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31 Views
2011 年重庆市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卷分析及高 2012 级复习教学建议.
E N D
2011年重庆市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卷分析及高2012级复习教学建议2011年重庆市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卷分析及高2012级复习教学建议 2011年重庆市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遵循《考试人纲》,题目基础、灵活,注重考查学生对电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化学部分在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难度等方面与前几年相比保持相对稳定。试题设计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和科学素养立意,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实际应用问题为主线的命题方向。从试题的选材和设计形式上看,试题取材广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形式新颖,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年的试题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材,又有利于中学教学。
一、化学试卷的结构 • 1.各部分知识中所占的比例 • 近五年化学试题中各部分知识中所占的比例列表如下: 可以看出,高二年级知识所占的比例偏高,仅次于2008年。高一年级知识在整个化学学习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不仅中学阶段的学习打基础,也对学生升入大学相关专业后的学习有所帮助,因此适当加强高一年级知识的考查,注意各年级知识的均衡,还是有必要的。从Ⅱ卷得分情况看来,今年试题和去年相比难度相当,较好的体现了高考化学试题的稳定性。
二、化学试题的特点 1.紧扣教材,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广 试题紧扣教材内容,突出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很多题目都取自于教材,在教材基础上适当延伸,如6题、7题、8题、9题、13题、26题、27题、29题,在教材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素材。特别是9题,直接考查教材中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蛋白质的盐析、焰色反应、肥皂的制取等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这样的题目有利于引导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核心,学好用好教材,跳出题海。每一道试题考查的基础知识点都比较多,涉及考纲的绝大部分考点,考点几乎涵盖了高中化学所有基础知识,试题知识覆盖面广,全面、系统的考查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今年的化学试题对以后的高中化学教:举有很好的导向作用——熟读教材、夯实双基、理清原理、准确应用。
2.立足双基,重点考查主干知识,难度把握好2.立足双基,重点考查主干知识,难度把握好 化学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点的考查以化学主干知识为主,基本概念中的化学用语、化学常用计量、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热,化学基本理论中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元素周期律利周期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钠、氯、硫、氮、碳、铁、铝,有机化学中的烃和烃的衍生物、油脂、蛋白质、有机反应、有机合成,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物质的制取、检验、鉴别、化学实验中的定性与定量等内容,在今年试题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题突出了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考查,试题中涉及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内容共40分,占总分值的37%。试卷紧扣学科主干知识,考点分布合理,学生易入手,无偏题、怪题,难度适中,区分度好,切合中学教学实际,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3.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加强了对实验技能的考查3.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加强了对实验技能的考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高考试题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今年的试题单独考查实验的试题有9题、27题,其他涉及实验的题目有8题、11题、26题、29题等。不仅注重考查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实验基本技能,而且突出对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包含的内容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描述,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物质的制取,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物质的提纯和鉴别,考查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充分体现了试题的导向作用。
4.注重化学素养,突出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 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化学用语等化学技能的考查。如II卷中涉及化学用语的内容约占II卷总分值的42%左右,26题、27题、28题、29题四个大题均有对化学用语的考查,如26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方程式的书写,27题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8题的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9题的分子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化学用语是中学化学的核心,试题在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上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素养,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5.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5.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学科内的综合。题目梯度设置明显, 选择题6—7题、8—11题、12—13题自成梯度,二卷四个题的各个小题也有明显的梯度,均有明显考查学生双基的小题,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对相应知识版块的掌握情况,如26(1)(2)、27(1)(2)、28(1)①②③、29(1)(2)①②;同时每道大题中也有考查学生灵活、准确、综合运用知识的小题,如26(5)、27(3)(4)、28(2)③④、29(3)①②③。