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60 Views
2011 年菜籽调研总结. 中粮期货研发部 程龙云 2011/04/06. 第一天:江苏. 早上 7 : 30 抵达江苏省南通市,第一时间前往盐城东台市,与蓝海粮油戴总以及当地经销商、分管农业的镇长进行交流,并对菜籽产地进行实地考察,直接访问农民,并着重调查了与去年相同地点的菜籽生长情况。 下午:回访南通市,首先在海油碧路饲料蛋白有限公司采购经理周明东的陪同下与南通市农业局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当地菜籽生长情况。随后再度进行实地考察。. 第一天:江苏 - 东台地区. 东台地区同一地点油菜长势 2010 与 2011 对比. 2011 年. 2010 年.
E N D
2011年菜籽调研总结 中粮期货研发部 程龙云 2011/04/06
第一天:江苏 • 早上7:30抵达江苏省南通市,第一时间前往盐城东台市,与蓝海粮油戴总以及当地经销商、分管农业的镇长进行交流,并对菜籽产地进行实地考察,直接访问农民,并着重调查了与去年相同地点的菜籽生长情况。 • 下午:回访南通市,首先在海油碧路饲料蛋白有限公司采购经理周明东的陪同下与南通市农业局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当地菜籽生长情况。随后再度进行实地考察。
第一天:江苏-东台地区 东台地区同一地点油菜长势2010与2011对比 2011年 2010年 种植面积:由于去年菜籽种植效益不如小麦,今年整个东台市及苏北地区菜籽种植面积减少,减少面积绝大部分均被小麦代替。苏北地区种植面积减少约20% 单产:油菜籽单产减少约20%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冬季旱情严重,苏北地区有3个月没有明显降雨,并且气温偏低,有霜冻危害。若未来天气条件配合,单产有望回升至350斤/亩水平。否则正常条件下,单产或在300斤/亩左右甚至更低,远不及去年380-400斤/亩的平均水平 生长状况:株高平均在40-45cm,远低于去年60-100cm水平。 花期:较正常年份推迟约两周,而开花时期的延迟将缩短油菜籽花期时间,不利传花授粉进而影响单产
第一天:江苏-东台地区 种植效益:东台地区由于去年油菜籽收益较小麦为低,油菜收益为309元/亩,小麦为377元/亩,因此导致今年农民更愿意种植小麦,东台地区油菜种植面积被小麦取代约2万亩。而今年由于油菜籽单产减少,使得亩利润更加减少,同时也导致今年农民对油菜籽心理价位较高。有农民表示,菜籽不到2.5元不想卖。而种植收益是否会对明年种植面积造成实际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今年实际单产及价格而判断。
第一天:江苏-南通地区 苏北与南通地区油菜籽长势对比 南通 苏北 种植面积:2010年南通市种植面积为164.1万亩(当地农业局统计),2011年种植面积为158万亩左右,种植面积较去年减少3.7%。 单产:南通市预计平均单产为400斤/亩,较去年411斤/亩减少2.7%。南通地区情况较苏北明显乐观,其原因在于与苏北不同,南通市及附近地区(苏中以南地区)没有遭受连续干旱的局面,仅由于低温使得单产受到了一定影响。若此后不会出现突然降温,或者降水过多的情况,单产就应当大致与去年持平。 生长状况:南通市菜籽株高平均在80-85cm,生长状况较为良好,目前基本符合单产不会与去年有较大差距的预期。 总产量:由上述数据计算,南通市今年菜籽总产量在33.2万吨左右,去年为33.7万吨。 种植效益:菜籽去年净收益为271.3元/亩,今年预计为260元/亩,减少的原因还是在于单产减少。
第一天:江苏-总结 总结:江苏省2011/12年度总播种面积及单产均较上年度有所下降 种植品种:江苏各地以秦优10号、秦优7号、史力佳等为主,没有太大区别 种植面积方面:江苏地区较上年度下降约10%左右,其中苏北地区播种面积下降较苏中地区明显,主要原因依旧是油菜籽种植比较效益较低,种植户种植意愿持续下降 单产方面:2011/12年度江苏地区较上年度下降约5-10%左右,主要因素归结于苏北地区单产下降明显,约在12.5%左右,苏中地区较去年下降约在5%左右 市场心态方面:种植户对新年度油菜籽期望价格较高,约在2.50元/斤左右,加工企业对新年度油菜籽收购价格预估在2.40元/斤左右。
