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46 Views
第12章 Mobile IP 與無線應用協定. Mobile IP 的使用. 可使電腦在不同網際網路的連接點移動時維持連線 . Mobile – 使用者的連接點動態改變後 , 所有的網路連線會自動維持 . 漫遊 (Nomadic) – 每當使用者移動時 , 網路連線便中斷 . 當使用者重新撥接上線後 , 新的連線便建立起來 . 將分配新而暫時的 IP 位址. Mobile IP 的運作. 移動 節點 A. A 的總 部網路. 外部 網路. 總部 代理器. 外部 代理器. 網際網路或其 他繞送器及鏈 結的拓樸. 伺服器 X.
E N D
第12章 Mobile IP 與無線應用協定
Mobile IP 的使用 • 可使電腦在不同網際網路的連接點移動時維持連線. • Mobile – 使用者的連接點動態改變後, 所有的網路連線會自動維持. • 漫遊(Nomadic) – 每當使用者移動時, 網路連線便中斷. 當使用者重新撥接上線後,新的連線便建立起來. • 將分配新而暫時的 IP 位址.
Mobile IP 的運作 移動 節點A A的總 部網路 外部 網路 總部 代理器 外部 代理器 網際網路或其 他繞送器及鏈 結的拓樸 伺服器 X
Mobile IP 的運作 • 行動節點(Mobile Node)會被指定至一特定網路 – home network. • 本地網路(home network) 的 IP 位址是靜態的 – 本地位址(home address). • 行動節點可移動至另一網路 – 外地網路(foreign network). • 行動節點在外地網路上向當地的網路代理器註冊為網路節點 – 外地代理器(foreign agent). • 行動節點將註冊的位址傳回給本地網路的網路代理器 –本地代理器 (home agent).
Mobile IP 的能力 • Discovery – 搜索能力, 行動節點利用搜索程序來辦認可能的本地及外地代理器. • Registration –註冊能力, 行動節點利用認証註冊程序來通知本地代理器有關它管轄的轉交位址(care-of address). • Tunneling – 通道建立能力, 用來從本地位址轉送 IP datagrams 至轉交位址.
Discovery • Mobile node 負責搜索程序的進行. • 必須決定它是連接至本地網路或是外地網路. • 從本地網路轉換至外地網路可在不通知網路層的情況下隨時進行. • Mobile node 會收聽代理器公告訊息 (agent advertisement messages) • 將比對路由器的 IP 位址與本地位址的 network 部份
Agent Solicitation • 代理器請求 • 外地代理器須定期發出代理器公告訊息( agent advertisement messages). • 若 mobile node 立刻需要 agent information , 它可發出 ICMP router solicitation message. • 任何代理器收到此訊息後會發出代理器公告.
移動偵測 • Mobile node 可因換手機制(handoff mechanism)而在 不經由IP 層的情形下移動至另一網路. • Agent discovery process 是用來讓代理器可偵測到這類的動作. • 行動偵測演算法: • 使用 lifetime field – mobile node 將 lifetime field 當作agent advertisements 的計時器 • 使用 network prefix – mobile node 檢查剛收到的 agent advertisement messages 是否與此節點目前的care-of address 在同一個網路
Co-Located Addresses • 同址位址 • 若 mobile node 移動至一個沒有外地代理器的網路, 或所有的外地代理器正忙碌中, 則它可當作是自已的外地代理器. • 行動代理程式(Mobile agent) 使用同址轉交位址( co-located care-of address). • 由 mobile node 所關聯的網路介面所得到的 IP address. • 取得同址位址的方法: • 由網路服務所得到暫時的 IP address, 例如, DHCP. • Mobile node 在一已知的外地網路中時, 此位址可當作 long-term address.
