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东晋道士发明火药新说 The New Statement of Gunpowder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东晋道士发明火药新说 The New Statement of Gunpowder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容志毅 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

hamal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东晋道士发明火药新说 The New Statement of Gunpowder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东晋道士发明火药新说The New Statement of Gunpowder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容志毅 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

  2. 摘要:唐代道士最先发明火药的说法似乎已为学界所普遍接受。但是通过对东晋道教炼丹经诀《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降生神丹方经》的研究,发现还在东晋(约364年)时,道士炼丹配方中所用的雄黄、雌黄、硝石和薰陆香等粉末状药物,事实上就已经包含了传统火药中“一硝、二黄、三木炭”的基本组成成份,而且为了防止爆炸的发生,道士们还有意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这表明最初的火药雏形似可上溯至东晋甚至更早,从而有可能改写唐代(约920年)火药发明说这一影响巨大的结论,并将火药的发明时间至少提前约550年。

  3. 火药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文明进程的一个转折点。火药的发明与使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火药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文明进程的一个转折点。火药的发明与使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由于火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故200多年来,人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早期历史问题的争论。

  4. 然而,在这个科技比较史上争论最多的问题中,狭隘的民族主义与个人偏见表现得尤为突出:有说火药是欧洲发明的,有说是希腊发明的,有说是阿拉伯发明的,还有说是印度或其它国家发明的。近代西方仰杖其强势的话语权,曾一度将火药的发明归之于英国修士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1214~1292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世界各主流观点已逐渐将火药的发明与中国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而迫使西方强势话语权退让的原因,是国内外科技史家在20世纪所完成的一系列出色的研究工作 。

  5. 如冯家昇的“火药的发明、发展及西传 ”、李约瑟和鲁桂珍的“关于中国文化领域内的火药火器史的新看法”、郭正谊的“火药发明史料的一点探讨”、“火药起源的新探讨”等等,此外还有王奎克、朱晟、郑同、袁书玉和赵匡华等人的研究,都为火药的中国起源说奠定了基础。

  6. 所有这些出色的研究都得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火药是由道士在炼丹中首先发明的,而最早记载火药爆炸现象的,则是唐末郑思远的《真元妙道要略》(成书时间约在918年)。书中记载:“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所有这些出色的研究都得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火药是由道士在炼丹中首先发明的,而最早记载火药爆炸现象的,则是唐末郑思远的《真元妙道要略》(成书时间约在918年)。书中记载:“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 虽只寥寥23字,但似乎已成为火药发明于唐代的判决式论据。

  7. 我们发现道教上清派中有一篇专讲炼丹的经文,名字叫《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降生神丹方经》,它事实上包含了最早的火药配方雏形。据陈国符考证,“此经于西汉末东汉初出世”。我们发现道教上清派中有一篇专讲炼丹的经文,名字叫《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降生神丹方经》,它事实上包含了最早的火药配方雏形。据陈国符考证,“此经于西汉末东汉初出世”。 • 但据我们考证后认为,该经大约于东晋364年左右出世。因为经中所用薰陆香、青木香等香料,最早于东晋(约300年)时才由南亚输入。这样,至364年上清派造作《八景丹方》时,药物中才有可能出现上述香料。

  8. 丹釜示意图(整个壁厚约9.5cm)

  9. 丹釜底部依次放入的药物粉末中,包含了“一硝、二黄、三木炭”的传统火药成分。丹釜底部依次放入的药物粉末中,包含了“一硝、二黄、三木炭”的传统火药成分。 …………………………………… ━━━━━━ 硝石[KNO3,沸点338℃,1斤] ━━━━━━ 薰陆香(植物粉末,3斤) ━━━━━━ 空青[CuCO3•Cu(OH)2,熔点 1100℃,5斤] ━━━━━━ 雌黄[As2S3,沸点707℃,3斤] ━━━━━━ 雄黄[As2S2,沸点565℃,4斤] ━━━━━━ 丹砂[HgS,沸点583.5℃,7两]

  10. 如果去掉中间的空青,若温度急剧升高,因为硝石是强氧化剂、薰陆香被炭化、雄黄等分解出大量的硫元素,则整个丹釜就像一枚炸弹了。如果去掉中间的空青,若温度急剧升高,因为硝石是强氧化剂、薰陆香被炭化、雄黄等分解出大量的硫元素,则整个丹釜就像一枚炸弹了。 ━━━━━━ 硝石 ━━━━━━ 薰陆香 ━━━━━━ 雌黄 ━━━━━━ 雄黄 ━━━━━━ 丹砂

  11. 余论 通过对东晋道教炼丹经诀《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降生神丹方经》的考证,证实该经确出于东晋,而非此前学界认为的是出于“西汉末至东汉初”。重要的是,通过对经文中配方的研究,发现还在东晋时(约364年),道士炼丹药物的配方中,紧挨着放入丹釜内的1斤硝石、4斤雄黄、3斤薰陆香等粉末状药物,事实上已经包含了传统火药配方中的“一硝、二黄、三木炭”的基本组成成份。

  12. 为防爆炸发生,道士们还有意用高熔点的空青将二黄与硝石和炭隔开,并采取缓慢加热和增大釜壁的方法避免骤然升温。为防爆炸发生,道士们还有意用高熔点的空青将二黄与硝石和炭隔开,并采取缓慢加热和增大釜壁的方法避免骤然升温。 • 尽管当时道士还没有将配方中的火药成份单独提取出来用于军事或其他目的,但这并不防碍配方中已包含传统火药组成成份这一基本事实。 • 因此,至迟在东晋,道士们在炼丹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现了原始的火药配方雏形,并初步掌握了防止爆炸发生的措施。这一结论很可能改写唐代(约920年)火药发明说这一影响巨大的结论,从而将火药的发明时间由唐代提前到东晋,即提前了550年。

  13.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