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595 Views
2011 年企业在岗职工工资调查 数据采集办法与报送要求. 东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一、填报范围 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 三、 《 调查表 》 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 四、职工工种 ( 职业 ) 工资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 五、其他相关要求 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 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抽样选定的企业。. 一、填报范围 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 三、 《 调查表 》 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 四、职工工种 ( 职业 ) 工资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 五、其他相关要求 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
E N D
2011年企业在岗职工工资调查数据采集办法与报送要求2011年企业在岗职工工资调查数据采集办法与报送要求 东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一、填报范围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三、《调查表》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四、职工工种(职业)工资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五、其他相关要求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一、填报范围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三、《调查表》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四、职工工种(职业)工资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五、其他相关要求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
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抽样选定的企业。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抽样选定的企业。
一、填报范围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三、《调查表》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四、职工工种(职业)工资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五、其他相关要求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一、填报范围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三、《调查表》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四、职工工种(职业)工资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五、其他相关要求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
人力资源部门抽取职工样本数据,填写《企业在岗职工工资调查表》,并将填好的《调查表》审核后,按规定的时间上报企业主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抽取职工样本数据,填写《企业在岗职工工资调查表》,并将填好的《调查表》审核后,按规定的时间上报企业主管部门。 企业主管部门将基层上报的《调查表》认真审核后,于2012年1月18日前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协调科。
方式:纸质报表送区人力社保局406房间,电子版发到lisz@bjdch.gov.cn。方式:纸质报表送区人力社保局406房间,电子版发到lisz@bjdch.gov.cn。 电子版注意:文件名写单位的名称,通过excel文件,打包上报。 联系电话:84038262 联系人:李拴洲
一、填报范围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三、《调查表》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四、职工工种(职业)工资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五、其他相关要求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一、填报范围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三、《调查表》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四、职工工种(职业)工资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五、其他相关要求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
(一)表头相关指标 1.法人单位代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按照质量监督检验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与企业104报表一致。
2.经营所属地区:指企业固定的办公地点所在的区、县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只填写至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6位数字。详见附件一。P142.经营所属地区:指企业固定的办公地点所在的区、县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只填写至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6位数字。详见附件一。P14
3.单位隶属关系:指企业依据资产或管理所形成的隶属关系,具体代码详见附件一。P143.单位隶属关系:指企业依据资产或管理所形成的隶属关系,具体代码详见附件一。P14 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单位,以领导为主的一方来划分。 隶属于“中央”的单位兴办的集体企业,隶属关系填“其他”。 省属以下的企业办的企业,其隶属关系与企业本身的隶属关系一致。 无主管部门的单位、本省在外省的办事机构所开办的第三产业等单位填“其他”。 非国有单位可填写“90”。
4.行业类别:指企业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的具体分类。4.行业类别:指企业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的具体分类。 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主要活动是指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 本次调查采用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请对照附件二“国民经济行业代码”选择填写。P15
5.登记注册类型: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时确定的类型。5.登记注册类型: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时确定的类型。 分类以国统字[1998]200号文《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为依据。 其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包含: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相应代码详见附件一P13
6.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在本单位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的年度平均人数。包括:(1)在岗职工;(2)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3)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4)其他从业人员。6.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在本单位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的年度平均人数。包括:(1)在岗职工;(2)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3)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4)其他从业人员。 包括由企业直接支付工资的劳务派遣人员,但不包括单位的不在岗职工。 计算方式:以企业1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或以企业4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求得.
