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likes | 1.11k Views
第二章 价格理论 [Theory of Price]. 第一节 需求理论 第二节 供给理论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第四节 价格弹性理论 第五节 供求曲线的运用 第六节 蛛网理论 [ ]. 只要知道需求与供给,连鹦鹉都会成为经济学家.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的含义. Demand and Want 需求是人们的 购买欲望 和 支付能力 的统一。. 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二 . 需求表. 需求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E N D
第二章 价格理论[Theory of Price] • 第一节 需求理论 • 第二节 供给理论 •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 第四节 价格弹性理论 • 第五节 供求曲线的运用 • 第六节 蛛网理论[]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只要知道需求与供给,连鹦鹉都会成为经济学家只要知道需求与供给,连鹦鹉都会成为经济学家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第一节 需求理论一、需求的含义 • Demand and Want • 需求是人们的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 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二.需求表 • 需求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 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三.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价格 P元 • 需求定理: • The Law of Demand: • 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D 向右下方倾斜 。a • P,Q; • P,Q。 。b 量 Q斤 比如,应对能源危机,减少汽油消费量的办法是 • 提高汽油的价格 0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四.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 • 需求函数:商品需求数量和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 需求的数学表达式 • D=f(a,b,c,d,n) • a,b,c,d,…n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 • 将问题简化,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 Qd = f(P) • 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五.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 • 商品本身的价格 • 相关商品的价格 导致需求增加的因素: • 商品本身价格下降 • 互补品价格降低 • 消费者收入增加 • 消费者偏好增强 • 预期某物品价格要上升 • 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分配的公平程度 • 消费者偏好(嗜好) •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 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 政府的消费政策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六.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变动。Shift in the Demand Curve 价格 P元 D • 其他因素不变, •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 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a P0 。b P1 量 Q斤 0 Q0 Q1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2)需求的变动。Shift of the 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 • 需求增加 • 收入增加 P D1 D0 D2 •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 • 其他因素变化(收入变) • 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P0 • 收入减少, •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 需求减少。 Q 0 Q1 Q0 Q2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七、市场需求函数 P 市场需求函数,它是个体需求函数 的水平方向叠加 。 5 4 3 2 1 0 市场需求函数 DA DB DC Q 5 10 15 20 25 30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第二节、供给理论 1.供给 Supply • 一、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厂商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 “愿意--- 供给欲望” • “能够--- 供给能力”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供给。 • 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二.供给表 •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 用数字表格的形式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三.供给曲线与供给定理 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价格 P元 • 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S 。b • P,Q ; • P,Q 。 。a 量 Q斤 0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四.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 • 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即供给函数。 • 即供给的数学表达式: S=f(a,b,c,d,n) • a,b,c,d,…n代表上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 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 Q s = --δ + γ(P)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五.影响供给的因素 • 厂商的目标 •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 商品本身的价格 • 相关商品的价格 • 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使供给量减少。 •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 生产要素的价格 • 生产技术的变动 • 政府的政策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六.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价格 P元 (1)供给量的变动 • 其他因素不变, •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 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S 。b P2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鸡蛋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增加 。a P1 量 Q斤 0 Q1 Q2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2)供给的变动 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原因是投入品价格上升 •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 • 其他因素变化(成本、技术变化) • 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 P S1 S0 S2 • 成本上升,供给曲线; • 向左移动,供给减少。 • 成本下降,供给曲线; • 向右移动,供给增加。 P0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 • 前者由价格变动引起 • 后者由生产技术等变动引起 0 Q1 Q0 Q2 Q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第三节、均衡价格理论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 市场均衡的含义:在市场上某一价格下,买主和卖主愿意买卖的数量相等时,市场的交易达到均衡。 S P pe D 0 Q q e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2.均衡价格 The Equilibrium Price S P D 均衡价格: • 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同一价格。 E PE 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Q QE • 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市场调节(价格机制) 当 P1 > Pe 时,出现过剩KL,价格自动下降; 当 P1 < Pe 时,出现短缺MN,价格自动上升。 P S K L P1 E Pe P2 M N D Q 0 Qe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计算实例 [例]某彩电市场,Qd=300000-100P Qs=-300000+200P 求该市场的均衡点。 [解] 根据均衡条件Qd=Qs,有: 300P=600000 因此, Pe=2000 (元/台) Qe=100000 (台)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二、供求变动与均衡价格的波动 • 供求均衡的条件是假定供给和需求都不发生变动,即假定除商品自身的价格外其它一切影响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因素均不变。 • 一旦供给关系或需求关系发生变化,原来的供求均衡就被破坏,均衡价格就会出现波动,均衡数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趋向新的均衡。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1、消费者与市场均衡 • 需求增加,提高均衡价格;需求减少,降低均衡价格 S P1 P0 D1 D0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2、生产者与市场均衡 S0 • 供给增加,降低均衡价格;供给减少,提高均衡价格 S1 P0 P1 D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P D2 供求定理: • 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的变化。 D1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Simultaneous Shift S1 E2 P2 S3 • D↑:P↑Q↑ • D↓:P↓Q↓ P1 E1 P4 E4 • S ↑: P↓ Q↑ • S ↓: P↑ Q↓ P3 E3 均衡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O Q1 Q3 Q2 Q4 Q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供求规律Law of Supply and Demand • [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与需求同方向变动; • [2]均衡价格与供给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与供给同方向变动。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第四节 价格弹性理论一、弹性基本概念 • 弹性[Elasticity] • y=f(x) • x—自变量,y—因变量;E——弹性系数 ⊿y / y ⊿x / x ⊿y ⊿x x y = E=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二、需求价格弹性概念 • 1.需求价格弹性 •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的弹性。 • 用以衡量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需求价格弹性 价格变动1%,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号的意义是什么?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D Q D Q P Q - = - × Ed= D D P P Q P 2需求价格弧弹性。 • 需求价格弧弹性 • 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 • 需求量的变动, • 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例 • 图中需求曲线上a、b两点价格分别为5和4,相应需求量分别为400和800。 • 当商品的价格由5下降为4时,或者当商品的价格由4上升为5时, • 应该如何计算相应的弧弹性值呢?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由a点到b点和由b点到a点的弧弹性数值不同 • 原因: • 尽管△Q和△P的绝对值都相等,但由于P和Q所取的基数值不同,两种计算结果便不同。 • 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便不等。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弧弹性中点公式: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思考 什么情况下计算点弹性? 什么情况下计算弧弹性? 弹性有两种类型: • 弧弹性(arc elasticity) • 点弹性(Pointelasticity)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用微积分计算点弹性 • 如果知道了需求曲线的函数形式,我们就可以用微分法计算点弹性。公式为: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需求点弹性的几何测定: P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 需求曲线上任一点向价格轴和数量轴引垂线求得。 • 令C点为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根据点弹性的定义,C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A C F Qd=f(P) dP O G B Q dQ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 两种特殊情况: • (1)需求完全无弹性 Ed=0 • (2)需求完全弹性 Ed = • 三种基本情况: • (1)单位需求弹性 Ed = 1 • (2)需求富有弹性 Ed > 1 • (3)需求缺乏弹性 Ed < 1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P Q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 1、完全有弹性 e=∝ D 思考:哪些商品具有完全弹性?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P Q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 2、完全无弹性 e=0 D 思考:哪些商品具有完全无弹性?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P Q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 3、单位弹性 e=1 D 思考:哪些商品具有单位弹性?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P Q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 4、缺乏弹性 e<1 D 思考:哪些类型的商品缺乏弹性?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P Q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 5、富有弹性 e >1 D 思考:哪些类型的商品富有弹性?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非线性需求函数的价格点弹性 P Qd =ƒ(P) L(Qd = a-bP) A ● BC AC ∣E∣= C(OF,OG) F ● ● Qd O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G B
四、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 (1)商品的可替代性 • 替代性强-弹性较大; • 替代性弱-弹性较小。 •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 用途广泛-弹性较大; • 用途狭窄-弹性较小。 • (3)消费者对商品需要的迫切程度 • 非必需品-弹性较大; • 必 需 品-弹性较小。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4)商品支出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 • 所占比重大-弹性较大; • 所占比重小-弹性较小。 • (5)时间因素。 • 时间短-弹性较小; • 时间长-弹性较大。 • 各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同一商品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其弹性大小可能不同。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五、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 需求价格弹性的运用: • 分析、说明价格变动对销售总收入的影响。 •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其价格变动对销售总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 收益TR = P * Q =价格×销售量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需求缺乏弹性 E <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 例:面粉Ed=0.5,P1=0.2元/斤,Q1=100斤 。 • 如价格下调10%,总收益怎样? • 如价格下调10%,数量则增加5%, • P2= 0.2 –0.2×10%=0.18元/斤, • Q2=100+100×5%=105斤 • TR1=P1×Q1=0.2×100=20元 • TR2=P2×Q2=0.18×105=18.9元 • TR2 –TR1=18.9–20= -1.1元 • TR2 <TR1,表明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 < 1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 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 • 价格下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 • 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 提高价格会增加总收益 • 降低价格则会减少总收益 • 征收消费税,会提高商品价格 • 需求越缺乏弹性,消费者负担比重越大,对生产者有利; • 需求富有弹性,消费者负担比重小,生产者负担比重大。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
需求富有弹性 E >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电视机Ed=2,P1=500元/台,Q1=100台 , 如价格下调10%?试分析以下收益状况。 如价格下调10%,则数量增加20%, P2=500 –500*10%=450元/台, Q2=100+100*20%=120台 TR2=P2×Q2=450×120=54000元 TR1=50000 TR2 –TR1=54000 –50000=4000元 TR2 >TR1,表明价格下跌,总收益增加。 林燕:《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价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