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Smart Discovery” of Web of Science - 如何 運 用 Web of Science 提升研究素質與效 率

“Smart Discovery” of Web of Science - 如何 運 用 Web of Science 提升研究素質與效 率. 梁銘心 區域經理 Gary.liang@thomson.com 2005/12/28. 創新的解決方案並集中在 …. … . 以及使用者尋找什麼? 通往研究發現的搜尋 “ 智慧的探索 ” “ 最終的探索環境 ”. 為什麼要“智慧的探索” ?. 誰能全部讀完 ? 誰要全部讀完 ? 這是個數字遊戲 ?. Basic Problem: Data Rich, Knowledge Poor!. 因為出版的文化.

Download Presentation

“Smart Discovery” of Web of Science - 如何 運 用 Web of Science 提升研究素質與效 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Smart Discovery” of Web of Science - 如何運用 Web of Science 提升研究素質與效率 梁銘心 區域經理 Gary.liang@thomson.com 2005/12/28

  2. 創新的解決方案並集中在…. • …. 以及使用者尋找什麼? • 通往研究發現的搜尋 • “智慧的探索” • “最終的探索環境”

  3. 為什麼要“智慧的探索”? • 誰能全部讀完? • 誰要全部讀完? • 這是個數字遊戲? Basic Problem: Data Rich, Knowledge Poor!

  4. 因為出版的文化 部份研究人員為出版而出版。 您怎麼知道應該閱讀哪些期刊文獻? 圖書館員如何確保提供了重要的期刊做為館藏? 問題 1 問題 2 您知道嗎?根據田納西大學資訊科學學院教授Carol Tenopir表示,現今出版中的學術期刊有將近5萬種… “Scientists need to read more in not much more time.” Dr. Carol Tenopir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5. “Scientists need to read more in not much more time.” • Dr. Tenopir 在“科學家實際需要什麼(What scientists really need)”的研究 • 大體而言,現今的科學家要閱讀更多 • 每位科學家每年必須閱讀200篇文章 • 50,000之中的200 → 0.4%。大致而言,這表示每位科學家只能閱讀每年出版品中的0.4% (假設每種期刊一篇文章)

  6. 什麼是 “Smart Discovery”? • To Acquire • What I know I need to know (Full text) • 取得已知目標資料 • To Retrieve • What I know I don’t know (Subject-based A&I) • 擴大預定目標,導引至尚未知的方向 • To Discover • What I don’t know I don’t know (Web of Knowledge) • 超越原始自我概念(設限),提升研究視野 “如何實現科學的發現 - 憑藉一個整合的資訊基礎建設,輔以正確的資訊、在適當的地點和時間…” Dr. Walter L. Warnick 美國能源部, 資訊科技部

  7. 知識發現的步驟 概念 文獻探討 問題/ 假說 實驗/ 分析 系統/模型 (原型) 理論/論文 (新知識) 監測 (引用報告) 下一步? 圖片取自由Christopher Westphal和Teresa Blaxton的” Data Mining Solutions”

  8. 發現的環境? 概念 • 研究人員不必毫無準備地走入實驗室 • 研究人員需要豐富、組織的環境幫助他們獲取技術、取得知識並透過觀察和刺激而發現 • 研究人員需要方向! 文獻探討 問題/ 假說 實驗/ 分析 系統/模型 (原型) 理論/論文 (新知識) “智慧的探索” 監測 (引用報告) 下一步?

  9. 最終的探索環境 概念 文獻探討 • 文獻搜尋的刺激 • 完全理解主題 (大量的描寫) • 顯示作品創造力 • 藉由尋找適合的得到新研究的想法 • 避免錯誤或”重複作法” • 列出適合的參考文獻 問題/ 假說 實驗/ 分析 系統/模型 (原型) 理論/論文 (新知識) 監測 (引用報告) 下一步?

