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k likes | 1.19k Views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 讲座 2011 年 10 月. 一、行业分类有关概念、原则 和方法 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框架 及主要内容 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变动情 况. 一、行业分类的有关概念、原则和方法. ( 一 ) 行业分类的有关概念 ( 二 ) 行业分类的有关原则 ( 三 ) 行业分类的编码方法. ( 一 ) 行业分类的有关概念. 1. 经济活动 2. 行业分类的单位. 1. 经济活动.
E N D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讲座 2011年10月
一、行业分类有关概念、原则 和方法 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框架 及主要内容 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变动情 况
一、行业分类的有关概念、原则和方法 (一) 行业分类的有关概念 (二) 行业分类的有关原则 (三) 行业分类的编码方法
(一) 行业分类的有关概念 1. 经济活动 2. 行业分类的单位
1. 经济活动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按照各单位(或劳动者)从事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一般情况下,一个单位至少有两种类型的经济活动,一种是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活动,一种是为保障单位正常运转所从事的内部活动。一个单位对外提供的活动往往也不是单一的,有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之分。
一个单位的活动可分为: • 主要活动 • 次要活动 • 辅助活动
主要活动 • 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为主要活动。
次要活动 • 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为次要活动。或者说,次要活动是占单位增加值份额不是最大的那些活动。
辅助活动 • 辅助活动是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一般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 • 包括:水、电、气的供应活动,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活动,企业产品的销售活动,货物及人员的运送活动,材料、设备的库存管理活动,通信及网络管理活动,计算机管理活动,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活动,财务管理活动,人员管理活动,安全监督活动,单位清洁、维护活动等。
注意, 以下活动不作为辅助活动: —本单位生产的中间投入(或中间消耗)的产品,且大部分对外销售; —为本单位自用生产的包装箱、罐头盒等的活动; —企业自营的施工建筑活动; —企业内的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2. 行业分类的单位 • 法人单位 • 产业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 • 法人单位三个条件: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产业活动单位 • 产业活动单位三个条件: —位于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 —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核算资料。
(二) 行业分类的有关原则和特殊处理 1. 一般性原则 2. 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 3. 确定单位行业性质的基本原则 4. 确定单位行业性质的三个原则 5. 跨行业多种经营活动的特殊处理
1. 一般性原则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行业类别。即每一个行业类别都按照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归类,而不是依据行政事业编制、会计制度和部门管理归类。
2. 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最理想的基本单位是产业活动单位。 • 由于统计目的和核算对象不同,划分行业也可选择法人单位或其他单位。 • 从理论上讲,所选择单位类型的经济活动越单一(同质性强),越适合采用行业小类划分行业;反之,则适合采用中类、大类或门类划分行业。
3. 确定单位行业性质的基本原则 • 在划分国民经济行业时,一个单位的行业性质是根据该单位所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确定的。 • 如果一个单位从事一种经济活动,则按该经济活动确定行业;如果一个单位从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则先确定一个主要活动,再按主要活动确定行业。
如何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 • 理论上讲:按照各项经济活动增加值的份额大小,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 • 替代指标:全年营业收入、从业人员 凡有主营业务收入的,可采用该指标判断。如果没有主营业务收入,采矿、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等活动按照销售收入判断;建筑施工活动按照工程结算收入判断;交通运输活动按照营运业务收入判断;批发零售活动按照商品销售收入判断;其他活动按照经营(营业)收入判断。
4. 确定单位行业性质的三个原则 • 自上而下原则 • 纵向一体化原则 • 横向一体化原则
自上而下原则 • 当一个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为了确保对单位划分行业的小类与中类、大类、门类保持一致,采取自上而下的原则确定企业的行业性质。自上而下的原则为:首先从最高层门类开始判断单位的行业性质,再依次判断大类、中类、小类。
