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likes | 1.27k Views
实词 (10) 实词的运用. 由于汉字的特殊性,同一个的词的义项可以没有任何联系,可以把它分成不同的词类. 把1.用手握住 2.看守 3.车把 4.量词 5.介词 有些词,虽然同音,但词类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我们最好把它看成是同音词 管1管子 2,量词一管毛笔 管2管理 2,介词 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 另外有些词,虽然功能上既有这类词的功能,也有那类词的功能,但在功能上不是对立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兼类词.如: 我请翻译翻译了一篇文章. 第一个翻译是名词,第二个就是动词. 如:我不了解情况. 我对他很了解
E N D
实词(10) 实词的运用 • 由于汉字的特殊性,同一个的词的义项可以没有任何联系,可以把它分成不同的词类. • 把1.用手握住 • 2.看守 • 3.车把 • 4.量词 • 5.介词 • 有些词,虽然同音,但词类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我们最好把它看成是同音词 • 管1管子 2,量词一管毛笔 • 管2管理 2,介词 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
另外有些词,虽然功能上既有这类词的功能,也有那类词的功能,但在功能上不是对立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兼类词.如:另外有些词,虽然功能上既有这类词的功能,也有那类词的功能,但在功能上不是对立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兼类词.如: 我请翻译翻译了一篇文章. 第一个翻译是名词,第二个就是动词. 如:我不了解情况. 我对他很了解 上面的了解就兼具有动词和形容词的功能。 • 在处理兼类问题时,要注意兼类词和活用的区别,一个甲类词,临时充当乙类词用一下,这只是临时借用,难得这么一回,这不是真正的词的兼类,如:吕叔湘就举过这样的例子: 我是喝黄酒的,如果你们一定要喝白干,我也可以白干一下 上面的白干就是临时用做了动词.
词类(下)虚词概说 • 汉语是分析型语言,各实词之间没有明确的形态变化,,主要是靠语序和虚词表达各种语法意义.其实,不管是在汉语里,还是在英语和其他的语言里,虚词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时候,汉语里可以省去虚词的地方,其他语言里反而不可以省略. • 1.汉语主语和宾语有时可以放在一块同现,而英语不能 He doesn’t eat mutton 他不吃羊肉 ﹡ He mutton does’t eat 他羊肉不吃 ﹡ Mutton h doesn’t eat 羊肉他不吃 • 2.汉语介词有时还可以省略,但是英语不行。 Please put it on the table .请放(在)桌上。 Give this to him . 把这个给他 Do it by yourself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3。有些汉语的修饰词在中心词的后面,如:鸡公、牛公、鸡母 因此,不仅对于汉语研究,还是普通语言学的研究,虚词都是一个非常重的内容。
对于实词和虚词的分类,接近于现代意义的语法上的分类,当属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马建忠从意义 出发 ,明确指出: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日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日虚字。30年代以后,有关必须根据词的分布和功能划分词类的标准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如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朱德《语法讲义》都是根据功能给虚词分类,最近几年,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面,值得注意的有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刘公望《汉语助词论》、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语研究》等。
