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Internet 原理与技术

Internet 原理与技术. 第 14 章 域名系统. Internet 的域名系统 DNS 就是为 Internet 提供主机符号名字与 IP 地址之间的转换服务,也称为域名服务或名字服务。 DNS 也采用客户 / 服务器模式,在 DNS 中客户程序称为名字解析器,服务器程序称为名字服务器。 DNS 的域名数据库以分布存储在许多名字服务器所在的主机上。名字解析器为应用程序向名字服务器查询域名,名字服务器利用它的域名数据库信息,将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返回给解析器。. 一、域名与域名空间

did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Internet 原理与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Internet原理与技术

  2. 第14章 域名系统 Internet的域名系统DNS就是为Internet提供主机符号名字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服务,也称为域名服务或名字服务。DNS也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在DNS中客户程序称为名字解析器,服务器程序称为名字服务器。DNS的域名数据库以分布存储在许多名字服务器所在的主机上。名字解析器为应用程序向名字服务器查询域名,名字服务器利用它的域名数据库信息,将域名对应的IP地址返回给解析器。

  3. 一、域名与域名空间 域名空间就是域名的全体,它的结构与域名的命名方案有关,若名字单纯由一串符号组成,没有任何附加结构,如oar, helm等,名字空间就是一种平板式名字空间,这种命名方案简单、方便,但名字空间很难管理。DNS中域名有层次结构,层次粗略地对应行政管理机构,因此域名的层次大致上就对应网络的管理层次。如:tsinghua.edu.cn 域名的特征是: 由一组标号组成,标号遵循APPANET主机名的规则,以字母开始,以字母或数字结尾,中间允许字母、数字和“—”,标号不区分大小写字母。 每个标号为0~63字节。

  4. 域名总长不超过255字节。 标号之间用点号“.”分开,点号指示结构,代表层次的边界。 从右向左代表从高到低的层次,最右边的标号是最顶层域名。

  5. DNS的域名管理方式与邮政系统相同,Internet被分成若干个顶级域(top_level domains), 每个顶级域可被分为若干个子域,子域可再划分,所有这些域可如下图2-3表示:

  6. mechanical geography int com edu gov mil org net cn us nl … com edu hunu cs fluit flits 图2-3 Internet的域名空间

  7. 在上图的树型结构中,所有的叶节点表示的域不再包子域(但可能有多台机器),即一个叶节点域可能只含有一台机器,但也可能表示一个公司,拥有若干台主机。在上图的树型结构中,所有的叶节点表示的域不再包子域(但可能有多台机器),即一个叶节点域可能只含有一台机器,但也可能表示一个公司,拥有若干台主机。 顶级域可分为二类:机构性或地理性。机构性的顶级域如下图2-4所示: 图2-4 DNS主要的机构性顶级域域名

  8. 地理性的顶级域: Internet给每一个国家(美国除外)分配了一个顶级域名,例如中国的顶级域名为cn。 我国的二级域名注册也遵循机构性域名和地理性域名注册办法。在我国的二级域名中,按机构性注册的有edu(教育),com(商业),Go(政府),AC(科研),Net(网络)等,按地理位置的有BJ(北京),hn(湖南)等。

  9. 当我们要产生一个新域时,必需申请一个域名。例如:湖南大学希望在CERNET上注册hunu.edu.cn,它必需获得edu.cn的同意。按这种方式,域名不会产生冲突,每个域都管理着它的子域。一旦新域产生并注册,它可产生子域,且不需上级域认可。例如,hunu.edu.cn可产生CS.hunu.edu.cn,CS:计算机科学系;NIC.hunu.edu.cn,NIC:网络中心。当我们要产生一个新域时,必需申请一个域名。例如:湖南大学希望在CERNET上注册hunu.edu.cn,它必需获得edu.cn的同意。按这种方式,域名不会产生冲突,每个域都管理着它的子域。一旦新域产生并注册,它可产生子域,且不需上级域认可。例如,hunu.edu.cn可产生CS.hunu.edu.cn,CS:计算机科学系;NIC.hunu.edu.cn,NIC:网络中心。

  10. 机器名可以根据爱好起名,对于提供Internet服务的机器而言,一般按机器的提供服务进行注册。例如:机器名可以根据爱好起名,对于提供Internet服务的机器而言,一般按机器的提供服务进行注册。例如: mail.hunu.edu.cn。 cn:中国的域名 edu:教育机构或设施的域名 hunu:湖南大学的域名 mail:E-mail邮件服务器 FTP.hunu.edu.cn: FTP文件传输服务器 www.hunu.edu.cn: www服务器

