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04 Views
现代 教学文化 建设与. 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使命. 别敦荣 教授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014.04.19. 目录页. 什么是教学 文化? 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 一. 提 纲. 什么是现代的教学 文化? 大学的现代化与教学文化的现代化. 二. 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 远? 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三. 如何 建设现代教学 文化? 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使命. 四.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第一章.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E N D
现代 教学文化 建设与 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使命 别敦荣 教授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014.04.19
目录页 什么是教学文化? 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 一 提 纲 什么是现代的教学文化? 大学的现代化与教学文化的现代化 二 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 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三 如何建设现代教学文化? 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使命 四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第一章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一、什么是教学文化? • 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
一、什么是教学文化: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一、什么是教学文化: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 (一)如何看待大学教学 大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中国青年报》(2011):“很多课实在是太无聊了,有些老师根本就是在念PPT,还不如上网打发时间,下课再自己看书。” 《光明日报》(2012): “学生们有的吃着东西翻着闲书,有的塞着耳机打着瞌睡,老师站在讲台上视而不见、照本宣科——这样的场景,在大学的课堂里并不罕见。” 大学教学的出路何在?
一、什么是教学文化: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一、什么是教学文化: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 (一)如何看待大学教学 大学教学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理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马斯洛的学习动机理论 大学教学的一般性: 从教学的普遍原理来看,大学教学是特定思想与理论体系指引下的师生活动 不同大学的价值追求不同, 其对人才培养的预期、方式等也有不同的要求 大学教学的特殊性: 从教学的发生背景来看,大学教学又与教学发生的环境或场域息息相关
一、什么是教学文化: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一、什么是教学文化: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 (一)如何看待大学教学 大学教学的文化属性 不同类型、不同的时代的大学有着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 古典大学时期的大学教学:早期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模式 牛津剑桥的教学模式 现代大学时期早期形态:德国柏林大学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大学教学是大学的价值追求、思维模式与文化旨趣的体现,它渗透着大学这一相对独立的文化组织对教学活动解释与体认 大学教学有“文化”
一、什么是教学文化: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一、什么是教学文化: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 (二)如何定义教学文化 对文化的理解 泰勒:“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等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的要义: 第一,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人化”,是人类群体区别于自然状态的一种存在方式,文化的主体抽象的人类群体 第二,文化的核心与内涵是一种“价值”,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人类生活状态的集合,是人类群体对于事物的一种理解与解释,其外延包括建立在这种价值基础上的行为模式,及其衍生的物质、制度、行为、精神等 “文化”是特定人类群体的 价值体系 与 行为模式,及其衍生物
一、什么是教学文化: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一、什么是教学文化: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 (二)如何定义教学文化 大学教学文化 内涵 (本质) 对大学教学文化的理解 大学围绕人才培养活动 所形成的价值观念 大学:不仅仅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实体性组织,更是具有独特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抽象人类群体 大学教学文化:大学围绕其人才培养活动形成的价值观念(解释方式),及此价值观念(解释方式)下形成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物质、教学制度、教学行为、教学指导思想等等 外延 (表现) 价值观念之下形成的 全部教学模式 层面中的体现 在教学行为 层面中的体现 在教学物质 层面中的体现 在教学制度 思想中的体现 在教学指导
一、什么是教学文化: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一、什么是教学文化: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学文化 (三)如何定位教学文化与大学人才培养的关系 大学教学文化是大学的“顶层设计”与其具体人才培养活动之间的中介 大学教学文化是大学的“文化”在其人才培养活动中的重要体现 当大学的价值追求与精神旨趣投射于人才培养活动中时,就形成了特定的教学文化 大学教学文化是形塑大学教学模式、大学教学过程的关键性因素 有什么样的教学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学 大学的“文化” (价值追求、精神旨趣) 投射 大学对其人才培养活动的看法、 价值指向(大学教学文化) 形塑 大学中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手段 教学文化需要被重视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第一章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二、什么是现代的教学文化? • 大学的现代化与教学文化的现代化