每个大题的各小问层层递进,区分度明显,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6.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考查学生科学素养6.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考查学生科学素养 试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了化学造福于人类,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课程理念。试题选取与人类生产、生活、科技、环境有关的素材进行考查。如6题的合成光纤、合成药物、环保涂料,12题的新型抗癌药物,26题的金属焊条, 28题的食品添加剂等,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化学科学应用情景的呈现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提醒我们要多关心生活、生产中的化学常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可持续 发展的思想。
三、试卷的统计数据分析 • 1、 基本情况(略) 今年的平均分比去年略高(去年58.9分),难度系数与去年差不多(去 年o.55),可见高考化学命题保持了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中学的教学。
2.各题平均分及难度系数与去年对比(略) 可以看出,各题难度的分布跟去年大致相当,但是今年没有难度系 数特别小(即特别难)的试题,如去年的12题(难度系数0.28),整套 题显得很平和。
四、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 下面对学生在第Ⅱ卷中的答题情况作分析。 • 学生的典型失误如下: • 1、审题不仔细 第26题 :①题目要求写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很多同学没看清题目要求,直接写成了化学方程式。 • ②未看大题干中的信息, 自己凭空猜出保护气为N2或是稀有气体。 • ③计算时将“滤液中加入”看掉了,直接得出10%的错误结果。 第28题: ①J的结构简式写为分子式或名称。如HC三CH写成C2H2或乙炔。 • ②由T制备W的第l步、第3步反应方程式,答为M到W得多步反应(3个或更多的方程式)。 • ③漏写或多写双键,局部多氢或少氢。如第l步产物多写氢,。。。。。。。
第29题: ①要求写反应生成的单质,部分学生写成化合物,如KI03。 ②未看清“减少一半”,按0.0216/108计算,得出03的分解速率为 0.0002。 ③没注意分解速率依次增大,不按要求答题,错误答出b>a>c、c>a>b、cab,、BAC、 VbVaVc。 ④答案错位,不在答卷规定的位置答题,朱按要求填空,很多考生因此失分严重。 ⑤要求填“A或B”,部分学生写成“阴或阳” 。
2、书写不规范 • 第26题: ① 不 能 正 确 画 出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 如: • ②Al写成 :……………. • 0H写成H0、0H,H2写成H3、H20。 • ③离子方程式不配平,不写“↑”,把“=”写为“一、→”。 • ④25%与27%、23%,书写潦草,无法辨认。 • ⑤ 原子晶体写成原子、原子金体、原子金子 • 第27题:①写错别字和名字写错:分液漏斗写成飞液漏斗、分液漏斗、枫液漏斗、分液陋斗、喷液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瓶、分漏器。碱石灰写成碱生灰、碱右灰、碱石炭、Ca(0H)2。 • ②化学方程式中Cu0巧成CaO,条件加热写成高温,不配平。 • ③A的化学式Mg3N2书写成N2Mg3、Mg3(N)2、MgN2、Mg2(N)3,Mg和N符号书写潦草,无法辨认。
第28题: • ①----OH写成“酚0H、0H、—COOH、---OH羧基”,气错别字“羚基、酚氢基”。 • ②结构简式表达错误。CH3CH20H写成 CH2CH30H、OHCH2CH3、HOH2CHC、CH2OHCH3、OHH2CCH3、CH3CH3O、CH3CH2COOH,J的结构简式 C≡C 写成 C2H2、CH=CH、CH2=CH2。苯环画成: 。。。。。。。 • ③有机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漏写、错写(如酯化反应条件,不写加热,硫酸不写“浓”字),不配平,多写反应物或产物(如醛的催化氧化产物多写H20,酯化反应产物少写H20)。 • ④不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答题,支链成键原子连接错误,本该C与C、C与0相连的共价键写成C与H相连或其它原子之间相连。 • 书写不规范成为有机题失分的重点。 第29题: ①化学式错误。02写成0,I2写成I、I3,0H写成----OH。 • ②电极反应式错误。不配平、不写“↑”、=写成→、H写成H、H2写成H2 • ⑧计算结果表述错误。如x一2y/y\(x一2y)/y%、(y一2x)/x。
3、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解能力较差 第26题: ①“晶体”部分知识掌握得不好。很多学生将Si02判断为分子晶体(SiO2在中学教材中是非常典型的原子晶体),部分学生对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沸点高低判断方法不清楚,填HBr 或HI,问题最多的是,忽略了氢键,错填HF。 • ②高温下产生使金属不被氧化的气体,许多学生不能从题给信息中分析出唯有大理石在高温下能分解产生C02,其余成分反应不会产生气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判断为还原性气体H2、C0(在焊接中产生这些气体是很危险的)。 • 第27题: 不能正确理解题意 • ①选择干燥剂时出错。碱石灰错选为CaCl2、P205、NaOH溶液、干石灰、烧石灰、饱和碱石灰。 • ②v中试剂浓H2S04错选为NaOH溶液、稀H2S04、饱和食盐水、饱和NaHC03溶液。 • ③反应原理不清楚,方程式中反应物NH3气成NH3.H2O,生成物中Cu写成CuzO、N2写成 N0、N02。
第28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知识迁移能力弱 • ①概念不清。同系物答成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官能团、同素物。 • ②C---C键答成C—H键、C—C链。加聚和水解反应答反了,加聚写成加骤,水解写成逆酯化。 • ③对有机信息不能把握本质,答错羟醛缩合形成的新键,答错T—W的第l步反应的位置,答错反应类别。 • 如 2CH一CH﹦CH一CHO+02→2CH3—CH﹦CH—COOH , • CH3—CH﹦CH—CHO+CH3CHO→CH3—CH(0H) —CH2—H=CH—CHO。 第29题: 原理不清,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差 • ①对0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答成pH、H、0H的浓度、碱、碱性物质。 • ②计算错误。03的分解速率。。。。。。。。。。 • ③电化学原理不清,不会判断电极(如阴极判断为B极),分不清得失电子,未注意酸性环境。电极反应错误有:。。。。。。。 ④计算原理不清。体积分数错答为x一2y/2y、y/x、y/x+y,答具体数字30%、50%等,代入22.4进行计算,不理解体积分数与状况无关。 • 此外本题是化学试题中的最后一个,时间紧迫,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完全放弃该题。
4、思维不严密 • 第27题: ①忽视了NH3和CuO反应会生成水,不少学生答现象时答“不变色”、“颜色无明显变化”、“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蓝”。 • ②试纸颜色变化记错,理解错误,语言不准确。答成“石蕊试纸变红”、“褪色”、NH3使试纸变蓝”。 • ③缺乏实验常识。原因错答为“N2使试纸变蓝”。而NH3和CuO反应生成的N2不能使试纸变蓝。 .
复习教学的建议——明确要求 有效复习 • 稳定是大局 考纲是方向 • 教材是根本 资料是辅助 • 基础是关键 网络要构建 • 落实很重要 能力需培养 • 训练很必要 考题是方向 • 热点要关注 课改需渗透 • 祝复习教学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