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5

2012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

2012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化学备课组. 第二章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知识网络. 学习目标. 1 .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 —— 摩尔 (mol)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换算 . 3. 结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考 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具体应用 . 4.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辨析及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必备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量 (1) 概念:表示含有 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符号为 . (2) 单位:摩尔,其符号为. 一定数目粒子. n. mol.

kedem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12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化学备课组

  2. 第二章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知识网络

  3.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换算. 3.结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考 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具体应用. 4.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辨析及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4. 必备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量 (1)概念:表示含有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符号为. (2)单位:摩尔,其符号为. 一定数目粒子 n mol (3)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①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mol仅能计量粒子,如原 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不 能用于计量宏观物质. ②使用时应用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 mol H、 1mol H2、0.5 mol H+等. 微观 化学式

  5.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1)概念: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符号:NA,单位为 ,实验测得其数值约为 . (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n= . 0.012 kg12C mol-1 6.02×1023 N/NA

  6. 三.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 的物质所具有的,符号为. (2)单位:. (3)数值: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该粒子 或物质的. (4)物质的量(n)、物质的摩尔质量(M)与物质的质量(m)之 间的关系:n=. 质量 物质的量 M g/mol 式量 m/M

  7. 考点分析 1.关于物质的量的概念(如例1) 主要是以选择题形式辩别物质的量与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摩尔质量与化学式量概念间的细微区别。 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摩尔物质含有NA个指定微粒。 B.0.012kg碳-12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集体就是1mol D.1molCl就是指1mol氯 E.2mol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0g/mol F.使用摩尔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微粒的种类 D

  8.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为高考热点,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求概念要明确,思维要严谨,审题要仔细,主要有: ①状态问题:在标准状况下,H2O为液态或固态,H3PO4、SO3、CH3COOH等为固态,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为液态,故其摩尔体积不为22.4L/mol。 ②某些物质分子中原子个数,如惰性气体为单原子分子、O3、P4等。 ③特别物质的摩尔质量及粒子中的粒子数目,如D2O中的摩尔质量及中子数与H2O不同。 ④某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金刚石、石墨、白磷(P4)SiO2等。 ⑤某些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如Na2O2与H2O、CO2反应,Fe与Cl2或O2反应 ⑥某些弱离子在水溶液中因水解反应导致数目减少。如FeCl3中Fe3+。

  9. 例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例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0.1 mol·L-1稀硫酸100mL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NA。 B.1 mol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C.5.6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NA个。 D.14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 E.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 F.常温下11.2L的氯气含有氯分子数为0.5NA。 G.28g晶体硅含有共价键总数为2NA。 H.1L1mol/L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A。 D、G

  10. 课堂练习 142g /mol 1.Na2SO4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0.5mol Na2SO4中所含Na+的数为________,它与_____克水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 2.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mol NH3 (2)标准状况下22.4L He (3)4℃ 9mL水 (4)0.2mol H3PO4 36 6.02×1023 (1)>(4)>(3)>(2)

  11. 3.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 B.在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14g氮气中含有7NA个电子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 甲烷的质量比为7︰4 4.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若3517Cl、3717 Cl为Cl不同的核素,则有不同的化 学性质 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放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D.1.12LCl2含有1.7NA个质子(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 数) C C

  12. 5.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mol重水含有NA个D2O分子 B.1 g氢气含有NA个H2分子 C.2 mol钠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NA个H2分子 D.22.4 L水含有NA个H2O分子 6.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 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氧 气,则转移2 N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 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 D一定温度下,1 L 0.50 mol·L-NH4Cl溶液与2 L0.25mol·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 C A

  13. 四、气体摩尔体积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和. (2)决定固体、液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和 (3)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和 ,后者主要决定于气体所处的______和. 粒子的大小 粒子的数目 粒子间的距离 粒子的数目 粒子的大小 粒子的数目 粒子间 的距离 温度 压强

  14. 2.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2)单位:. (3)符号:. (4)计算式:(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式). (5)特例:在标准状况下(指温度为0℃,压强为1.01×105 Pa),气体摩尔体积Vm=. 单位物质的量 L/mol Vm Vm= 22.4L/mol

  15. 3.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 有的分子. 相同数目 【注意】标准状况下,1 mol 气体的体积是22.4 L,但当1 mol 气体的体积是22.4 L 时,不一定是标准状况,因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是温度、压强两个条件,非标准状况下1 mol 气体的体积也可能是22.4 L.