7.使用劳务派遣人员人数:指由企业发工资的劳务派遣人员的年平均人数,不包括不由企业直接发工资的派遣人员,按照104表进行填写即可。“谁发工资谁统计”7.使用劳务派遣人员人数:指由企业发工资的劳务派遣人员的年平均人数,不包括不由企业直接发工资的派遣人员,按照104表进行填写即可。“谁发工资谁统计”
8.企业规模:指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主要以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为划分依据。划分标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执行。《办法》中未明确标准的行业此次调查时暂不填写,如“金融业”。P3-58.企业规模:指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主要以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为划分依据。划分标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执行。《办法》中未明确标准的行业此次调查时暂不填写,如“金融业”。P3-5
注意:(1)带*的项为行业组合类别。 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业等,不包括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2)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 ①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 ②营业收入,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 ③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
(3)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3)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特别提醒 表头相关指标中的国民经济行业05、企业登记注册类型06、企业规模08各项指标的代码和汉字名称都要填写.
(二)表内相关指标 1.职工代码:按照企业参与本调查的所有劳动者自然排序,由企业自行顺序编码,共五位(1~99999之间)不能重复。 2.性别:选择相应的代码进行填写。1.男;2.女.
3.“出生年份”、“参加工作时间”两栏,根据职工实际情况,据实填写 具体年份。两者之差大于15且小于65。 其中“参加工作时间”指劳动者初次完成学历教育,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或就业的年份。
4.学历:指劳动者接受国内外教育所取得的最高学历或与现有的受教育水平相当的学历,以取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为准。共分为六级,选择相应的代码进行填写。具体代码见附件一,与往年比有变化。P134.学历:指劳动者接受国内外教育所取得的最高学历或与现有的受教育水平相当的学历,以取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为准。共分为六级,选择相应的代码进行填写。具体代码见附件一,与往年比有变化。P13
5.工种或职业:按照附件三P17《工种或职业分类代码》中所列明的工种或职业填写。对于《工种或职业分类代码》中未列明且企业内部确实广泛使用的工种职位,请在“工种或职业”一栏自行填写工种名称并注明“新增工种”(或用“N”标示),注意标示请注在填写的工种名称之前。5.工种或职业:按照附件三P17《工种或职业分类代码》中所列明的工种或职业填写。对于《工种或职业分类代码》中未列明且企业内部确实广泛使用的工种职位,请在“工种或职业”一栏自行填写工种名称并注明“新增工种”(或用“N”标示),注意标示请注在填写的工种名称之前。 副职,除了有明确代码的,和正职代码保持一致。
为了方便大家查找,我们将工种或职业分为“单位负责人”1、“专业、技术人员”2、“办事人员”3、“商业、服务人员”4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6五类,各大类中分别有明细的工种(职业)。请大家填写时填写到具体的明细工种(职业)。为了方便大家查找,我们将工种或职业分为“单位负责人”1、“专业、技术人员”2、“办事人员”3、“商业、服务人员”4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6五类,各大类中分别有明细的工种(职业)。请大家填写时填写到具体的明细工种(职业)。
6.管理岗位等级、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等级6.管理岗位等级、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等级 管理岗位等级:本制度自定义,分四级. 高级管理岗11,指企业法人单位负责人层级 一级部门管理岗12,指企业中最高内设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层级 二级部门管理岗13,指一级部门内设的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层级 其它管理岗14,指不包括在以上各层级中的或不承担一级部门管理职责的岗位,一般是低于上述三个层级的管理岗位。 与“职业”中的第一大类“企业负责人”1、第三大类“办事人员”3相对应。
专业技术职称:专指专业技术人员。 初级职称23:指具有国家规定的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或受聘初级技术职务的人员。 中级职称22:指具有国家规定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或受聘中级技术职务的人员。 高级职称21:指具有国家规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或受聘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 如果未评定技术职称,请填写24。 与职业中的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2相对应。
