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783 Views
第 5 章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1. 在肽 ( 蛋白质 ) 结构方面的早期研究. 1.1 特殊性:比单独的 C- N 要短 。 1.1.1 通过 X 光衍射研究氨基酸和二肽以及三肽,揭示了肽键的结构。 1.1.2 O=C - N-H 约 1.32 Å , C- N 是 1.49 Å;C= N 是 1.27 Å (因此 O=C-N-H 部分结构具有双键特性, 是刚性结构,不能够自由地旋转). 1.1.3 部分双键特征是由于 酰胺氮和羰基氧 之间电子共价的结果 。 1.1.4 与 肽键相连接的 4 个原子位于同一个平面 。
E N D
1. 在肽 (蛋白质) 结构方面的早期研究 1.1 特殊性:比单独的C- N 要短 。 1.1.1 通过X光衍射研究氨基酸和二肽以及三肽,揭示了肽键的结构。 1.1.2 O=C-N-H约 1.32 Å, C- N 是1.49 Å;C= N 是1.27 Å(因此O=C-N-H部分结构具有双键特性, 是刚性结构,不能够自由地旋转)
1.1.3 部分双键特征是由于酰胺氮和羰基氧之间电子共价的结果。 1.1.4与肽键相连接的4个原子位于同一个平面 。 1.2 X光研究一角蛋白(头发和羊毛) 显示了一个 5.4 Å 的重复单位 ( Astury 在 1930 年代中).
多肽键的特性 H O ●多肽键虽是单键卻有双键性质 ●多肽键周边六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前後兩個氨基酸的-carbon 在對角 (trans) N C sp2 sp2 C N C C Juang RH (2004) BCbasics
p軌道電子共振使多肽键具双键特性 C H N C O C Juang RH (2004) BCbasics
以多肽键平面連接成多肽長鏈 兩多肽键平面的交接點为 a-碳 注意 a-碳上面接有各種大小不等的基团 Mathews et al (2000) Biochemistry (3e) p.136
兩個肽平面之間不能任意转动 + - Nelson & Cox (2000)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3e) p.165 Garrett & Grisham (1999) Biochemistry (2e) p.161
2. 在它们被实际观察之前 , 提出蛋白质分子有可能具有规则的结构! 2.1 构建精确的分子模型已经完成。 2.1.1 实验的数据 (X光研究) 接近起初的推断,并被逐一解释。 2.1.2 不同于主链上肽键的连接,单键连接可以自由旋转。
2.2多肽链最简单的排列认为是螺旋状的结构一a-螺旋(Pauling and Corey, 1951) 2.2.1 多肽链沿着长轴紧紧地缠绕,盘旋。 2.2.2 R 团体从螺旋状的主链向外凸出。 2.2.3在一个理想的a-螺旋中,每一个氨基酸残基绕螺旋轴上升了0.15nm,每圈螺旋需要3.6个氨基酸残基(一个羰基、3个N-Ca-C单位和一个氮),它们绕螺旋轴上升的距离,即螺距为0.54nm。
2.2.4形成氢键可以稳定内在结构。 2.2.5在a-螺旋中多肽链骨架的每个羰基氧(氨基酸残基n)与它后面C-端方向的第四个残基(n+4)的a-氨基氮形成氢键,螺旋内的氢键几乎平行于螺旋的长轴,所有的羰基都指向C-末端。 2.2.6 形成a-螺旋必须全部是同一个立体构型 (L- 或 D-). 2.2.7 L-氨基酸可以形成左手和右手a-螺旋.(螺旋分别为顺时针方向或反时针方向)
氢键的組成 Alberts et al (2002)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e) p.58 Mathews et al (2000) Biochemistry (3e) p.100
二級构造(Secondary structure) Linus Pauling (Caltech) ●Helix: 螺旋 (1) Right handed (右手旋) (2) 每 3.6氨基酸繞一圈,每圈 5.4 Å高 (3) Carbonyl (C=O) 與下游 H-N- 生成 氢键 (4) 每個氢键以13個原子夾著 (13) (5) 整個 helix 呈 圓筒狀,且有 偶极性 ● 肌紅蛋白 (Myoglobin): 含有八個 helix 圓筒 其間以 turn 轉折連結 Juang RH (2004) BCbaiscs
2.3 b Pauling和Corey提出了b-折叠结构,是一种由伸展的多肽链(称之b链)组成的二级结构。 2.3.1 b-折叠又分为平行式(所有肽链的N端都在同一方向)和反平行式(肽链N端一反一正)。 2.3.2 在相临的两条肽链之间,在羰基氧和酰胺氢之间的氢键起着稳定b-折叠结构的作用。 (像一条拉链) 2.3.3在b-构象中,每个残基大约占0.32~0.34nm。
2.3.4 肽链平面的排列是折叠片层的形式。 2.3.5 临近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在相反的方向中凸出。 2.3.6多肽链可能是平行 (相同的方向) 或 反向平行的.(相反的方向)
3. 蛋白质的结构在不同的水平被了解。 3.1 每个蛋白质通常具有天然的结构 3.1.1 在合适的溶剂和温度等生理条件下,每个蛋白质都能自发的折叠形成三维结构,称之为蛋白质的天然结构。 3.1.2 这种结构通常是最稳定的(有最低的 Gibb's 自由能) 。 3.1.3 通常只有天然结构的蛋白质具有生理功能。
3.2 蛋白质有四种不同结构。 3.2.1 一级结构是氨基酸序列。 3.2.2二级结构主要是指a-螺旋和b-折叠。 3.2.3三级结构是由一个已经具有了某些a-螺旋和/或b折叠区的多肽链折叠成一个紧密包裹的、几乎成球形的空间结构,或称为天然构象。 3.2.4四级结构只适用于具有多个亚基的蛋白质,称为寡聚蛋白,所以四级结构指的是亚基的组织。
三級构造 (Tertiary structure) ● 二級构造单位集合組成三級构造 一些二級构造組合會反複出現在不同蛋白质 如桶狀)← Motif, Supersecondary ●三級构造的組成力量: ▓氢键 ▓離子键 ▓疏水键 ▓二硫键 → 三級构造的氢键多由氨基酸的 基团所貢獻 →蛋白质上的 金属离子通常都可穩定分子 构形 →疏水性氨基酸多深埋在 水溶性蛋白质的 核心 →各級組成力量中只有 二硫键及 多肽键是共价键 Juang RH (2004) BCbaiscs
三級构造中的氢键 二級构造氢键 三級构造氢键 b sheet Garrett & Grisham (1999) Biochemistry (2e) p.181 a helix 胰臟 trypsin inhibitor
三級构造中的離子键 可与金属離子形成離子键: Cys, His, Glu, Asp 金属離子對蛋白质的貢獻 (1) 穩定蛋白质构造 (2) 參与該蛋白质的功能 Stryer (1995) Biochemistry (4e) p.1000
三級构造中的疏水性作用力 疏水性氨基酸基团 親水性基团 Alberts et al (2002)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e) p.135 以水溶性蛋白质而言 (脂溶性蛋白质恰相反)
三級构造中的二硫键 C CH2 SH C CH2 S S CH2 C SH CH2 C C CH2 SH C CH2 S S CH2 C SH CH2 C 分子間 Interchain Disulfide bond Oxidation Reduction 分子內 Intrachain Disulfide bond Adapted from Alberts et al (2002)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e) p.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