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國際金融報告 1997 東南亞金融風暴

國際金融報告 1997 東南亞金融風暴. 指導教授 : 黃淑卿 教授 組員 : 4980P018 黃梓婷 4980P011 薛琇萍 4980P077 陳佳蓉 4991P025 池靜怡. 目 錄. 壹、前言 貳、事發原因 参、風暴對受害國家的影響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伍、結論 陸、參考文獻. 壹、前言.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際金融報告 1997 東南亞金融風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際金融報告1997東南亞金融風暴 指導教授: 黃淑卿 教授 組員: 4980P018 黃梓婷 4980P011 薛琇萍 4980P077 陳佳蓉 4991P025 池靜怡

  2. 目錄 • 壹、前言 • 貳、事發原因 • 参、風暴對受害國家的影響 •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 伍、結論 • 陸、參考文獻

  3. 壹、前言  最近十多年來經濟發展極為順暢的東南亞各國,從1997下半年開始面臨非常嚴重的金融危機。除了經濟基本面出現不利因素外,這場蔓延到整個東亞的金融風暴,更突顯出過去東亞各國以政府產業政策為主導之經濟發展模式的頓挫。此次金融風暴所衍生出來的另一個影響是,國際金融及經濟體系之運作及遊戲規則可能必須重新調整。這個發展也會影響到邁入下一世紀東亞,甚至全球經濟版圖的重劃。

  4. 貳、事發原因 東南亞風暴的遠因 • 1、泡沫經濟  「熱錢」的流入常常會造成地主國的泡沫經濟、並連帶引發通貨膨脹,導致景氣過熱。 • 2、在風暴前熱錢大量流入   國外資金肯進入泰國,固定匯率是最主要的背書。一旦泰國經濟基本面出現問題,在國際外匯投機客的打壓下,原本的固定匯率馬上岌岌可危,外資也立即撤出,就極可能形成一場經濟風暴。 • 3、外匯存底、外債與經常帳的波動 • 4、銀行金融體制有問題

  5. 貳、事發原因 • 5、外在環境的改變 泰國的金融風暴很快就延伸到東協的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造成整個區域的金融危機。更因為這些國家的應付不當,使得遠本僅僅是一場危機加速擴大為經濟災難。在這個全球經貿已經邁入「全球村」的時代,始於泰國的金融危機甚至對全球經濟包括美國、日本都造成很大的威脅。

  6. 貳、事發原因 東南亞金融風暴近因 • 1、房地產出現泡沬現象,導致泰銖劇貶 • 2、東南亞各國貨幣連番貶值 泰國政府在最近二年以來就發生許多警訊:貿易逆差擴大、經常帳赤字增加、外債持續增加等。泰國政府所採取的對策幾乎都是治標的:提高利率、在外匯市場拋售美元以拉抬泰銖、開放市場以吸引外資來填補貿易及經常帳赤字。

  7. 貳、事發原因 • 經濟原因:發展不符合自身比較優勢的產業戰略。 • 社會原因: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金融市場不穩定。 • 國外因素:國際金融投機者對東南亞金融市場發動攻擊。

  8. 参、風暴對受害國家的影響 • 1、亞洲四小虎:泰、馬、菲、印尼 四國在幣值均採用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在美元成為強勢貨幣的影響下,四國幣值均呈現高估 • 對馬來西亞的影響: 馬來西亞在這次金融風暴中所受到的傷害應該是小很多。馬來西亞的政治穩度定十分高,銀行體系相對健全,外資流入也以長期資本為主,不像泰國是以短期資金為主。此外,馬元還是採取浮動匯率制度,雖然馬國政府長期來都盡可能維持馬幣的穩定。最重要的事當馬國面臨經常帳赤字增加時,馬國政府會採取一些政策來縮小赤字,不像泰國政府做是赤字的增加。這些都有助於馬國增加抵抗金融風暴的能力。

