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公益少年團 2010 年 傑出團員上海、南京交流團

公益少年團 2010 年 傑出團員上海、南京交流團. 第8組小組匯報. 出發前的期望. 了解內地文化  我們希望在交流期間能夠對內地文化、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 認識朋友  籍著跟當地學生交流機會,認識不同地方的朋友,從交談過程中認識更多當地的知識. 學好普通話  多運用普通話跟當地人們交談,增加語言學習機會 小組之間建立團體精神  小組之間互相關懷,互相幫助  各人擔當不同職務,如組長、攝影、接待等  健康人生宣言. 健康人生宣言. 家庭方面: 我們願 付出 、願 行動 、願 寬恕 、願 承擔 , 以此作為建立家庭的基石. 行動. 付出.

kimber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公益少年團 2010 年 傑出團員上海、南京交流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公益少年團2010年 傑出團員上海、南京交流團 第8組小組匯報

  2. 出發前的期望 • 了解內地文化 我們希望在交流期間能夠對內地文化、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 • 認識朋友 籍著跟當地學生交流機會,認識不同地方的朋友,從交談過程中認識更多當地的知識

  3. 學好普通話 多運用普通話跟當地人們交談,增加語言學習機會 • 小組之間建立團體精神 小組之間互相關懷,互相幫助 各人擔當不同職務,如組長、攝影、接待等 健康人生宣言

  4. 健康人生宣言 家庭方面: 我們願付出、願行動、願寬恕、願承擔, 以此作為建立家庭的基石 行動 付出 寬恕 承擔

  5. 出發前訓練 • 出發前我們參加過一系列的訓練,讓我們在團體之間互相認識。透過有趣的遊戲和參觀,我們加深了對交流團中的工作和行程的認識。另一方面,組員們一起了準備小組表演和一起練習歌曲和手語,都讓我們得到不少樂趣!

  6. 參觀後的所見所學

  7. 你認為上海世博會是一個成功的世博會嗎﹖ 上海世博會主題:從世博看中國

  8. 從我們的觀察所見…… • 世博有超過250個國家、城市及國際組織的參與 • 每日平均入場人數為約40萬 • 中國政府方面有協助經濟上有困難的國家參與是次世界性的活動 • 上海市政府因世博會完善了自身的交通設施和網絡 • 以上種種均反映了上海世博會能促進各國的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9. 單從表面的觀察是否足以下一個正確的答案呢﹖單從表面的觀察是否足以下一個正確的答案呢﹖ 但是……

  10. 從我們反思後發現…… • 即使有再多的參展團體,他們展出的內容大多側重展現與中國的外交關係而較少展現一己的卓越科技和優秀文化 • 入場的人數再多,掩蓋不了旅客走馬看花觀看展館的情況,更暴露了政府濫發入場券只為趨谷旅遊業和上海經濟的事實

  11. 中國人民於排隊時插隊、爭先恐後;隨便把食物的包裝棄置地上、等累了就二話不說的蹲坐於地上的行為,均把中國人民落後的公民意識表露無遺 中國人民於排隊時插隊、爭先恐後;隨便把食物的包裝棄置地上、等累了就二話不說的蹲坐於地上的行為,均把中國人民落後的公民意識表露無遺 • 由此可見,即使上海世博會的表面再風光,但中國中民的目光都是空洞的

  12.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13. 我們可以原諒,但卻不能忘卻! • 1973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的開始.在軍官的一聲令下後,數以萬計的士兵開始在南京城內瘋狂的搶劫 殺人 強暴.這刻所謂士兵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稱呼,在實際上已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強盜!這些行為持續了六周,直至1938年2月才開始好轉.這個人間悲劇令約三十萬的南京平民受到殺害 2萬多的婦女受到強暴,然而日本政府則堅持死亡人數只有二十萬,有些日本人則認為只有數萬人死亡.在日本教科書中的南京大屠殺亦只是放上一些看似祥和的照片來教育學生,與殘忍的事實完全相背! • 在有照片去證實的情況下,日本卻視而不見地只把祥和的照片放上教科書中實在令人可悲!因為日本如果全面負上南京大屠殺的責任後不單是政府失去面子,而是全日本人失去面子.此外,日本還需要對中國的受害 者(如慰安婦)作出賠償.

