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49 Views
南陵县农机局 2014 年 4 月 25 日.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 1263.7 平方公里,辖 8 个 镇 157 个 村,人口 55.4 万。. 全县现有耕地 51.2 万亩,其中水田 49.2 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 78 万亩左右,粮食总产 量 38 万吨,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之美誉,是典型的双季稻产区和国内少有的紫云英种植区。. 多年来,在省、市农机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农机、农技部门持续不断的努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示范引领,转变农民观念.
E N D
南陵县农机局 2014年4月25日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1263.7平方公里,辖8个镇157个村,人口55.4万。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1263.7平方公里,辖8个镇157个村,人口55.4万。
全县现有耕地51.2万亩,其中水田49.2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78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38万吨,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之美誉,是典型的双季稻产区和国内少有的紫云英种植区。全县现有耕地51.2万亩,其中水田49.2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78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38万吨,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之美誉,是典型的双季稻产区和国内少有的紫云英种植区。
多年来,在省、市农机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农机、农技部门持续不断的努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年来,在省、市农机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农机、农技部门持续不断的努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示范引领,转变农民观念 • 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水田除草剂推广使用,为了“抢农时、省人工”,早稻大田手直播、晚稻抛秧或大田直播的轻型栽培技术不推而广,达到我县水稻种植面积的95%以上,但是大田直播水稻草害重、易倒伏、透风差易染病虫害;为了除草、防病过多使用农药造成大面积农业面源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
为转变农民的种植观念,我县早在2002年,就从江苏引进一台高速插秧机、购买了4台手扶插秧机,进行50亩机插、人工撒播对比试验示范。2009年,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购买了50台手扶式、2台乘坐式插秧机,发给了种田大户和合作社,进行机插秧示范推广。为转变农民的种植观念,我县早在2002年,就从江苏引进一台高速插秧机、购买了4台手扶插秧机,进行50亩机插、人工撒播对比试验示范。2009年,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购买了50台手扶式、2台乘坐式插秧机,发给了种田大户和合作社,进行机插秧示范推广。
近年来,在县农机局、农技推广中心共同实施的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项目中,把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作为工作重点。目前全县建有 8个钢架育秧大棚,共计3万平方米,并配置了育秧播种流水线、破碎机、秧盘等育秧设施,各类插秧机113台。今年我县早稻面积在30万亩左右,集中育秧面积1.5万亩。在我县圩区选择了5个水稻生产优势片开展机插秧示范推广。
2013年全县机插示范面积2.5万亩,今年我县计划推广机插面积5万亩,农民的观念正在发生着改变。2013年全县机插示范面积2.5万亩,今年我县计划推广机插面积5万亩,农民的观念正在发生着改变。
二、装备更新,促进机插秧推广 • 早稻生产由于气温低、生长期短,优质早稻品种分蘖率低,要保证早稻产量,必须保证每亩14万左右的基本苗。市场上通用的30cm×12 cm六行乘坐式插秧机基本苗达不到要求,影响早稻产量,造成老百姓认为机插秧的水稻产量还不如人工撒播的产量高。而25cm×12 cm六行乘坐式插秧机能达到基本苗,但使用范围小、效益不能发挥最大化,影响农民购买。