註冊程序 • Mobile node 送出註冊要求到外地代理器要求轉送服務(forwarding service) • 外地代理器將要求轉交到本地代理器. • 本地代理器在決定接收或拒絕要求後再送出註冊回覆給外地代理器 . • 外地代理器將回覆轉交到 mobile node
註冊運作訊息 • 註冊要求訊息 • 欄位有: type, S, B, D, M, V, G, lifetime, home address, home agent, care-of-address, identification, extensions • 註冊回覆訊息 • 欄位有: type, code, lifetime, home address, home agent, identification, extensions
註冊程序的安全性 • Mobile IP 是被設計來抵禦攻撃 • 節點假裝成是外地代理器來傳送 registration request 到本地代理器去遵引 mobile node 的傳輸至節畸本身. • 代理器會重播原有的註冊訊息以切斷 mobile node 的網路連線. • 對訊息認証而言, registration request 和 reply 都包含認証延伸項目(Authentication Extensions) • 欄位有: type, length, security parameter index (SPI), authenticator
Authentication Extensions 型態 • Mobile-home – 提供在 mobile node 和本地代理器的訊息認証; 必須的. • Mobile-foreign –必須的, 若在 mobile node 和外地代理器之間有安全組織的話. • Foreign-home –必須的, 若在外地代理器和本地代理器之間有安全組織的話.
建立通道(Tunneling) • 本地代理器攔截送往 mobile node 的本地位址的 IP datagrams. • 本地代理器通知本地網路的其他節點將欲送往 mobile node 的 datagrams 轉送至本地代理器. • Datagrams 經由通道轉送至 care-of address. • Datagram 被封裝在外部 IP datagram
建立通道(Tunneling) (續) 網際網路
Mobile IP 封裝選項 • IP-within-IP – 整個 IP datagram 成為新IP datagram 中的 payload. • 原始而內部的 IP header 是不改變, 除非 TTL 值減一 • 外圍的標頭是一完整的 IP header • Minimal encapsulation – 在原始 IP header 及原始 IP payload 間插入新的 header. • 原始 IP header 被修改成新的外圍 IP header •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GRE) – 發展的比 Mobile IP 早
無線應用協定 •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WAP) • 開放的標準提供給無線終端設備(Wireless terminals)的行動用戶存取語音及資訊服務 • Wireless terminals 包含 wireless phones, pagers 及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相容於各種無線網路技術, 例如, GSM, CDMA, 和 TDMA • 架構在現有的網際網路標準, 例如, IP, XML, HTML, 與 HTTP • 包含安全功能.
WAP 協定堆疊 圖12.8 WAP協定堆疊
WAP 的程式設計模型 圖12.9 WAP程式模式
無線標籤語言的功能 • Wireless Markup Language (WML) • 支援 Text 及 image – 具格式與編排指令. • Deck/card 組織譬喻 – WML 文件細分為 cards, 說明一個以上的互動交談單位. • 支援在 cards 及 decks 間的導覽 – 包含 event handling的規定; 使用在導覽或執行敘述(scripts).
WMLScript • 屬 Scripting language, 用以在使用者的裝置上定義具有有限處理能力及記憶體的 script-type 的程式. • WMLScript 的能力: • 於送出資料前, 檢查使用者輸入的有效性 • 存取裝置及週邊設備 • 可與使用者互動而不須動用到原始伺服器.
WMLScript (續) • WMLScript 功能: • JavaScript-based scripting language • 程序式邏輯 • Event-based • Compiled implementation • 整合在無線應用環境.
無線應用環境 • Wireless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WAE) • WAE 為 wireless devices 指定了一個應用框架 • WAE 的元素: • WAE User agents – 在 wireless device 中執行的軟體 • Content generators – 回應 mobile terminal 的 user agents 要求而產生標準內容格式的應用程式 • Standard content encoding – 被定義來讓 WAE user agent 可導覽 Web content • Wireless telephony applications (WTA) – collection of telephony-specific extensions for call and feature control mechanisms
WAE 客戶端組成元件 圖12.11 WAE用戶端元件[WAPF98]
無線會議協定 • Wireless Session Protocol (WSP) • 架構在要求/回覆觀念的交易導向協定(Transaction-oriented protocol) • 提供具二個會議服務介面的應用: • 連線導向式會議服務 – 在可靠的傳輸協定(WTP)上運作 • 無連線式會議服務 –在不可靠的傳輸協定(WDP)上運作
連線模式的 WSP Services • 建立/釋放從客戶端至伺服端的可靠會議 • 同意在協定機能的共同水平上使用能力協議(capability negotiation) • 在客戶端與伺服端利用壓縮編碼交換內容. • 暫停/繼續執行會議. • 以非同步方式將內容從伺服端送至客戶端.