二、什么是现代的教学文化:大学的现代化与教学文化的现代化二、什么是现代的教学文化:大学的现代化与教学文化的现代化 (一)古典大学及其教学文化 古典大学:中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大学, 以西欧的中世纪大学为其典型代表 中世纪大学的思想基础:经院哲学、神学思想 中世纪大学的教育目的:传承思想、培育道德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价值追求:传承 教学文化的体现:传承思想与知识 重视教师和教材的权威 教学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讲授法
二、什么是现代的教学文化:大学的现代化与教学文化的现代化二、什么是现代的教学文化:大学的现代化与教学文化的现代化 (一)古典大学及其教学文化 哈斯金斯:在最早的法规(1317年)里,我们得知,教师未经许可不得无故缺席,即使只有一天的时间……他必须在铃声响起之后开始上课,下课铃声响起时马上离开。未经允许,他在阐释著作时不得略过任何一章,他也不能把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推迟到一堂课的最后,他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他的教学工作,每个学年的每个特定学期都要有所进展。没有人愿意将整个学年的时间浪费在导论和书目上! 奥多弗雷德:关于教学的方法,古代和当今的教师们,特别是我自己的导师保持着下述惯例,而这一方式我也遵守:首先,在讲述原文前,我将就每一标题给你们作一个提要;第二,我将就每项法律的要旨向你们作尽可能清楚、明确的陈述;第三,我要从校正的角度阅读原文;第四,我将简单地重述法律的内容;第五,我将解决明显的矛盾,附带说明法律的一般原理,这通常叫做“Brocardica”。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文化:“传承”价值引领下的单向授受文化 人才培养活动的价值旨趣:传承 人才培养活动的行为模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重视单向灌输的“表演”模式
二、什么是现代的教学文化:大学的现代化与教学文化的现代化二、什么是现代的教学文化:大学的现代化与教学文化的现代化 (二)现代大学及其人才培养职能的演变 现代大学:理论界一般认为,现代大学出现于19世纪初期 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研究型大学(确立了大学科学研究的职能) 以威斯康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式大学(确立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 现代大学的“现代化”:“现代”是一种价值判断而非时间指称 1.从“排斥科学”到“崇尚科学”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科学研究职能出现 2.从“神权主导”到“以人为本” 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强调人的主体价值 3.从“象牙之塔”到“全面开放” 大学职能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
二、什么是现代的教学文化:大学的现代化与教学文化的现代化二、什么是现代的教学文化:大学的现代化与教学文化的现代化 (二)现代大学及其人才培养职能的演变 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职能的演变 1.“崇尚科学”的体现 现代的科学教育是让学生在科学的实践中掌握科学的范式、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 2.“以人为本”的体现 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按照现代人才的普遍成长规律实施培养 3.“全面开放”的体现 人才培养目标的分化: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
二、什么是现代的教学文化:大学的现代化与教学文化的现代化二、什么是现代的教学文化:大学的现代化与教学文化的现代化 1 2 3 (三)适应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职能演变的现代教学文化 现代的教学文化是“探索实践”的文化而非单纯的“传递传承”的文化 科学价值的核心是逻辑经验主义与科学理性主义 无论是科学理性的养成,还是科学技术的掌握都需要在实践与探索中进行 现代教学文化是“学生中心”的文化而非“教师中心”的文化 强调学生主体性,注重对创新与探索精神的培养 教师角色需要适应大学的人才培养需要而发生变化:不再是教学中的唯一权威与核心 现代教学文化是“开放多元”的文化而非“封闭单一”的文化 现代大学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不同类型的现代大学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与精神旨趣,衍生出不同的教文化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第一章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 • 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一)“精英文理型大学”的教学文化 典型代表:古典大学的“后裔”,包括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本科生教育)、 美国的精英文理学院 教学价值观:追求人的“自由”与“博雅”,延续“绅士教育”的古典传统,培养“通才”与“精英” 教学文化的基本模式:“博雅”价值引领下的全面熏陶文化 教学文化的表现: 重视博雅教育而非专业教育:“通才” 重视人格的养成与综合素养的提升:“精英” 重视课堂之外的潜移默化:潜在课程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一)“精英文理型大学”的教学文化 “博雅”教学文化的表现形式: 住宿学院制(书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博雅”教学文化追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住宿学院通过提供完备的生活设施、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职责明确的管理人员,让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混居于同一个住宿学院,使学生在广泛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接受博雅文理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精英人才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一)“精英文理型大学”的教学文化 “博雅”教学文化的表现形式: 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博雅”教学文化追求潜移默化的教育,导师制通过密切师生关系密切,对学生学习、生活、德育的全面指导。