第二天:安徽 • 上午7:30从江苏省出发,中午抵达安徽巢湖市,与中粮粮油巢湖工厂于厂长、邵经理等交流,了解安徽省菜籽生长概况,随后在邵经理等的陪同下前往巢湖居巢区调研,途经夏阁镇西风乡、园山农场、柘皋镇、庙岗乡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当地农民、菜籽贸易商等,并对菜籽生长情况进行抽样调查。 • 晚上抵合肥市,沿途对肥东县区域作初步调研,留下初步印象,为明日作深入考察做好准备
第二天:安徽-巢湖地区 2010年夏阁镇生长状况 种植面积:巢湖地区2010年为125万亩。根据预测,今年巢湖地区种植面积将较2010年减少20%,仅为100万亩左右(其中居巢区30万亩,和县10万亩,含山15万亩,无为35万亩,庐江10万亩)。 单产:巢湖地区今年亩产较去年略有减少,在315斤左右,较去年平均330斤水平略有所下降。具体单产还需关注4月天气,若降水不足则单产或将继续减少。 产量:我们预计巢湖地区总产量较去年减少约20-25%,达16万吨左右。 生长状况:实地抽样结果显示,巢湖地区株高平均在85-90cm之间,低于去年平均的105-115cm,更低于2009年130-140cm的平均水平。 花期:较正常年份推迟约两周,而开花时期的延迟将缩短油菜籽花期时间,不利传花授粉进而影响单产 2011年巢湖地区植株抽样 2011年夏阁镇生长状况
第二天:安徽-巢湖地区 • 与江苏减产情况不同的是,巢湖地区种植面积减少更多是由于农民认为种地收益不如外出打工,从而存在面积抛荒现象。据一位农民反映,他家中约有10亩地,已经相对其他农民为多。种地时两人一年收入约为三万元,若两人均外出打工,收入则能翻番。同时,巢湖地区同样存在由菜籽转种收益更好的小麦的情况,这使得菜籽面积进一步减少。 • 可以看到,巢湖地区种植面积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业收入在当地农民家庭收入结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农民更加依赖外出打工来获得收入,因此导致抛荒现象的出现。深究其原因,应是产业结构的问题,这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
第三天:安徽-续 • 上午拜访合肥市农科院,了解今年安徽省菜籽产量与种植面积的基本情况。随后拜访丰乐种业,对今年菜籽长势等问题与对方进行沟通。中午与肥东县撮镇国家粮食储备库负责人共进午餐,下午在中粮粮油巢湖工厂邵经理陪同下对整个肥东县菜籽主产区梁园镇、八斗镇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植株抽样。 • 合肥市主要种植产区为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三地。并且据安徽省官方数据统计,该省油菜籽种植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大县有六个,分别为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寿县、霍邱县、无为县。邵经理等人前期对肥西县和霍邱县(六安市)等地也做过实地调研,了解了当地的基本种植情况。因此,深入把握肥东县和长丰县的种植情况,对我们推敲整个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种植情况,都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安徽省 菜籽生产大县分布
第三天:安徽-合肥地区 种植面积:据多个信息来源表示,合肥地区种植面积较去年有较大减少。邵经理等去年曾实际考察过肥东县种植面积,据其表示,今年肥东县种植面积仅为正常年份的30%左右。而据我们实地观察,肥东县种植面积确实有相当大程度减少,路边的田地大多转种小麦或抛荒,菜籽种植面积相当少。其主要原因除了外出打工效益高于种地效益、种植菜籽效益小于小麦收益之外,还有近年来推动的土地流转导致可用耕地减少。 土地流转:为将来开展机械化耕种作准备,整合小块农田,推平原本不平整的田地,将导致较肥沃的土壤被翻起,使得2-3年内产量受到影响,但长期来看仍对生产有利 种地效益远不如外出打工 土地抛荒现象严重 菜籽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菜籽效益小于小麦收益 菜籽耕地转种小麦 土地流转整改 可用耕地减少 土地抛荒
