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务实高效 再创佳绩 2013 — 2014 学年度潍坊市高中化学 教学指导意见

务实高效 再创佳绩 2013 — 2014 学年度潍坊市高中化学 教学指导意见. 潍坊市教科院 刘津 Email:wflj27@126.com. 一、变化. 政策(大环境)的变化 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 2. 高考方案的变化 《 新课程标准 》 与 《 教学大纲 》 1. 理念上的变化 2. 内容上的变化 教材的变化 1. 内容上的变化 2. 呈现方式的变化 《 考试大纲 》 的变化 1. 内容的变化 2. 要求的变化. 二、如何应对变化. 1. 固守旧阵地,坚持老做法 2. 消极对待,被动应付 3. 积极面对,主动出击.

barb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务实高效 再创佳绩 2013 — 2014 学年度潍坊市高中化学 教学指导意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务实高效 再创佳绩2013—2014学年度潍坊市高中化学教学指导意见 潍坊市教科院 刘津 Email:wflj27@126.com

  2. 一、变化 • 政策(大环境)的变化 •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 • 2.高考方案的变化 • 《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 1.理念上的变化 • 2.内容上的变化 • 教材的变化 • 1.内容上的变化 • 2.呈现方式的变化 • 《考试大纲》的变化 • 1.内容的变化 • 2.要求的变化

  3. 二、如何应对变化 • 1.固守旧阵地,坚持老做法 • 2.消极对待,被动应付 • 3.积极面对,主动出击 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4. 应对课时减少的策略 • 内容不能减少 • 要求不能降低 • 做法不能违规 • 向前向后延伸 •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提高教学效率 • 精简学习内容 • 立足基础,降低难度,重视主干

  5. 教学内容及进度

  6. 高三年级教学内容及进度

  7. 三、教学建议 • 1.推广《学案》导学 • 学生自主学习的提纲,教师教学的辅助,教学管理的抓手 • 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知识点),重点、难点、易错点,将这些知识点设计为学生自学用的情景材料或者自学阅读提纲,按照一定的格式认真编写,印发给学生。

  8. 制胜法宝 推行学案导学 • 要求在一、二轮次的复习中除习题课外每节课都要有教师自主编写的《导学案》或《学案》 • 内容至少应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是学习提纲、教师讲授的要点,也可以是学习目标、重要的知识归纳、规律总结、方法点拨等等)、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教师预计的疑难问题、例题、习题、检测题等)、课堂反馈的方式或相应的测试题、作业或思考题等

  9. 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案:预习、正课、拓展训练、测试点评、实验、研究性学习等。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案:预习、正课、拓展训练、测试点评、实验、研究性学习等。 • 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分层次学案(较高要求)。 • 要求每节课都要有《学案》。可以考虑因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两节课或几节课使用同一个学案,但不能连续长时间使用同一份学案。

  10. 2.研究课型结构,优化教学流程,打造高效优质课堂2.研究课型结构,优化教学流程,打造高效优质课堂 • (1)认真研究各学习环节的要求、目标、结构、流程,同时考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预习;交流展示;总结反思;拓展训练;测试点评;实验;化学活动(调查、咨询、访谈、实地观察等)。

  11. 预习(正课向前延伸)研究举例 • ①教师阅读教材、教师用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 ②集体研究确定教材的结构、学习内容及要求、将内容分解为知识点、确定教学难点、重点等 • ③设计预习课 • 编写、印制、下发预习提纲、设计正课时需学习小组展示的“学习成果”——学生阅读教材,依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发现问题,作好记录(或由科代表或学习组长整理)——小组讨论解决或咨询教师——正课 同时,确定预习课的时间安排、预习过程监控办法、预习效果检测办法

  12. 某学校设计的集体备课流程图

  13. (2)精研四种课型,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2)精研四种课型,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 ①要按照“学案导读——思考体验——合作探究——迁移应用”流程组织知识梳理课; • ②要按照“精选习题——精讲发散——精炼提升——反思构建”流程组织习题训练课; • ③要按照“阅读自学——整合完善——迁移应用——综合提升” 流程组织专题复习课 • ④要按照“确定典型错误——归类讲解——变式练习——训练强化”流程组织综合讲评课。

  14. (3)具体化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3)具体化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 • 例如,基本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具体概念,呈现尽可能多的正例和反例;对于定义性概念利用概念形成策略(由具体概念抽象出概念的定义)和概念同化策略(直接给出定义,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具体概念进行印证)进行教学。