  16.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7. (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适用于任何气体(包括混(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适用于任何气体(包括混 合气体),但对固体、液体不适用. (2)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一个特例.

  18. 气体摩尔体积的常见应用 (1)由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Mr=22.4ρ (2)由相对密度求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若为对H2的相对密度则为:M r=2d,若为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则为: (3)求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即混合气体1mol时的质量数值。在已知各组成气体的体积分数时见 (4)由同温同压下气体反应时的体积比求分子数比,进而推分子式。 (5)直接将气体摩尔体积代入有关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6)气体反应物的体积比即分子数比可便于找出过量气体。

  19. 考点分析 1、气体摩尔体积概念 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各物质在标态下聚集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以及体积跟物质的量的相关关系。主要考察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考试中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乙醇 C 例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20. 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是历年来高考考试热点,要求概念明确、思维清晰、审题要严谨。主要考察有: 1、阿伏加德罗定律只要求同温同压下,没有要求在标准状下的气体。 2、定律中要求的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3、要清楚气体的质量与体积、密度、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ρ=m/V, n=m/M等 4、某些微粒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D2O中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5、了解气态方程运用:如PV=nRT, ρ=PM/RT

  21. 例2、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AB

  22. 3、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主要是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察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主要要注意的方面有: 1、1摩尔任何物质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2、用不同计算方式可以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 例3、 已知NH4HCO3=NH3+H2O+CO2,则150℃时NH4HCO3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A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倍。 A.26.3 B.13.2 C.19.8 D.无法计算 B

  23. 课堂练习 1、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 的分子数为17NA B、标准状况下,22.4 L三氧化硫中含有4NA个原子 C、标准状况下,0.5NA个HCHO分子所占体积约为 11.2 L D、1 mol羟基中含有10 NA个电子 2、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方程式为2A=B+2C+2D。测得生成物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式量为( ) A.7d B.5d C.2.5d D.2d C B

  24. 3、标准状况下,mg气体A与ng气体B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气体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m:n B.同质量气体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n:m C.同温同压下,同体积A气体与B气体的密度比为 n:m D.相同状况下,同体积A气体与B气体质量比为 m:n C

  25. 4、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水 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 g H2S气体 ④0.2 mol氨气,下列对这四种物质的关系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体积:①④③② B.密度:④①③② C.质量:①④③② D.氢原子数:②④①③ 5、在标准状况下,称量一个充满氯气的容器质量为74.6克,若改充氮气,其质量为66克,则容器的容积为( ) A、11.2L B、5.6L C、4.48L D、2.24L A C

  26. 6、相同质量的钠、镁、铝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如果这三种金属各取等物质的量,也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6、相同质量的钠、镁、铝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如果这三种金属各取等物质的量,也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 7、按体积比为4:2:3所组成的N2、O2、CO2,混合气体100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L。 1/23:1/12:1/9 1:2:3 65.5

  27. 课外作业 1、.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l)+3O2(g)=XO2(g)+2YO2(g) 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质的体积是672 mL,密度是2.56 g/L,则: (1)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393K时,分别进行如下4个反应 (1)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 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 (p)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 >p后的是;符合关系式d前=d后 和p前=p后的是; (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体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符合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

  28. 3.使一定量的磷化氢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两支加热的硬质玻璃管,第一支玻璃管中装有铜屑,第二支玻璃管中装有氧化铜,第一支试管中由于发生如下反应:3.使一定量的磷化氢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两支加热的硬质玻璃管,第一支玻璃管中装有铜屑,第二支玻璃管中装有氧化铜,第一支试管中由于发生如下反应: 2PH3+3Cu=Cu3P2(s)+3H2,玻璃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4.96 g,第二支玻璃管中物质的质量减少了5.76 g。 (1)计算原混合气体中磷化氢和氢气的体积比。 (2)在标准状况下,原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多少?

  29. 学习目标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并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物质的量浓度. 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 方法.