  11. 二、DNS数据库和资源记录 DNS域名树又是DNS数据库,DNS的每个域有其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包括该域所管理的主机域名及IP地址,邮件服务器等,这些数据组织成所谓资源记录RR的形式存放。每个资源记录由所有者(Owner)、寿命值(TTL)、类型(Type)、族(Class)、资源数据(RData)等字段组成,格式为: Owner Time_to_live Class Type RData

  12. 各字段分别定义如下: Owner:本资源记录所属域名。 TTL:资源记录的寿命值,32位整数值表示秒数,此值在资源记录被缓存时使用。高度稳定的信息被赋予较大的TTL值。 Type:16位编码值,代表抽象资源或功能,可取的值及其含义如表所示P183

  13. Class:16位编码值,标识协议系统,对于Internet,它的值为:IN,含义是:Inetnet协议系统。Class:16位编码值,标识协议系统,对于Internet,它的值为:IN,含义是:Inetnet协议系统。 Rdata:与Type相对应的数据,如表P184 当解析器请求DNS解析一个域名时,它所得到的是与该域名有关的资源记录。因此,DNS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把域名映射到资源记录上。 如:bbs.net.tsinghau.edu.cn IN A 202.112.58.200

  14. 三、名字服务器 主要任务就是利用它管辖的区段中的数据以回答查询。若被查询的数据不在名字服务器授权管辖的区段内,则要追踪到根名字服务器进行查询。每个名字服务器都有根名字服务器的名字和地址。因此就可以追踪到域名树任何部分的信息。 四、名字解析器 名字解析器进程应用户的请求从名字服务器检索域名树数据库。从用户看来,域名树数据库是一个单一的信息空间,名字解析器为用户隐藏了域名树数据库在名字服务器间分布的事实。从名字解析器观点看,域名树数据库是分布在多个名字服务器的,不同部分存储在不同的名字服务器,特定的区段还重复地存放在两个或多个名字服务器。名字解析器开始至少知道一个名字服务器,并将用户的查询提交给此服务器。

  15. 解析器进程将待查的域名放在一个DNS查询报文中,并发给地名字服务器,名字服务器返回一个DNS回答报文,其中包含查询的DNS资源记录。解析器进程和名字服务器之间使用UDP进行通信。解析器进程将待查的域名放在一个DNS查询报文中,并发给地名字服务器,名字服务器返回一个DNS回答报文,其中包含查询的DNS资源记录。解析器进程和名字服务器之间使用UDP进行通信。 五、域名解析 解析器将用户程序的查询提交给本地域的名字服务器。若被查询的域名在该名字服务器中或缓存中,则该名字服务器能回答查询。否则只能由其他名字服务器来回答。这时有两种方式: 1、递归方式:由本地域名字服务器向其他名字服务器追踪查询,并将结果返回给解析器。 2、反复方式:本地域名字服务器向解析器指出应查询的另一名字服务器,由解析器来追踪查询。

  16. 六、反向解析 将特定资源记录映射到有该资源记录的域名上。从主机地址查询到该主机的域名。它要求有一个根据主机地址组织起来的数据库。

  17. 第15章 电子邮件系统 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过程如:

  18. 邮件 邮件 邮件 邮件 邮件 本地邮件服务器 本地邮 件服务 发信者 呼叫本地邮件 系统发送邮件 向邮箱中存邮件 邮件转发 目的地邮 件服务 接收者 接收邮件 呼叫目的地邮件 系统从邮箱中取邮件 远程邮件服务器

  19. 一、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 E-mail地址格式为:username@hostname, Username:用户在ISP注册的帐号名。 @:即英文中的“at”,作用是分开用户名与地址的其它部分。 Hostname:邮件服务器名称,它在Internet上是唯一的。 如:bill@163.com oyjchen@mail.yy.hn.cn

  20. 二、电子邮件系统及其协议 电子邮件系统包括两个部分:报文传输代理MTA和邮件用户代理UA。 报文传输代理为用户发送、保存和接收邮件,它相当于邮局。邮件用户代理就是邮件系统的用户界面,它帮助用户阅读、编辑和管理邮件。当UA按照用户的命令准备好一个要发送的邮件后,它就交给MTA。MTA运行在邮件服务器上,但UA既可以在邮件服务器上运行,也可以在用户主机上运行。前者如UNIX上的mail,用户可以通过UNIX终端或PC机用Telnet登录到邮件服务器,使用mail来编辑、发送、阅读、处理收到邮件;后者如Netscape Messenger、Outlook Express,它们的特点是替用户从邮件服务器上下载邮件到PC机,它又称为独立用户代理,适合于拨号网。