  14. 前世之事,後世之師! • 戰爭的可怕,也讓我明白到中國人的堅毅,因爲他們寧死也不肯投降。而且,讓我最深刻的就是那一句話—‘下雨天=好天氣’,以前,我都很憎恨下雨,因爲我覺得很麻煩,但我現在才明白到下雨原來對他們是多麽重要的!觀賞完之後,我的心還是平伏不定。經過這個經歷,我一定永遠記住這個歷史!

  15. 上海街頭訪問問卷

  16. 上海街頭問卷調查目的  從問卷調查的類近答案去觀察上海人的生活素質及對世博這盛事的支持和了解程度,及世博對上海人的影響。

  17. 問卷內容 1.你的年齡為: *少年(15-20) *青年人(21-30) *成年人(<31) *長者(<65) 2.你的性別為: 3.你是哪個地方的人:_____

  18. 4.你認為世博開幕後,上海人的公德意識有否提高?4.你認為世博開幕後,上海人的公德意識有否提高? 5.你認為世博開幕後,上海的衛生情況有否改善? (例如隨地吐痰,亂拋垃圾……) 6.你認為現在穿睡衣外出,是否普遍? 7.現在上海舉辦世博,你認為現在穿睡衣外出會否奇怪? 8.現在洗手間是否收費?如要,收多少錢? 

  19. 9.你認為要收費是否合理?為什麼? 10.你認為上海舉辦世博是否成功?為什麼? 11.你有沒有去過世博?為什麼去/不去? 12.你認為世博開幕後,上海人的消費意欲有否提高?為什麼? 13.請問你於公餘時間會做什麼? 14.請問你於十年前的時候, 公餘時間會做什麼

  20. 睡衣 • 上海人有穿睡衣上街買菜、倒垃圾的習慣,「穿睡衣上街」也被看作是典型的上海市井文化。 • 過去居住面積狹小,一大家子擠在一間臥室中,沒地方換衣服,上街買菜、倒垃圾只能 穿睡衣;現在很多睡衣款式、面料、做工講究,穿睡衣上街也帶有休閒、趕時髦的意思。不過,隨著世博會的臨近,上海人穿睡衣上街的習慣被定義為有損上海國際形象的「陋習」。 • 上海浦東新區世博會館附近的多個住宅小區就倡議市民「睡衣睡褲不出門,做個世博文明人」。 • 取自http://www.ntdtv.com/xtr/b5/2010/02/05/a390413.html • 新唐人電視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林坪報道

  21. 廁所 • 記者來到長途汽車客運總站廣場,一眼就看到“公共廁所”4個大字,高高寫在一樓梯口上。幾個男士沿著臺階匆匆走向公廁,不料進門後立刻扭頭就走。原來一元錢的收費令他們望而卻步。一個中年男人邊走還邊嘟噥:“小便也要收費,這種鈔票太好賺了。” • 據閘北區環衛局介紹,這個收費公廁歸長途客運總站管,收費經物價部門批准,他們管不著。但等鐵路上海站北廣場改建完,區環衛局將在那裏增設免費公廁。 • 隨著上海市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要求取消公廁收費的呼聲越來越高。 •  自去年底,本市中心城區公廁取消收費,從源頭上有效減少了隨地大小便的現象。但長途汽車客運總站廣場上卻仍因公廁收費而令急需小解的男士望而卻步,實在不應該。 • 取自1. http://www.news365.com.cn/wxpd/sh/zb/201002/t20100210_2619151.htm • 文新傳媒 • 2. http://www.toiletweb.cn/article.asp?articleid=848

  22. 問卷分析

  23. 1.你的年齡為: *少年(15-20)-4人 *青年人(21-30) -2人 *成年人(<31) -4人 2.你的性別為: *男 -4人 *女-6人 3.你是哪個地方的人: 上海人-70% 外地-30%

  24. 4.你認為世博開幕後,上海人的公德意識有否提高?4.你認為世博開幕後,上海人的公德意識有否提高? • 有(80%),因為世博有很多不同國家的人會到訪世博,如果上海人自己都有各有各的做法,那不是自己讓自己丟臉嗎?另一方面,上海政府大力教育市民去做一個文明、先進、和諧及進步的東道主,去讓到訪的每一個人都永遠記得這個難忘的回憶。 5.你認為世博開幕後,上海的衛生情況有否改善? (例如隨地吐痰,亂拋垃圾……) • 有(80%)。因為很多市民都更加因為世博而注意衛生。

