的情况下,我经常制作专题网站,拷贝到服务器上,让学生自由点击,获取信息。 新课程的确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还要求教师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于是,我开始学着分析资源优势,进行需求评估,开发了“经典诵读” 校本课程。我亲自着手写开发纲要,编写教材,开展教学。如今,这门课程已经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必修课。 三、守得云开见月明 以我为主开发的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这门课程的开设,使学校增添了书香之气、儒雅之风,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这门课程正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已经成为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的必修课。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在专家的指导下,在同事的帮助下,在个人的努力下,我成长起来了。可以说,课程改革是动力泵,是催化剂,是推进器,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当然,我深知,自己的学识还非常浅薄,与其他优秀的教师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将继续勤奋学习,塌实工作。在校本教研中不断成长进步。

  16. 教学反思 第四章 教海拾贝 25 分数大小的比较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境中被交流。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在自身的数学学习实践中都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合作与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对分数大小比较时积累的感性经验表述出来,使同伴们具体、清晰地区分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类型和多种方法,尤其是有几位学生还提出了与书本上介绍的方法不相同,却也十分科学、有效的方法。如课本中对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一般采用通分的方法,而学生们经过讨论与交流,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分别提出了先约分再比较,先把分子化相同再比较以及联系分数意义逆向思考来比较等等富有创造性的方法。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与大组汇报,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进行了有序的梳理,通过分类、举例、转化、联系、深究……等活动,将课本中结构严谨的规则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相适应的,便于学生长久储存和随时提取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的各种类型、方法及其来源,不是堆砌而成的“知识山”,而是形成井然有序的“知识链”。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互相提问,互相启发,互相商讨,互相激励,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7. 质量分析报告 第四章 教海拾贝 26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指导思想 本次试卷紧紧围绕教材,覆盖面广,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写作能力。设计的每一个题目都实实在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贴近生活。 命题思路 本次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巧妙地将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书面化融为一体,及考查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为充分的考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试卷特点 1、试卷内容结构 (1)重基础、重积累 本次试卷基础知识占67%,覆盖二年级下学期前八单元全部内容。如“读拼音,写汉字”考察了本册书中难写、易忘的生字,“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拼音”完全将汉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选择;“加偏旁组字,再组词”在生字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偏旁组成新字;“把词语补充完整”“照样子写一写”所选词语一部分来自于主体课文,一部分来自于自读课文,也有一部分来自于作业练习中;“背一背,填一填”,要求会背的课文能够默写下来,目的是让广大教师、学生们知道数学知识藏在字里行间,学习在于日积月累,要有反复再现的过程和品读鉴赏的过程。 2、重方法、重习惯养成 本试卷填空、判断、选择等都在引导师生注意识字方法的习得,试卷评分标准附加的关于字迹的要求、写话的要求都在引起教师的注意:不应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严谨的语言表 答题情况 本次考试共参加39人,及格率100% 具体分析 按要求写字、词 本题及考查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的书写习惯。此题给出拼音,让学生写汉字,重在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从答题情况看,孩子们书写正确工整,得分率较高。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的没认真拼读,把“道理”写成“倒立”同时这一大题重在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运用。此题答得很好,几乎没有失误。 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以便他们能在生活中运用。 我知道在括号里填什么词语最合适,还会照样子写词语、写句子。 我知道下面的句子该加什么标点符号。 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以上三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情况和对标点符号的掌握。个别学生出现错别字较多。同时也考察了句子练习,这使平常细心,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 把下面的诗句、名言补充完整。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最棒。 以上两题紧密联系园地和课文,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得分率在95%,学生掌握牢固。 八、我要认真读下面一段话,再完成后面的作业。 本题是课内阅读,考察孩子的阅读能力,本题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没有失分,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 九、写一写。 本题是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我们班的学生都生活在农村,家里都养有小动物,他们对动物都比较熟悉,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写出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只有个别学生描写动物外形时,有点乱。。

  18. 质量分析报告 第四章 教海拾贝 26 【改进措施】 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我认为今后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还要狠下功夫,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 1﹑狠抓基础,夯实字词。 2﹑教学中我要注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还要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 3、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成就好人生。 在平时教学中,我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动手、思考认真等习惯,特别是认真听别人讲话的好习惯。     4、细化工作,注重积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努力做到会背的课文和生字一课一清,坚持让孩子试着会预习,坚持每单元的听写,坚持让孩子写日记。 4、课堂上要加强练习设计,紧扣教学目标。 5、关注学困生,消除他们学习上的畏难心理,课堂上多给他们机会,平时给他们一份关爱。面对他们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及时的给予鼓励,尽管他们爬行的很慢,但作为老师不能对他们丧失信心! 6、家校沟通,共同促进。很多家长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要及时沟通,一起提高学生的成绩。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重点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继续以激发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首要着眼点,让同学们能够在我的指导下享受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让每个孩子都在学习中快乐健康成长!

  19. 教育教学随笔 第四章 教海拾贝 27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自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  根据对外地成熟经验的学习及各个人在教学工作中所得,我认为自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这时评价就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习惯。另外,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和探索欲。引有几基础好同学把课文中散步的男人因为受儿童救鱼的影响也跟着救鱼为内容来读写,这时我又问:“男人可以受到教育,那么别的游人会不会受到他们俩人的影响呢?”这几个学生恍然大悟,进而又读写下去,更多的游人不断参与救鱼的活动,最后所有的鱼都得救了。

  20. 第一章 风采写真 4 我 的 学 历 我的学历

  21. 第一章 风采写真 5 我的荣誉证

  22. 第一章 风采写真 6 我 的 职 称 资 格

  23. 第五章 熠熠星光 28 荣 誉 等 级 证 书

  24. 第五章 熠熠星光 29 荣 誉 等 级 证 书

  25. 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因材施教。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 以爱为源,润泽生命;以智为根, 树儒雅风范,积学者之素养。 张刚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