  10. 整合的探索環境 • 分析 • 管理 • 個人化 • 綜合的 • 精選的 • 最具深度的 應用 資訊 技術 • 查詢 • 連結 整合創新的智慧探索環境 除了更多的結果還有更正確的結果

  11. 連結至電子期刊全文 獲得 檢索 發現 “智慧的探索” 更重要的是: 它們整合在一起!

  12. Web of Science 的價值 問題 太多資訊、太多資源可供尋找、太久而無法校對以及統一型式、不確定全部是否相關、重要的是否收錄 • 多學科的 • 書目標準 • 歷史與精選 資訊的正確類型 (查詢上下文脈絡與切題的/前後一致的書目資訊) • 導航 • 書目連結 資訊的質量 (始終如一而且可引用的所需資料來源) 結構化資訊 (前後一致、導航式和可引用的所需資源) • 趨勢分析 • 匯出資料 分析的資訊 (解答!)

  13. 研究和評量的工具 2004 2003 2004 Times Cited 2003 往後探索 Cited References Related Records 往前追溯 2001 跨學科 1996 2004 2000 2002 1999 悠遊於引用參考文獻(Cited References)和被引用次數(Times Cited)前後的時間 1983 1994

  14. 前所未有的內容選擇 • 這是為什麼THOMSON Scientific能夠從其如終如一、優質的期刊選擇標準和引用文獻索引政策中持續提供重要的研究資訊 • ”質量” 而不是 “數量” • 期刊經過仔細地評估並且選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 • 每年評估2,000種期刊而只有10%會收錄 • Thomson 的編輯群為資訊專家、圖書館館員、學科領域的專家 大部分的重要科學研究成果是刊載在少數期刊上的,此項原則稱為「布萊德福定律」(Bradford's Law),布萊德福(S.C. Bradford)於1930年代中期就認為任何科學學門的核心文獻(core literature)是包含於不到1,000種的期刊中,而在這1,000種期刊中,只有少數與特定主題有較高的相關性,絕大多數都只有極少的相關性,不過這些通常都會與另一學科主題有較高的相關性,而環繞著各個不同主題的許多不同相關性的期刊,就形成了核心科學文獻,布萊德福相信基本的核心期刊是所有學門文獻的基礎。 (Bradford’s law of scattering)

  15. 為什麼需要 Backfiles? • 對前人研究的致謝 • 研究倫理: 感激先前有關的科學 • 研究倫理: 同儕引用 啟發靈感 • 從先前的研究受到激發而至全新的研究領域 • 同儕覺察 能力 • 想知道先前技藝 (Prior Art) 以促成新的研究領域 • 預防重複作法

  16. “Knowledge is cumulative, and every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is determined to a large extent by the discoveries that came before it.” Frederic Lawrence Holmes Former Avalon Professor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Former Chair, History of Medicine, Yale University Yale Bulletin and Calendar (V.29 (34) 2000)

  17. 結果– 超過850,000篇文章出版於1900年至1944年,加入現有的 Web of Science(收錄1945年至今)提供了 - Century of Science. 1900年至1944年收錄概覽 -- • 物理-化學-數學和工程 - 35% • 生物學與生命科學 - 30% • 醫學 - 30% • 跨學科 - 5%

  18. 1600 1900 1950 2000 T H O M S O N S C I E N T I F I C T H O M S O N S C I E N T I F I C Century of Science: 為什麼是1900年? 第一個光學雷射; 1960 人類基因序列; 1999 DNA 雙螺旋結構; 1953 電晶體; 1948 Technology progress 哥本哈根 量子力學; 1927 光電理論; 1905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1687 量子論革命 基因革命 技術革命 1900-1950s 1950-2000s 1940-1950s