  21. MTA传输代理要遵循SMTP的标准,即邮件服务器之间必须使用SMTP协议通信,而独立的邮件用户代理要遵循POP3邮局协议第3版,或IMAP4(Internet报文存取协议第4版)。MTA传输代理要遵循SMTP的标准,即邮件服务器之间必须使用SMTP协议通信,而独立的邮件用户代理要遵循POP3邮局协议第3版,或IMAP4(Internet报文存取协议第4版)。 POP3 IMAP4 POP3 IMAP4 SMTP

  22. 二、报文传输代理MTA及SMTP SMTP只定义邮件如何从一个“邮局”传送到另一个“邮局”,即邮件如何在报文传输代理之间通过TCP连接进行传输。它不规定报文传输代理如何存储邮件,也不规定报文传输代理隔多长时间发送一次邮件等。它只规定报文传输代理之间的命令和回答。 报文传输代理MTA主要就是生成、处理、回答SMTP命令,即实现SMTP SMTP的最小实现包括下列七条命令。如P193

  23. 发送方发送一个邮件到接收方的过程就是发送方MTA和接收方MTA之间的一次会话过程,它分三个阶段,分别为连接建立、邮件传送、连接关闭。发送方发送一个邮件到接收方的过程就是发送方MTA和接收方MTA之间的一次会话过程,它分三个阶段,分别为连接建立、邮件传送、连接关闭。

  24. 三、邮件用户代理UA及POP3 1、UNIX邮件用户代理mail,如P195 2、独立用户代理和POP3协议,如P197 四、报文协议RFC822 RFC822规定Internet主机之间传送的邮件报文是7位ASCII字符流,每个报文分成两部分:报文头和报文体,两者以一个空行分隔。标准要求报文体必须在报文头之后。报文头是一些控制信息包括收方和发方的地址、日期等。报文体是用户发送的邮件内容。如P199 五、多用途Internet报文扩展协议MIME

  25. (3) Outlook Express OE是基于Internet的标准电子邮件通信程序,具有访问电子邮件帐号、接收、回复和发送电子邮件等功能。它随IE一起被安装到计算机上。其界面如下,共分为三个部分。 文件夹区:存放各种文件夹的窗口。 邮件区:显示所有的电子邮件列表。 邮件预览区:显示前选定邮件的内容。

  26. 下面介绍OE的具体操作 A、设置账号:要设置帐号,必须知道邮件服务器的名称、类型(POP3、IMAP、HTTP)、帐号名和密码。安装OE时通常会设置一个帐号。若要添加帐号,单击“工具——帐号”,打开帐号对话框,再单击“添加”,从选项栏中选择“邮件”选项,启动“Internet连接向导”,按照屏幕提示填入相应内容,即可完成帐号的添加。若要删除修改帐号也要打开帐号对话框进行相应操作。 B、创建和编辑邮件:单击菜单栏“邮件——新邮件”选项,或单击工具栏上的“新邮件”按钮。就可以开始编辑新邮件。

  27. C、更改所有邮件的文本样式:单击“工具——选项”,在选项对话框中单击“撰写”选项卡。C、更改所有邮件的文本样式:单击“工具——选项”,在选项对话框中单击“撰写”选项卡。 D、分别编排各邮件的文本(见操作) E、创建带编号或项目符号的列表:(见具体操作) F、设置编码:单击菜单“格式——编码”,从中选择一种语言编码。 H、为待发邮件加入签名:单击菜单“工具——选项——签名”。

  28. I、在邮件中插入文件:在邮件窗中单击菜单“插入——文件附件”,找到要插入的文件,单击“附加”。若用菜单“插入——文件中的文本”,找到一个文本文件添加到邮件正文中。I、在邮件中插入文件:在邮件窗中单击菜单“插入——文件附件”,找到要插入的文件,单击“附加”。若用菜单“插入——文件中的文本”,找到一个文本文件添加到邮件正文中。 J、在所有邮件中插入名片:单击菜单“工具——选项——撰写”,在名片部分选择“邮件”或“新闻”复选框,然后从下拉列表中选择个人名片(即通信薄中的联系人名片)。在邮件中添加名片时,单击菜单“插入——名片”。

