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沈奕斐 社会学系 讲师 2010 年 3 月

视觉文化与社会性别. 沈奕斐 社会学系 讲师 2010 年 3 月. 沈奕斐 复旦大学 社会学系 讲师 社会文化人类学 副主任 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 副秘书长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E-mail: fdshyf@sina.com. 专著: 《 被建构的女性 —— 当代社会性别理论 》. 长篇小说: 《 人人都爱我丈夫 》. 评分标准. 平时表现: 20% ,根据出席率、上课表现评分,如果无故缺席 2 次,成绩下降一个等级。 期中考试: 40% 。题目:建国以来的浪漫爱情观变迁 —— 以视觉材料为主论证

Download Presentation

沈奕斐 社会学系 讲师 2010 年 3 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视觉文化与社会性别 沈奕斐 社会学系 讲师 2010年3月

  2. 沈奕斐 复旦大学 社会学系 讲师 社会文化人类学 副主任 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 副秘书长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E-mail: fdshyf@sina.com 专著: 《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 长篇小说: 《人人都爱我丈夫》

  3. 评分标准 • 平时表现:20%,根据出席率、上课表现评分,如果无故缺席2次,成绩下降一个等级。 • 期中考试:40%。题目:建国以来的浪漫爱情观变迁——以视觉材料为主论证 要求:以指定的方式组成7-9人的若干支团队,根据指定的年代,做一个完整的有关浪漫爱情观变迁人文本,并进行课堂演示。 1949-1965;1966-1977;1978-1992;1993-2000;2001-2010. 评分标准:根据小组课题的科学性和上课展示的表现打分,满分30分。小组内部成员打分10分,总分40分

  4. 期末考试:40% 题目: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浪漫爱情观变迁。 要求:结合社会性别理论与实际,围绕主题,撰写论文 评分标准:论点的新颖,论证的严密、理论的运用、逻辑的严密、结构的完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言之有物,言之有

  5. 教学提纲 第一周 绪论:社会性别——一种文化质疑的视角 第二周 社会性别概述 第三周 视觉文化与性别 第四周 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六周 阅读身体 第七周 绘画 裸露的艺术 第八周 非常规明星:八卦中的个体化与性别 第九周 期中演示指导:浪漫之爱的研究视角 第十、十一周 五一与世博会放假 第十二、十三周 期中演示: 中国60年间浪漫之爱的变迁一以视觉材料为主论证

  6. 第十四周 看一部电影 第十五周 讨论: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与观看位置 第十六周 漫画:从学生的视角 第十七周 当代大学生性别烦恼 第十八周 总结与答疑 课程期间,会根据进度播放 记录片:《三寸金莲》、《百年婚恋》和《上海新娘》 电影:《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 话剧:《100%激流女情》

  7. 第一章 社会性别概述

  8. 一、什么是性别? 解构男、女的概念 仅仅是性征差异? 性征差异的意义 存在五花八门的性别

  9. 性别是再现

  10. 男性气质/主体 女性气质/客体 认知主体/自我/独立性/主动性 主体性/理性/事实/逻辑/阳刚 秩序/确定性/可预见性/控制性 精神/抽象/突变性/自由/智力 文化/文明/掠夺性/生产/公众性 认知客体/他者/依赖性/被动性 客体性/情感/价值/非逻辑/阴柔 无序/模糊性/不可预见性/服从性 肉体/具体/连续性/必然/体力 自然/原始/被掠夺性/生殖/私人性 社会性别刻板印象 刻板的两性气质

  11. 什么是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是一个“舶来词”,是英文“gender”的翻译。 社会性别强调性别是由文化指定,文化分配的,它是描述我们社会地位、角色、服装装饰、行为等作为性别身份存在的标志。 社会性别对个人意味着相同,对社会意味着差异。 社会性别的理论之源:女性主义

  12. 一、社会角色的塑造: 身份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建构理论

  13. 一、学习社会性别的意义 挑战常识,质疑真理 多一个视角看世界 批判一切不平等,重新诠释“以人为本” 方法论上的革新 改变日常生活趋向

  14. 学习社会性别理论的注意点 • 学术和实践总是有距离的 •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 女性主义的多元和矛盾 • 认识论的扩大化倾向

  15. 男性:斗争中的同志 • 女权主义是一个结束男性至上主义(性别歧视主义)、性别歧视者的剥削、压迫的运动。 • 男性在现存的性别体系下也受到了一定的压迫 。 • 用女性主义的方法研究摩梭民族的周华山学者,从自身作为一个男性的经历出发,认为“每个人都有性别,父权体制局限女性之余,也令男人承受极不人性的压力与要求,令男性的形象与心态也相当扭曲,自幼被要求在事业、性事于一切事情上坚强勇猛,要非人性的压抑、掩饰一切人性的脆弱。男性关怀女性主义,其实也是自我解脱之道,让我们轻松自在的做一个‘人’”。之所以女性主义也是男性的解脱之道,是因为“我一直以来所理解的女性主义,就是两性携手打破僵化性别标签与教条。父权制其实不是‘男压迫女’,因为男人同样是父权制受害者(虽然所获取的特权不胜枚举),而女人撒娇扮弱也是父权制的帮凶,令男人只能继续装强(虽然女人所承受的性别压力如泰山压顶)。所以,颠覆父权制只是摇动性别二元对立,让男与女不再受性别霸权钳制,从而多元活泼地超越任何平面单轨的性别二元与本质主义论。”

  16. 男性:斗争中的同志 • 贝尔·胡克斯从第三世界女性的利益出发,进一步指出,反对男性的观点是一种反动的观点,它使女权运动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可以使白人妇女夺取白人男性的权力,用白人女性至上的统治来代替白人男性至上的统治的运动。……像妇女一样,男性也被社会化了,被动地接受性别歧视的意识形态。 • 波伏娃提出,所谓妇女解放,就是让她不再局限于她同男人的关系,而不是不让她有这种关系。男人和女人从来就不是绝对对立的敌人也不能成为绝对对立的敌人,社会性别理论,也包括女权主义理论(除了极个别的极端理论)实际上要改变和达到的是不平等的思想、霸权的理念,而不是要打倒具体的每一个男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