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讓我們一起邁向頂尖─ 臺大的未來在我們手中 陳基旺 2008. 6. 24

臺大 97 學年度「新進人員訓練班」. 讓我們一起邁向頂尖─ 臺大的未來在我們手中 陳基旺 2008. 6. 24. 大綱. 臺大為何麼需要邁向頂尖 我國高等教育面臨之困境 鄰近各國追求學術卓越之策略 臺大所處的挑戰與機會 臺大要從優秀到卓越 打造未來:追求卓越邁向頂尖 攜手共進創造未來. 臺大為何麼需要邁向頂尖 ( 一 ). 大學的使命. 培育宏觀的領袖人才與社會菁英 客觀、公正、前瞻的意見中心 大學的任務 知識的傳承 ( 人文與科技 ) 知識的創新 ( 人文與科技 ) 知識的應用 ( 人文與科技 ). 臺大為何麼需要邁向頂尖 ( 二).

Download Presentation

讓我們一起邁向頂尖─ 臺大的未來在我們手中 陳基旺 2008. 6. 24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大97學年度「新進人員訓練班」 讓我們一起邁向頂尖─ 臺大的未來在我們手中 陳基旺 2008. 6. 24

  2. 大綱 • 臺大為何麼需要邁向頂尖 • 我國高等教育面臨之困境 • 鄰近各國追求學術卓越之策略 • 臺大所處的挑戰與機會 • 臺大要從優秀到卓越 • 打造未來:追求卓越邁向頂尖 • 攜手共進創造未來

  3. 臺大為何麼需要邁向頂尖(一) 大學的使命 • 培育宏觀的領袖人才與社會菁英 • 客觀、公正、前瞻的意見中心 大學的任務 • 知識的傳承(人文與科技) • 知識的創新(人文與科技) • 知識的應用(人文與科技)

  4. 臺大為何麼需要邁向頂尖 (二) • 廿一世紀是知識經濟主導的時代 • 擁有頂尖的科技研發能力,才擁有經濟實力及國際競爭力。 • 文化與科技的創新是進步的動力 • 頂尖大學是一個國家文化與科技水準的具體表徵,也代表一個國家的國力。

  5. 臺大為何麼需要邁向頂尖 (三) • 追求學術卓越 • 加強菁英人才培育 主因: • 經濟以知識為基礎 • 學術研究及應用影響經濟之發展 • 學術卓越為國際高等教育最佳競爭策略 • 大學在知識創新、發展與菁英人才培育扮演關鍵性角色

  6. 我國高等教育面臨之困境(一) - 劣勢 研究 研究計畫同質性高,補助規模小 論文品質追求不夠 國際化程度仍然不足 教學 學生使用教育經費偏低 學生素質差異大 教的太多,學生主動學習機會太少 課程設計過於專精,視野不夠寛廣 過於依賴以考試評量學習成果 基礎建設 校數太多(160所),高等教育資源稀釋 校園教學研究設備老舊 6

  7. 我國高等教育面臨之挑戰(二) -威脅 • 研究 • 聘用新進教學研究人力條件薄弱 • 缺乏創新研究領導人才 • 國際學術論文排名尚落後 • 延攬海外及國內頂尖人才彈性薪資差異 • 兩岸三地競爭激烈 • 教學 • 教學政策遭受過多政治干擾大學地位的去超然化 • 大陸學校挖走臺灣名師,吸引台籍學生 • 基礎建設 • 對於「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經費使用限制過多;審查過於頻繁 • 新建大樓審查過於繁瑣 政府若不能長期專款挹注大學高等教育,臺灣將無法繼續成長,與國際競爭

  8. 鄰近各國追求學術卓越之策略 (一)-我國之政策 • 1999年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 • 2002年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 • 2006年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 (1999年行政院科技顧問提出:「政府應集中資源支援一所大學邁向頂尖」)

  9. 鄰近各國追求學術卓越之策略(二)-鄰近國策略比較鄰近各國追求學術卓越之策略(二)-鄰近國策略比較 註:985工程(1)1999年-2006年;985工程(2)2007年-2012年 211工程(1)1996年-2001年;211工程(2)2002年-2006年;211工程(3)2007年-2012年 9

  10. 鄰近各國追求學術卓越之策略 (三)-日本「21世紀卓越中心COE計畫」第一階段部分成果

  11. 鄰近各國追求學術卓越之策略 (四)-韓國「智慧頭腦21工程(BK21)」第一階段部分成果

  12. 鄰近各國追求學術卓越之策略 (五)-日本「 21世紀卓越中心COE計畫」目標 • 發展出世界最高水準的研究和教育據點 • 加速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最高水準大學 • 提升學生之高度自發性研究能力 • 培育優秀研究助理及教學助理 • 促進和世界一流大學之共同研究

