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37 Views
Part 3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Management. 管理学课程主要内容. 管理引论: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学 √ 管理思想的发展与管理理论形成 √ 组织环境与管理的社会责任 √ 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 决策 组织 领导 控制 创新.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 A MINI CASE
E N D
Part 3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Management
管理学课程主要内容 • 管理引论: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学 √ • 管理思想的发展与管理理论形成 √ • 组织环境与管理的社会责任 √ • 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 • 决策 • 组织 • 领导 • 控制 • 创新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 • A MINI CASE • 日本松下公司山田电器厂遇到了一道装配线上质量难题。装配工在流水线上组装开关时,需要从一盒弹簧中取出两个装入开关,再接上按钮即可。可是,操作工人总是偶尔会漏装一个弹簧,因此产生质量问题。厂长和质量管理部门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解决。 • 问题1:如果你遇上了这个问题,作为管理者,你会想到什么办法加以解决?为什么?
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新江滋生提出了一个办法,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厂长问他:“你怎么会想到这么一个办法,我们为什么想不到呢?”新江滋生答:“这是一个管理观念问题,真正明白其中的奥妙,你们的管理观念会跨越 50 年。” • 问题2: 何谓管理观念?新江滋生的话是什么意思?
何谓管理原理 • 原理: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其运动是基本规律。 • 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的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总结与概括,因而对一切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 管理原理的特征:1、客观性 2、概括性 3、稳定性 4、系统性
系统原理 • 系统的特征:1、集合性 2、层次性 3、相关性 • 系统原理的要点: • 1、整体性原理: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最优 • 2、动态性原理:运动是绝对的。系统内部及与环境的联系;生存与发展 • 3、开放性原理:封闭则消亡。从外部获得的能量大于内部耗散时,系统才能发展壮大。 • 4、环境适应性原理: • 5、综合性原理: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①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②实现目标的方案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③由综合而创造。
人本原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 1、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 对劳动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 ①要素研究阶段(18世纪~20世纪30年代) • ②行为研究阶段(30年代~60年代) • ③主体研究阶段(70年代~现在)
“职工主体论”的观点:职工是主体 管理的对人的管理,也是靠人的管理 管理是为人进行是管理 • 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的参与 • 3、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 4、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责任原理 • 1、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 • 职责: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确定每个人的职位,明确规定各职位应担负的任务。 • 职责应是具体的;职责界限要清;职责要落实到个人。
2、职位的设计和权限的委授要合理 • 让“一定的人对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基本上取决于三个因素: • ①权限。 • ②利益。 • ③能力。是关键。 • 3、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 应以准确考核为前提。 权 能力 利 责
效益原理 • 效益是管理永恒的追求。 • 效益:有效的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 效益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考察。 • 效益的评价 • 效益可由上级、群众、专家、市场等不同主体来评价,没有绝对的标准。
效益的追求 • 1、综合评价管理效益,必须首先从管理主体的劳动效益及所创造的价值来考虑。 • 2、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体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 • 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 5、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二、管理的基本方法 • (一)管理的法律方法 • 法律方法的内容,包括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司法工作和仲裁工作。 • 法律方法的特点: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 • (二)管理的行政方法 • 行政方法的实质是通过行政组织中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 • 行政方法的特点: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具体性、无偿性、稳定性。
(三)管理的经济方法 • 经济杠杆:1、价格 2、税收 3、信贷及利率 4、利润 5、工资 6、奖金与罚款。 • 经济方法的特点:利益性、关联性、灵活性、平等性。 • (四)管理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