导师制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二)“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文化 典型代表:19世纪前期出现的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现代大学 教学价值观:追求纯粹、不涉功利的科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理性的塑造、科学工具与方法的掌握、科学精神的养成 教学文化的基本模式:“科学”价值引领下的学术探究文化 教学文化的表现: 重视科学思维与科学创造力的培养 重视科学实践与学术探究活动,而非灌输现成的科学知识 学生是学术探究活动的主体,教师只起指导、辅助作用,并非主导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二)“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文化 “科学”教学文化的表现形式: 实验室与习明纳(研讨班)培养模式 实验室教学:亲身体验科学形成的过程,通过真实的科学实验与操作掌握科学方法、锤炼科学精神 习明纳(研讨班)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与辅助下,学生和教师通过研讨的形式来共同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形成科学新知与科学理性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二)“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文化 “科学”教学文化的表现形式: 问题教学的培养模式 问题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了学生规模的扩张,传统研讨班教学变得困难,但在追求“科学”价值的教学文化之下,形成了“问题教学”与“大班分组研讨”相结合的模式,以科学问题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对大规模的班级进行分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科学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科学”教学文化的表现形式: 问题教学的培养模式 一位密西根大学学生的一周学习节奏 周日,赶周一的作业,写了一篇3页的小文章,修改了一篇3页的小文章; 周一,上午上课,中午约老师修改文章,下午上课,晚上回去开始看周二的论文; 周二,上午写论文,中午小组会面讨论PPT,晚上上课,回去后开始看周三论文; 周三,上午上课,中午修改论文,然后上课,下午下课后再改论文,晚上看周四论文; 周四,上午论文,写心得体会,中午午休,下午上课,晚上没有看书; 周五,上午看论文,中午上课,下午再次修改论文,又写了另一小篇,交给老师后迅速坐车去超市买下周的菜; 周六,又开始上面的循环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科学”教学文化的表现形式: 问题教学的培养模式 MIT的 6.002的教学组织(约250学生) • 1个Lecturer,EECS教授,每周2次大课(Lecture)(每次1学时),对本课程的进展负责,主持每周一次的教学会议。 • 5个Recitation Instructor,EECS的教授或高级研究人员,每周对2个小班(每个小班约25人)各讲授2次复习课(Recitation,也可称为讨论课)(每次1学时),与一个TA一起负责的50名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 • 7个Teaching Assistant,均为EECS的研究生(1个实验,1个管理,5个一班)。 • 5个TA负责每周对10个小组(每个小组约5人)各组织一次答疑课(每次1小时),在有实验的4周里需要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并且需要批改实验报告。 • 4个Grader,EECS的高年级本科生。批改所有学生的作业并给定成绩。 • 5个Lab Assistant,EECS的高年级本科生。在有实验的4周里在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 1个Course Secretary,整理并复印相应的教学资料。
1学时,教学辅导主持辅导课,25人小班,布置作业,收作业1学时,教学辅导主持辅导课,25人小班,布置作业,收作业 1学时,教学辅导主持辅导课,25人小班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学时,TA进行答疑,学生5人1小组,答疑内容为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1学时,教师讲授新课,250人大班 1学时,教师讲授新课,250人大班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科学”教学文化的表现形式: 问题教学的培养模式 • MIT的 6.002的教学组织(约250学生) 关于学生的时间安排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三)“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文化 典型代表:19世纪后期出现的美国式现代大学 教学价值观:秉持实用主义的大学理念,重视科学技术的实用性与现实的社会生产,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性人才 教学文化的基本模式:综合体验教学 教学文化的表现: 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培养 强调在真实的生产和社会情境中让学生进行综合的实践体验 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师要进行全面地设计、指导与辅助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三)“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文化 “实用”教学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项目教学的培养模式 项目教学模式: “实用”价值的教学文化追求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模式把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三)“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文化 “实用”教学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CDIO”人才培养模式 “CDIO”人才培养模式: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 ,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 实践的、 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技术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四)“后现代大学”的教学文化 “后现代大学”并不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大学模式 教学价值观:重视解构与反思、互动与建构,培养个性解放的人 教学文化的基本模式:自主建构文化 教学文化的表现: 重视学生自己的“意义建构”与“意义创生” 教学过程与内容全面开放,强调在互动中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与建构 全面地“去中心化”,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用是协助“转化智慧”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四)“后现代大学”的教学文化 “后现代”教学文化的表现形式: “交往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交往教学:在平等理念的指引下,师生之间及师生与教学文本之间,以师生内在的、自觉的共生共长和文化的理解生成为旨趣的双重建构式教育。 