第三天:安徽-合肥地区 生长状况:去年秋季10月中下旬气温下降到10度以下,天气持续干旱,油菜受干冻影响较大。由于土壤缺水,根系吸不到土壤养料,苗期生长缓慢乃至停滞,其中干旱严重地块,死苗现象较多。 据丰乐种业研究员表示,他们的油菜分枝数少于去年,去年此时为12个左右,今年仅为8-9个。同时,今年株高为90-100cm,小于去年株高130-140cm。我们也对肥东县做了实地考查,今年平均株高为80-90cm左右。 今年菜籽花期较去年延迟10天左右,因此,早熟品种相对开花时间较早,产量受到影响较少。而正常品种由于开花较晚,后期温度若较快上升,将使得开花时间缩短,对后期产量影响将更大。 单产:由于上述原因,使得今年菜籽产量低于去年,更低于正常年份。据农科院表示,他们估计今年合肥地区单产为200-220斤/亩。我们认为单产将减少10%左右。 产量:在种植面积与单产的同时减少下,预计合肥地区菜籽产量相当不乐观,仅为去年的30-40%。 2011年合肥地区 植株抽样
第三天:安徽-合肥地区 种植效益:我们对油菜籽主产区肥东县的两个镇油菜小麦种植收益对比进行了详细调研,肥东县作为安徽省菜籽主产区,其情况相当具有代表意义。具体数据如下表,可以看到,菜籽效益均较小麦效益为低,并且,在计算了人力成本之后,两者效益均为负值。这验证了我们之前的结论,即种植面积减少最重要的因素是农业收入远不如外出打工收入,导致农田出现大面积抛荒现象。因此,在现行情况下,油菜籽种植面积若要得到增长,则需要更好的效益刺激,即需要菜籽效益超过小麦效益;更需要整体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结构中比例的提高。
第三天:安徽-总结 总结:通过我们两天的调研,对合肥、巢湖地区等地的种植情况有了深入准确的了解。同时我们这两天内与曾对六安、安庆、滁州等地进行过调研的当地贸易商、行业人员进行了多次交流,彼此交换了对安徽省产量的看法,得到了今年安徽省产量约为65-75万吨的共同意见。具体分析见下。 种植面积:我们能够较准确把握种植面积的地区已经包括了安徽省菜籽产区的70%左右,据我们了解,安徽省其余地区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大致减少也在30-40%左右。以此计算,安徽省今年菜籽种植面积应为去年的65-70%左右,约为600万亩。 单产:预计安徽省单产减少10-15% 产量:安徽省今年总产量将较去年减少约30-40%,即在65-75万吨之间。 注:还需要注意到的是,据了解,这些产量中估计有15-20万吨左右为农民自留口油,并不进入市场流通。因此,能在市场上有效流通的产量仅在50-60万吨左右,而去年安徽省托市企业为65家,其总压榨产能为210万吨,因此,今年菜籽收购形势将极为紧张,不考虑外部市场因素,今年安徽省菜籽收购价格预计将在2.4-2.5元/斤。
第四天:湖北 • 上午从安徽省汉口市出发,中午抵达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市是湖北省最大的菜籽种植产区,菜籽面积与种植产量都相当具有代表性,我们沿途对今年荆州市菜籽生长情况做了抽样调查,计算了菜籽收益,并与当地贸易商、经销商等行业人士进行沟通。 • 湖北省菜籽主产区主要分为三块 • A以荆州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仙桃潜江洪湖监利江陵天门沙洋钟祥枝江等油菜大县集中在该区域,长江和汉江流经该地区,适合种植油菜的油沙地较多,油菜种植传统较好,单产高,菜籽总产量占湖北60%以上。是各大型油厂采购重点区域 • B 鄂东地区:长江流经该地区,武穴蕲春浠水黄梅阳新油菜种植面积较大,菜籽总产量约占湖北20%。 • C襄樊地区:汉江流经该地区,老河口宜城枣阳油菜种植面积较大,总产量约占湖北10%
第四天:湖北-荆州地区 • 按照去年数据计算,在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之中的荆州市种植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1.6%,为全省各市种植面积之首。
