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振 动 ( Vibration )

振 动 ( Vibration ). 一、 振动的物理性质 1. 频率 ( Vibration frequency ) 2. 位移 ( Displacement ) 3. 速度 ( Velocity ) 4. 加速度 ( Acceleration ). 加速度是目前评价振动强度大小最常用的物理量。. a h.w =. (K i · a h.i ) i=1. n. 二、 振动卫生学评价的物理参量. 振动频谱 共振频率

Download Presentation

振 动 ( Vibration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振 动(Vibration)

  2. 一、振动的物理性质 1. 频率(Vibration frequency) 2.位移(Displacement) 3.速度(Velocity) 4.加速度(Acceleration) 加速度是目前评价振动强度大小最常用的物理量。

  3. ah.w= (Ki·ah.i) i=1 n 二、振动卫生学评价的物理参量 • 振动频谱 • 共振频率 • 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Four hour energy equivalent frequency weighted acceleration rms,ahw(4)) ah.w(4)= T/4 × ah.w

  4. 振动频率计权系数(Ki值)

  5. 人体不同部位或器官的共振频率

  6. 三、生产性振动分类及主要接触机会 (一)生产性振动的来源和主要作业 • 使用风动工具:风铲、气锤、凿岩机、捣固机、铆钉机等 • 使用电动工具:电钻、电锯、电刨等 • 其他高速转动工具:油锯,抛光机等 • 在交通工具或作业台上工作:驾驶飞机、火车、汽车等 • 使用其他可产生振动的机械:碎石机、制鞋机和缝纫机等

  7. (二)振动对人体作用的方式和分类 1. 局部振动/手传振动(segmental vibration) 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 2.全身振动(whole body vibration) 工作地点或座椅的振动,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

  8. 四、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一) 全身振动 • 内脏位移,机械性损伤 • 神经系统 • 消化系统 • 脊柱肌肉和椎骨 •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 姿势平衡和空间定向障碍

  9. 运动病/晕动病(motion sickness) 由不同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反复过度刺激前庭器官所引起的一系列急性反应症状 临床表现:疲劳、冷汗、面色苍白、眩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视物模糊,频繁呕吐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休克

  10. (二)局部振动 • 神经系统: ① 中枢和周围神经功能障碍 ② 自主神经紊乱 • 心血管系统: ① 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管痉挛 ② 末梢毛细血管形态和张力改变 • 肌肉骨骼系统 • 听觉器官 • 其他

  11. 五、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 (一)概念 属于我国法定职业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也可累及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振动性白指(Vibration-induced white finger,VWF)是其典型表现。

  12. (二)发病机制 • 振动与寒冷共同作用使得血管痉挛,导致白指发生。 • 中枢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自身免疫疾病。 • 振动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使内皮细胞释放收缩因子(EDCF)和内皮细胞释放松弛因子(EDRF)的平衡打破;振动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去甲肾上腺素(NA)的反映增强。

  13. (三)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 局部振动病早期主诉多为手部症状和自主神经征症状。 手部症状以手麻、手痛、手胀、手僵等较为普遍。指端的感觉减退,手颤、无力和动作不灵活等功能障碍也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征的症状常见头痛、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等。

  14. 2、振动性白指 振动性白指又称职业性雷诺现象,即局部振动所引起的手指的间歇性发白或发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临床依据。其发作具有一过性和时相性特点。

  15. 振动性白指

  16. 3、骨、关节改变 X线检查可见骨质增生,骨皮质增厚,爪粗隆肥厚,骨质疏松,空泡形成,囊样变,骨岛形成,骨关节变形的影像。可见手部骨间肌和大、小鱼际肌萎缩。

  17. (四)诊断和分级 我国“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GBZ7—2002)对手臂振动病的诊断标准作了具体规定。 (1)观察对象 (2)轻度手臂振动病 (3)中度手臂振动病 (4)重度手臂振动病

  18. (五)治疗 ①运动疗法:在医生指导下做医疗体操或开展各种球类运动; ②物理疗法:如采用温水浴或温泉浴等; ③营养疗法:给予各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④药物疗法:给予血管扩张剂; ⑤外科疗法:必要时可施行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封闭疗法等。

  19. 六、影响振动危害的因素 1. 振动的频率与强度 2.  接触振动时间 3.气温噪声等环境因素 4. 操作方式和个体因素

  20. (五)控制振动危害措施 1. 消除或减少振动源的振动 2. 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3. 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 3. 加强健康监护和卫生监督 (1) 加强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健康检查 (2) 卫生标准

  21. 日接振时间限制(h) 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有效值(m/s2)标准限值 5 4.0 6 2.8 7 2.0 8 1.6 9 1. 2 10 1. 0 >10 <0 .5 振动容许值和日接振时间限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