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21 Views
南京市 2013 届高三化学 学情调研分析报告.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经志俊. 一、试题特点. 高度仿真 2012 年江苏高考高考试题。 充分体现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 符合江苏化学高考 “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 表 1 试题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查统计. 二、数据统计. 表 2 全市均分统计. 表3 等级达标分布统计. 三、典型错误分析. 表4I卷典型错误分析. 表5 II 卷典型错误分析. [ 存在问题归纳 ]. 1. 学生基础悬殊,分化严重。
E N D
南京市2013届高三化学学情调研分析报告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经志俊
一、试题特点 高度仿真2012年江苏高考高考试题。 充分体现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 符合江苏化学高考 “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
二、数据统计 表2 全市均分统计 表3 等级达标分布统计
三、典型错误分析 表4I卷典型错误分析
[存在问题归纳] 1.学生基础悬殊,分化严重。 2.单项选择题中的5,7,8(知识覆盖面广)、多选题(能力要求较高) 学生错误率较高。 3.不能灵活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实验或工艺流程中的具体问题。 4.有机基础知识遗忘率高,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的思路紊乱。 5.信息素养低下,不会从图像或流程中筛选与解题有关的有效信息,新信息不能进行有效迁移与运用。 6.对化学计算有畏难心理,计算能力差,计算过程表达不规范。 7.化学用语表达不规范,简答题抓不住答题要领。
四、复习教学建议 1.加强考纲研究,准确界定复习范围 知识构建不超“纲”、能力训练不超“标”。 考试说明不作要求的“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弱酸弱碱盐的水解,立体异构体,配合物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氢键相对强弱的比较,晶体内部空隙的鉴别、与晶体边长等晶体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对d轨道参与杂化和AB5型以上复杂分子的空间构型”等内容。
①摒弃偏离江苏风格的陈题 [全国2000]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a值可否等于3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a值可否等于5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②删减超出江苏要求的考点 [2012全国]VI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VI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状结构如下图所示,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_; (2)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3)Se原子序数为______,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 (4)H2Se的酸性比H2S____(填“强”或“弱”)。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SO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三角锥形; (5)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10-3和2.5×1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2×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①H2SeO3和H2SeO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_____; ②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______; (6)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ZnS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 pm,密度为______(列式并计算),a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_pm(列式表示)。
③筛选紧扣考查热点的素材 [09江苏]已知: Cu(s)+2H+(aq) Cu2+(aq)+H2(g) △H=64.39kJ·mol-1 2H2O2(l) 2H2O(l) + O2(g) △H=-196. 46kJ·mol-1 H2(g) + 1/2O2(g) H2O(l) △H=-285. 84kJ·mol-1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12江苏]已知 Al2O3(s)+AlC13(g)+3C(s) 3AlCl(g)+3CO(g) △H=a kJ·mol-1 3AlCl(g) 2Al(l)+AlC13(g) △H=b kJ·mol-1 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kJ·mol-1 (用含a、b 的代数式表示)。
4.注重理解知识,提高认识水平 ①把握化学概念的本质
a.与H+或OH-反应的顺序 NaOH、Na2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HCl OH-+H+ H2O CO32-+H+ HCO3- HCO3-+ H+ CO2↑+H2O b.沉淀反应的顺序 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Fe3++3OH- Fe(OH)3↓; Cu2++2OH-Cu(OH)2↓ c.氧化还原反应顺序 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 Cl2+2Fe2+ 2Fe3++2Cl-; Cl2+2Br-Br2+2Cl- ②把握化学变化的规律 竞争反应的反应顺序 竞争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分类 隔离式 缓冲式 接收式 装置 ③把握化学实验的原理 杜绝负压形成 防范 连锁倒吸 常见防倒吸装置 预留 缓冲空间
5.注重知识整合,提高学习效率 ①用化学观念整合知识 条件变化 v(正)≠v(逆) 移动的原因 移动的方向 移动的调控 勒夏特列原理 Qc~K 平衡建立 平衡移动 v(正)=v(逆) 促进移动 抑制移动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火箭常用肼(N2H4)作燃料。 ⑴肼分子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的类型为_____。 ⑵已知:N2(g) + 2O2(g) =2NO2(g) △H = +67.7 kJ·mol-1 N2H4(g) + O2(g) =N2(g) + 2H2O(g) △H = -534.0 kJ·mol-1 NO2(g) 1/2N2O4(g) △H = -26.35 kJ·mol-1 气态肼在N2O4气体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反应中有4mol N—H键断 裂,则形成的π键有_____mol。 ⑶次氯酸钠与过量的氨反应可以制备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肼—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该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肼与亚硝酸(HNO2)反应可生成叠氮酸。 8.6 g叠氮酸完全分解可放出6.72 L氮气(标 准状况下),则叠氮酸的分子式为。 ②用中心物质整合知识
—C—ONa —C C— —C O —C—X —C—OH —C—OR —COOC— ④用官能团衍变整合知识
6.强化方法指导,提升解题能力 ①有套路的给套路 合成路线中有机物结构的推断:对比、转录、补缺
S2O52-+2H+ 2SO2↑+H2O NaClO+2NH3 N2H4+NaCl+H2O N2H4-4e-+4OH- N2↑+4H2O ②没套路的给原则 新情境下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产物判断:信息分析,体系酸碱性 配平依据: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问题1:如何实现“ ”取代酚羟基中的氢原子? —CHCOOH CH3 CH3CHCOOH Cl Cl2 P、△ RCH2COOH 7.提升信息素养,适应高考要求 乙烯、苯酚为原料制备α-苯氧丙酸 信息1:C→D→E 关键物质: 问题2:如何在羧酸中引进氯原子? 信息2: 问题3:如何增长碳链? 信息3:A→B→C 合成路线流程图的规范表达:结构简式,反应条件
8.强化规范训练,减少无谓失误 化学用语 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示意图、反应方程式 中文名称 官能团名称、反应类型、物质名称 简答题的表述 物质的检验:操作→现象→结论 问题的解释:原因1→结果1/原因2→结果2 言简意赅、符合逻辑
9.重视试卷讲评,及时亡羊补牢 注重测试的诊断功能与激励功能 I卷重教师点评: 基础题点评失误原因,能力题点评解题策略。 II卷重自主纠错: 对照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自主纠错,分析失分原因、领悟答题要领与规范要求。 边缘生重个别点拨: 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作出个性化的评价与引导。
抛砖引玉,敬请指正! jzjnjs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