第四天:湖北-荆州地区-沙市 • 荆州沙市地区: • 沙市为今年单产较好的区域,实地测量植株平均高度可以达到140-160cm,较高的已经超过170cm。要高于去年调查时荆州市平均的130cm。沙市区分枝在11-12个左右,荚数210左右。 • 沙市当地农民唯一担心的问题在于后期大风天气使得油菜植株受损,按照我们看到的植株长势,若后期天气较稳定,沙市地区油菜籽单产预计将与去年持平。沙市种植面积方面也没有太大变化,据目前情况来看,沙市地区应算今年产量较高的地区。 2011年沙市地区 植株抽样 2011年沙市地区 种植情况
第四天:湖北-荆州地区-沙市 • 荆州沙市地区种植效益: • 江汉平原地区菜籽化肥投入相对安徽与江苏等地少,使得菜籽收益较高,同时,该地区小麦亩产偏低,因此小麦收益偏低。这些原因导致的结果就是荆州沙市地区的油菜收益要高于小麦收益,因此,之前各地油菜转种小麦的现象在本地相对不明显。 • 需要注意到,小麦相对油菜仍具备的优势在于耕作与收割都可以以机械化形式完成,这使得人力方面投入要小,所以转种小麦的现象并不是不存在。
第五天:湖北-续 • 上午从荆州市出发,在沿途考察沙洋县各乡镇菜籽主产地,对植株生长情况进行了抽样考察,中午走访当地主要菜籽加工企业洪森天利,与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下午继续前往钟祥市进行考察,晚上离开湖北省,往湖南省岳阳市前进。
第五天:湖北-荆州地区-纪南镇 • 我们再度考察了荆州市种植情况,选取纪南镇为样本再度进行抽样,得到结果如下: • 生长状况:当地油菜籽分枝情况确实较差,往年多在第四层叶面分枝,今年多在第九层,开枝数明显减少。分枝数量减少的直接结果就是结荚数明显下降。 • 面积与产量:受访农户均表示种植面积较去年没有太大减少,而在单产方面,则普遍认为较去年有所下降,因此产量将有减少。 分枝情况较差,底部很少见到分枝 结荚较少,分枝结荚不到20个,占到纪南镇观测样本的80% 分枝情况较好,分枝从底部开始长出 结荚较多,占到纪南镇观测样本的10-20%
第五天:湖北-荆州地区-总结 荆州市总结:结合我们昨日对荆州市沙市地区考察结果,预计荆州市平均单产将达不到沙市地区的平均水平,单产预估将有10-20%的降幅。而种植面积可能也将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而据行业人士预估,荆州市种植面积下降可能将有10-15%,单产降幅或将为15-20%,总产量下降20-25%左右。 以下是荆州区纪南镇油菜小麦种植收益对比。
第五天:湖北-荆门地区 沙洋县纪山镇:植株高度平均在140cm左右,分枝数平均为7-8个,单株结荚平均为200-210个。据我们观测种植面积应较与去年大致持平,而产量则预计不如去年。 沙洋县十里铺镇:当地油菜籽植株高度平均可达150cm,但分枝数也在7-8个,结荚数同样为200-210个,当地农户称,去年菜籽收益较前年好,但今年产量肯定不如去年,虽然种植面积普遍没有太大变化,但菜籽长势明显较去年差。其原因在于去年播种前降水较多,导致播种推迟,而之后菜籽生长过程又遭遇干旱天气。有农户甚至表示今年亩产较差的将在200斤以下。 沙洋县后岗镇:植株高度在140cm左右,结荚数200个左右,同样有分枝生长较高的问题。农民表示去年产量尚可,但今年产量显然会下降。种植面积变化也不大,主要影响原因同样为单产下降。 沙洋县情况总结:据我们实际观测及农户反映,总体种植面积较去年持平或略为下降,而单产下降比较多。与纪南镇情况相同,正常年份分枝应于油菜植株第四节开始出现,今年普遍情况是分枝在第九节才出现,这使得尽管植株高度表现尚可,平均在140cm左右,但分枝数少,结荚数不多,在190-210个之间。 纪山镇种植面积 十里铺镇植株高度
第五天:湖北-荆门地区 钟祥地区:我们实际观测到钟祥市菜籽长势较为良好,分枝数量较沙洋县为多,且分枝高度接近正常水平。但据当地工厂介绍,钟祥市面积有20%左右的减少,单产较去年也可能有10%左右的减幅,总产量减幅约在20%左右。 下表是钟祥地区油菜小麦种植收益对比,可以看出,油菜与小麦的收益差距并不是当地油菜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虽然钟祥地区小麦单产较汉江其他地区略高,小麦收益与油菜收益差距较小,但这并不会对油菜籽种植面积造成太大威胁。油菜籽种植面积若有减少,更重要的原因应还是农民外出打工导致劳力下降,而小麦作为机械化程度较高作物,所需劳力较少,更易被农民选择。 综合今天沿途观测情况及农户反映情况,荆门市种植面积预估较去年减幅约在10-15%,单产预估受到去年干旱及降水影响较大,约在20%,总产量可能有20-30%的减少。