职业技能等级:分五级 初级技能35、 中级技能34、 高级技能33、 技师32 高级技师31 没有取得资格证书填“36”。 与职业中的第四类(商业服务业人员)4、五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6相对应
7.用工形式:分为(1)合同制度用工、(2)劳务派遣用工两种形式。7.用工形式:分为(1)合同制度用工、(2)劳务派遣用工两种形式。 合同制度用工包括非全日制雇员、全日制雇员。 劳务派遣用工是指企业中以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向企业提供劳动的劳动者。
8.劳动合同类型:指劳动者与企业签署的劳动合同的类型。8.劳动合同类型:指劳动者与企业签署的劳动合同的类型。 按《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劳动合同类型分为 固定期限1 无固定期限2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3 劳务派遣工不填。
9.全年工作小时数:指劳动者在调查全年实际参与企业生产劳动的小时数。劳动者一年的年标准工作时数应按约2000小时计算(即20.83 * 8 * 12)。 首先,如果被调查职工的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请假记录等有记录的,则按照记录进行填报; 其次,如果没有加班记录但能够估算出加班时间的,则按照被调查者的正常工作时间、估算出的加班时间进行填报; 第三,如果没有加班记录,也无法估算加班时间的,则按照被调查者的正常的标准工作小时数填报。
10. 是否工会会员:根据劳动者真实情况填报。要与本企业工会的会员单位相符合。 企业本身没有成立工会以及虽有工会但不确定被调查者是否为工会会员的,均按非工会会员填报。
11. 工资报酬:指劳动者因向企业提供劳动而直接取得的各种现金形式的年劳动报酬。包括四个二级指标。按照分类概括限定法设计填报。单位:元。
(1)基本工资(类):指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与劳动者本人岗位相对应的、发放周期和发放水平相对固定的工资报酬。(1)基本工资(类):指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与劳动者本人岗位相对应的、发放周期和发放水平相对固定的工资报酬。 如标准工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等,包括其它不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工资项目。
(2)绩效工资(类):指劳动者根据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集体或本人绩效或实际表现获得的浮动性工资报酬。(2)绩效工资(类):指劳动者根据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集体或本人绩效或实际表现获得的浮动性工资报酬。 包括按月度、季度、半年、全年考核发放的奖金或奖金性质的绩效工资。还包括销售提成、项目奖金,特别奖励、技术交易奖酬金等工资项目。
(3)津补贴(类):包括劳动者因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等获得各项生产性津贴,如艰苦岗位津贴、夜班津贴、倒班津贴等工资项目;还包括企业从福利费用中支付的劳动者个人的各种现金补贴,如各种交通补助、各种住房提租补贴、各种通信工具补助、住宅电话补助、劳动者不休假的补贴等工资项目。(3)津补贴(类):包括劳动者因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等获得各项生产性津贴,如艰苦岗位津贴、夜班津贴、倒班津贴等工资项目;还包括企业从福利费用中支付的劳动者个人的各种现金补贴,如各种交通补助、各种住房提租补贴、各种通信工具补助、住宅电话补助、劳动者不休假的补贴等工资项目。
(4)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照国家和本地区有关法规政策,由企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是调查期内劳动者因超时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报酬。(4)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照国家和本地区有关法规政策,由企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是调查期内劳动者因超时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报酬。
注意:1.厂长(总经理)、企业董事长(包括管理机构本部的董事长、总经理),应填写其全年收入总额(包括按月领取的薪金,以及年度兑现的效益收入、上级给予的奖励等全部收入)。金额计算到元。注意:1.厂长(总经理)、企业董事长(包括管理机构本部的董事长、总经理),应填写其全年收入总额(包括按月领取的薪金,以及年度兑现的效益收入、上级给予的奖励等全部收入)。金额计算到元。 2.如果工资结构有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但在本调查年度没有发生,请填“0”,如果工资结构中没有该项,请保留空项。 3.工种或职业6-7、专业(技术)等级8-10、学历4,均按抽样职工实际情况填写汉字及代码。