  9. 参、風暴對受害國家的影響 • 2、南韓、日本 兩國在東南亞投資、貿易上的密切關係受到的連動影響外,最大的因素應該還是來自於日、韓兩國政府在經濟政策上的失當所致。 • 對南韓的影響: 南韓雖然是全球第十一大的經濟體,在許多重工業及半導體工業方面具有全球性的競爭能力,但是許多大型財團大舉借債,盲目投資,使得整個南韓企業的負債比率達到極為危險的地步,一碰到經濟景氣反轉就有許多企業不支倒地。在以前,南韓政府總會想辦法要求南韓的銀行幫助這些財團解危,但是這使得韓國的銀行壞帳比率大增,遇到區域經濟風暴時就整個爆發出來。

  10. 参、風暴對受害國家的影響 • 對日本的影響: 亞洲的經濟強權日本,在經過六年的泡沫經濟(Bubble Economy)之後,銀行業還是充斥著數千億美元的壞帳沒法消化。日本政府在這段期間內嘗試實施好幾個刺激經濟景氣方案,並動用五千億美元以上的經費來維持景氣。這些方案包括政府提供巨額資金給壞帳有如天文數字的銀行體系、追加特別預算以刺激景氣等措施,然而這些措施只是拖長經濟不景氣的時間而已。

  11. 参、風暴對受害國家的影響 • 3、台灣、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 受創較輕微的四個華人經濟實體共有的特色是在經濟基本面上,有良好的表現,但在經濟區域相近的因素下,亦遭受投機客的攻擊,導致匯率下滑、股市走軟。 • 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大陸所受到的影響似乎最小,可是這並不表示中國大陸能夠安然度過這次金融風暴。其賴以成長的最大動力出口業,在東南亞各國貨幣相繼巨幅貶值後已經顯的後力不繼,北京是否會把人民幣貶值還是一個未知數。

  12.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 制定一套有效管理國際游資的規則,則是屬於非常技術性的課題,但是有幾點方向是可以值得思考的。第一、應該要有一個國際金融的預警機構,嚴格管制任何一個國家的外債,(包括政府及民間)不能超過其所擁有的外匯儲備,一旦超過界線,這國家以及其銀行的信用評等就被大幅降等,甚至逼迫其盡力減少外債。受傷最重的都是外債大幅超過期外匯儲備之國家,只要能從各國外債監控的方面得到實際效應,就起碼可以減少許多國家經濟出現危機的機會。第二、對於國家貨幣交易(尤其是非貿易性交易)酌予課稅,以增加國際貨幣交易的成本並減少國際貨幣交易的投機風氣。

  13.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 泰國 • 泰國接受IMF的援助條件: • 關閉58家金融公司 • 提高附加價值稅 • 外匯存底維持在250億美元 • 降低物價上漲率的目標 • 經常帳逆差於1998年降至GDP的3% • 1998年經濟成長率為3-4% • 一年內成立存款保險機構因此為清償債務,泰國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如經濟成長將大幅減緩、國內租稅負擔加重、銀行及企業的財務結構都須重整,而貿易赤字須縮小,以上因素更加深了匯率貶值危機,廠商發出的信用狀不為其他國家接受,因此進口會有困難;國內需求受到壓抑,重大公共工程延後,出口卻因縮小貿易逆差受到鼓勵。

  14.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 方案: • 允許金融業賣股權予外國銀行,以引進海外資金。 • 設立金融重整局、資產管理公司及存款保險公司、加速國營事業的民營化。 • 政府採寬鬆金融政策,三個月期利率調降,且泰國央行將隔夜銀行間拆款利率調降。 • 推出各項投資優惠之獎勵措施:第一、二工業區經投資屬核准之工廠,對創造就業或創會有明顯貢獻者,得減免公司所得稅。

