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Chapter 11 貨幣供給額的決定

Chapter 11 貨幣供給額的決定. 了解貨幣供給是如何決定的 了解貨幣基數與貨幣供給的關係 探討中央銀行如何控制貨幣基數 比較借入準備與非借入準備 能分析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 能分析貨幣供給額的變動. 表 11-1  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央行發行單券 ( 沖銷工具 ). 指中央銀行為調節金融,所發行的定期存單及儲蓄券,這些單券稱為 沖銷工具 。 發行單券的目的,在於沖銷市場過多的資金。 目前央行已經不再發行儲蓄券,作為沖銷工具,故主要的沖銷工具為央行定期存單。. 準備貨幣. 準備貨幣 等於 通貨淨額 加上金融機構的「 準備金 」。

Download Presentation

Chapter 11 貨幣供給額的決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11貨幣供給額的決定

  2. 了解貨幣供給是如何決定的 • 了解貨幣基數與貨幣供給的關係 • 探討中央銀行如何控制貨幣基數 • 比較借入準備與非借入準備 • 能分析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 • 能分析貨幣供給額的變動

  3. 表11-1 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4. 央行發行單券(沖銷工具) • 指中央銀行為調節金融,所發行的定期存單及儲蓄券,這些單券稱為沖銷工具。 • 發行單券的目的,在於沖銷市場過多的資金。 • 目前央行已經不再發行儲蓄券,作為沖銷工具,故主要的沖銷工具為央行定期存單。

  5. 準備貨幣 • 準備貨幣等於通貨淨額加上金融機構的「準備金」。 • 它是創造貨幣供給額的基礎,故又稱為「貨幣基數」或「基礎貨幣」。 • 準備貨幣的增減變動直接影響存款貨幣機構可運用的資金,並透過信用創造的過程,使貨幣供給額產生倍數擴張或收縮的效果,故又稱為強力貨幣。

  6. 貨幣基數方程式

  7. 貨幣基數的變動因素 • 由上式可知,中央銀行國外資產、對政府債權、對公民營事業債權以及對金融機構債權的增減變動,會使貨幣基數作同方向等額的變動。 • 而政府存款、金融機構轉存款、央行發行單券、其他項目淨額與淨值的增減變動,則會使貨幣基數作反方向等額的變動。

  8. 表11-3 貨幣基數變動因素分析(2013年1月) 單位:新台幣億元 說明:國外資產有考慮匯率變動的影響,並已於淨值上作調整

  9. 圖11-1 台灣貨幣基數的組成及其演變

  10. 中央銀行對貨幣基數的控制 • 中央銀行欲影響貨幣基數,主要係透過下列二項貨幣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操作與貼現放款。此外,也可透過外匯操作來影響貨幣基數 。 • 公開市場操作 • 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買進債券,稱之為公開市場買進,可使貨幣基數作等額的增加。 • 反之,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賣出債券,稱之為公開市場賣出,可使貨幣基數作等額的減少。

  11. 公開市場買進─自銀行手中買進 結果:準備金增加100元,通貨淨額不變,貨幣基數增加100元。 • 假設中央銀行自銀行手中買進100元債券,款項撥入該銀行在央行的準備金帳戶,則銀行體系與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變化如下:

  12. 公開市場買進─自非銀行機構買進 • 假設中央銀行自沒有創造存款貨幣的非銀行機構買進$100債券,並簽發支票$100給對方,則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對方將支票存入往來銀行,另一種是將支票兌現換成現金。 • 若持有$100支票的非銀行機構將支票存入往來銀行,則其效果與中央銀行自銀行手中買進一樣。 • 惟若持有$100的非銀行機構將支票兌換成現金,則結果就不同,其結果為銀行體系的準備金不變,通貨淨額將增加$100,貨幣基數則隨通貨淨額增加$100。

  13. 貼現放款 • 中央銀行可利用對銀行的貼現放款,來影響銀行體系的準備金與貨幣基數。 • 假設中央銀行對 A 銀行貼現放款$100,款項撥入A銀行在央行的準備金帳戶,則銀行體系與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變化如下:

  14. 貼現放款的影響 • 若中央銀行對銀行貼現放款,將使銀行體系準備金與貨幣基數作同額的增加。 • 反之,當銀行償還向央行融通的款項時,將使銀行體系準備金與貨幣基數作同額的減少。 • 當市場資金過於緊俏,流動性有不足之虞時,央行可放寬貼現的條件或降低貼現利率,吸引銀行來借款,以挹注資金至市場;反之則否。

  15. 外匯干預 • 所謂外匯干預,係指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買賣外匯,藉以影響匯率或貨幣基數的行為。 • 若中央銀行向銀行買進外匯,釋出本國貨幣,將使中央銀行的國外資產增加,貨幣基數亦隨之增加。 • 反之,若中央銀行賣出外匯,貨幣基數亦隨之減少。