一、填报范围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三、《调查表》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四、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五、其他相关要求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一、填报范围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三、《调查表》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四、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五、其他相关要求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
(一)参加调查的企业所选取的工资调查样本应当覆盖企业内部设置的全部工种(职业)。并对应《工种或职业分类代码》所列工种名称,使用规范统一的工种名称填写调查表。(一)参加调查的企业所选取的工资调查样本应当覆盖企业内部设置的全部工种(职业)。并对应《工种或职业分类代码》所列工种名称,使用规范统一的工种名称填写调查表。
(二)在确定企业选取工种(职业)范围的基础上,再对每一工种(职业)中的职工调查样本数量进行选择。(二)在确定企业选取工种(职业)范围的基础上,再对每一工种(职业)中的职工调查样本数量进行选择。 可以全部填写,也可以抽样。具体方法如下: 同一职业劳动者数量在50人以下,全部填写 51-250人的,至少填50人 251人以上的,抽取20%的人员填写 如果采用抽取的方式填写,注意人员高中低分布,保证抽取样本的代表性
(三)对于岗位设置繁杂,员工数量不多,抽样过程复杂的调查参与企业,也可以采用全员调查的方式。将企业全部职工的作为样本,不进行分类抽样。(三)对于岗位设置繁杂,员工数量不多,抽样过程复杂的调查参与企业,也可以采用全员调查的方式。将企业全部职工的作为样本,不进行分类抽样。
(四)对于企业规模较大,同一工种(职业)用工数量众多的企业,在保障所有工种(职业)都被纳入调查范围的前提下,可灵活掌握各岗位的调查数量,并控制调查样本总量。具体标准如下:(四)对于企业规模较大,同一工种(职业)用工数量众多的企业,在保障所有工种(职业)都被纳入调查范围的前提下,可灵活掌握各岗位的调查数量,并控制调查样本总量。具体标准如下: 职工总数在100人以下的,不少于70% 职工总数在100人—300人之间的,不少于50% 职工总数在300人—1000人之间的,不少于40% 职工总数在1000人以上的,不少于30%职工样本
一、填报范围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三、《调查表》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四、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五、其他相关要求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一、填报范围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三、《调查表》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四、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五、其他相关要求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
(一)参加调查的所有企业都应抽取2010年新参加工作的大专、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一)参加调查的所有企业都应抽取2010年新参加工作的大专、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 注意:这些职工的样本只填写自起薪月至12月的月平均工资。 所选职工样本要单独填在一张表上,请在表上注明“新参加工作毕业生”。
(三)因产假或哺乳假、长病假或事假、旷工、待岗或下岗的原因,全年出勤率达不到企业规定工作时间80%的人员,不列入调查范围。(三)因产假或哺乳假、长病假或事假、旷工、待岗或下岗的原因,全年出勤率达不到企业规定工作时间80%的人员,不列入调查范围。
(四)家政服务业企业职工,根据其工作特点,工资报酬一栏填写月工资。(四)家政服务业企业职工,根据其工作特点,工资报酬一栏填写月工资。
一、填报范围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三、《调查表》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四、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五、其他相关要求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一、填报范围二、数据报送方式与报送时间三、《调查表》相关指标解释及内容四、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五、其他相关要求六、酒店类企业填写要求
参加工资价位调查的宾馆、酒店,请在调查表中“工种或职业”一栏按附件四P28中的名称或代码填写,如果本酒店有些工种不在附件四的列表中且企业内部确实广泛使用,请在“工种或职业”一栏自行填写工种名称并注明“新增工种”(或用“N”标示),注意标示请注在填写的工种名称之前。参加工资价位调查的宾馆、酒店,请在调查表中“工种或职业”一栏按附件四P28中的名称或代码填写,如果本酒店有些工种不在附件四的列表中且企业内部确实广泛使用,请在“工种或职业”一栏自行填写工种名称并注明“新增工种”(或用“N”标示),注意标示请注在填写的工种名称之前。
酒店类企业请在岗职工工资调查表表头的“企业规模”一栏填写本酒店的星级,三星级以下各类酒店请填写“三星级以下”。酒店类企业请在岗职工工资调查表表头的“企业规模”一栏填写本酒店的星级,三星级以下各类酒店请填写“三星级以下”。 “国民经济行业”一栏填写“酒店业”或其代码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