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2012 年社会思品中考考点 新增 与 变化 解读 ----------- 安吉良朋中学

2012 年社会思品中考考点 新增 与 变化 解读 ----------- 安吉良朋中学. 一:新增考点:. [ 历史与社会 ] 考点 14 . 了解 丝绸之路与 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考点 16. 了解汉唐盛世文化的概况,列举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 考点 19. 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 和百家争鸣 考点 41. 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考点 32. 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历程 【 思想品德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国情 和基本路线. 二:变化考点:. [ 历史与社会 ]

fre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12 年社会思品中考考点 新增 与 变化 解读 ----------- 安吉良朋中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2年社会思品中考考点新增与变化解读 -----------安吉良朋中学

  2. 一:新增考点: • [历史与社会] • 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 考点16.了解汉唐盛世文化的概况,列举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 • 考点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 • 考点41.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 考点32.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历程 • 【思想品德】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3. 二:变化考点: • [历史与社会] • (1) 2011考点7比较长江和黄河的概况(b) • 2012考点7知道长江和黄河的概况(a) • (2)2011考点27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概况及影响(b) • 2012考点29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概况并探讨它们的影响(c) • (3)2011考点43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c) • 2012考点10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b) • [思想品德] • (1)2011考点8理解法律的特征(b) • 2012考点8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b) • (2) 2011考点13知道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a) • 2012考点13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a) • (3) 2011考点15学会依法自律,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c) • 2012考点15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c) • (4) 2011考点19学会依法维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c) • 2012考点19学会依法维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和智力成果权(c) • (5)2011考点20.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c) • 2012考点20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c) • (6) 2011考点34学会依法行使政治权利(c) • 2012考点34懂得依法参与政治生活(b)

  4. 三:习题训练:

  5. 考点7知道长江和黄河的概况(a) • 1. 材料一 资料表明,在黄河上游,l立方米的黄河水在农业灌溉上只值l分钱,200吨黄河水的价值才相当于一瓶矿泉水的价值。在内蒙古、宁夏一带的灌溉区,人们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每亩地平均用水量达ll00立方米,是正常用量的4倍。黄河下游工业生产过程中每万元产值耗水300~500吨,高于发达国家3~4倍。 • 材料二 黄河示意图 • 材料三 黄河“地上河”剖面示意图:黄河开封段河床高出开封铁塔处13米 •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河流域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对“地上河”有怎样的影响? • (2)材料二图中的山脉名称是:①________山,②________山,③________;支流名称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 (3)材料三中黄河“地上河”河段主要分布在哪里,请在材料二的示意图中标明。 • (4)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应该如何治理?

  6. 2.阅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示意图中最大的支流A是________,B是________(平原名称),C是长江流域附近的山脉________。 • (2)“朝辞自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诗句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从地理知识的角度看,乘舟朝发白帝,暮至江陵是否有其依据?请说说你的理由。 • (3)图中①是哪个正在建设中的水利枢纽工程?在此处修建这水利枢纽工程有哪些好处? • (4)黄河与长江相比哪条河的流量大?并说明理由。

  7. 考点10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b)考点10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b) • 1.为了解决我国自然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目前已经完成下图所示的工程。 • 材料1:如下图所示 • (1)请写出这一工程的名称。以及工程首站(起点)和末站(终点)所处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 • 材料2:我国的东西部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东西部的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叠加的结果。请完成下表: • 方面: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地形平原广阔气 候气候干旱,降水较少资 源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

  8.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10月7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 材料二:中原经济区地图:主体为河南,包括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四省接壤区十三个地(县级)市。 • 材料三: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部分) • (1)根据所学,说明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重要” • (2)请运用九年级教材中与之相关的一个理论回答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意义 • (3)分析材料三河南省的人口普查数据,回答:河南省在这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各是什么? • (4)根据材料二判断,邯郸市位于哪个省?