  15.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 馬來西亞 • 放寬電訊業外資持有股權比例、放寬製造業,投資者股權分配額的限制和條件,外資得享100%股權。 • 延緩重大公共建設及軍事採購計畫。 • 將金融證券業合併整頓。 • 中央銀行,首次將金融機構的法定準備率調降,第二次調降存款準備,採取金融寬鬆政策。 • 菲律賓 • 修改1973年投資機構法,使外資參與投資機構股本上限,由原40%提高為60%。 • 頒布7項關於產業經濟金融方面之行動計畫,包括監督國營事業財務狀況、修正銀行法,強化銀行體系、密切觀察公司部門之競爭力等等。 • 將隔夜利率下降。

  16.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印尼 • 印尼解決之道: • 印尼則是採取比較和市場力量合作方式處理此次金融危機,主要是因為這個經濟體質較差的國家過去有太多次類似經驗。所以印尼這次的股市和匯市跌幅並不亞於其他國家,但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小於泰國和馬來西亞。當國際外匯投機客剛看上印尼盾時,雅加達就逐步放寬外匯市場買賣的幅度,讓貨幣適度貶值。蘇哈托政府也首先同意接受國際貨幣基金(IMF)為數約四百億美元的紓困援助及所附帶的嚴苛條件。這些條件包括關閉一些有問題的銀行、解除政府對某些物品的壟斷、大幅減少蘇哈托家族的商業利益等。

  17.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印尼 • 放寬外資投資額度10萬美元以下者,僅需由投資部部長審核,以加快審查流程。 • 經建計畫延後,重新檢討建設計劃的必要性及輸出融資之重大公共建設的興建順序。 • 鼓勵體質不佳的金融機構進行合併或購併、開放大宗物資進口、取消重要農產品進口專賣制度、降低進口關稅、逐步取消出口稅、排除出口障礙等方式,來加強產業及金融體質的調整。

  18.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韓國 • 南韓解決之道: • 韓國自己的外匯投機客賣出韓圜所致。這是因為外債過高、大型財團相繼因經營不善而宣布關閉、外資大幅撤出首爾股市等因素,使得韓圜巨幅貶值和股市重挫。南韓的金融風暴已迫使IMF宣布要提供總額五百五十億美元貸款給南韓紓困。

  19.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韓國 • 放寬外資持股比例:吸引了相當程度的外資進入,也促進了南韓經濟的活力,使進出口貿易得到了極大發展。 • 外匯市場的限制與放寬: 限制個人購入外匯,同時提高韓圜匯率漲跌幅限制;另外提前開放外匯市場來吸引外資。 • 加強金融改革:整頓經營不善的金融機構、調整金融產業結構、銀行呆帳與逾放比的處理、加強金融機構的合併 • 整頓大企業財團之財務結構:以公司治理方式使財務,股權之關係透明化;同時也開放外資併購本國企業 • 行政革新:公務員,政務官及元首一律減薪,共赴國難;司法廉明,凡是貪污不法的官員,無論位階多高,均受司法審判,因為貪污是國家經濟最大的絆腳石,而菲律賓長期官僚腐化,經濟長期不振,便是一活生生的實例

  20.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日本 • 日本解決之道: • 日本政府對於那些壞帳過高的金融機構開始採取任其自生自滅的態度,降低營業稅和廢除有價證券交易稅,自由化措施助恢復日本大眾對其金融機構的信心,提高日本景氣 (行政院經濟部,1999)。刺激日本的所得: (1)用減稅來使可支配所得增加,進而使消費增加, (2) 通過外人投資獎勵辦法,來吸引外資, (3)增加政府支出以擴大內需。 • 1998年11月16日的景氣振興方案,它的目的包括穩定金融、擴大支出、減稅與創造就業等。

  21.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日本 • 而其內容包括: • 基礎建設支出,主要是電信與環境等公共工程方面的支出 • 協助企業取得貸款對策,要求公營行庫擴大對企業的貸款 • 刺激購屋投資對策,降低購屋貸款利率 • 創造就業對策,成立基金協助中老年人再就業 • 對年青人和老年人發放商品券,以刺激消費 • 援助亞洲國家,特別是受金融風暴衝擊較嚴重的國家 • 減稅,包括所得稅減稅以及公司稅減稅等