  29. K、在邮件中插入声音:在邮件窗口中单击菜单“格式——背景——声音”,输入要加入的声音文件,及播放次数。K、在邮件中插入声音:在邮件窗口中单击菜单“格式——背景——声音”,输入要加入的声音文件,及播放次数。 L、在邮件中插入图片:单击菜单“插入——图片”,选择图片文件及布局信息,此图片便入邮件中。若单击菜单“格式——背景——图片”,再选择图片文件,此图片便作为邮件的背景。 注:要确保邮件格式为“多信息文本(HTML)”,以及“图片和邮件一同发送” M、在邮件中插入超级链接或HTML页面:单击菜单“插入——超级链接”,选择协议类型和完整的URL。

  30. N、发送邮件:在“收件人”和“抄送”框中,键入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若不只一个用逗号或分号隔开。也可以从通信薄中添加地址。键入主题之后,单击工具栏上的“发送”按钮。N、发送邮件:在“收件人”和“抄送”框中,键入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若不只一个用逗号或分号隔开。也可以从通信薄中添加地址。键入主题之后,单击工具栏上的“发送”按钮。 O、接收与阅读邮件:单击工具栏上的“发送和接收”按钮。再单击“收件箱” P、回复与转发邮件:在邮件区中单击要回复的电子邮件,再单击工具栏上的“回复”或“答复”或“全部回复”按钮,可以在菜单“工具——选项——发送”标签中选中“回复时包含原邮件”复选框。转发与回复相似。

  31. Q、使用通讯簿(见具体操作)。 R、创建联系人组(见具体操作)。 S、如何拒收垃圾邮件和指定邮件规则:单击菜单“工具——邮件规则——邮件或新闻或阻止发件人名单”,通过这三项可以指定邮件的特定操作。

  32. (4)新闻组 新闻组是个人向新闻服务器所张贴邮件的集合,一台计算机上可以建立许多个新闻组。 A、设置新闻组帐号:与邮件帐号类似。 B、预订新闻组(见具体操作) C、阅读新闻组邮件(见操作) D、查看但不预订新闻组(见操作)

  33. E、查找感兴趣的新闻组 F、向新闻组张贴邮件

  34. 第16章 环球信息网 一、万维网(WWW) WWW上所解决的问题: (1)怎样标识分布在整个Internet上的万维网文档? 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来标识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并使每一个文档在整个Internet的范围内具有唯一的标识符URL。

  35. (2)用什么样的协议来实现万维网上各种超链的链接?(2)用什么样的协议来实现万维网上各种超链的链接? 万维网客户程序与服务器程序之间的交互遵守严格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它是一个应用层协议,使用TCP连接进行可靠传输。 超文本是万维网的基础,一个超文本由多个信息源链接而成,利用一个链接可以找到另一个文档。在一个客户程序主窗口上显示出的万维网文档称为页面。

  36. (3)怎样使不同作者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万维网文档都能在Internet上的各种计算机上显示出来,同时使用户清楚地知道在什么地方存在着超链?(3)怎样使不同作者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万维网文档都能在Internet上的各种计算机上显示出来,同时使用户清楚地知道在什么地方存在着超链?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使得万维网页面的设计者可以很方面地用一个超链从本页面的某处链接到Internet上的任何一个万维网页面,并且能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将这些页面显示出来。

  37. (4)怎样使用户能够很方便地找所需的信息?(4)怎样使用户能够很方便地找所需的信息? 用户使用各种信息搜索工具来查找信息。 如IE,Navigator,Gopher等。

  38. 二、Web服务器与浏览器 服务器中包含各种超文本信息。称为web页,这些Web页的组织按链接方式有层次式或线性式。 浏览器的基本功能是导航和浏览,导航是根据给定的超链接在WEB中穿梭航行并从WEB服务器获取web服务器获取WEB页;浏览是解释和显示WEB页,解释HTML语言。导航是执行HTTP协议。 WEB服务器在TCP端口80侦听来自web浏览器的连接请求。当浏览器要求其WEB服务器上特定文档时,它向该服务器80端口发起TCP连接请求,连接建立起来后,浏览器发送该文档请求报文,服务器抓取该文档返回给浏览器。

  39. 三、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URL所表述的是如何访问文档,文档在哪里,文档叫什么名称。 URL的格式为: 访问方法∶//服务器域名[:端口]/目录/文件名 访问方法即Internet应用层某个协议,主要包括: HTTP:检索WEB服务器上的文档; FTP:检索匿名FTP服务器上的文件; GOPHER:检索Gopher服务器上的文件; WAIS:检索WAIS服务器上的文件; NEWS:读最新的USENET新闻; TELNET:登录到某服务器。

