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第 2 章 性愛安全護照

第 3 單元 青春性愛合奏曲. 第 2 章 性愛安全護照. 性是美好的,有時候卻帶來煩惱 …. 已存在數十個世紀. 包含非淋病性尿道炎、淋病、梅毒、菜花、愛滋病等. 什麼叫做性傳染病?. 性傳染病就是經由性行為所感染的疾病,症狀大多發生在性器官。. 簡稱為性病. 愛滋病每年新增加的感染者中,每五名就有一名是青少年. 青少年的性病感染率正逐漸上升中. 性病正在擴散中. 男性龜頭出現透明且黏稠的分泌物. 病原體 : 淋菌以外微生物所感染的。 . 主要症狀 : 症狀與淋病相似 頻尿、小便灼熱搔癢 有少量透明且黏稠的 分泌物 女性症狀較不明顯.

sharo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2 章 性愛安全護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單元 青春性愛合奏曲 第2章 性愛安全護照

  2. 性是美好的,有時候卻帶來煩惱….

  3. 已存在數十個世紀 包含非淋病性尿道炎、淋病、梅毒、菜花、愛滋病等 什麼叫做性傳染病? 性傳染病就是經由性行為所感染的疾病,症狀大多發生在性器官。 簡稱為性病

  4. 愛滋病每年新增加的感染者中,每五名就有一名是青少年愛滋病每年新增加的感染者中,每五名就有一名是青少年 青少年的性病感染率正逐漸上升中 性病正在擴散中

  5. 男性龜頭出現透明且黏稠的分泌物 病原體:淋菌以外微生物所感染的。 • 主要症狀: • 症狀與淋病相似 • 頻尿、小便灼熱搔癢 • 有少量透明且黏稠的 分泌物 • 女性症狀較不明顯 圖片來源:台北性防所 性病檔案一:非淋病性尿道炎

  6. 病原體:淋病雙球菌 • 主要症狀: • 有膿狀分泌物 • 小便疼痛、灼熱、搔癢 • 女性症狀較不明顯 膿狀分泌物 圖片來源:台北性防所 性病檔案二:淋病

  7. 病原體:梅毒螺旋體 症狀三部曲: 第一期:出現不痛硬硬紅紅的小潰瘍 第三期: 身體組織破壞、心血管與神經病變 第二期: 出現紅疹 發燒症狀 性病檔案三:梅毒

  8. 第一期: 硬性下疳 第二期: 皮膚出疹 第三期:身體組織破壞、心血管與神經病變 梅毒三部曲 圖片來源:台北性防所

  9. 病原體:病毒 圖片來源:台北性防所 性病檔案四:尖形溼疣(菜花) • 主要症狀: • 外生殖器或肛門長出「疣」狀顆粒物 • 形狀像花狀物,不痛不癢、不潰爛,越長越大越多

  10. 傳染途徑: 性病檔案五:愛滋病 病原體:愛滋病病毒,英文簡稱為HIV病毒 血液傳染: 1.輸血3~5% 2.共用針頭5~10% 母子垂直傳染 (5~10%) 性行為傳染 (70~80%)

  11. 主要症狀: 卡波希氏肉瘤 皰疹性口齦炎 圖片來源:台北性防所

  12. 世紀黑死病~ 愛滋病感染情形 • 全世界大約有3000萬名愛滋病帶原者。 • 東南亞與非洲南部並列愛滋病感染最嚴重的地區。 • 中國大陸是亞洲另一個愛滋病迅速增長的區域。

  13. 年輕人是感染比率最高的族群

  14. 看 拆 轉 (4)輕輕扭轉前端,將空氣排出 (3)用手輕輕擠出保險套 (1)注意有效期限 (2)由邊緣拆封,勿以利器拆封 套 握 丟 保險套 使用步驟 資料來源:台北性防所 (6)射精後立即取下保險套,以免精液溢出流入陰道 (5)套上陰莖,慢慢捲開保險套 (7)用後應丟棄,勿二次使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