WSP 交易型態 • Session establishment – 客戶端的 WSP 使用者要求與伺服端的 WSP 使用者建立會談(session) • Session termination –客戶端的 WSP 使用者終止會談 • Session suspend and resume – 由暫停與繼續執行的要求啟動 • Transaction – 在客戶端與伺服器之間進行資料交換 • Nonconfirmed data push – 伺服器用來傳送非要求的資訊到客戶端 • Confirmed data push –伺服器收到來自客戶端的傳送確認.
無線交易協定 • Wireless Transaction Protocol (WTP) • 適用在簡易型客戶端及低頻寬無線連線的輕型協定(Lightweight protocol) • WTP 功能 • 三種交易服務等級 • 選項式的 user-to-user 可靠性: WTP 使用者可觸動對每一個收到的訊息的確認回覆 • 選項式的 out-of-band data 確認 • 具有 PDU 串接與延遲的確認以減少訊息的傳送量 • 非同步交易
WTP 交易等級 • Class 0: 不具結果的不可靠請求訊息 • Class 1:不具結果的可靠請求訊息 • Class 2:具有一個可靠結果的不可靠請求訊息
WTP 協定資料單元(PDU)型態(續) • Invoke PDU – 用以將一要求自發出者運送至回應者 • ACK PDU – 用以確認 Invoke 或 Result PDU • Result PDU –用以將一回應自伺服器運送至客戶端 • Abort PDU – 用以放棄一項交易 • 分段式 invoke PDU 與分段式 result PDU – 用在分段及重組 • Negative acknowledgment PDU – 用以註明有部份封包沒被收到
WTP 運作範例 圖12.14 WTP操作範例
無線傳輸層安全功能 • Wireles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WTLS) • 資料完整性Data integrity – 使用訊息認証以確保在客戶端與 gateway 間傳送的資料不被修改 • 隱私性Privacy –使用加密方式以確保資料不被第三者讀取 • 認証Authentication – 使用數位簽章(digital certificates)以建立雙方的認証方法 • 防護 Denial-of-service 的攻擊 – 偵測與拒絕重複發送或不被驗証的訊息
WTLS 協定堆疊 圖12.16 WTLS協定堆疊
WTLS 協定堆疊 (續) • WTLS 由二層協定組成 • WTLS Record Protocol –為不同的 higher-layer protocols提供基本的安全服務. • Higher-layer protocols: • The Handshake Protocol • The Change Cipher Spec Protocol • The Alert Protocol
WTLS Record Protocol 操作 圖12.17 WTL紀錄協定操作
Handshake Protocol 的階段改變 • First phase – 用來啟始邏輯連線與建立安全能力 • Second phase – 用在伺服器認証及鍵值交換 • Third phase –用在客戶端認証及鍵值交換 • Forth phase – 完成安全連線的設定
無線資料包協定 • Wireless Datagram Protocol (WDP) • 用來容納 higher-layer WAP protocol 到mobile node 與 WAP gateway 間所用的通訊機制中. • WDP 自WAP其他層協定中隱藏了不同承載網路(bearer network)的細節. • 採納的內容包括: • 為承載網路將資料分割成適當大小片段. • 當作與承載網路的介面
無線控制訊息協定 • Wireless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WCMP) • 在 WDP 執行如同 ICMP 在 IP 中的功能 • 用在不提供承載IP且不讓他們自已利用 ICMP的環境. • 由 wireless nodes 和 WAP gateways 使用以回報在處理 WDP datagrams 時所遇到的錯誤 • 可用來作為資訊及偵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