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75 Views
給青年律師的信 -- 亞倫 • 德修茲( Alan Dershowitz ). 王正嘉律師. 選書的考量. 這本書還算便宜,不到200元,不會有太大負擔 一個我很注意的作者 刑事辯護為主的作者 辛浦森案的傳說 對於個人的幫助. 作者簡介. 波蘭移民 在美國長大的猶太人 耶魯法學院畢業,曾擔任法律學刊總編 為哈佛史上最年輕的教授(28歲) 第 14 封信 他是個很叛逆的學生,經常被老師罵.學校的生涯規劃中心認為他很有天份可以成為廣告總編、禮儀社老闆或是推銷員,他自己回憶說:老師要我作用大嘴巴跟頭腦的工作,所以我當了律師. 法律背 景資料 I.
E N D
給青年律師的信 --亞倫•德修茲(Alan Dershowitz) 王正嘉律師
選書的考量 • 這本書還算便宜,不到200元,不會有太大負擔 • 一個我很注意的作者 • 刑事辯護為主的作者 • 辛浦森案的傳說 • 對於個人的幫助
作者簡介 • 波蘭移民 在美國長大的猶太人 • 耶魯法學院畢業,曾擔任法律學刊總編 • 為哈佛史上最年輕的教授(28歲) • 第14封信 • 他是個很叛逆的學生,經常被老師罵.學校的生涯規劃中心認為他很有天份可以成為廣告總編、禮儀社老闆或是推銷員,他自己回憶說:老師要我作用大嘴巴跟頭腦的工作,所以我當了律師
法律背景資料 I • 英美法系 vs 大陸法系 • 美國的司法制度 • 法學教育的不同
1.英美法系 vs 大陸法系 • 判例法VS實體法
2.美國的司法制度簡介 • 聯邦制與違憲審查 聯邦VS州 最高法院 • 左派與右派 社會主義vs 自由資本主義 民主黨vs共和黨 • 陪審團制度VS對立式刑事制度
2-1陪審團制度 • 公正第三人眼光 電影12怒漢 • 易於操縱 22封信---啊哈理論 相信權威--第167頁
3.法學教育問題 • 美國法學院LAW School • 日本法科大學院 • 台灣的現狀
法律背景介紹II • 程序正義vs實質正義 • 價值絕對vs價值相對 • 不可能完美的制度 • 好訟的傳統—訴訟社會 • 法律下的公平正義?
1.程序正義vs實質正義I • Q1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嗎? • Q2可以為壞人辯護的? • Q3為壞人辯護也是壞人嗎? • Q4法律是公平正義嗎?
1.程序正義vs實質正義II • 陪審團制度 • 對立式而不平等刑事制度 • 檢察官的角色 • 辯護制度
2-4 辯護制度的真諦 • 為自己不認同的人辯護P.65 • 情境倫理VS角色責任 • 誠實是最上策 • 專業與之外 IQ EQ SQ
2-4 辯護制度的真諦 II • 麥卡錫主義 • 美麗島事件律師團 • 世貿中心恐怖份子
2.價值絕對vs價值相對 • 自由的精神 P.59 • 政治正確? • 性別? 藍綠? • circular reality(循環式真實) • 價值衝突且具層次的社會
3.不可能完美的制度 • 第16封信 • 問題的體系與體系的問題 • 司法系統的地下主宰 • 偏見與偏見的預防 • 自我反省
4.訴訟的社會 • 好訟的傳統 • 律師歧視case P65 • 各種律師的面貌 P205 • 托克維爾眼中的美國 P210 • 訴訟社會或法化的社會
5.法律下的公平正義? • 惡法 非法 亦法 • 絕對正義存在嗎?
結論—非法律人從這本書可以得到什麼 • 找一個典範人物 不等於名人 具體人性與抽象形象
找出可以支持的理念 --熱情(第二封信) --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職務 作自己喜歡的工作 --可以是錢嗎? (第8封信)
注意現實面 但不以錢為唯一評量(第七封信) 金錢 奴役或自由 • 錢以外的選擇 第20封 P120
結語:最重要的 • 不要聽「現成」的建言(第六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