虚词的特点 • 一依附于实词或者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 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 不能重叠 • 朱德熙的《语法讲义》 对实词和虚词作了区别,他认为:从功能上看,实词能够充当主语,宾语或谓语,虚词不能充当这些成分。从意义上看,实词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时间等,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有的是表示某种逻辑概念。 • 虚词有: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介词 • 介词又叫前置词,是能附着在名词前面并与名词组合起来修饰谓词的虚词。 • 介词和它后面的体词性成分构成介词词组。
介词多数由动词虚化而来 • 在、比、给、到、用、拿、通过、朝 • 虚化过程已经完成,只能分析为介词。 • 对于、关于、从、被
怎样判断介词和动词 • 能不能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 • 能不能重叠,能带“着、了、过” • 学生举例:以上面举的介词为例。分别找出动词和介词的例子。
介词的类别 • 施受介词是在主语后面引出施事者或受事者的介词。 • 把、被、叫、给、拿、用 • “把”引出处置对象、使动对象,后面的成分是确定的。“被”引出施事主体。
方式介词 • 是由它构成的介词词组可以在主语前后表示方式。 • 按、照、按照、依照、沿、沿着、顺、顺着、随着、根据、通过
时空介词 • 由它构成的介词词组可以在主语前后表示起点、终点、所在。 • 自、往、向、到、在 • 由、打、自从、起、当、赶、 • 从、趁、趁着
对象介词(包括关涉介词) • 由它构成的介词词组可以在主语前后表示对象。 • 对、对于、跟、和、同 • 管、与、比、较 • 关于、至于
表原因、目的的介词 因、因为、由于、为、为了、为着 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把“因为”分成了两类,用在名词前是介词,用在分句前是连词。表目的的“为 为了 为着”除外。
连词的意义和种类 • 连词又叫连接词,是连接句法单位即词和比词大的单位(词组、分句、句子)或连接句组、段落并表示他们相互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只连接词和词组的连词 • 和 跟 同 与 及 或 • 只连接句子和分句的连词 • 即使 既然 尽管 宁可 尚且 虽然 与其 只要 不过 然而 否则 可是 但是 况且 从而 所以 因此 因而
既能连接词或词组,又能连接分句的连词 • 并 并且 而 而且 或者 还是 只有 因为 由于 不管不论 无论 就是
只连接词和词组的连词 • “和 跟 同 与 及 以及”风格色彩和用法上有些不同。它们主要用来连接名词性词语的,“跟”有北方话特点,“同”有南方话的色彩。 • 请同学们区别“及”和“以及” • “和”的用法也请同学们留意。
“和 跟 与 同”等还可是介词 • 是介词表示关涉的对象,是连词表示连接两个平等的成分。 • “X和Y+动词词组”如果是介词时,X和Y可以换位,并且在“和”前可以加修饰成分,可停顿。
举例: • 我和他谈了这件事情。 • 我跟他说过这件事情。 • 小芳和李春好过。 • 我和我弟弟都是三好学生。 • 请同学们说一下上面的句子。
而 而且 并 并且 • 它们都是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的。 • 请同学们用这些此来造句,然后总结它们的异同。
从连词所表示的逻辑关系看,连词可分为两小类:从连词所表示的逻辑关系看,连词可分为两小类: • 表示联合关系的连词 : A、有的表示并列关系,如:和、跟、同、与、以及……; B、有的表示选择关系,如:或、或者、还是、与其、宁可……; C、有的表示递进关系,如:不但、不仅、并且、而且……。
第二类表示主从关系 • 有的表示因果关系,如:因为、由于、所以、因此……;有的表示假设关系,如:假如、如果、要是……; 有的表示让步关系,如:虽然、固然、尽管、固然……;
有的表示让步假设关系,如:即使、哪怕、就是……;有的表示让步假设关系,如:即使、哪怕、就是……; 有的表示条件关系,如:只有、只要、无论、不论、不管……; 有的表示转折关系,如:但是、可是、然而、不过……; 有的表示推论关系,如:既然、可见……。
助词的意义 • 助词的作用是依附在实词、短语、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
助词的分类 • 结构助词:的 地 得 • 动态助词:着 了 过 • 比况助词:似的 一样 一般 • 其他助词:给 连 们 所 • 后附的读轻声,前附的不读轻声
结构助词 • 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 读音相同,但在书面语上写法不一样,请同学们说一下有什么不同。 • “的”字短语中“的”的类。