第五天:湖北-总结 我们以这两天行程的观测结果为基础,结合与多位当地贸易商沟通交流结果,我们大致有以下印象: 种植面积:由于油菜种植效益尚可,转种小麦存在但并未出现大面积油菜转种小麦情况,湖北省种植面积减少也大多由于农民外出打工,劳动力减少引起。总面积减少预计在10%左右。 单产:湖北省去年同样受到干旱环境影响,虽然情况没有安徽、江苏等省份严重,但菜籽长势也确实受到影响。单产预估普遍较去年减少,预计减幅在5-10%左右。考虑到近期将有冷峰来袭,湖北省或有大雨,如果风雨天气较为严重,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当地单产。 总产量:根据我们的判断,湖北省总产量或有10-15%左右的减少。这也与多位当地贸易商提供的信息相符。
第六天:湖南 • 上午拜访湖南巴陵油脂有限公司,与公司期货部负责人就今年湖南省油菜播种及作物长势进行了交流,随后前往岳阳华容县实地调研,进行植株抽样。下午赶赴长沙,晚间离开长沙飞抵北京,结束此次调研。 • 湖南省油菜种植主要分布区域在常德、岳阳和益阳三个地市区(洞庭湖平原),面积约450万亩,其中:常德320万亩,岳阳80万亩,益阳50 万亩左右,占湖南的68%左右。另外还有怀化50万亩、衡阳50万亩、湘西地区及邵阳等其他地区有一部分。 湖南省主要菜籽种植地区
第六天:湖南-总结 • 种植面积:据了解,今年岳阳部分地区菜籽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其原因为:部分农户将二季稻改成一季稻,芥菜、南瓜等地改成油菜。除岳阳外其他地区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其原因为:1.去年种植棉花效益较好,留地种早棉花。 2.农村缺少青壮劳力。湖南省总种植面积将较去年持平或略有减少。 • 生长状况及单产:目前湖南省天气较好,年前的几场雪对菜籽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对减少菜籽的病虫害有一定的帮助,部分山区由于霜冻菜籽生长缓慢,细而矮小。总体而言,湖南菜籽长势良好。 • 市场心态:今年湖南地区农民新产菜籽的心理预期销售价格是2.3-2.5元/斤左右,主要是去年棉花及粮食价格上涨,提高了农户对新产菜籽价格的预期。 • 效益对比:通过对各农作物收益对比,去年农户收入最好的是棉花。不考虑人工成本情况下,油菜种植效益也处于当地农作物种植收入的最低水平,如果加上人工成本的话油菜种植效益基本为负值,因此从种植效益比来看油菜种植劣势明显,播种面积下滑态势难以扭转。
菜籽调研总结 种植面积:2011/12年度全国油菜籽播种面积下降约6%,面积减少主要是由于效益问题(作物比较效益、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下降) 单产及总产量预估:综合评定单产平均下降(江苏下降、安徽下降、湖北下降,湖南偏好、四川偏好、贵州偏好),总产在2010基础上再度下降10%,预估约在906万吨左右。以上是我们做出的第一次评估,后面油菜籽盛花、结荚、成熟期等也是影响油菜籽单产的重要时间段,我们会继续跟踪,届时会对新季油菜籽产量做出第二次预估。
菜籽调研总结 菜籽收购形势:2011年新菜籽收购形式严峻,由于油菜籽播种面积和单产的下降导致本年度油菜籽国产菜籽总产量继续下降,这对产能严重过剩的油菜籽加工业来说,“僧多粥少”的的局面将持续,因此工厂抢购菜籽局面在本年度仍将会继续。不过油菜籽产量的下降,将对菜油价格形成强劲支撑,如果按照种植户的普遍预期价格2.40-2.50元/斤市场价的话,折算菜油价格在10700-11200元/吨,这将给予当前的菜油期现货市场价格有利支撑。 收购价格方面:当前市场预估开秤价多在2.30-2.40元/斤附近,但无论是按照当前的菜油现货价格、还是按照郑州菜油盘面1109及1201合约推导菜籽现货价格来看,高于2.40元/斤的收购价格都将面临较大风险,除非未来(4-5月)外围油粕价格大幅上涨,带动菜油、粕价格明显回升,才能使的油菜籽减产带来的价格上涨(既工厂原料价格的高企)得以传导,否则本年度油菜籽收购仍需要谨慎,建议企业随时关注郑州交易所菜油期货盘面变动及国际油脂油料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可考虑先抛菜油再收油菜籽,套保操作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