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774 Views
林政毅 博士 吳鳳技術學院消防學系助理教授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兼任助理教授 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畢業 E-mail: chengi@mail.wfc.edu.tw 行動電話: 0935724160 辦公室: 05-2267125-22377 Home:04-26992927 Fax:05-2065112. 研究領域:火害結構安全鑑定、火災風險危害度分析、消防安全構造、避難設計、環保建材 執行防災計畫: 嘉義縣政府消防局, “ 嘉義縣強化地區災害防救作業計畫 ” , 協同主持人, 95.06.10-95.12.31 ,嘉縣消行字第 95026 號。
E N D
林政毅博士 吳鳳技術學院消防學系助理教授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兼任助理教授 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畢業 E-mail: chengi@mail.wfc.edu.tw 行動電話:0935724160 辦公室:05-2267125-22377 Home:04-26992927 Fax:05-2065112
研究領域:火害結構安全鑑定、火災風險危害度分析、消防安全構造、避難設計、環保建材研究領域:火害結構安全鑑定、火災風險危害度分析、消防安全構造、避難設計、環保建材 執行防災計畫: 嘉義縣政府消防局,“嘉義縣強化地區災害防救作業計畫”, 協同主持人,95.06.10-95.12.31,嘉縣消行字第95026號。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災害科技中心,“加強嘉義縣防救災作業能力”,共同主持人,94.03-94.12,094-00314-01。
在校級防災師資培育階段課程 • 基礎課程防災科技知識、防災技能及校園基本逃生器材介紹使用 • 教學目標: • 依據學校現況做應變編組,並於演練流瞭解各組別之執掌,進而得知學校災害防救應變之能力。 • 現場實際講解校園基本防災器材之操作(例如,滅火器、消防栓、緩降機、救助袋、防煙面罩、救護擔架⋯等),使參與課程之老師器材之操作要領。此外,實際模擬人為災害生之意外狀況,協助並引導校園師生順利避難之至安全處所。 • 課程大綱: • 災害緊急應變標準作業程序(ESOP) • 防災演練之規劃 • 防災器材之講解 • 防災器材之操作及演練 • 防災科技知識
校園災害緊急應變處理原則 • 事前規劃:(預防與準備) • 事發處置:(掌握三快原則),發現快、處理快、反應快 • 事後檢討:(經驗與教訓)
校園災害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 面對緊急應變意外事件的態度: • 保持冷靜、控制情緒 • 臨危應變、運用智慧 • 爭取時效、動作迅速 • 指揮協調、通力合作 • 堅守崗位、勇敢負責 • 開誠佈公、溝通協調 • 全力救援、完成善後
校園災害緊急應變處理步驟 • 步驟一:迅速研判並決定應立即採取的正確處理步驟。 • 步驟二: • 立即保護受傷害者給予傷害者必要的急救或送醫處理 • 排除造成傷害的來源 • 控制災害狀況 • 尋求協助或報案管理 • 步驟三: • 通知家長或相關人員 • 通報有關單位
校園災害緊急應變處理步驟 • 步驟四 • 開緊急會議,研商後續處理事宜 • 適時成立危機處理小組 • 做必要的公開說明 • 說明事項有:事情經過、處理態度及處理方式。 • 步驟五 • 探視並慰問受傷害的當事人 • 配合有關單位或人員,進行意外事件原因的鑑定查究疏失責任的歸屬 • 處理理賠及賠償事宜 • 執行必要復建事宜及展開善後重建工作
校園災害疏失責任之追究 • 以不推諉、不卸責、不妄斷的態度客觀坦承檢討問題 • 配合有關單位之調查,提供具體說明或相關照片 • 加強學校人員或社會大眾的心理建設,提供合理的補償與救助 • 請求相關位的支援與協助 • 記取意外事件教訓,改善缺失
防災演練之規劃 • 火災-避難逃生、滅火演練 • 毒性化學物質災害-疏散 • 交通運輸災害-安全門開啟、滅火演練
校園基本防災器材之操作 • 滅火器 • 室內外消防栓 • 緩降機 • 避難梯 • 救助袋 • 防煙面罩 • 救護擔架 • 防(滅)火毯 • 移動式細水霧滅火設備
滅火器種類 • 一、水滅火器 • 二、乾粉滅火器 • 三、泡沫滅火器 • 四、二氧化碳滅火器 • 五、鹵化烷滅火器
滅火器操作要領 • 提起滅火器拉開安全插鞘握住皮管,朝向火苗用力握下手壓柄朝向火源根部噴左右移動掃射熄滅後用水冷卻餘燼保持監控確定熄滅。