我县利用奇瑞重工插秧机生产基地落户南陵的优势,将推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奇瑞重工,能否研发既能满足基本苗要求、又能广泛使用的插秧机?经过攻关,2013年奇瑞重工推出行距30cm,株距10 cm-12 cm可调控的六行乘坐式插秧机,基本满足了我县推广早稻机插秧的需求。
三、农机农艺融合,解决技术难题 • (一)标准化育秧 • 1、备营养土。选取无杂草、残茬、砾石,无污染,无病菌的大田耕作层土壤,以中性偏酸的轻粘性土为好,每亩大田一般需备营养土120公斤作床土,另备未培肥过筛细土25公斤作盖籽土。床土用壮秧剂拌干细土,比例为1:250。
2、浸种露芽。播种前2-3天,将选晒后的种子用“美洲星”加“吡虫啉” 浸种24小时,起水沥干通气6-8个小时后,再续浸6-8小时,起水沥干后摊凉12小时,用咪酰胺拌种,稻谷手抓轻捏不粘即可机播。
3、机械播种。时间在3月28日-4月1日,每盘播量为150-160克,播土层厚度18-19mm,要求播种均匀,喷水水箱加2000-3000倍敌克松,喷水量以湿透底土为宜。有漏播、漏盖的区域立刻手播补齐覆土。
4、大棚炼芽。将机播硬盘放至露芽大棚(或用塑料膜覆盖)20层保温保湿,温度控制在26度左右,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烧苗,入棚48-72小时左右,待秧苗立针(出苗2-3mm)后即可运至秧田排盘。
5、秧田排盘。苗盘按两行对立排放,灌水使秧盘土壤充分湿润,排水后覆盖无纺布保湿、防虫。无纺布棚内温度持续超过28℃时应揭布。一般情况下在机插前揭开无纺布炼苗并喷药防虫、防病,确保秧苗带药机插。5、秧田排盘。苗盘按两行对立排放,灌水使秧盘土壤充分湿润,排水后覆盖无纺布保湿、防虫。无纺布棚内温度持续超过28℃时应揭布。一般情况下在机插前揭开无纺布炼苗并喷药防虫、防病,确保秧苗带药机插。
6、水肥管理 。三叶期前,保持盘土湿润不发白。可根据情况放跑马水漫灌。移栽前一周左右控水,促进秧苗盘根老健。四叶期用1-2%的尿素加0.3%的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雾,补充养份,培育壮苗。对长势偏弱的苗床,可用0.5%的尿素加0.2%的磷酸二氢钾液浅施1-2次,防治脱肥死苗。
7、病虫防 治。秧苗期防止立枯病,苗稻瘟的发生。
(二)机插秧栽培生产 • 1、田块耕整。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垡,栽前灌水精整,结合耕整施好基肥,做到土肥混匀,土碎不浆,田块要整平、耙细、泥烂、无杂物,泥脚深度不超过30cm。耙地后用“丁草胺”等除草剂拌湿润细土均匀撒施,施后田内保持2-3寸水层3-4天,进行药剂封杀灭草,压低杂草发生基数,待泥浆完全沉淀后即可排水机插,插秧时保持水深在2cm左右。
2、机插时间。今年我县早稻机插秧时间从4月15日开始,4月底全部结束。2、机插时间。今年我县早稻机插秧时间从4月15日开始,4月底全部结束。
3、机插密度。选用25×12cm的插秧机,每亩2.1万穴,每穴5-7个种子苗,确保每亩12-14万基本苗。3、机插密度。选用25×12cm的插秧机,每亩2.1万穴,每穴5-7个种子苗,确保每亩12-14万基本苗。
四、培养技术骨干,满足机插秧需求 • 为了培训更多的农机农艺双优的插秧机操作能手,我们结合示范点的建设,派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育秧、插秧,把关技术要点,注重农机农艺相融合,培养技术骨干。做到每建一个点,锻炼一支队伍,服务带动一片。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横云、兴科等农机合作社具备了承揽大规模机插秧成套服务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农机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等平台,广泛宣传机插秧技术,培养机插秧人才。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横云、兴科等农机合作社具备了承揽大规模机插秧成套服务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农机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等平台,广泛宣传机插秧技术,培养机插秧人才。
回顾我县机插秧推广历程,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改善了机插秧装备、积累了技术人才,广泛进行了示范宣传,但由于多种原因,全县机插秧普及程度依然很低,与省内兄弟县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回顾我县机插秧推广历程,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改善了机插秧装备、积累了技术人才,广泛进行了示范宣传,但由于多种原因,全县机插秧普及程度依然很低,与省内兄弟县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们将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技术服务,加快机插秧推广进程,全面提升我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我们将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技术服务,加快机插秧推广进程,全面提升我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