  13. 鄰近各國追求學術卓越之策略 (六)-韓國「智慧頭腦21工程(BK21) 」第二階段目標(2006-2012) • 培育十所頂尖研究型大學 • SCI論文數進入世界十大 • 大學技術移轉名列世界十大

  14. 臺大所處的挑戰與機會(一) -SWOT分析-優勢 • 擁有最優秀的師資與學生 • 擁有均衡領域的完整大學 • 多數校友為國內外各界的菁英領袖。 • 學風自由、大學自主,思想多元。 • 在國內學術界居領導地位 • 在國際學術界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大學。 • 校地廣大為全國大學之冠 • 行政結構完整,行政人員素質佳,向心力強。 • 校園環境優美,備受師生及社會大眾肯定。 • 附屬機構眾多且均能獨立運作。 • 校譽夙佳,易吸引校友捐款。

  15. 臺大所處的挑戰與機會二) -SWOT分析 -劣勢 • 資源嚴重欠缺,每位學生年經費僅37萬,遠低於其他隣近國家一流大學。 • 校舍老舊,空間狹隘,基礎設施有待改進。 • 生師比過高,教學負擔沉重。 • 教授薪資太低,缺乏彈性,無法與同領域其他行業及隣近國家一流大學競爭。 • 個人學術表現優秀,但跨領域整合不足。 • 各個領域發展雖已盡量均衡,但部分領域仍須加以強化。 • 政府相關法令規章束縳過多,制度僵化影響行政效率。

  16. 臺大所處的挑戰與機會 (三) -SWOT分析 -機會 •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的挹注,提供臺大邁向世界百大的企機。 • 臺灣最悠久的大學,歷史傳承所累積的各學科領域研究素材及教學經驗最為完整。 • 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電資、生物科技、奈米、醫學等成為發展主流,臺大在這幾方面都有突破性發展與研究成果,可望進入世界一流。 • 臺大具有國際聲望,與國外著名大學學術合作機會多。 • 臺大領域完整,藉由跨領域教學與研究,產生新興領域及新興產業。 • 人才匯集,產學合作機會佳。

  17. 臺大所處的挑戰與機會 (四) -SWOT分析 -威脅 •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若不能長期挹注,臺大將無法繼續成長,與國際一流大學競爭。 • 大陸經濟成長快速,重點大學有後來居上的氣勢。 • 臺大與國內外其他大學及中研院,延攬優良師資的競爭日趨激烈。

  18. 臺大所處的挑戰與機會 (五) -近五年論文數成長曲線圖

  19. 臺大所處的挑戰與機會 (六) -國際排名 上海交大世界大學2006年181名進步至2007年排名172名 兩岸三地臺大排名第1 英國泰晤士報「全球200所頂尖大學排名」,臺大排名全球102 「科學研究領先全球100所大學排名」,臺大排名第61 19

  20. 從A到A+ Good to Great Jim Collins Book Summary 出版:遠流出版公司

  21. 臺大要從優秀到卓越 (一) A to A+ Good to Great 堅守刺蝟原則向前邁進 突飛猛進 飛輪逐漸累積動能 累積看得見的 實際績效 厚植實力 第五級 領導 先找對人 再決定做甚麼 面對殘酷 的現實 刺蝟原則 強調紀律 的文化 以科技 為加速器 有紀律的員工 有紀律的思考 有紀律的行動 績效激勵人心, 促進團結 1+1=4 調和一致 持續運轉 持久不墜 飛輪

  22. 臺大要從優秀到卓越 (二)-卓越的定義 卓越不是一種行為, 是一種習慣, 而且是不斷重複發生的習慣。 -愛因斯坦-

  23. 臺大要從優秀到卓越 (三)-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 “Good to Great” , 2001 by Jim Collins (齊若蘭譯,遠流,2002) • 工作與處事的態度 • 工作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建立、創造或貢獻什麼,而不在於獲得名聲、財富、權力等。 • 為了尋找最好的答案,而激烈爭辯,但又能放棄本位主義,團結一致,支持最後的決定。 • 抱持絕不動搖的堅強信念,不管遭遇多大的橫逆,都相信自己一定能堅持到底。 • 自由與責任 • 雖然很自由,但是所擁有的自由是在某種架構 • 規範下的自由。 • 在成熟的系統架構中,享有自由也承擔責任。

