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45 Views
5 、力的分解. 课题. F. F 乙. F 甲. 60 0. 甲乙两位同学提水,两同学的手臂夹角为 60 0 ,F 甲 =F 乙 =300N, 求两位同学对水的合力。. F. 思考与讨论 课本 P 64 图 3.5-1. 思考:. 研究耙的运动情况和它在泥土中的陷入深度. 要对耙进行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进行力的分析. F 2. F. F 1. 2 、这样的力 F 能否用两个力 F 1 和 F 2 来实现, 方向怎样?. F 1 、 F 2 与 F 对物体作用的 效果相同. 力 F 1 、 F 2 可以替代力 F ,是力 F 的两个分力.
E N D
5、力的分解 课题
F F乙 F甲 600 • 甲乙两位同学提水,两同学的手臂夹角为600,F甲=F乙=300N,求两位同学对水的合力。
F 思考与讨论课本P64 图3.5-1 思考: 研究耙的运动情况和它在泥土中的陷入深度 要对耙进行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进行力的分析
F2 F F1 2、这样的力F能否用两个力F1和F2来实现, 方向怎样? F1、F2与F对物体作用的效果相同 力F1、F2可以替代力F,是力F的两个分力
F2 F F1 分力与合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合力与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但在受力分析时不能重复考虑,不能认为物体在受到合力作用的同时还受分力的作用。
平行四边形法则 2、力的分解法则: 一、力的分解 1、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 叫做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若无限制,同一力F可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若无限制,同一力F可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思考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和大小呢?
F1 F2 G 探究:斜面上物体的重力分解 说明重力有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一个分力F1和使物体紧压斜面的分力F2。 若倾角为 视频
车辆上桥时,分力F1阻碍车辆前进,车辆下桥时分力F1使车辆运动加快。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来减小桥面的坡度。车辆上桥时,分力F1阻碍车辆前进,车辆下桥时分力F1使车辆运动加快。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来减小桥面的坡度。
1.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所受的力为( )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和下滑力 D.重力、下滑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紧压斜面的力 A 【解析】选A.光滑斜面上的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下滑力和物体压紧斜面的力只是重力按效果分解的两个分力,故A对,B、C、D错.
F2 F1 F=G 探究:人体三角架的重力的作用效果 F1=G/sin θ F2=Gcot θ θ
F1 F2 F OA OB OC 为材质相同的三根绳子,增大重物的质量,那根绳子先断? B A O C
F F1 300 F2 想一想 求重力为G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 F1=Fsin300 • F2=Fcos300 • 对地面的压力F压=G—F1 • =G—F/2
C C A B 二、矢量相加的法则 • 1.力是矢量,求两个力的合力要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 • 2.位移也是矢量,两个位移的合位移怎么求呢?
矢量相加的法则 • 3.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求出合矢量的方法。 • 4.矢量和标量 •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甲乙两位同学提水,两同学的手臂张角为600,F甲=F乙=300N,求两位同学对水的合力。甲乙两位同学提水,两同学的手臂张角为600,F甲=F乙=300N,求两位同学对水的合力。 运用三角形法则求解
应用3—1 如图3—4—8所示,有5个力作用于同一点,表示这5个力的有向线段恰分别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3=10 N,则这5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多少?
【典例1】(2010·黄冈高一检测) 如图3-5-7所示,一个质量为m=2 kg 的均匀球体,放在倾角θ=37°的光 滑斜面上,并被斜面上一个竖直的光 滑挡板挡住,处于平衡状态.画出物 体的受力图并求出球体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g=10 N/kg)
三、力的正交分解 (1)定义: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叫做力的正交分解法。 (2)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将各力分解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分别求出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合力Fx和Fy,然后就可以由 求合力。
例8:在同一平面上共点的四个力F1、 F2、 F3和F4的量值依次是60N、40N、30N和25N,方向如图所示,求其合力。 F2 F3 1500 450 F1 F4
选定的正方向 F2y F2 F3y F3 选定的正方向 1500 450 F1 F3x F2x F4
F FN f G 思考与讨论课本P64 图3.5-1 思考: 研究耙的运动情况和它在泥土中的陷入深度 要对耙进行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进行力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