  25. 6.你認為現在穿睡衣外出,是否普遍? • 不大普遍(100%) 7.現在上海舉辦世博,你認為現在穿睡衣外出會否奇怪? • 會(70%)。因為可能在十多年前,穿睡衣是身份的像徵,所以才有這樣的事發生;但是到現今的社會,根本沒有人會穿睡衣上街,在世博期間,還可能給其他人取笑啊! 8.現在洗手間是否收費?如要,收多少錢?  • 有一些需要RMB0.5,大部分不需要。

  26. 9.你認為要收費是否合理?為什麼? • 否(80%)。因為公共廁所是公共設施,為什麼要付錢的呢? • 10.你認為上海舉辦世博是否成功?為什麼? • 是。(60%)因為世博是提高國民素質及旅遊業和經濟發達的好機會,另一方面,世博都是一個平台去倡導美好生活的平台去改善生活的好機會。 11.你有沒有去過世博?為什麼去/不去? • 有。(50%)因為他們想見識那些高科技設施,例如3D電影、智能垃圾桶……;另一方面,他們都想去看看如何讓城市變得更美好,如低碳生活等。

  27. 12.你認為世博開幕後,上海人的消費意欲有否提高?為什麼?12.你認為世博開幕後,上海人的消費意欲有否提高?為什麼? • 有。(70%)因為世博園人太多,所以會有很多人消費;另一方面,經濟水平提\ • 高,使上海人開始追求生活品味,有助刺激內需。 13.請問你於公餘時間會做什麼? • 電子娛樂如上網等 14.請問你於十年前的時候, 公餘時間會做什麼? • 較文靜的活動如讀書等

  28. 總結

  29. 訪問普遍遇到的情況 -我們認為因為世博以致上海人普遍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費意慾大大提高、當地人士會公德心提高、更加注意時事,使上海人的生活更加趨向現代化。 -由世博標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出發,人們因而開始關心環保問題。 -當地政府大力改善城市問題,如興建更多公廁以改善衛生問題

  30. 世博是否成功?大部份人都不用回答就立即回答非常成功!世博是否成功?大部份人都不用回答就立即回答非常成功! • 結論:一件盛事或重要事情在那国家舉件,當地人就一定要有自豪感及歸屬感才可以。由這些回答和上海人對世博的參與度,可以看到上海人對他們的地方有著強烈的歸屬感。 • 另一方面,世博所傳遞的訊息非常明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句標語,讓人開始聯想到改善生活素質,而世博園內的各種科技的展示正正讓人們可以找到改善生活的方法。這些東西都可以應用在各個範疇內,如環境衛生等。

  31. 廁所文化 • 公眾廁所大部分已不需要付款,可見政府對公共設施的建設大大增加,讓市民及遊客受惠。 睡衣文化 • 很多人被我們問到這問題時,受訪者有不同的反應。有些遊客根本沒有聽說過。另外,有些人即時黑面,並很嚴肅地回答問題;有些人立即尷尬地笑了起來,坦白承認自已亦有這樣的習慣,他們會猶豫一會,才回答:「真的會奇怪嗎?」 • 這讓我們發現,穿睡衣外出是上海人舊有的習慣,但是,隨著社會漸漸進步,上海人大多戒除這個他們認為"不文明"的習慣,而世博就是戒除這習慣的轉捩點。

  32. 生活習慣 • 上海人的公寓活動已由閱讀、學習等活動轉變為電子活動如上網等,可見上海人生活日漸變的現代化。

  33. 感想

  34. 鄭詩涵 • 在上海的交流家訪中,他們都以最好的來招待我們,最好的西瓜,最好吃的零食,最好的餐廳......不僅讓我品賞到上海的特色食品,還令我感受到他們對我們的熱情和熱誠,那種親切的目光,讓我永遠都忘不了。接著,我們在南京的家訪中,我慢慢地發現,原來南京的子女都很孝順,因為我在整個家訪中,發現那姐姐不論她媽媽怎樣說她罵她,她都默默地接受,我也被感動了!!!那時,我的眼珠不斷地在眼眶裏打圈圈,但我還是忍住了,因為我怕她們會因此而擔心我。這次讓我學會要孝順父母。