  24. 臺大要從優秀到卓越 (四)-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 • 成功的特質 • 真正的挑戰,不在於如何創造機會,而在於如何選擇機會。 • 成功是漸進的,由一次次成功經驗累積而成,而不是革命性的。 • 追求卓越 • 沒有充分發揮潛力,當有機會變得卓越時,卻滿足於只是追求優秀,其實是一種罪惡。 • 由優秀到卓越的轉型過程,不會比安於平庸更痛苦。 • 領導人背後的驅動力若只是害怕落後,表現通常只是平平;若有一股發自內心的創造性驅動力,渴望追求卓越而追求卓越,則能卓越。

  25. 打造未來:追求卓越邁向頂尖 (一)-臺大的使命、願景與目標 • 使命 策略規劃會議(94, 9, 10–11) • 提供師生一流學習與創新的優質環境,以培養社會菁英、提昇臺灣學術水準,協助國家經濟發展、解決人類永續發展的重大問題 • 願景 • 成為華人頂尖、世界一流的大學 • 目標 • 5年內發展10至15個領域成為世界一流 • 5到10年內成為世界前百大的大學

  26. 打造未來:追求卓越邁向頂尖 (二)-台大的核心價值 • 核心價值(Core value): • 重新闡釋『敦品勵學、愛國愛人』 • 敦品:誠信、正直 • 勵學:敬業、卓越 • 愛國:關懷、熱情 • 愛人:包容、樂群

  27. NTU - Strategic Activity System 通識/共同 課程革新 各級研究 評選機制 跨領域 研究中心 教學發展中心 菁英學程 重點突破 全校課程 結構調整 英語學程 研究獎勵制度 重點突破 卓越研究 優質教育 吸引頂尖人才 感動式教學 專家駐校計畫 華人頂尖 世界一流 社團與品格 教育 研究教授制度 新進教師 配套制度 績效導向的 彈性薪資 校園環境優質化 強化院級資源 與人事調配權責 校務會議 制度改革 資源條件 制度、環境 變革溝通計畫 引進外部 特殊專業人力 國際化環境 募款能量 人事、會計 法規檢討改造 校友關係 各級學術行政主管 遴選制度 2

  28. 打造未來:追求卓越邁向頂尖 (三)- 關鍵策略 行動方案: 優質教育 資源條件 重點突破、卓越研究 制度、環境

  29. 打造未來:追求卓越邁向頂尖(四)-臺大執行頂尖大學計畫之思維打造未來:追求卓越邁向頂尖(四)-臺大執行頂尖大學計畫之思維 我們對什麼事業充滿熱情? (願景吸引力) (衡鑑執行力) 我們在那些方面能達到世界(區隔市場)頂尖水準? (現實競爭力) 我們的經營引擎主要靠什麼來驅動? (策略建構力) 把一件簡單的事, 做到”完美” 29

  30. 打造未來:追求卓越邁向頂尖(五)-願景與策略 把一件簡單的事, 做到”完美”‧ 華人頂尖 世界一流 論文 質量倍增 計畫 世界頂尖 研究領域 吸引優秀 頂尖人才 30

  31. 打造未來:追求卓越邁向頂尖(六)-願景與策略 加強研究基礎建設 籌建研究大樓 建立研究技術人員制度 新進教師配套制度 豐沛資源 英語授課 國際學術活動重鎮 華人頂尖世界一流 世界頂尖研究領域 臺大學術講座教授 臺大特聘研究講座 加強產學合作與技轉功能 專案經理人制度 吸引優秀 頂尖人才 嚴格的卓越標準慎選 校園具世界頂尖力 之研究領域 促進整合跨領域研究 健全研究中心功能 設立準則 評估制度 建立研究技術人員制度 審慎嚴格執行評估制度 學術成果獎勵 傑出研究教授獎勵 研究生研究成果獎勵 大學部學生從事研究工作獎勵 31

  32. 打造未來:追求卓越邁向頂尖(七)-分程與總體目標打造未來:追求卓越邁向頂尖(七)-分程與總體目標 建構優質 學習與研究  校園環境 研究論文   質量倍增 十至十五個  領域達  世界一流 進入全球   大學百大 華人頂尖 世界一流 32

  33. 打造未來:追求卓越邁向頂尖(八)- 策略與措施 優秀學生 教育卓越 多元學習 延攬 優秀師資 強化基礎建設 與硬體環境 卓越與 前瞻研究 優質教學研究校園 學術國際化 行政精進 領導菁英 知識與產業 創新人才