  15. 3.指导学生多种学习方式并用,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3.指导学生多种学习方式并用,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 特别注重探究性学习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尽可能多的利用实验探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志向。每学期要进行一定次数的正规严谨的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设计探究性问题

  16. 如何发现探究性问题? • 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 • 利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情景) • 利用教材中的疑难点 •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化学问题 • 利用大学教材中与中学相关的知识等等 • 利用专业报刊杂志中的相关知识或介绍

  17. 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如何阅读、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何与他人交流分享思想成果等方面进行方法上的引导和训练。

  18. 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学习策略,例如,强化记忆化学用语的方法,整理课堂笔记的方法,建立错题本,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及组织策略。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学习策略,例如,强化记忆化学用语的方法,整理课堂笔记的方法,建立错题本,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及组织策略。

  19. 一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技术 • 提高阅读自学能力的SQ3R技术—— • 浏览(servey) • 就关键部分提出问题(question) • 带着问题阅读(read) • 试着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recite) • 尝试回忆已经阅读过的材料(review)

  20. 4.克服隐性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克服隐性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盲目增加教学内容,任意提高教学难度 • 不加选择的“题海战术”,大量重复的机械训练 • 大量的“伪问题”、“假问题”充斥课堂,片面追求“气氛活跃” • 无序的“自主学习”,放羊式的“课外活动”。 • 贴标签式的“讨论”“合作学习”等既耗费大量的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无实际效果的“活动”。

  21. 高三化学教学的“五不宜五反对” • 1.不宜满堂灌,反对游戏式(教学方法的选择) • 2.不宜太难,反对太易(教学内容的选择) • 3.不宜太多,反对太少(训练考试的密度强度) • 4.不宜太新,反对过时(知识内容、解题方法) • 5.反对太开放,不宜封闭 (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适可而止)

  22. 5.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5.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 (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 • (2)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 (3)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4)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 (5)改革化学实验教学,利用各学校现有的条件开齐开好各种实验

  23. 6.高一年级做好初高中衔接,各年级要注意知识本身的衔接和学习方法的不断发展6.高一年级做好初高中衔接,各年级要注意知识本身的衔接和学习方法的不断发展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四种反应类型的判断 (3)化合价 (4)酸碱盐的描述性定义 (5)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6)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4. (7)溶解度的概念,认识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8)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9)简单的混合物(两种)计算 (10)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1)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 (12)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3)常见离子的检验:Cl-、SO42-、CO32-

  25. 高中各年级要注意各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注意各部分内容在学科知识结构上的逻辑关系,不要人为地割裂化学知识。要注意在化学科学方法学习上的连续性,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化学研究方法系统。要注意理论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等内容的有机统一。高中各年级要注意各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注意各部分内容在学科知识结构上的逻辑关系,不要人为地割裂化学知识。要注意在化学科学方法学习上的连续性,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化学研究方法系统。要注意理论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等内容的有机统一。

  26. 7.注重规范化教学 • 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化教学,注意卷面整洁的训练,加强在解答化学问题时使用化学语言能力的训练,标准要高、要求要严,要从日常课堂教学抓起,从第一堂化学课开始抓起,要要求到每一位学生,渗透到每一次作业和训练中;每次测试结束要搞好二次过关和满分卷训练。

  27. 如何整合学习内容? •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 明确精神,大胆取舍 • 建立自己的教学内容体系 • 高中化学知识的分类 • 五大板块:基本概念与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 • 物质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元素化学、电化学、热化学、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溶液、元素周期律(表)、结构化学、有机化学、化学研究的方法与化学观念

  28. 8.重视一些“冷门考点”的复习 • (2008年天津理综)化学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 请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在方框内画出用该方法制备、收集干燥氯化氢气体的装置简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试剂。(仪器可重复使用,固定装置不必画出)

  29. 9.降低化学计算的难度,提高定量研究的水平 《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的七类化学计算必须学会 降低难度不是说放弃 定量研究的典型例子:将化学问题抽象为理想的数学模型;电解质溶液中的几种守恒式;利用浓度商和平衡常数的关系判断反应平衡移动的方向;定量实验等

  30. 四、化学教学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31. (一)化学教学内容的加工和呈现策略 • 教学内容的经验化策略 •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新的学习材料只有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合理的联系,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 • 陶行知:接知如接枝 • 策略:复习、提示、铺垫、引申等方式,激活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

  32. 教学内容的情景化策略 • 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情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唤起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 盐与汤 • 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

