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顏佩如 email : yenpeyru@ms3.ntcu.tw 電話 :04-22183053

教學輔導教師的教學輔導策略 A Study on Teaching Mentoring and Strategies of Mentor Teacher of the School Teachers.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顏佩如 email : yenpeyru@ms3.ntcu.edu.tw 電話 :04-22183053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陳蘭妙 email : molocat@gmail.com. 摘要. 教學輔導的意義、起源與重要性 教學輔導教師的素質、選拔、配對及培育

mahs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顏佩如 email : yenpeyru@ms3.ntcu.tw 電話 :04-22183053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學輔導教師的教學輔導策略A Study on Teaching Mentoring and Strategies of Mentor Teacher of the School Teachers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顏佩如 email:yenpeyru@ms3.ntcu.edu.tw 電話:04-22183053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陳蘭妙 email:molocat@gmail.com

  2. 摘要 • 教學輔導的意義、起源與重要性 • 教學輔導教師的素質、選拔、配對及培育 • 舉出我國2007年以後「教學輔導教師培育課程」教學輔導教師的培育 • 教學輔導教師指導其他教師的重點與方法,以及教學輔導教師的成長、定位。 • 教學輔導教師所面臨的挑戰之省思。

  3. 壹、教學輔導的意義與緣起 • 字詞源起:「教學輔導」(Mentor)起源於荷馬(Homer)的史詩<奧德賽>,現今被引申用至教師輔導教師。 • 英美發展 美國加州有「督導教師」,在英國為「高能教師」。 • 我國教學輔導教師發展 1.幼稚園至高中階段 (1)民國84年「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 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 (2)「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 訂定「縣市政府辦理教學輔導教師實施計畫」。

  4. 壹、教學輔導的意義與緣起 • 我國教學輔導教師發展(續) 2.高等教育 發展「教師傳習制度」(Mentor-Mentee Program),傳承者需為該組織內專任教授或學術表現優異的教授,「受輔導教師」(Mentee teacher)需須為學校三年內報到之專任教師。 • 名詞釋義 1.教學輔導教師 2.教學輔導策略

  5. 研究目的 • 本研究運用文獻蒐集相關研究資料,研究目的為: 1.探究教學輔導教師應有的素質、選拔方式 2.探究我國培育教學輔導教師的課程 3.分析教學輔導教師培育其他教師的策略 4.根據以上探討,對教學輔導教師的教學輔導策略提出建議與省思。

  6. 貳、教學輔導教師的素質、選拔及培育 一、教學輔導教師的素質 • 良好教學輔導教師特質 1.教學技巧;2.有效教學策略;3.掌控課程教學;4.開放溝通;5.傾聽者;6.具敏感度;7.適用性;8.不過度評價。 • 素養:教育的熱誠、愛心、耐心與專業的態度,教學的模擬與示範,與個案教師協同教學與合作。

  7. 貳、教學輔導教師的素質、選拔及培育 一、教學輔導教師的素質 • 理論基礎內涵 1.教育學理論2.輔導與諮商技巧3.人際關係與溝通4.課程與教學理論與實務5.教育研究能力6.教育輔導實務7.教學實務8.自我反省批判力9.終身學習能力10.資訊素養與能力等。

  8. 貳、教學輔導教師的素質、選拔及培育 二、教學輔導教師的選拔與配對 • 「縣市政府辦理教學輔導教師實施計畫」教學輔導教師儲訓的標準 1.豐富的任教學科專門知識 2.課程設計能力 3.教學能力 4.教學示範 5.人際溝通技巧 6.開放、包容的心胸與人格特質 7.教學輔導知能

  9. 貳、教學輔導教師的素質、選拔及培育 二、教學輔導教師的選拔與配對 • 教學輔導衝突原因:人格特質差異、角色定位不明責任劃分不清及教育理念不一致 。 • 教學輔導者和受輔導者的配對 1.就近輔導 2.同樣或相近的年級階段 3.同樣或相關的學科領域 4.共用午餐或計畫時間 5.相似的教學方法或教育理念

  10. 三、教學輔導教師的培育-以我國2007-2008年「教學輔導教師培育課程」為例三、教學輔導教師的培育-以我國2007-2008年「教學輔導教師培育課程」為例 • 日本 「輔導教師聯絡協議會」會議對輔導教師進行工作內容及相關注意事項之報告與討論,有些地區提供「初任者研修輔導教師用指引」 • 美國 培訓教學輔導教師的方案如: 1.美國加州實習輔導教師培訓方案 2.美國德州實習輔導教師培訓方案

  11. 三、教學輔導教師的培育-以我國2007-2008年「教學輔導教師培育課程」為例三、教學輔導教師的培育-以我國2007-2008年「教學輔導教師培育課程」為例 (一)教育部(2007) :較為簡要,較傾向針對「一般教師的輔導」訓練,較忽略對「實習教師的指導」訓練 (二)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師培中心(2008):較為豐富且較傾向針對「實習教師的指導」訓練 (三)教育部(2008):其課程數量最少,較傾向針對「一般教師的輔導」訓練而非針對「實習教師的指導」訓練。 (四)南投縣親愛國小:最豐富的、課程元素較多元,且較傾向針對「實習教師的指導」訓練。

