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 促進學習的評估 」 工作坊 策略、設計

「 促進學習的評估 」 工作坊 策略、設計. 課程發展. 學生為本 建基於證據 評估與評鑑 每一個學生均有機會學習及展示其卓越之處. 如何轉變校內評估實施方式 ?. 對學習的評估 促進學習的評估. 在教學單元、學期或學年完結時所進行的評估,目的是對學習者的表現作出整體的判斷. 教師在學與教過程中所進行的評估,目的是收集學習顯證,回饋學與教,從而提高學習效能. 課程發展文件. 「促進學習的評估」對學習有甚麼意義?. 能全面了解學生學習的進程及學習表現 多元化評估能收集學生知識、能力、價值觀和學習態度等各方面的學習顯證

birch
Download Presentation

「 促進學習的評估 」 工作坊 策略、設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促進學習的評估」工作坊 策略、設計

  2. 課程發展 • 學生為本 • 建基於證據 • 評估與評鑑 • 每一個學生均有機會學習及展示其卓越之處

  3. 如何轉變校內評估實施方式? 對學習的評估 促進學習的評估 在教學單元、學期或學年完結時所進行的評估,目的是對學習者的表現作出整體的判斷 教師在學與教過程中所進行的評估,目的是收集學習顯證,回饋學與教,從而提高學習效能

  4. 課程發展文件

  5. 「促進學習的評估」對學習有甚麼意義? • 能全面了解學生學習的進程及學習表現 • 多元化評估能收集學生知識、能力、價值觀和學習態度等各方面的學習顯證 • 鼓勵學生在本身的學習上積極參與

  6. 多元化的評估模式 網上評估 口頭匯報 討論 課堂觀察 校內評估 專題研習 紙筆測驗 … …

  7. 為何評估要多元化?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和具有學習的能力,若要收集學生知識、能力、價值觀和學習態度等各方面的學習顯證,便要採用多元化的評估模式使不同能力及使用不同方法學習的學生,都有機會顯示學習成果。

  8. 如何制定有效評估以促進學與教? 評估的策略、設計 • 與學生分享學習重點及目標 • 擬定合適的評估策略及模式 • 配合學習經歷 • 全面收集有關的學習顯證 • 擬題要符合公平原則 • 明確指示及充份時間預備 • 善用回饋改進學與教

  9. 評估的策略、設計 評估模式 • 課堂觀察classroom observation • 口頭匯報presentation • 學習日誌learning log • 討論discussion • 專題研習project assessment • 學習歷程檔案portfolio assessment ……

  10. 評估的策略、設計 多方參與 • 自我評估self-assessment • 同儕評估peer assessment • 家長評估parent assessment

  11. 「促進學習的評估」主導原則 • 規畫的一部分 • 學習過程和結果 • 配合課堂學與教 • 作出專業判斷 • 提供建設性評語 • 提高學習動機 • 學生分享學習目標及準則 • 指導如何進一步學習 • 培養自評能力 • 使不同學生都有機會顯示學習成果 (評估改革小組 2002)

  12. 回饋對學習有甚麼意義? 是計畫下一步和有效教學的一部分  讓學生知道自己學到及做到甚麼  讓學生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學甚麼  讓學生知道怎樣改進

  13.  只讓學生知道對錯  只讓學生知道分數或等級  強調單一「標準」答案

  14. 如何提供有效的回饋以促進學與教? • 是否與學習重點及目標相關? • 是否與學生分享有關的評估準則? • 是否有助學生學習? • 能否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

  15. 如何善用回饋改進學與教? • 適時 • 應配合不同的評估/課業 • 聯繫有關學習重點及目標 • 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表現 • 能激發學生作出適當的改善 • 讓學生積極參與及計畫進一步學習

  16. 有效的回饋 清楚說明 • 學生學到及做到甚麼? • 學生下一步要學甚麼? • 學生該怎樣學好?

  17. 回饋不限於對、錯、打分及評等級,應逐步轉變、 給予學生精簡的口頭或書面回饋或評語,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 共同檢視及分析學生作品,以協作訂定評估準則及批改/評分方法,並 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 可通過不同的途徑(例如:定期通訊、家長會、成績報告表和學生匯報等),以傳達學生學習進程。 學校可因應學生的需要,如調適學習目標,採用不同方式組織教學內容、訂定校本的學習及教學與評估策略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