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長江,是中華之魂魄;三峽,是長江之精氣。 1994 年,三峽大壩正式動工。 2002 年 9 月,三峽庫區開始漲水, 135 米以下完全淹沒,

長江,是中華之魂魄;三峽,是長江之精氣。 1994 年,三峽大壩正式動工。 2002 年 9 月,三峽庫區開始漲水, 135 米以下完全淹沒, 到 2009 年三峽大壩完工,三峽庫區形成,千古三峽風貌將完全改變。 三峽水利工程總經費 2039 億元,淹沒 13 座城市,移民約 113 萬人,淹沒 1208 處歷史遺跡。 長江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全程 192 公里。隨著世界第一大壩的出現,許多

asp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長江,是中華之魂魄;三峽,是長江之精氣。 1994 年,三峽大壩正式動工。 2002 年 9 月,三峽庫區開始漲水, 135 米以下完全淹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長江,是中華之魂魄;三峽,是長江之精氣。 1994年,三峽大壩正式動工。2002年9月,三峽庫區開始漲水,135米以下完全淹沒, 到2009年三峽大壩完工,三峽庫區形成,千古三峽風貌將完全改變。 三峽水利工程總經費2039億元,淹沒13座城市,移民約113萬人,淹沒1208處歷史遺跡。 長江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全程192公里。隨著世界第一大壩的出現,許多 古跡名勝成為千古絕唱。 ------ 旅行家雜誌

  2.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古代三峽的交通全靠水路,每逢洪水季節,三峽禁航,船靠碼頭,旅行斷絕。後來在瞿塘峽北岸懸崖峭壁上開鑿了一條棧道。這條棧道從奉節鐵柱溪至巫山青蓮溪,全長65公里。古棧道始建於清光緒14年(西元1888年),歷時三年建成,其工程之艱巨,難以用語言形容。三峽工程截流蓄水後,這條棧道將全部淹沒于水下

  3. 位於湖北秭歸縣境內的香溪,又名鄉溪。發源于神農架,是流入長江的支流之一。香溪水質晶瑩,四季清澈,流淌于彩石鋪底的平坦河床,險峻陡峭的萬山峻嶺之間,直至彙入長江形成“涇渭分明‘的奇觀。位於湖北秭歸縣境內的香溪,又名鄉溪。發源于神農架,是流入長江的支流之一。香溪水質晶瑩,四季清澈,流淌于彩石鋪底的平坦河床,險峻陡峭的萬山峻嶺之間,直至彙入長江形成“涇渭分明‘的奇觀。 • 三峽蓄水,此景觀自然消失。

  4. 瞿塘峽西起白帝城,東至大溪古鎮,全長8公里。“西控巴渝收萬,東連荊楚壓群山”。白鹽,赤甲兩山雄踞大江南北,氣勢磅礴,這便是“從水彙涪安,瞿塘爭一門”的夔門,享有“夔門天下雄”的盛名。瞿塘峽西起白帝城,東至大溪古鎮,全長8公里。“西控巴渝收萬,東連荊楚壓群山”。白鹽,赤甲兩山雄踞大江南北,氣勢磅礴,這便是“從水彙涪安,瞿塘爭一門”的夔門,享有“夔門天下雄”的盛名。 • 三峽工程後,這一三峽特性的典型代表景觀根本改變