  9. 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考点16.了解汉唐盛世文化的概况,列举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考点16.了解汉唐盛世文化的概况,列举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 • 1.材料一:千里长江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 -----胡曾《汴水》 • 尽道隋亡为此何,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皮日休《汴何怀古》 • 材料二:“天下转槽,仰此一渠。”“------大都人众粮寡------湖广鱼米之乡------南粮北运------” • 材料三:最近几年,经国家多次投入巨资整治,此河重新焕发了青春。如今,每年仅江苏北段的货运量就近一亿吨,相当于3条铁路的运输量。当前世人瞩目的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其东线工程就利用此河作为长江水北运的主要渠道。 • (1)结合以上材料,诗中的“河”指哪条河?开凿于哪一朝代? • (2)胡曾、皮日休都属于唐朝诗人,在汉唐盛世文化中除唐诗外,还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 • (3)自开凿起,有关她的是功非过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依据材料二、三,你认为哪位诗人的看法较为切合史实?为什么? • (4)根据材料四,说说这条河现在还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0. 2.以下是某校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上网收索到的一些资料,阅读后请回答问题:2.以下是某校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上网收索到的一些资料,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 材料一: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 材料二:西夏设立中央行政机构:中书省、枢密院、三司等,地方行政编制分州、县两级,并渐渐放弃游牧经济的习俗,以发展农桑为本。 • 材料三:宋代,北方先因契丹族势力强大,后因女真族兴起,胡服流行范围不断扩大。有些妇女发式效仿女真族,,开始于宫中,继而遍及四方。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为这次研究性学习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2)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指什么?简要概述这一历史事件为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材料二、三告诉我们各民族之间的文明从哪些方面得到了交流和发展? (4)古代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互相交流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条件,这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借鉴作用?

  11. 考点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考点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 • 1.简答题: •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兵莫非王臣”这句话体现的是哪一政治制度? • (2)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研究这类文献可以佐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 (3)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的人事制度,他与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有相似之处? • (4)古代的江浙行省指今天的哪一省?这与哪一政治制度有关?县制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

  12. 2、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 (1)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 •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3. 3.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两幅图:图一:铁制农具;图二:穿有鼻环的年尊 •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责成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有商鞅反者!”逐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 (1)从材料一的两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 (3)引用材料二中的句子来回答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 (4)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君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14. 考点29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概况并探讨它们的影响(c)考点29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概况并探讨它们的影响(c) • 1、材料一: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 材料二、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豪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1)材料一中,广州、武汉、南京得票率位居问卷前三甲。请用史实说明理由。 • 代表城市 理由 • 广州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同盟会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 • 武汉 • 南京 • (2)辛亥革命被誉为中国人民在20世纪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历史性巨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材料二,用具体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15. 2.梁启超在1922年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思想逐渐西化得过程分为三期:2.梁启超在1922年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思想逐渐西化得过程分为三期: • 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之有舍己从人的必要,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 • 第二期:先从------上感觉不足。自从甲午败于日本,国内有心人真像睡梦中着了一个霹雳,因想到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 • 第三期:便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历二十年之久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 (1)请简要概括梁启超眼中中国人思想逐渐西化的三个过程。 • (2)产生第一期和第二期两种感觉不足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当时采取了哪些对策? • (3)第三期中“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中的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并对其简要评价。

  16. 3.“东西两国父” (1) 图1、图2所示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2)图1、图2所示历史人物分别领导了哪一场对本国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治运动?并说说这些运动带来的影响? (3)“比较”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1、图2所示历史人物被称为“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

  17. 考点32.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历程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请回答: • (1)这首诗是谁为什么事件而作?导致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 么? • (2)写出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 • (3)诗中反映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 (4)“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 (5)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6)从长征的历史中,你受到了哪些革命传统教育?

  18. 考点41.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 1.以下一组图片资料是某校八年级某班同学们为开展一次纪念活动而收集的。他们拟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 • 请回答: • (1)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时间先后,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顺序。(填入图片英文序号) •         →        →        → • (2)请为每一幅图片资料重新设计一个简洁明朗.恰如其分的主题。 • (3)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片,说说它最精彩之处。(抓住历史精彩的一瞬) • (4)以上图片资料中,都有同一位人物出现,请你谈谈他的一生对我们今天青年学生有何启示?