  34. 突飛猛進 厚植實力 刺蝟原則 第五級 領導 先找對人 再決定做[甚麼 面對殘酷 的現實 強調紀律 的文化 以科技 為加速器 有紀律的員工 有紀律的思考 有紀律的行動 飛輪 第五級領導 第五級領導 第五級第五級領導 藉由謙虛的個性和專業的堅持 建立起持久的卓越績效 第四級 有效能的領導者 第三級 勝任愉快的經理人 第二級 有所貢獻的團隊成員 第一級 有高度才幹的個人

  35. 謙虛的個性和專業的堅持 第五級領導 • 謙虛的個性 • 謙沖為懷, 不愛出風頭, 從不自吹自檑. • 冷靜沉著而堅定, 主要透過追求高標準來激勵員工, 而非藉領袖魅力來鼓勵員工. • 一切雄心壯志都是為了公司, 而非自己, 選擇接班人時, 著眼於公司在世代交替會再創高峰. • 在順境中, 會往窗外看, 而非照鏡子只看見自己, 把公司的成就歸功於其他同事, 外在因素和幸運. • 專業的堅持 • 創造非凡的績效, 促成企業從優秀邁向卓越 • 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 都不屈不撓, 堅持到底, 盡一切努力, 追求長期最佳績效. • 以建立持久不墜的卓越公司為目標, 決不妥協. • 在逆境中, 不往窗外看, 指責別人或怪罪運氣不好, 反而照鏡子反躬自省, 承擔起所有責任.

  36. 攜手共進創造未來(一)-變革的心理障礙 • 人類是習慣動物 土界屋太一:組織的盛衰有兩個關鍵—沈醉於過去成功的經驗?                  過度適應現在的環境? 艾科卡:「變」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變」是一定不會成功。 吳火獅:維持現狀,就是落伍。 坪內壽夫:改變若不能維持到底,最後一定是回復原狀。 共識:天下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 毛澤東(最困難的時期):革命形勢一片大好。 • 變革的正常反應 歡迎、肯定、調適 v.s. 觀望、批評、抱怨、杯葛、反彈

  37. 攜手共進創造未來(二)-成功要訣 • 共識凝聚有參與才能形成共識,有共識才有認同,有認同才會投入,有投入才有成果。 • 創新團隊(世代交替與價值觀演變)L世代– 60歲 保守、傳統M世代– 40~60歲 努力、務實X世代– 20~40歲(新新人類)自我、品味Y世代– 20歲(新新新人類) 情趣、冒險、新潮 (木羕ㄅ一ㄤ丶)

  38. 攜手共進創造未來(三)-認識Y世代的七大要求(如何抓的住他的心)攜手共進創造未來(三)-認識Y世代的七大要求(如何抓的住他的心) • 希望獲得重視。(請重視我們) • 希望柔性、彈性、人性對待。 • 工作要有「家」的感受。 • 渴望成長與學習。 • 希望被當成工作的伙伴。 • 工作不忘幽默。 • 身教重於言教,希望老闆親身示範。

  39. 攜手共進創造未來(四)-做人做事的理念 • 基本原則 •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 點頭微笑 • 主動問候 • 肯定讚賞(天下無敵之全新觀點:從養成欣賞他人優點開始) • 關懷協助 • 禁止講潑冷水的話 • 互動要領 • 多肯定,少否定。 • 多讚賞,少批評。 • 成長秘訣 • 自我要求:要求、要求、不斷的要求,     自我要求是自我成長的秘訣。 • 自我激勵:鼓勵、肯定、讚賞及回饋。

  40. 攜手共進創造未來(五)-我們可以選擇做贏家或輸家攜手共進創造未來(五)-我們可以選擇做贏家或輸家 • 贏家永遠是答案的一部份;輸家永遠是問題的一部份。 • 贏家永遠有一個計畫;輸家永遠有一個藉口。 • 贏家常說:「讓我來幫你」;輸家常說:「那不是我的事」。 • 贏家總是看到問題的答案;輸家總是看到每個答案的問題。 • 贏家常說:「可能很困難,但希望很大」;輸家常說:「可能有希望,但困難重重」。

  41. 保存 核心價值觀 核心目的 改變 文化習慣和營運方式 具體目標和決策

  42. 信心,是最珍貴的價值 Good to Great

  43. 臺 大 校 歌 臺大的環境 鬱鬱蔥蔥 臺大的氣象 勃勃蓬蓬 遠望那玉山 突出雲表 正象徵我們 目標的高崇 近看蜿蜒的淡水 他不捨晝夜地流動 正顯示我們百折不撓的作風  這百折不撓的作風 定使我們一切事業都成功

  44. 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