  33.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策略 • 充分注意课程内容与生活现实及现实社会的联系,重视STS间的相互联系 • 能源、环境、粮食、生命的进化等都需要化学的参与

  34. 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策略 • 将教材中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 “问题”形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35. 教学内容的直观化策略 • 化学实验、实物、标本、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 • 板书、板画、数字化媒体等教学手段

  36. 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策略 • 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储存而是检索,而检索的关键则在于如何组织信息,形成认知结构 • 把零散的知识组织成结构整体,则将大大增强记忆的牢固性,并提高检索提取的效率

  37. (二)化学的思想与方法

  38. 化学的思想和方法一:守恒的思想与整体处理问题的方法化学的思想和方法一:守恒的思想与整体处理问题的方法 • 1.质量守恒定律 •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引爆后,三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经充分反应后,测得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3.4%,则原混合气中三种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 • 外推引申得到处理化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庖丁解牛,目无全牛):将化学反应“肢解”——看成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只考虑这些原子的来龙去脉。 • Fe3C+HNO3→Fe(NO3)3+NO2 ↑+CO2 ↑+H2O

  39. a + HNO3→ 3 Fe(NO3)3+ 1 Fe3C b NO2 ↑ + 1 CO2 ↑ + H2O a/2 根据氮原子数守恒得:a=3×3+b 根据氧原子数守恒得:3a=3×3×3+2b+2+a/2 解得:a=22,b=13 定1待定系数法

  40. 2.能量守恒——盖斯定律与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2.能量守恒——盖斯定律与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 • 【例3】在常温常压下,4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的热量,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71kJ。写出两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1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2220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若生成气态水呢? • 现有5mol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3362kJ。若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 由此外推引申,得到一种处理化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只考虑某些过程的始态和终态的办法,而忽略具体的过程。

  41. 利用等效平衡解决化学平衡中的某些问题 • 利用关系式法解决工业制硫酸、工业制硝酸的化学计算问题

  42. 3.得失电子数守恒 • (1)电子的传递 • 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四氧化二氮的混合气体若干,这些气体与1.68L氧气(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生成硝酸。根据上述条件,能否计算出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如不能,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 (2)电化学的计算

  43. 4.电解质溶液中的几种平衡式 • (1)电荷平衡式 • (2)物料平衡式 • (3)质子平衡式 • 例如,碳酸氢钠溶液中质子平衡式的写法

  44. 化学的思想和方法二:分类——分类的标准与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化学的思想和方法二:分类——分类的标准与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 • (1)氧化物的分类及其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 • (2)化学反应的分类及其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 (3)化合物的分类及其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 • 例如:电解质(强、弱电解质)与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的关系;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的关系等。 • (4)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与常见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45. 化学反应的分类 • 离子反应与分子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 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 自发反应与非自发反应 • 基元反应与复杂反应 • 快反应和慢反应 • 有机反应与无机反应 • 有机化学反应的分类: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聚合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解反应(裂解与裂化) • 其他反应

  46. 物质的分类 • 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 • 晶体与非晶体 • 固体、液体与气体 • 无机物与有机物 • 营养素与非营养物质 • 氧化剂与还原剂 •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 有机物的分类 • 混合物与纯净物 • 化学药品的分类:试剂纯、化学纯、分析纯 • 单质与化合物 • 胶体、浊液、溶液 • 材料:功能材料、结构材料;金属材料、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天然材料、合成材料

  47. 酸的分类:氧化性酸与非氧化性酸;强酸与弱酸;含氧酸与无氧酸;无机酸与有机酸;挥发性酸与非挥发性酸;一元酸、二元酸与多元酸;阿伦尼乌斯酸、布朗斯台德-劳里酸 、路易斯酸;硬酸、软酸与交界酸 • 盐的分类 • 碱的分类

  48. 氯水的成分 • 氨水的成分 •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49. 化学的思想方法三:化学反应强者优先 • (1)FeBr2和FeI2分别与Cl2的反应 • (2)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2:1,现加入适量的铁粉,使溶液中的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9,则投入的铁粉与原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 (3)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中加盐酸的反应 • (4)碳酸氢钠、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加热 • (5)水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过氧化钠的反应

  50. 化学反应强者优先规律 • (6)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电火花引燃后跟过氧化钠反应后容器内压强的变化 • (7)酸性强弱与反应顺序 • (8)电化学中放电的顺序问题 • (9)金属活动性顺序 • (10)非金属元素的活泼性顺序 • (11)物质遇水首先反应。如金属钠、过氧化钠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