  5. 石寶寨,被建築專家列為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在一大片雲霧繚繞和綠樹掩映之中,一座孤城拔地而起,四比如削,超然卓立,恰似一片天皇的玉璽自遠處飄然飛來,巍巍然落腳在江濱的坦垣上。故當地人稱此峰為玉印山。石寶寨從江邊的山腳下到山頂高60米,人們可以從寨樓迂回而上,直達頂部。各層之間都有一條迂回曲折的轉梯相通,每層都有祖像和紀念性的碑刻。遊人盤旋而上,登臨古刹紺雨宮。古刹正殿內供有古代巴國將軍曼子塑像,廂房內有忠縣文物和名人的書法石刻。石寶寨是我國僅存的穿鬥式木結構建築,是我國南方民間建築技術的一座標誌性建築,具有不可代替的價值。三峽庫區建成後,當庫區水位達175米時,石寶寨寨樓樓門將淹沒1。93米,寨樓一層臺階有0。25米在睡眠以上,到時玉印山將成為四面環水的古道,石寶寨將臨水而立。石寶寨,被建築專家列為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在一大片雲霧繚繞和綠樹掩映之中,一座孤城拔地而起,四比如削,超然卓立,恰似一片天皇的玉璽自遠處飄然飛來,巍巍然落腳在江濱的坦垣上。故當地人稱此峰為玉印山。石寶寨從江邊的山腳下到山頂高60米,人們可以從寨樓迂回而上,直達頂部。各層之間都有一條迂回曲折的轉梯相通,每層都有祖像和紀念性的碑刻。遊人盤旋而上,登臨古刹紺雨宮。古刹正殿內供有古代巴國將軍曼子塑像,廂房內有忠縣文物和名人的書法石刻。石寶寨是我國僅存的穿鬥式木結構建築,是我國南方民間建築技術的一座標誌性建築,具有不可代替的價值。三峽庫區建成後,當庫區水位達175米時,石寶寨寨樓樓門將淹沒1。93米,寨樓一層臺階有0。25米在睡眠以上,到時玉印山將成為四面環水的古道,石寶寨將臨水而立。

  6. 白帝城原名子陽城,西元25年公孫述正式稱帝,自號“白帝”,並改子陽城為白帝城,西元37年,東漢光武帝劉秀髮兵攻蜀,公孫述不敵,戰死。蜀人為紀念“白帝”,在白帝山上修建了一座廟宇,並供奉白帝像。白帝廟內,歷代的詩文碑刻和文物甚多。其中有著名的東周時期巴蜀柳葉銅劍,漢晉時期的懸棺遺物,陶器和青銅搖錢樹等。東,西兩處碑林陳列著70多塊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歷史了。三峽水利工程竣工後,水位將抬高。白帝城將四面為湖水環繞,成為天然小島,遊船可直駛城中,完全改變了一面靠山,三面環水,背倚高峽,前臨長江的氣勢和風貌。白帝城原名子陽城,西元25年公孫述正式稱帝,自號“白帝”,並改子陽城為白帝城,西元37年,東漢光武帝劉秀髮兵攻蜀,公孫述不敵,戰死。蜀人為紀念“白帝”,在白帝山上修建了一座廟宇,並供奉白帝像。白帝廟內,歷代的詩文碑刻和文物甚多。其中有著名的東周時期巴蜀柳葉銅劍,漢晉時期的懸棺遺物,陶器和青銅搖錢樹等。東,西兩處碑林陳列著70多塊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歷史了。三峽水利工程竣工後,水位將抬高。白帝城將四面為湖水環繞,成為天然小島,遊船可直駛城中,完全改變了一面靠山,三面環水,背倚高峽,前臨長江的氣勢和風貌。

  7. 長江從青藏高原各拉丹東奔流直下,彙集百河千川,劈開崇山峻嶺,氣勢磅礴,浩浩蕩蕩,一頭撞進雄偉俊拔的夔門雄關。夔峽有稱瞿塘峽,她兩岸峭壁如削,江窄如帶,水流湍急,穿行其間,給人以“波跳恐地翻之感”。三峽工程建成蓄水後,“高峽出平湖”,是碧波粼粼,輕舟蕩漾的另一番景觀。南岸粉壁牆上的題刻,縴夫古道等古跡將被淹沒。長江從青藏高原各拉丹東奔流直下,彙集百河千川,劈開崇山峻嶺,氣勢磅礴,浩浩蕩蕩,一頭撞進雄偉俊拔的夔門雄關。夔峽有稱瞿塘峽,她兩岸峭壁如削,江窄如帶,水流湍急,穿行其間,給人以“波跳恐地翻之感”。三峽工程建成蓄水後,“高峽出平湖”,是碧波粼粼,輕舟蕩漾的另一番景觀。南岸粉壁牆上的題刻,縴夫古道等古跡將被淹沒。

  8. 秭歸是詩人屈原的故鄉,位於長江北岸屬香溪寬谷地帶的臥牛山麓,四周城牆環繞,形似一個傾斜的葫蘆,具有濃厚的古典建築風格。故友“葫蘆城”之稱。又因城牆均由石頭疊砌而成,又叫“石頭城”。 每逢端午節,秭歸人在屈原沱上賽龍舟,以次撫慰屈原忠靈。秭歸現存的名勝景觀主要有屈原祠和屈原宅(故里)。 • 秭歸古鎮,將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而沉入水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