翻转课堂式教学: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自主完成在传统课堂上的知识学习,将正式课堂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场域。课堂和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四)“后现代大学”的教学文化 “后现代”教学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MOOC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模式 “MOOC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模式: 整合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形成多元化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材的角色大部分被信息资源、网络技术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所取代,学习者通过自我建构的方式实现学习 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都具有较高的开放性,不再受限于教师、教材,反映了互联网“去中心化”的趋势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1 2 3 (五)现代教学文化的普遍性质与共有特征 现代教学文化与现代大学的精神旨趣与价值追求一致 大学对于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择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仅仅是特定哲学、心理学理论的产物,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大学对于其人才培养职能的认识与价值追求,即大学教学文化 现代大学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精神旨趣与价值追求造就了不同的教学文化 现代教学文化重视探索、实践与建构,而非传递、灌输与授受 培养具有创造性、个性的现代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普遍价值追求 无论是科学素养的养成,还是科学技术的掌握,都依赖于实践中与探索,而非单向度传递 现代教学文化强调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发生重大转变 探索、实践与建构必须建立在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之上 教师逐渐“去中心化”,从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设计者、辅助者
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三、我们离现代教学文化还有多远:中外大学教学文化比较 (六)我国大学的教学文化 我国大学教学的基本模式仍是教师“表演”、学生“听”和“记” 教学的基本价值观:培养接受知识的“传承型人才” 重视教师在知识传递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探究与自我建构 教学模式的三中心:教师、知识、课堂 教学制度和环境条件:保障授受过程的实施 我国大学教学文化的主流仍然是“传承”价值引领下的单向授受文化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大学教师发展模式的转型 第一章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四、如何建设现代教学文化? • 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使命
四、如何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使命四、如何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使命 (一)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美国密西根大学1962年建立“学教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CRLT),该机构致力于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推动密西根大学19个学院的教学创新、实现卓越教学为使命。 美国密西根大学学教研究中心(CRLT):隶属于教务长,由一名助理副教务长负责,专职工作人员达30人之多,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各学科教学顾问、研究咨询人员、项目协调人员、评估专家、技术支持人员等,其中教学顾问和研究咨询人员占一半左右。
四、如何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使命四、如何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使命 (一)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1.树立现代教学价值观 重视大学人才培养职能的现代性,传播大学教学的现代价值追求 培育教学文化的现代精神,构建基于现代教学文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如何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教学中心的重要使命四、如何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教学中心的重要使命 (一)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2.培育现代教学文化土壤 推动教学制度现代化建设 改造与现代教学文化不相适应的教学条件和环境
四、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使命四、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使命 (一)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3.探索基于现代教学文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造就具有现代教学文化精神的教师 普及现代教学文化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四、如何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使命四、如何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使命 1 2 3 (二)建设现代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宏观层面:观念的转变 加强现代教学文化研究,消除教学误解和偏见, 确立现代教学价值观 中观层面:制度的创新 发挥中介作用,推进教学制度创新, 为教务处和院系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指明方向、提供动力 微观层面:模式的构建 发挥教学文化对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引与保障作用, 构建基于现代教学文化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