  19. 過去的建立 Century of Science今日研究的基礎– Web of Science 1900 -1944 1910 摩根 Sex Limited Inheritance in Drosophila Science Established the chromosome theory of heredity. 1938 希爾 The Heat of Shortening and the Dynamic Constants of Muscl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Described the “classic” physiological muscle model. 1901普朗克 Law of Energy Distribution in Normal Spectra Annalen Der Physik This defined “Planck’s Constant” and laid the groundwork for the future “quantum theory”. 1926 哈伯 Extra-galactic nebulae Astrophysical Journal A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the galaxies is developed! 1944 1900 1918-30’s費雪 Called “the greatest of Darwin's successors”, his publications were the foundations for modern statistical sc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 American Naturalist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944 Eric Lindemann Symptomat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Grief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The “classic” clinical description of symptom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grief. 1905 愛因斯坦 Generation and Conversion of Light With Regard to a Heuristic Point of View Annalen Der Physik A landmark in physics - explanation of photoelectric effect. 1932 克雷布斯 《尿素在動物細胞內的合成》 Hoppe-Seylers Zeitschrift Fur Physiologische Chemie The urea cycle - A major discovery and new stage in development of biochemical thought.

  20. 在 Web of Science 2004 年 索引的資料中 大約引用128,000 次 1900年至1944年發表文章 Century of Science

  21. Century of Science 擴充 Web of Science 包括來自1944年至1900年間最具影響性科學文獻的書目資料,增加近850,000篇文章、取自約200種期刊

  22. 個案研究 (I)

  23. T H O M S O N S C I E N T I F I C T H O M S O N S C I E N T I F I C 愛因斯坦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1921

  24. 布朗運動 • 1827年, 英國植物學家布朗(R. Brown, 1773-1858)用顯微鏡觀察到水中的花粉, 發現花粉微粒不停地作不規則運動, 這種運動後來稱為"布朗運動 "(Brownian Movement)。 • 這種現象究竟意味著什麼? • 1905年, 愛因斯坦和奧地利科學家斯莫路霍夫斯基(M.von Smoluchowski) 發表了對布朗運動的研究結果。證明微粒的運動是由於液體粒子從四面八方對他們的撞擊引起的, 而且提出愛因斯坦公式 。

  25. T H O M S O N S C I E N T I F I C T H O M S O N S C I E N T I F I C “布朗運動” -動力理論 “舊”的發現是科學的基礎與靈感的促成!

  26. T H O M S O N S C I E N T I F I C T H O M S O N S C I E N T I F I C • 藉由主題研究分類: • 由動力理論所形成的前50大研究領域 • 受惠或因先前科學而啟發 • 起源於物理但運用到多學科領域的包括神經科學

  27. Full Journal Title: ANNALEN DER PHYSIK  ISO Abbrev. Title: Ann. Phys.-Berlin JCR Abbrev. Title: ANN PHYS-BERLIN ISSN:0003-3804

  28. 個案研究 (II) 專利佈局與文獻分析

  29. 專利主題: 沸石 (zeolite) 在有機化學中的催化作用 New CFI-type zeolite

  30. 非專利參考文獻…IMPORTANT INFO !

  31. 以機構區分 以國家/地區區分

  32. 總結

  33. Web of Knowledge:研究與評量的工具 做為研究的工具 • 數位圖書館的核心要素 • 取得最佳期刊的多樣內容;連結至全文和文獻傳遞系統 • 優秀的研究工具 • 寬度: Web of Knowledge: 包括多種資料庫內容 • 深度: Web of Science 回溯至1900年 • 精選: 高影響指數期刊及最佳的研究作品

  34. Web of Knowledge:研究和評量的工具 做為評量的工具 • 評量的標準和權威工具 • 50 年的發展 • 全球約2500個單位使用Web of Knowledge,平均使用年限超過30年 • 全球公認的標準

  35. Thomson Scientific 的承諾 • 促進學術交流 • 支持不同使用群間的研究和發現 • 加強產品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 傾聽客戶的需求 • 追求 “卓越” 的研究目標

  36. Thomson Scientific - 台灣、香港區辦公室 • 台北市信義路五段七號 台北101大樓37樓 • 電話: 02-8758-2761 • 傳真: 02-8758-2766 謝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