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Introduction to designing research

Introduction to designing research. 報告人:李美儀 學號: 0253210 Date : 2014/03/18. 自我介紹:李美儀. 學歷: 交通 大學 運管所 物流管理碩士班 一年級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畢業 臺北商業技術學院五專財政稅務科畢業 經歷: D card 夏季舞會二十四校籌辦團隊主持人 102 年全國大專院校優秀青年淡江大學代表 如來實證社五校大型聯合組聚主持人 救國團第三期探索教育訓練培訓員 淡江大學康樂輔導社現任顧問 (16 th 社長 ) 興趣:

jaba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Introduction to designing research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Introduction to designing research 報告人:李美儀 學號:0253210 Date:2014/03/18

  2. 自我介紹:李美儀 學歷: 交通大學 運管所物流管理碩士班 一年級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畢業 臺北商業技術學院五專財政稅務科畢業 經歷: D card夏季舞會二十四校籌辦團隊主持人 102年全國大專院校優秀青年淡江大學代表 如來實證社五校大型聯合組聚主持人 救國團第三期探索教育訓練培訓員 淡江大學康樂輔導社現任顧問(16th社長) 興趣: 講冷笑話、跑步、打桌(羽)球、彈Bass、籌辦團康活動

  3. 出處 • Creswell, J. W.,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3rd ed., 2009, Sage Publications.

  4. 簡報大綱 • 緒論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Introduction) • 質化、量化及混合方法取向研究之緒論(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Introductions) • 緒論範例 (A model for an Introduction) • 研究問題 (The Research Problem) • 回顧與研究問題相關的研究 (Studies Addressing the Problem) • 過去文獻之缺陷(Deficiencies in Past Literature) • 對讀者而言之研究重要性 (Significance of a study for Audiences

  5. 緒論的重要性 • Purpose • The purpose is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for the research, so that readers can understand how it is related to other research. (為該研究建立一個架構,讓讀者了解該研究與其他研究有何關聯。) • To this complexity is added the need for introductions to carry the weight of encouraging the reader to read farther and to see significance in the study. (緒論要能引發讀者興趣,建立研究問題,介紹相關文獻的背景,引發關心該研究的人的注意) • To distinguish subtle differences between introductions for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studies. (區分質化、量化及混合方法取向之研究)

  6. 質化、量化及混合方法取向研究之緒論 • 質化的研究問題特性 • The concept is “immature” due to a conspicuous lack of theory and previous research.(由於明顯缺乏理論基礎及前人的研究,使得概念未能成形) • A notion that the available theory may be inaccurate, inappropriate, incorrect, or biased.(現有理論並不精確,甚至是有偏見) • A need exists to explore and describe the phenomena and to develop theory.(探索並描會出欲探索之現象,並發展出基礎理論) • The nature of the phenomenon may not be suited to quantitative measures.(所探索之現象無法以量化方式加以測量)

  7. 質化、量化及混和方法取向研究之緒論 • 量化的研究問題特性 • Researchers sometimes advance a theory to test.(提出基礎理論) • They will incorporate substantial reviews of the literature to identify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need to be answered.(輔以大量文獻探討來說明待答問題) • A quantitative introduction may be written from the impersonal point of viewand in the past tense, to convey objectivity. (撰寫量化研究緒論時,研究者通常不以個人的觀點,而是用過去式來呈現研究者說時的客觀性)

  8. 質化、量化及混合方法取向研究之緒論同異處 • 研究問題就是用來幫助研究者瞭解並解釋問題原因所在。 • 共同點:提出一個研究問題,並解釋為何值得研究。 • 相異點: • 在質化研究中,研究者藉由探索一個概念或現象來描繪出研究問題。 • 在量化的研究計畫中,研究問題就可以讓人知道是什麼因素或變項對結果產生影響。 • 混合方法取向研究可以採行質化或量化(甚或結合兩者)的方式來撰寫序論。