乾粉滅火器簡易檢查要領 • 外表是否有生銹、龜裂現象 • 核對滅火器種類、規格及數量是否符合規定 • 藥劑使用年限是否過期 • 插梢有無損壞或脫落現象 • 噴嘴有否組塞 • 是否貼有商檢局檢驗合格證明 • 滅火器外標示是否清楚易見
室內外消防栓 室內消防栓 室外消防栓
室內(外)消防栓設備操作要領 • 知道消防栓的位置發現火警按下手動報警按鈕報警警示燈會閃和鈴聲大作打開消防栓箱取出瞄子(噴嘴)取下水帶轉動制水閥轉動瞄子噴嘴選擇適當射水方式。
室內消防栓設備簡易檢查要領 • 一、室內消防栓箱 • 箱內裝備是否齊全(直線水霧兩用瞄子乙具、水帶兩條、水帶架) • 材質是否為不燃性材料 • 水帶架是否牢固,並不得作為其他用途使用 • 消防栓箱有無操作上困難,有無被裝潢遮掩 • 出水口與水帶頭接脫是否靈活 • 手動啟動裝置是否能正常啟動 • 實際放水或起動手動開關後,泵啟動燈有否作動 • 二、水帶及瞄子 • 水帶需經檢定合格 • 水帶內徑為三十八或五十釐米,並依所規定之長度裝設 • 能確實地裝接而為容易使用狀態 • 沒有變形、損傷、堵塞等
緩降機 緩降機 支固架
緩降機操作要領 • 自盒中取出緩降機打開掛勾接口、掛上固定架、安全索套在腋下調節器至胸口不超過一臂長拉緊調節器下兩條繩索以增加安全性攀出窗外後面向牆壁放開雙手,雙手輕觸壁面,雙手切勿上舉以避免安全索鬆脫下降後立刻拿開安全索
避難梯 摺疊式懸吊梯 摺疊式固定梯
避難梯操作要領 • 折疊式懸吊梯: • 1.取出避難梯。 • 2.將固定架(懸吊用具)掛在窗框。 • 3.拉開固定插梢,放下避難梯。 • 4.下降逃生。
避難梯操作要領 • 折疊式固定梯: • 1.打開上蓋至固定位置。 • 2.將下蓋開放桿往箭頭方向推,打開下蓋。 • 3.確認下層之安全性後,將紅色固定鎖解開。 • 4.避難梯自動往下伸開。
協降式救助袋操作要領 • 斜降式 • 1.打開收藏箱。 • 2.將砂袋往目標地點投下。 • 3.地面人員拿到引導繩後,將袋本體沿開口放下。 • 4.袋本體完全放下後,將入口零件往上翻,往上推。 • 5.將下部支持裝置之掛鉤,固定在固定環上。 • 6.避難者兩手握住上框將腳先放入袋中,使身體下滑兩手自 然放開即下降。
垂降式救助袋操作要領 • 1.打開收藏箱。 • 2.將砂袋往目標地點投下。 • 3.地面人員拿到引導繩後。 • 4.將袋本體沿開口放下。 • 4.袋本體完全放下後,將入口零件往上翻,往上推。 • 5.避難者兩手握住上框將腳先放入袋中,使身體下滑兩手自 然放開即下降。
避難設備安裝及使用要領 • 安裝及使用要領影片檔
避難器具簡易檢查要領 • 有無於清楚易見場所標示使用方法 • 有無審核認可書及出廠證明 • 設置位置是否於避難時容易接近 • 開口部面積是否足夠 • 下降空間的確保,不會受到廣告招牌及林木、電線的影響 • 場所需確實為可避難場所(如可通往戶外、廣場等) • 器具本體有無變形、損壞、腐損等現象 • 固定部份支架是否牢固 • 裝設數量是否足夠
防煙面罩基本性能 • 可在一般煙霧下有效工作15~20分鐘 • 符合UL.94.V-0標準 • 耐溫高達攝氏450度(華氏842度)持續三十分鐘無產生熱熔之現象 • 符合歐盟EN-403:一氧化碳阻絕性 • 小巧並容易使用及攜帶 • 一種尺寸即可適用於所有人(甚至是嬰兒) • 若未開封則可保用5年
防煙面罩使用要領 打開面罩 找到防煙面罩 套在頭上 完成
救護擔架床 功能介紹 • 擔架床的主要功能為運送以及作為暫時性病床, 傷病患於事故現場到救護車之間以及救護車到醫院之間都必須利用擔架床作為運送的工具,而在送醫途中,則可以將擔架床作為暫時性病床,便於救護技術員實施各項救護技術。
救護擔架床種類 單人操作型(如圖一) • 特性:可由單人操作、操作便利,且可調整兩段式高度。 雙人操作型(如圖二) • 特性:須由雙人操作、穩固度最高、靠背部分具氣壓式功能可任意調整角度,且床身可調整五段式高度。 可變換搬運椅型(如圖三) • 特性:可由單人操作、操作便利、穩固度高、可變換搬運椅、靠背部分可調整六個不同角度,床身可調整二段式高度。
單人操作型 雙人操作型 可變化搬運椅型
二人擔架搬運法 • 如帆布擔架、推車擔架、粗麻毯之使用即是,用二人操作,分別抬站於傷患的頭及腳,前進時要隨時注意保持傷患的身體水平,並以腳先行的方式前進,如此才可使後面的施救者易於觀察病人的狀況,同時也可讓患者看清去處。
四人擔架搬運法 • 同二人擔架搬運法之原則,但由四個人分別站在並抓住擔架的四個角的握把上,注意四位施救者行進的速度及方向須一致,並保持擔架的平穩。
移動式細水霧滅火設備 汽油移動式細水霧滅火設備 電動移動式細水霧滅火設備
細水霧滅火原理 • 細水霧冷卻效果是以非常細小的水霧噴射在火源上,微小的水滴可以有更大的面積來吸收熱能,蒸氣水分子將熱能自火源及周圍移走。理論上,不需要將所有的熱能由燃燒的過程移走,但要移走足夠的熱能來降低燃料的閃點,以使火燄散播的能力降低。 • 細水霧的對抗火源是氧氣的替代,蒸發膨脹體積約 1700倍的水蒸氣快速將火源周圍氧氣及可燃熱氣替換稀釋,膨脹後的水分子則又將易燃的燃氣降溫,使火源燃燒反應無法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