  12. 三、教學輔導教師的培育-以我國2007-2008年「教學輔導教師培育課程」為例三、教學輔導教師的培育-以我國2007-2008年「教學輔導教師培育課程」為例 • 我國現今教學輔導教師培訓課程 1.著重點:教育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遞與輔導訓練 2.缺乏點:受輔導教師敬業精神及態度、價值與信念的建立知能力的培養以及評鑑方面專業知識的培訓。 3.與美日兩國比較:我國教學輔導教師的培訓較缺乏對於實習輔導教師身心與立場的理解,以及臨床指導的訓練。

  13. 三、教學輔導教師的培育-以我國2007-2008年「教學輔導教師培育課程」為例三、教學輔導教師的培育-以我國2007-2008年「教學輔導教師培育課程」為例 教學輔導者的培育歷程應包括

  14. 參、教學輔導教師指導其他教師的重點與方法 一、教學輔導的要點

  15. 參、教學輔導教師指導其他教師的重點與方法 二、教學輔導的要點 • 教學觀察要點,依上課流程分: 1.課前準備 2.教學過程 3.綜合整理 • 教學觀察層面應包括: 1.教學實習評量 2.級務實習評量 3.教師專業態度與能力 4.行政配合 5.進修與研習

  16. 參、教學輔導教師指導其他教師的重點與方法 二、教學輔導的方法 • 輔導新手教師的策略:直接協助、示範、觀察和回饋、協助專業發展計畫、非正式接觸及角色楷模。 • 實習輔導教師輔導策略: 1.楷模示範、2.心理支持、3.人際關係互動、4.支持專業發展、5.直接傳授、6.教學反思、7.輔導技巧與時機 • 教學困難教師輔導策略 1.優質輔導人員介入 2.支持性學習環境 3.輔導資源整合

  17. 參、教學輔導教師指導其他教師的重點與方法 二、教學輔導的方法 • 相同點:缺乏我們認為一般教師或專家教 師應有的教學知能及表現。 • 相異點 1.心理調適 無經驗 v.s. 人格特質及理念 2.輔導內容 系統性、經驗累積 v.s. 個案輔導 3.輔導方式 全面規劃 v.s.診斷問題

  18. 肆、教學輔導教師的成長與定位 一、教學輔導教師的成長 • 教學輔導教師成長(許子云,2007) 1.專業知識 2.專業技能 3.專業態度 • 教學輔導教師專業成長:恢復活力、擴展職業角色、能見度、增加聲望、專業分享、專業提升、幫助初任教師成長、高階訓練(Kathleen Feemey Jonson, 2002) 。

  19. 肆、教學輔導教師的成長與定位 二、教學輔導教師的定位與角色 (一)幫助教師改善課程與教學; (二)應是輔導者與被輔導者雙贏的局面; (三)永續學習與自我進修的能力; (四)教學輔導者常態性的研習; (五)教學輔導教師「評判標準」因地、因時制宜; (六)充實教學輔導專業與素養; (七)教學輔導與評鑑結果的運用;

  20. 二、教學輔導教師的定位與角色 (八)雙方關係應是良善、彼此互信互諒; (九)後續教學輔導與評鑑制度有完善的規劃與配套措施; (十)供個案教師有解釋與申訴制度的機會,或與教學輔導教師群雙向溝通; (十一)個案教師建議與回饋的管道; (十二) 教學輔導的成果與後續教學輔導的追蹤; (十三) 對教學輔導與評鑑的歷程與目標後設分析; (十四) 建立教學輔導教師相關理論與實務; (十五) 正向與良善的角度執行與運作教學輔導機制。

  21. 伍、小結-教學輔導教師面臨的挑戰 (一)教學輔導教師「教育專業」的質疑 (二)教學輔導教師「評判標準(或規準)」的質疑 (三)教學輔導教師「輔導能力」的質疑 (四)教學輔導教師「評鑑結果運用」的質疑 (五)教學輔導教師「後續評鑑制度」的質疑

  22. 伍、小結-教學輔導教師面臨的挑戰 (六)對於教學輔導的成果與後續教學輔導的 追蹤問題 (七)對於教學輔導與評鑑的後設分析的問題 (八)針對不同對象輔導知能與策略之差異 (九)對教學輔導教師作為「評鑑人員」的質 疑 (十)培訓課程內容應包含的向度

  23. 教學輔導教師的教學輔導策略A Study on Teaching Mentoring and Strategies of Mentor Teacher of the School Teachers 感謝指教與聆聽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顏佩如 email:yenpeyru@ms3.ntcu.edu.tw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陳蘭妙 email:molocat@gmail.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