  40. 端口即该应用层协议在TCP上的SAP,又称TCP端口。又分周知端口和动态分配端口。若为默认的周知端口时,可省去不写,如HTTP端口为80,TELNET端口为23,FTP端口为21等。端口即该应用层协议在TCP上的SAP,又称TCP端口。又分周知端口和动态分配端口。若为默认的周知端口时,可省去不写,如HTTP端口为80,TELNET端口为23,FTP端口为21等。 对WWW而言URL为: http://<host>:<port>/<path>/<filename> 如:http://www.tsinghua.edu.cn:100/netsalon/disc.html Port为80时可省略。 在URL中常常只需指定WEB服务器域名,而忽略目录和文件名,如http://www.tsinghau.edu.cn/,这时实际上使用的文件名是index.html或default.html

  41. 四、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HTTP从1990年起就在环球信息网中使用,它是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议。 HTTP需要可靠的双向字节流传输服务,所以它是建立在TCP之上的应用层协议。HTTP是基于客户和服务器进程通信的基本模式,即请求/回答模式。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如下:(以HTTP/1.1为例) A、浏览器确定WEB页的URL,如 http://www.singular.edu.cn/index.html B、浏览器请求域名服务解析URL的IP地址。如 166.111.1.10

  42. C、浏览器向该IP的服务器的80端口发起建立一个TCP连接。C、浏览器向该IP的服务器的80端口发起建立一个TCP连接。 D、TCP连接建立后,浏览器发送请求报文,如“get /index.html” E、WEB服务器166.111.1.10发回WEB页index.html F、浏览器显示WEB页index.html中的文本。 G、浏览器发送请求报文,从服务器获得并显示图象。 请求报文包括请求行、若干个报文头以及报文体。请求行中包括方法、被请的文档名及HTTP版本。 在HTTP中规定请求行中的方法有:

  43. GET:请求检索信息; HEAD:请求检索信息的文档头,这主要用于测试超链接; POST:附加信息到服务器 PUT:写信息到服务器,若相同名称的信息已存在,则这是修改的信息; DELETE:从服务器删除某信息; TRACE:请求服务器返回请求的信息,这用于测试。 HTTP回答报文包括一个状态行、若干个报文头,并可能在空行后带报文体。状态行包括HTTP版本、状态码、原因。如P212

  44. 五、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 HTML主要用来描述WEB文档的结构。用HTML描述的文档由种成分组成:一种是HTML标记,另一种是普通文本。HTML标记封装在尖括号“< >”中,不区分大小写字母。大部分标记是成对出现的,如<table>和</table>分别称为开始标记和结束标记,把受它影响的文本括在中间。也有一些标记是单个出现的,称为单元素标记,如<img>是图象元素的开始标记,元结束标记。段落元素的结束标记</P>可省略,只剩下开始标记<P>

  45. 许多标记附有必需的或可选的属性,它给浏览器关于标记如何解释提供进一步信息,属性在开始标记中,形式为“属性名=属性值”,属性用空格分开。如:<table border=“2” cellspasing=“20”>….</table> HTML标记可分成两大类:文体标记和结构标记。文体记给元素的显示指令,如: <B>:黑体字 <I>:斜体文本 <FONT face=字体>:规定字体 <FONT size=n>:规定字体大小

  46. <FONT color=颜色>:规定字体颜色 <SUB>:下标 <SUP>:上标 <STYLE>:文体信息

  47. 结构标记描述文档的各个部分:头部、章节、段落、表格、图象、超链接等。主要有下列几类:结构标记描述文档的各个部分:头部、章节、段落、表格、图象、超链接等。主要有下列几类: 基本结构标记:<html>,<head>,<title>,<body> 列表标记:<OL>:编号顺序列表 <UL>:无序列表 <LI>:列表项 <DL>:定义列表 <DT>:定义项 <DD>:定义描述 段落标记:<P>标注段落开始 <br> 表示回车换行

  48. 超链接标记:<A 属性> 图象标记:<IMG src=“图象文件名或URL”> 表格排列标记:<TABLE>, <TR>, <TH>, <TD>等。 1、基本结构标记 每个WEB文档有两个主要部分:文档头和文档体。文档头给出文档的总体信息,文档体是显示在浏览器窗口的信息。 <HTML> </HTML>标注整个超文本文档的开始和结束。

  49. <HEAD> </HEAD>标注文档头的开始和结束。括在其中的信息有:<TITLE> </TITLE>标注文档名称,它在页面中不显示,一般作为浏览器窗口标题。<H1>标注1级标题,<H2>标注2级标题等等。<META 属性>标注元数据,说明文档的特性。如: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s-ascii”> <BODY> </BODY>标注文档体的开始和结束。 例如:<HTML> <HEAD> <TITLE>世界之窗</TITLE>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