动态助词 • 又叫时体助词,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要和语气词相区别。可以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的动态。 • 同学们自己看书中的部分。
和时体有关的几个助词 • “看”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后表示尝试。 • “的、来着”都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比况助词 • 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后表示比喻。 • 学生举例。
其他助词 • “所”用在及物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就是我们说的“所”字结构。 • 请同学们在古汉语中找一些例子,现汉的例子。“为----所”“被----所”
助词“给” • 用在动词前表示加强语气。 • 如:他轻轻松松给躲过了一劫。 老虎被狐狸给骗了。 我昏昏沉沉给着了道。
表示强调的助词“连” • 和“给”不同“连”可以用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的短语前表示强调。 • 连ABC你都不认识,学什么英语。 • 连郑州都没去过,更别说上海了。
语气词:意义和种类 • 语气词是用在句中有停顿处和附着在句末,专门表示说话时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各种语气的虚词。 • 根据语气的不同,我们可分为四种:
表陈述语气的: • 的、了、吧、呢、啊、着、嘛、呗、罢了等 • 表疑问语气的: • 吗、呢、吧、啊 • 表示祈使语气的: • 吧、了、啊
表示感叹语气的:啊 • 表示陈述语气的语气词可以用在句中的有:啊、吧、呢、了、么 • 用在句子的开头部分,一般是主语之后,让人注意下面的话: 他啊,总是对女孩子不错。
女人嘛,到处都是不要因失恋就一振不觉。 • 男人啊,都不是好东西。 • 分数呢,对我们还是很重要的。 • 你啊,别白日做梦了。 • 老师嘛,看上去已经老了。
用于列举各项之后引起听者的对后面的话的注意用于列举各项之后引起听者的对后面的话的注意 • 英语啊,法语啊,德语啊,他全会。 • 紫贝壳啊,黄贝壳啊,样样都有。 • 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解放军。
如果两项并列,则用“---啊---的” • 什么猪啊狗的也能上来溜溜。 • 什么你啊我的,说话放尊重点。 • 一见到你他就唱啊跳的。 • 象这样的例子很多,表示的意义有可能也不一样。请同学们留意一下其他的语气词。
其实在普通话中常用的只有: • 的、了、呢、吧、吗、啊 • 语气词也可以连用,这时就有层次之分,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三层,如果它们在一个句子中连用的话,一定是先第一层再第二层,最后第三层。
请同学看书中46页,语气词的层次的表格 • 第一层和第二层相连 • 妈妈不但要做工作,还要做家务,真够不容易的了。 • 爱一个人很难的了。
第一层和第三层相连的: • 我不是说过大家要好好学习的吗? • 你这样吃饭,对你的身体是有很大坏处的啊! • “的”表示如此,“吗、呢、啊、吧”表示疑问、夸张、感叹等语气。
第二层和第三层连用: • 你和你的初恋情人又好上了吗? • 你已是你们班上的学习模范了吧。 • 请同学替换第三层的语气词。 • “了”表示新情况,第三层表疑问,推测等情绪。
一、二、三层的连用: • “的了啊”合为“的啦” • 我们知道巩汉林的小品中经常有这样的句子。
语气词的合音问题 • 语气词连用时,后一个语气词如果是元音开头,通常合成一个音节,写成一个字。 • 啦—了啊 • 书中还有一些,请大家把47页看一下。
语气词“的,了”跟助词“的,了” • 他是个买鞋的。 • 他是会这样干的。 • 请大家分别看一下“是----的” 词性有什么不同。 • 一个“是”是副词,一个是动词。一个“的”是结构助词,一个是语气词。
怎样区别助词和语气词 • 先看“的” • 看“的”后面能不能添加相应的名词。能加的就是结构助词。 • 删去“是、的”看句子的意思改变没有,改变的就是结构助词
例句: • 他是个买肉的(人)。 • 打井的(老汉)哈哈大笑起来。 • 狸叔(是)很生气(的)。 • 我(是)喜欢张子仪(的)。
请同学再考虑一下:带“是”的上面句子还有什么方法来判断。请同学再考虑一下:带“是”的上面句子还有什么方法来判断。 • 我们复习一下表示副词的“是”和表示动词的“是”。它们在被否定时有什么不同: • 我是(不)喜欢刘德华的。 • 这歌曲(不)是刘德华的。 • 让学生说一下怎么来辨别这类句子。
语气词“了”和动态助词“了” • 我们说语气一般是在句末体现的,所以我们把用在句中的“了”称为动态助词,用在句末叫语气词“了”。有时候句末的语气词“了”也兼有动态助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