  35. 譚凱蔚  • 在這短短七天的交流團內,我得到的除了是大量的快樂和友誼外,更得到了進一步了解內地的好機會,也有著不同的反思的得著! •   在世博園內遊覽讓我眼界大開!可是,最讓我有所啟發的卻不是那些宏偉的各國展館,而是上海人對於城市發展的看法。從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可以發現上海在急速發展的過程中,亦沒有忘記融合多元發展的重要性。世博內,各國展出他們的城市概念及科技,但其實,驚嘆各種新科技的同時,正正是一個好機會讓我們反思如何能好好利用並解決城市問題如貧富懸殊等,幫助正處於水深火熱的人民。 •   我不會忘記我在上海家訪時,當地學生的父親跟我說的話。當我問到為什麼要去世博時,他跟我說,他去世博的目的是為了看看怎樣才能讓生活更美好。他認為世博是一個平台,為大多數人帶來新的理念如低碳生活等。我十分認同他的看法,說也慚愧,生於香港的我從前總是存有偏見,以為每一位內地人都會以發展為先,而罔棄持續發展等重要概念,現在我真的大大改觀了。世博是一個城市繁榮的象徵,而當中更是個把保育未來生活的概念帶到群眾的好機會! •   在旅程途中,有著不少讓我學習的地方,但讓我感受最深刻是每一位導師及團員的關心!有一點小意外發生了!在旅程中,我的腿上添了一個傷口。可是,導師們的細心照料、團友們的關懷問候,讓我份外安心,在此再一次謝謝每一位導師和團員! •   看到照片又想起了旅途的歡樂,真想回到身處上海,南京的七月呢!

  36. 黃熙婷 • 首先,我非常高興能夠參與是次上海、南京交流團,感謝公益少年團提供機會,讓我能夠到上海、南京遊覽一番。 • 「上海世博」這個話題,早在幾個月前,已經弄得全城熱哄哄。在得知這個機會前,我已經十分關注這個話題,非常想親身到上海感受世博的威力。當我得知成為公益少年團的傑出成員,能夠代表它上南京、上海,我就決要參加面試。雖然,曾擔心面試會不成功,但幸好最後獲取了機會。 • 這個交流團讓我親身體會到當地人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本地文化。這些,都是我從旅程中體會出來。例如:當地有部分人認為穿睡衣外出是正常、他們用制水制度,不能像香港人一樣,洗澡也可以花上半個小時。根據各地的不同特性,會演變出不同的生活習慣。各地不同的生活文化,這實是值得人去學習,值得我去上海、南京親身體現。 • 公益少年團所安排的交流團,讓我覺得那七天沒有白白浪費。我希望下次有機會能再次參加像這樣極具價值的交流團。

  37. 曾進嫦

  38. 鄭希彤 是次上海南京之旅給予我很多難忘的第一次︰第一次到上海、南京、第一次獨個離開爸媽七天、第一次參加交流團形式的旅遊、第一次親身見証國家急促的經濟發展、第一次感受到內地的發展對香港構成的無形威脅……還有第一次認真對大陸的一切進行反思。 很多人看到了世博的繁榮璀燦,我看到了世博的原意早已被扭曲得體無全膚;多少人看到了入場人數的高企,我看到了官方為求達到目的所施行的手段;無數的旅客高舉母指向上海舉辦的世博讚好,我看到了他們背後的不為什麼,只因他們是一位不節不扣的中國人。說中國已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相信從人民插隊、爭先恐後、隨地吐痰、亂拋垃圾的行為中一定可以得到啟示…… 很認真的去想︰上海終有一天會超越香港嗎﹖毫無疑問,上海的經濟發展的確比香港走快好幾倍,但單以經濟去衡量一切又夠全面而客觀嗎﹖個人認為,上海政府單向式的為人民訂定各項政策,剝削了市民參與政治、表達意見的權利。即使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的發展均隱步上揚,但人民永遠只可作配合的角色,不能主導其中,更甚是發揮個人微少的影響力。再加上上海人民的公民意識之「高」,相信與香港人仍有好一段的距離。上海要超越香港,似乎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想不到是次上海南京之旅的最大得著是真切感受︰生在香港,多好!

  39. 徐匡源 能夠參加這次上海南京交流團,是我的榮享。這次交流團令我穫益良多,再次感謝香港公益少年團給我這次機會,令我體會到中國的強大;我亦希望香港公益少年團再次主辦同類活動,讓更多的同學能夠增廣見聞,跳出教室。 我們在出發交流團前,要參加一個類似預備班的課堂,我真的要感謝那個課堂,因為在那次的機會可以給我們認識那些素未謀面的組員認識認識,增進彼此的友誼。 上海的家訪家庭,他們都很熱情、熱切地招待我。他們的笑容是真摰的,都會令我難忘。 這次交流團,讓我更加了解中國內地的情況,亦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旅程。在這次交流團,我學會了放下生活態度,不要再「如果」,因為生命是時刻與人競賽,如果再有「如果」,機會就會隨你而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