  30. 必备知识梳理 一、溶液 1.溶液的组成和分类 溶质 溶剂 组成:和___ 均一 溶 液 稳定性 特征:性和______ 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溶剂中,不 能再某物质的溶液 溶解 分类 不饱和溶液

  31. 2.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里,形成____ 时,某固体物质所能溶解的最多质量(g). (2)符号:用表示,其单位是g. (3)表达式:S= ×100 g. 100 g溶剂 饱和溶液 S

  32. 3.质量分数 (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溶液中的质量与__ 的质量的比值. (2)表达式: 溶质 溶液

  33. 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1.溶液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 (1)若ρ(溶液)>1 g/cm3,w越大,则ρ(溶液)越大,常见溶液 如NaCl溶液,硫酸溶液等. (2)若ρ(溶液)<1 g/cm3,w越大,则ρ(溶液)越小,常见溶液如氨水、酒精溶液等

  34. 2.溶液稀释与混合中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质量分数分别为w1和w2的两溶液(同种溶质)混合,混 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 (1)等体积混合 若ρ(溶液)>1 g/cm3,则w> (w1+w2). 若ρ(溶液)<1 g/cm3,则w< (w1+w2). 若是加等体积水稀释,可视w1、w2中其一为0分析. (2)等质量混合 w= (w1+w2).

  35. (1)在溶液稀释或混合过程中,体积一般不可以相加,应运 用V= 计算总体积. (2)分析稀释问题时,要注意溶质质量守恒的规律,即 m1×a%=m2×b%.

  36. 考点分析 例1: 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100% C.20℃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37. 解析:升高温度,KCl的溶解度增大,故25℃时KCl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于20℃时饱和溶液的浓度.20℃时饱和KCl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由公式:c= 得: w= ×100%.在一定温度下,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一定比不饱和KCl溶液的密度大.将此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剩余溶液仍为20℃的饱和溶液,其密度仍为1.174 g/cm3. 答案:D

  38. 2.一定体积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其质量分数为30%,当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后,质量分数大于15%,则原溶液的密度 () A.小于水的密度     B.等于水的密度 C.大于水的密度D.无法确定

  39. 解析:设该物质水溶液的体积为V,密度为ρ1,水的密度为ρ2,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且x>15%.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列式得:解析:设该物质水溶液的体积为V,密度为ρ1,水的密度为ρ2,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且x>15%.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列式得: ρ1V·30%=(ρ1V+ρ2V)·x = = ,x>15% <2即 -1<1, >1,即ρ1>ρ2. 答案:C

  40. 二、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符号为______ 物质的量 cB 2.表达式cB= ,常用单位. mol/L

  41. 3.特点 对于某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 不变,但所含溶质的、则因体积不同而改变. 浓度 密度 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 质量

  42. 考点分析 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溶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c= = . 2.一定体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 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运用n= ,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运用 V(溶液)= 求出溶液的体积,再根据c= 计算.

  43.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 c= (c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ρ为溶液密 度g/cm3, 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 g/mol),此公式可按溶液体积为1 L进行推导. 4.溶液的稀释或混合计算 可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c1V1=c2V2)或溶质的质量不变(即V1·ρ1·w1=V2·ρ2·w2)进行计算.

  44. (1)在应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计算时,要注意溶质的质 量、物质的量守恒,及溶液的电荷守恒. (2)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要注意各种物理量单位的 换算.

  45.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L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B.从1 L 2 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该溶液的浓度为1 mol/L C.配制500 mL 0.5 mol/L的CuSO4溶液,需62.5 g胆矾 D.中和100 mL 1 mol/L的H2SO4溶液,需NaOH 4 g

  46. 解析:A不正确,1 L水中溶解58.5 g NaCl后溶液的体积大于1 L;B不正确,从1 L 2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浓度都为2 mol/L;C项正确,配制500 mL 0.5 mol/L的CuSO4溶液,需CuSO4·5H2O的质量为:0.5 L×0.5 mol/L×250 g/mol=62.5 g;D不正确,100 mL 1 mol/L的H2SO4溶液中H2SO4为0.1 mol,需0.2 mol NaOH(即8 g)才能中和. 答案:C

  47. 4.有一瓶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水后,变为28% 的KOH溶液80 mL,该8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 mol/L B.6 mol/L C.6.25 mol/L D.6.75 mol/L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