  16. 貨幣供給模型 1/2 • 貨幣供給額與貨幣基數間的倍數關係,稱為貨幣乘數(money multiplier),三者之關係表示如下: • 當貨幣基數增加時,貨幣供給額將呈倍數的擴張;當貨幣基數減少時,貨幣供給額將呈倍數的收縮。

  17. 貨幣供給模型 2/2 圖11-2 貨幣供給額的決定

  18. M1B貨幣乘數

  19. M2貨幣乘數 • 倘若我們將貨幣定義擴大為 M2 (M2 = C + D + T ),其他情況保持不變下,貨幣乘數為:

  20. 非借入與借入準備 • 貨幣基數區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中央銀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可以完全控制者,稱為非借入貨幣基數或非借入準備(NBR)。 • 另一部分是貼現放款(DL),此部分中央銀行無完全的控制能力,銀行經營態度則有重大的影響,此部分稱之為借入貨幣基數或借入準備。 • 央行對貨幣基數的控制可簡單分為 : B = NBR + DL

  21. 非借入與借入準備變動的影響 • M = m (NBR + DL) • NBR是央行可完全控制 • DL央行無法完全控制 說明:B代表貨幣基數(準備貨幣),M代表貨幣供給額,↑代表增加,↓代表減少。

  22. 通貨比率(k)的影響因素 1/2 • 通貨比率(k)係指,通貨淨額佔活期性存款(存款貨幣)的比率。 • 通常,k上升,貨幣乘數會下降;反之,k下降,貨幣乘數會上升。 • 由於通貨與活期性存款都是社會大眾所持有資產的一部分,故大眾的「資產選擇行為」會影響 k 的變動。

  23. 通貨比率(k)的影響因素 2/2 • 影響 k 的主要因素 • 財富或所得的變動 • 各種資產的預期報酬率 • 流動性 • 各種資產的風險性 • 地下經濟活動

  24. 定期存款比率(t)的影響因素 • 定期存款比率(t)係指,定期存款佔活期性存款的比率。 • 通常,t上升,M1B貨幣乘數會下降;反之,t下降, M1B貨幣乘數會上升。 • 影響 t 的因素 • 財富或所得的變動 • 各類資產的預期報酬率 • (r rT)↑→ t↓ • (r rT)↓→ t↑

  25. 超額準備率(e)的影響因素 1/2 • 超額準備率(e)係指,銀行持有超額準備佔活期性存款的比率。 • 通常,e上升,貨幣乘數會下降;反之,e下降,貨幣乘數會上升。

  26. 超額準備率(e)的影響因素 2/2 • 影響 e 的因素 • 銀行的經營態度 • 銀行對經濟景氣的預期 • 市場利率 • 貼現率 • 市場利率與貼現率的差距 • 存款人提款的不確定性

  27. 貨幣供給額的決定 1/2 •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對貨幣供給的討論,獲致如下結論: • 某一時點的貨幣供給額等於貨幣乘數乘以貨幣基數。 • 貨幣基數可分為非借入準備及貼現放款(借入準備),前者中央銀行可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來控制,後者則是由中央銀行與銀行共同決定。 • 貨幣乘數的大小,取決於k、rd、rt、t 或 e 的高低。rd 與 rt 是由中央銀行所決定;e主要由銀行所決定;k及 t 主要是由社會大眾所決定。

  28. 表11-4 影響貨幣供給額的變數及其反應

  29. 乘數分析法 • M = m  B + m  B + m  B • 根據上式,某一期間貨幣供給額的變動,係來自貨幣乘數的變動、貨幣基數的變動,或貨幣乘數及貨幣基數的交互影響。

  30. = M1B 表11-5 中央銀行、存款貨幣機構與郵政公司儲匯處之合併資產負債表 單位:新台幣億元

  31. 資產負債表分析法

  32. 貨幣供給額變動的來源分析(部門別) • 國際收支順差或逆差(Aa) • 國際收支順差(逆差)會使國外資產淨額增加(減少),進而使貨幣供給額增加(減少)。 • 政府預算赤字或盈餘(Ab  La) • 當政府預算赤字時,會使貨幣供給額增加;反之,當政府預算盈餘時,會使貨幣供給額減少。 • 民間部門之金融赤字或盈餘(Ac Lb  Lc) • Ac增加、 Lb或Lc減少時,會使貨幣供給額增加。 • Ac減少、 Lb或Lc增加時,會使貨幣供給額減少。

  33. 表11-7 貨幣供給額的變動分析

  34. 圖11-5 台灣貨幣供給M1B、貨幣基數與M1B貨幣乘數圖11-5 台灣貨幣供給M1B、貨幣基數與M1B貨幣乘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