  9. 緒論的範例 • The deficiencies model of an introduction is a general template for writing a good introduction.(缺陷模式的使用是撰寫紮實的研究緒論時的一種普遍性的格式。) • 缺陷模式包含了五個部分: • 研究問題 • 與研究問題相關的研究 • 目前研究所欠缺的部分 • 研究的重要性(特定讀者) • 研究目的 • 文章舉例 • 請老師補充

  10. 研究問題 • 宗旨:引發讀者興趣及傳達明確的研究問題或議題 引發興趣 • 文章開頭以「敘述性的關鍵句」narrative hook • 參考各個領域的重要期刊開頭寫法(新聞工作者) 質化研究 • 「已變性的人種誌的名人Agnes,大約在他施行變性手術的三年前就已經更改她的性別了。」 • 「誰操控著最高執行長繼位人選的過程?」 量化研究 • 「有許多文獻在探究製圖行業(最近的一篇是Buttenfield於1985年發表的)及製圖行業之普遍化(Mcmaster, 1987)。」 傳達明確的研究問題 • 研究問題:存在於文獻、理論或實務中的議題,並由此衍生出研究的必要性。

  11. 研究問題─研究計畫書的文章開頭 開啟要點 • 起始字句要能激起讀者的興趣,且能傳遞議題引起廣大讀者關心 • 勿用節錄的文句來作為文章的開頭(冗長的文句) • 勿用成語或庸俗的字句 • ex:對大部分的大學教師來說,演講法就像是「印度神牛」般不可侵犯 • 用數據資料來表示影響程度 • ex:每年估計約有五百萬美國人經歷近親成員死亡的憾事 • 清楚舉出研究問題以引領研究的進行 • 引用文獻來支持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 確認研究問題與研究方式的基本架構是一致的 • ex:質化研究的探索、量化研究的檢驗或預測,以及兩種都有可能的混合方法研究------(不太懂,請老師補充)

  12. 回顧與研究問題相關的研究 • Purpose • The purpose of reviewing studies in an introduction is to justify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udy and to create distinctions between past studies and the proposed one.This component might be called “setting the research problem within the ongoing dialogue in the literature.”(顯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並且區別過去研究與自己研究之間有何不同。這部份稱之為「置研究問題於文獻探討中」。) This study is narrow and focused (and studies may not exist on it). If one broadens th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upward to the base of the inverted triangle, literature can be found, although it may be somewhat removed from the study at hand. (不太懂,請老師解釋)

  13. 探討與研究問題相關文獻要點 • 文獻探究時,應把相關的研究一併作總結性的探討,而不是單一研究。 • 為了不偏重於單一研究,把文內參考資料擺在一個段落的句末,或是幾篇研究共同探討後的重點摘要之後。 • 探討一些使用量化、質化或者是混合方法的研究文獻。 • 引用年代新近的文獻(例如近十年之內發表的),除非是被其他研究廣泛引用、年代久遠的研究文獻。

  14. 提出過去文獻之缺陷之要點 • 引用數個缺陷以強化本研究之重要性 • 特別指出他人研究的缺陷處 • 寫出過去研究忽略的地方 • 提出自己未來的研究將如何改善這些缺陷,並對於學術界有何貢獻。 過去文獻缺陷─需要加以探索 基於此一理由,戰爭與和平的意義由社會科學者廣泛地加以探討(Cooper, 1965; Alvik, 1968; rosell, 1968; Svancarova & Svancarova, 1967-68; Haavedsrud, 1970)。然而值得我們去討是那些退役老兵對於現代戰爭有何看法( Ziller, 1990, pp.85-85)

  15. 對讀者而言之研究重要性 • 作者必須指出有些人更因此項研究而受益。(簡單提到有哪些人ex:Terenaini等人(2001)在研究中提到的法院或者詳細列出所有的人) • 一個好的緒論在文章末端都會詳述研究目的或研究意圖。 ex:Terenaini等人(2001)研究的緒論就清楚地說明,他們的計畫檢證種族多元化對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成效的影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