  19.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从此,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外交也开始了光辉的发展历程。60年来,中国外交经受了国际风云的严峻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宝贵经验。经过60年不懈努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全面发展,建交国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个增加到现在的171个。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从此,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外交也开始了光辉的发展历程。60年来,中国外交经受了国际风云的严峻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宝贵经验。经过60年不懈努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全面发展,建交国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个增加到现在的171个。 • (1)请列举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外交成就各一项。 • (2)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的什么外交政策? • (3)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从中证明了什么?请再举一例证明。

  20. 思想品德

  21. 考点8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b)考点13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a)考点15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c)考点34懂得依法参与政治生活(b)考点8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b)考点13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a)考点15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c)考点34懂得依法参与政治生活(b) • 材料一:2012年1月1日曾经历12年“五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施行,这是一部给行政机关“立规矩”、“念紧箍咒”的法,是一部“控权法”。 • 材料二:2011年1月26日,号称“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案在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赔款死者46万、伤者9、1万。 • 材料三:2011年全国两会,引起了亿万网民的空前关注。“幸福感”“反腐倡廉”等十个词热度最高,网民们对这些词进行了评议。 •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法律的哪一基本特征? • (2)从法律作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行政强制法》的认识? • (3)“经历12年“五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施行“说明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 (4) 材料二中李启铭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他受到法律的追究,这说明了什么?给我们有何启示(国家与个人角度)? • (5)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从法律的角度谈谈我们中学生能为提高“幸福感”做些什么?

  22. 考点19学会依法维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和智力成果权(c)考点19学会依法维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和智力成果权(c) • 材料一:中国内地的iPad商标并不属于苹果公司,“果粉”们打开手中的iPad,没想到的是苹果公司无权使用iPad商标,苹果iPad在中国内地销售要么改名,要么付出高价高价商标授权费,否则变成侵权。 • 材料二:“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动” • ------摘自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 (1)苹果公司使用“深圳唯冠”注册的iPad商标侵犯了什么权利? • (2)“深圳唯冠”如何维权? • (3)结合材料二谈谈国家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 (4)我们青少年如何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2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 1.下面的时事材料都反映了一定的观点,请按照示例在表格右侧写出相应的内容。 • 温家宝总理在《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中提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水平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现在民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很大。(1)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车幼儿、学生的人身安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校车安全条例》,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3)一个名叫加衣温暖行动的微公益活动自在腾讯微博开展以来,迅速受到了网友的热捧和关注。(4)2011年民间借贷危机引发温州老板“跑路”事件频频发生,企业频发倒闭潮。事后,温州市政府不断出台救市政策,“跑跑”老板陆续回温。

  24. 2.材料一: 经过30年努力,深圳以年均增速达25.8%的速度,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 材料二: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二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将交国务院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 材料三: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2012年1月1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郑重宣布。 这是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复杂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逾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同时,工业生产增长13.9%,企业利润增长25.4%,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4.1%,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7.9%…… •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基本国策?简述经济特区的作用? •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什么职权? • (3)材料三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否说明我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为什么?

  25. 考点20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c)考点20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c) • 在某中学校园网的论坛上,有一些帖子: • 乐天派:哈!同桌在坐下时,椅子被我抽掉,摔他个屁股 开花。真好玩! • 无拘无束:晕!自习课溜到操场玩,班长居然告诉老师,害我被批。学不学是我的私事,他们真是多管闲事! • 网里的鱼:哎!在网吧认识的大力要我明天“孝敬”他100元。面对他的“要求”,我该怎么办? • (1)你认为“乐天派”的做法侵犯了同桌的什么权利? • (2)你赞同“学不学是我的私事,他们真是多管闲事”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 (3)请你给 “网里的鱼”回帖。

  26.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