自上而下原则的步骤 • 第一步:将各个活动分配到相应的门类中,再算出各门类增加值的份额,根据增加值的份额,判断单位所属的行业门类; • 第二步:对所确定的行业门类,将属于该门类的活动按照第一步的方法确定行业大类; • 第三步:对所确定的行业大类,将属于该大类的活动按照第一步的方法确定行业中类; • 第四步:对所确定的行业中类,将属于该中类的活动按照第一步的方法确定行业小类;
自上而下原则的实例 某钢铁公司从事多种经济活动有: • 型钢压延,增加值的份额分别为31 % • 桥梁钢结构制造,增加值的份额分别为11% • 房产出租,增加值的份额分别为25 % • 代理经营钢材,增加值的份额分别为33 % —按照自上而下原则,先确定门类,制造业占42%,所占份额最大。在制造业中再确定大类,型钢压延所占份额最大,故大类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中类、小类同为钢压延加工。最终该单位行业代码为3140。 —如果直接按照增加值的份额判断,该单位的行业类别属于5181(贸易代理),这显然不正确。
纵向一体化活动 • 当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且上一阶段活动的产出,为下一阶段活动的投入,则单位的活动为纵向一体化活动。 • 单纯纵向一体化活动,即某一活动的产出,仅为另一活动的投入 。 • 混合纵向一体化活动,即前一活动的产出是后一活动的投入,同时前一活动还对外提供产品或服务 。
纵向一体化原则 • 单纯纵向一体化活动按照最终活动判断行业类别; • 混合纵向一体化活动先按照增加值的份额判断主要活动,再以主要活动确定行业。
混合纵向一体化原则判断行业参考方法 • 如果各阶段增加值(或替代指标)的比重无法取得,则可以参考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与其他企业(单一从事该活动的企业)进行对比,以取得增加值比重的参考值。
纵向一体化活动举例 • 织布活动和印染活动,在同一企业织布活动的产出,作为印染活动的投入。该活动属于单纯一体化活动,其单位活动性质为印染活动。 • 渔业捕捞和水产品加工活动,在同一艘渔船上,捕捞的鱼作为水产品加工的投入,同时还有部分销售。该活动属于混合一体化活动,应按增加值的份额确定主要活动,再按主要活动确定行业。
横向一体化活动 • 当单位从事某种经济活动,该活动的产出为多种产品(或服务),且这些产品(或服务)分别属于不同的行业类别时,这种活动为横向一体化活动。
横向一体化原则 • 当横向一体化活动的产出相互独立存在,并可以单独核算和统计,则按照各个产出的增加值份额确定其主要活动,再以主要活动划分行业。 • 如果这种活动的产出难以分割,不能单独核算和统计,则将一种产出作为另一种产出的副产品归入一个行业。
横向一体化活动举例 • 屠宰活动,产出肉类,同时还产出皮毛和骨头。该活动为屠宰,产出的毛皮、骨头为副产品。 • 焚烧废物,其一种活动既有环境治理,同时也有发电。该活动要根据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或建厂立项的情况做出判断。如焚烧废物,原建厂立项为环境保护,则该单位列入7723(固体废物治理)或7820(环境卫生管理);如果原建厂立项为发电,则该单位列入4411(火力发电)。
5. 跨行业多种经营活动的特殊处理 (1)石油化工企业从炼油、原油加工到 石油制品、化工产品、化学产品、 日化产品一条龙生产,按照每个阶 段的增加值份额判断该企业的行业 性质。
(2)企业生产建筑用预制构件,如桥梁、房 屋结构等,凡在建筑工地生产并施工安 装,归入建筑业;如果在企业的工厂生 产,然后拖运到建筑工地由生产企业安 装,则根据生产预制构件和施工安装预 制构件两个阶段的增加值份额判断该企 业的行业性质。
(三) 行业分类的编码方法 • 新行业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代码由一位拉丁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行业分类代码结构图 × × × × × (数字)小类顺序码 小类代码 (数字)中类顺序码 中类代码 (数字)大类代码 (字母)门类代码
行业代码的说明 • 新行业分类的中类和小类,根据需要设立带有“其他”字样的收容项。为了便于识别,原则上规定收容项的代码尾数为“9”。 • 当行业大类、中类不再细分时,代码补“0”直至第四位。
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变动情况 (一)行业分类变动概况 (二)行业小类新旧对比情况
(一)行业分类变动概况 1.门类变动 2.大类变动 3.中类变动 4.小类变动
1.门类变动 • 行业门类的数目保持不变,但部分门类的名称 和顺序作了调整。 • 门类名称调整。 • 部分门类的位次作了调整。
门类名称调整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部分门类的位次作了调整 • “批发和零售业”调至“建筑业”后面 • “住宿和餐饮业”调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后面
2.大类变动 • 行业大类由95个调至96个 • 新增“开采辅助活动”、“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房屋建筑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等6个大类 • 减少“建筑装饰业”、“城市公共交通业”、“其他金融活动”、“地质勘查业”等4个大类 • “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合为1个大类
3.中类变动 • 行业中类由396个调至432个 • 新增“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非货币银行服务”、 “电影和影视节目制作”等97个中类 • 减少“猪的饲养”、“纺织制成品制造”、“邮政储蓄”、“防洪管理”、“轮胎制造”、 “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塑料薄膜制造”等61个中类
4.小类变动 • 行业小类由913个调至1094个 • 增加“稻谷种植”、 “葡萄的种植”、“互联网零售”、“数字内容服务”、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金融信息服务”、 “生物技术推广服务”、“网吧服务” 等329个小类 • 减少“畜禽屠宰”、 “制帽”、 “力车胎制造”、“轮胎翻新加工”、“武器弹药制造”、“海洋旅客运输”等148个小类
(二)行业小类新旧对比情况 • 按新行业门类介绍 (旧行业与新行业小类对比情况)
A 农、林、牧、渔业 • 旧行业有38个小类,新行业有60个小类,净增22个小类。 • 其中:22个小类的范围没有变化,9个小类被拆分。
行业小类(一拆多) 表 1
B 采矿业 • 旧行业有33个小类,新行业有37个小类,净增4个小类。 • 其中:29个小类的范围没有变化,4个小类被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