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31 Views
1996 ~ 2005 年耕地面積 全國第一 - 黑龍江省. 報告學生:程惠筠. 黑龍江省簡介:. 1. 概述: 黑龍江省,系由境內最大河流黑龍江而得名,其位於中國的東北部,是中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省份。 2. 地理特色: 黑龍江省的地勢西北部、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臺地和平原所構成。. 3. 土壤及土地使用情形: 全省土壤面積 4437 萬公頃。 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積居全國第 1 位 黑龍江土地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是世界上 有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
E N D
1996~2005年耕地面積全國第一 - 黑龍江省 報告學生:程惠筠
黑龍江省簡介: 1.概述: 黑龍江省,系由境內最大河流黑龍江而得名,其位於中國的東北部,是中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省份。 2.地理特色: 黑龍江省的地勢西北部、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臺地和平原所構成。
3.土壤及土地使用情形: • 全省土壤面積4437萬公頃。 • 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積居全國第1位 • 黑龍江土地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是世界上 有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 • 黑龍江省盛產大豆、小麥、玉米、馬鈴薯、水稻等糧食作物以及甜菜、亞麻等經濟作物。
4.氣候: • 溫帶的季風型氣候。 • 年平均氣溫在-4~5攝氏度。 • 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 • 夏季氣溫高,降水多,光照時間長,適宜農作物生長。
耕地面積全國第一之原因: • 地勢平坦開闊,平地佔荒地80%以上,又以沼澤地佔大多數,利於機械化耕作。 • 荒地多分布在年雨量400~600公釐的較溼潤區,河道密布,便於灌溉。 • 夏季雖然短促,但高溫(22℃~25℃)及日照時間長、強度大、積溫足,又是雨季,故適於作物生長。 • 因冬季積雪,雪在春季融化後可濕潤土地,減少水土流失,且可舒緩旱象。
土壤有機質層厚而肥沃。 • 改善排水設施而成為可耕地。 • 與西北、華北地區有地缺水,南方水多地少的狀況相對應,東北地區水土資源條件匹配較好。
補充-黑龍江省農業之未來展望: 黑土地打造粳米之鄉 黑龍江日報 2006-10-23 • 形成了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中部地區為主的三大粳稻集中種植區。 • 專家一致認為,黑龍江省地域遼闊、土質肥沃、氣候溫和、適於集約化農業經營和商品糧集中生產,是我國糧食商品率最高的省份。
未來15年粳稻面積再增1700萬畝 • 土地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人均耕地最多的省份。 • 「水資源可利用潛力大」。 • 日臻成熟的灌排管理技術和栽培技術。
三江平原將大力發展地表水灌溉,減少和置換現有井灌面積。到2020年,三江平原粳稻種植面積將在現有1523萬畝的基礎上增加到2828萬畝。三江平原將大力發展地表水灌溉,減少和置換現有井灌面積。到2020年,三江平原粳稻種植面積將在現有1523萬畝的基礎上增加到2828萬畝。 • 中部粳稻主產區地區將走控制為主、發展為輔的道路,其發展的重點是搞好區內大中型灌區的建設和改造,到2020年,該區的粳稻種植將由現在的312萬畝增加到427萬畝。 • 傳統的粳稻生產基地松嫩平原將改變以往的發展軌跡,以控制為主,發展為輔,減少井灌面積和大中型灌區上游的小型灌區面積,以大中型灌區的節水、改造為重點,適度增加地表水灌溉,預計到2020年,這一區域的粳稻種植面積將在現有965萬畝的基礎上增加到1245萬畝。
小結 • 自1949年以來,黑龍江省共開墾荒地200餘萬公頃,約佔全省現有耕地的四分之一。黑河地區,每年開墾荒地約13000餘公頃,再加上人口不多、土地排水設施的改善,以及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已由原來的缺糧區變為自給有餘的地區。三江平原等地,以前被稱為「光長野草不打糧」的「北大荒」,現已有大規模的農、牧場。千里荒原,如今已成良田,從前的「北大荒」,漸漸成為富饒的「北大倉」了。
參考書目 • 石再添(2001)。《高級中學地理第二冊》。南一書局。 • 劉鴻喜(2000)。《國民中學地理教科書第三冊》。國立編譯館。 • 中國東盟博覽會官方網站http://big5.caexpo.org/gate/big5/www.caexpo.org/gb/investment/tzzg/china_brief/dqgk/t20050902_48814.html • 黑龍江日報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hlj.xinhuanet.com/lssp/2006-10/23/content_8319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