  22.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台灣 • 台灣解決之道: • 台灣的新台幣匯率在國際及國內外匯操作者大賣新台幣的情況下很快就棄守,從原先中央銀行所設定的一美元兌換二十八點五元的底價…在短期內被貶值到跌破三十二元才止住,中央銀行曾花費五十億美元嘗試護盤,卻僅僅支撐數天而已,隨後就放任由市場決定新台幣的價位。 • 棄守新台幣的主要原因是,如果護盤勢必要提高利率,以讓資金回流至銀行,如此去會更加打擊已經受到重創的台北股市。然而金融風暴造成資金外流,削弱東南亞國家進口能力,使得台灣因而減少對東南亞的出口,國內景氣也因出口一時的減少而受影響。

  23.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新加坡 • 調降政府擁有之工業園去及相關工業用地之租金、調降房地產稅及暫停徵收股票交易印花稅一年等方式來減輕工商業經營成本,並已透過凍結工資、增撥職訓基金方式來提高企業競爭力,此外,新加坡亦允許金融機構有更多的創新自由以承擔商業風險。其中為減輕商業經營成本,將財政預算的土地稅回扣率提高;政府擁有的工業園區、建發局以及民航局所屬的工業用地租金均相對降低。 • 政府亦允許調降市場利率,以其扭轉經濟可能出現負成長。

  24.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香港 • 香港的金融體系透明、健全而有效率,也擁有東南亞最優秀而密度高的財務金融人才。 • 因港幣相對亞洲貨幣升值,而使其重要的觀光事業較往年黯淡,使經濟成長率下滑,政府提供短期職位及培訓名額,其後,香港經濟開始出現復甦跡象。 • 當美元開始轉弱,與其掛鈎的港元在國際市場顯得更具競爭力,惠及香港出口貨品表現。 • 綜合以上,香港政府更確立了金融、物流、旅遊和工商業支援服務為四大經濟支柱產業。

  25. 肆、金融風暴後東協各國之解決方案 中國大陸 • 積極和大幅度改善金融體系弱點外,推動參與國際社會經濟活動,有計畫的推動國內企業或外人直接投資企業,發展國內市場的需求,替代進口,減少外匯支出。 • 另以農業經濟創造財富,以工業經濟創造科技核心,整合資本,大量使用資源創造財富。

  26. 伍、結論  展望未來,東亞各國經濟在經歷這次金融風暴後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裏,隨著各國市場的開放以及破產企業的被併購,歐美資本將順勢進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目標將為更接近,而各國間的互動與互賴也將大幅度提高。東亞各國所能努力的,可能是在如何維持自身的經濟主權和盡速從風暴中恢復實力兩大方向。另一方面,從區域經濟力量的角度來看,東亞整體經濟力量在這次戰役中負傷累累,而美國經濟力量則是最大贏家。經過此一風暴,美國更加大它領先其他國家(包括歐洲和東亞)的幅度。最後,如果從東亞各國資本實力消長的角度來看,韓國資本可能是最大輸家;日資和東南亞本土資本是最小的輸家;大中華經濟圈的華人資本可能是受傷最輕的。這個發展也影響了邁入下一世紀東亞甚至全球經濟版圖的重劃。

  27. 陸、參考文獻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22601436 • http://www.lantianyu.net/pdf17/ts057094.htmhttp://www.wretch.cc/blog/SmartHenry/17033802SmartHenry • 東南亞金融風暴的起因、影響與展望-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一所副研究員金榮勇 • 韋端善用數字管理,安度金融風暴http://mail.tku.edu.tw/eureka/finance/paper/%A8%C8%ACw%AA%F7%BF%C4%AD%B7%BC%C9.doc • http://www.stat.org.tw/word/word2.htm • 372期季刊目錄 金融風暴東南亞國家經貿情勢與展望

  28. 謝謝觀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