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ANIMALS FOR ENTERTAINMENT 娛樂性動物

ANIMALS FOR ENTERTAINMENT 娛樂性動物. 費昌勇教授 台灣大學獸醫學院. Dancing bears in India 印度舞蹈熊. 幼年就 從野外補捉 ,母熊們都被殺害; 在口鼻部進行穿刺 ( 不麻醉 ) 後穿入 繫繩以控制幼熊; 跳舞賺錢; 穿刺 之劇烈疼痛,到熊死亡為止。. Photo from http://www.ironammonite.com/2010/06/the-sloth-bears-tale-dancing-no-more.html. Dolphinaria 海豚水族館. 從野外捕捉海豚; 有些在捕捉後死亡;

ad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ANIMALS FOR ENTERTAINMENT 娛樂性動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ANIMALS FOR ENTERTAINMENT 娛樂性動物 費昌勇教授 台灣大學獸醫學院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2. Dancing bears in India 印度舞蹈熊 • 幼年就從野外補捉,母熊們都被殺害; • 在口鼻部進行穿刺(不麻醉)後穿入繫繩以控制幼熊; • 跳舞賺錢; • 穿刺之劇烈疼痛,到熊死亡為止。 Photo from http://www.ironammonite.com/2010/06/the-sloth-bears-tale-dancing-no-more.html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3. Dolphinaria 海豚水族館 • 從野外捕捉海豚; • 有些在捕捉後死亡; • 受到監禁限制其自然行為; • 殘忍毆打訓練; • 離開原生之自然環境 Photo from http://faada.org/causas-en-16-delfinarios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4. 鬥狗 • 狗經人類馴養後,就失去其侵略性與領域性,所以能與人類以及其他狗自然共處; • 鬥狗是賭博用,育種培育出具有攻擊性的品種有:比特鬥牛犬(Pit Bull Terrier)、日本土佐犬(Japanese Tosa)、阿根廷獵豹犬(Dogo Argentino)、巴西非勒犬(Fila Brasileiro)等; • 這些品種具有攻擊性。攻擊性是因為恐懼或是過去經驗過的恐懼驅使,也可能是內在的掠食攻擊本性。 Photo from http://www.shouselaw.com/dog-fighting-laws.html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5. 鬥牛 • 鬥牛在上場前,會先用汽油塗牛的眼睛以混淆視線;用刺槍或矛以激怒牛;這些沒有人性的作法,是要激發牛的攻擊性與恐懼,讓鬥牛活動更熱烈。 • 尖叉造成失血並擴大傷口後,鬥牛士才正式進入鬥牛場內。在鬥/殺牛過程中,用長劍刺穿牛的心臟,助手會將匕首刺入牛脊中,然後切牛耳或尾巴炫耀勝利。 • 牛隻尚未死亡就用馬拖出場外。 Photo from http://bullfightingmaza.blogspot.tw/2013/02/spanish-bull-fighting.html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6. 鬥雞 Cockfighting • 最早可追朔至古波斯,距今6,000年前; • 寒帶鬥雞之雞冠、肉垂都要切割,以免凍僵; • 二歲上戰場;戰鬥力與待遇成正比; • 大部分國家視為非法; Photo from: http://silentsender.blogspot.tw/2011/05/anonymous-tip-exposes-cockfighting-ring.html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7. Crocodile Wrestling in Australia and Thailand 澳洲與泰國之鱷魚角力 • 此活動的最大賣點是人與鱷魚重複的互相侵略,若動物不反抗,就沒有娛樂效果。 • 這種活動型態會使觀眾誤認為這些動物必須用暴力手段控制,更忽略了這些動物在野外根本與人類沒有接觸的事實。 Photo from http://www.strangecosmos.com/content/item/112792.html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8. 馬戲團之熊、貓科動物、大象、蹄類動物 • 動物是自野外捕捉。 • 在馬戲團內都處於被監禁的狀態下,無法展現其自然行為。 • 因為常到不同地區表演,動物不停的被運輸。動物們受苦且沒有自然行為的自由度。 • 訓練方法都很殘酷,喪失野外的生活。 • 動物生存空間不足、無法與同種動物正常互動,以及運輸造成受傷。 Photo from http://caredig.blogspot.tw/2009/12/uk-government-launches-public.html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9. Toro Jubilo festival 慶典與奔牛節 • 奔牛節之牛角上綁火把,讓動物恐懼與緊迫。 • 慶典或節日人對動物殘酷被解釋為傳統。 • 活動包括繩索綁牛、徒手抓牛、騎牛(馬),激使動物更有侵略性。 • Photo from http://www.animalequality.net/news/502/grotesque-bull-burning-festival-spain-where-baying-crowd-straps-flaming-wooden-horns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10. 賽馬,賽狗,賽駱駝 • 跑得快的狗或馬被驕寵飼養,但大多數的動物都只有最低的生活水準; • 藉著確保競賽失敗來控制賭博:諸如使用藥物、電擊、鞭笞、為狗或馬放血; • 賭博與競賽掛勾造成流弊。 • 受傷的賽馬被殘忍的屠宰 Photo http://www.saawinternational.org/horseracing.htm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11. 牛仔競技(rodeo) • 競賽包括套索(roping)、猛然弓背(bucking)、與動物摔角(steer wrestling)---悲慘世界中。 • 為了操控牛馬弓背時之反應,騎士會緊抓勒在動物腰部附近的皮帶來達到狂放的騎乘。並且使用電擊棒和橫向馬刺(raking spur)刺激動物使其產生瘋狂野性的行為。 • 傷害範圍從挫傷、骨折、痲痺、氣管裂開、與死亡。 • 強迫小牛在在30哩/時的速度突然停止,使脊髓斷裂。在表演中猛擊動物,倒地時內臟破裂,造成痛苦而緩慢掙扎而死。 • 美國農業部肉品審查員Dr. C. G Haber說:「獸術競賽送來的動物屠宰,牛只剩下頭、脖子、腿、與腹部還有皮膚黏在上面。也有六至八條肋骨從背部脊椎處被打斷,很多都刺進肺內。我也見過有二到三加侖血液積存在已脫離身體的皮膚之下。 Photo from http://www.peta2.com/blog/tell-geico-to-stop-supporting-rodeos/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12. 動物不是受到妥善的照顧嗎?且如果不高興也可以不表演啊?? • 幾百年來人們知道處罰動物可以迫使動物表演。刑法也是根據人的理性,將罪與罰連結。許多宗教,在不同的觀點下,也是建立在人怕處罰的基礎之上。一般言之,恐懼的心讓人在行為上不敢隨便。 • 動物也是一樣。透過殘忍的心理學「條件操作室Skinner boxes= operant conditioning chamber」研究得知,動物在某些控制方式之下,如電擊或其他處罰,可以學會做某些事,或執行某些行動。 • 動物需要食物,以恐懼、或慾望 (譬如食物)作為控制工具就可以迫使牠們去做。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13. 動物模特兒 • 使用動物與人一起拍照,做模特兒。 • 動物正常行為被壓迫。 • 通常單獨被關在籠子裡,會造成憂鬱以及刻板化行為的後果。 Photo from http://glennlimthots.files.wordpress.com/2013/03/1-monkey.jpeg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14. 動物園理念之變遷 • 1906紐約動物園將黑人與黑猩猩同籠表示演化變遷,後被牧師抗議;1958全世界才停止展示人; • 1907德國建造了世界第一個用護城河而非圍牆之自然動物園; • 1970s生態學出現,有些動物園開始以保育作為中心思想。美國動物園協會也宣稱是其中心理念; • 保育理念之出現使動物園停止動物表演節目; • 更進一步,當底特律動物園發現動物表演之訓練不人道之後,從1969年開始停止大象表演;1983年開始停止黑猩猩表演。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15. 動物園 • 動物園常自稱是諾亞方舟Noah’s Ark • 目標: 保護(關起來) →待找到滅種原因並能補救後 →再野放回去 →健全、自我延續的動物群落 動物園常自稱是可以為棲地已遭破壞,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野外生存的動物(如狩獵)留種。動物園宣稱可以將這些動物維持在園中,直到生存條件恢復後再野放,故可維護族群之永續。動物園經常用這些話來面對動物權人士之挑戰。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16. 動物園真的能夠挽救絕種? • 動物園之基因庫太小,不能挽救物種 • 目前全世界動物園之動物族群數都太小 一個可行的基因庫(viable gene pool)來說,需要大量的動物數目。如果圈養動物(captive animals)的基因庫太小,那近親繁殖的結果會增加疾病的感受性、先天性缺陷(birth defects)等病;未來野放後,生存競爭力也不足。 以商業狗之育種為例:目前商業上所謂的純種狗(purebred dogs)總計已經發表了約五百種遺傳性疾病(500 genetic diseases)。有170種狗之品系(breeds)具有不同程度之髖關節退化症(hip dysplasia), 有119種狗之品系有漸進性視網膜萎縮症(progressive retinal atrophy) 與白內障(cartaract),這些都是遺傳性疾病。顯示出近親繁殖之遺傳性疾病(Padgett, George A. 1998)。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17. 動物園真的能養所有動物? • 某些物種很難飼養,如水生哺乳類像是海豚、某些鳥、熊貓等,動物園沒有那個條件。 • 熊貓(pandas),一直是全世界圈養動物繁殖的焦點,雖歷經數十年的努力,還是極度困難。 • 像這類物種,動物園將動物從野外抓來做育種的來源,導致野外族群枯竭。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18. 動物園的動物… • 有些物種一被關入籠舍中就非常難以發情; • 即使在經費最多的前提下,全球動物園網可以保存的物種數仍然很小; • 現實問題是:經費、空間嚴重不足、需要保存所有物種的基因庫,動物園內之動物的生活都遭受到嚴重的限制; • 大型動物機乎都僅養一隻,極少有超過二隻的。 • 若要保存物種的整體性,起碼要數百隻才夠; • 即使將全世界動物園統合起來,最多也只能保存幾十個物種而已。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19. 棲地重建(habitat restoration) • 棲地重建(habitat restoration) :大型棲地可以在人類最低的干擾下,維持並包含各類物種所需的族群數。 • 這種大型維持物種之生態系統(ecosystem)是自給自足的形式,動物在此自然之棲地下不受任何干擾; • 如果目前動物園的人員轉業至棲地保存與管理工作,那我們就有足夠之人力制止目前人類盜獵的威脅; • 動物園的維護比棲地維護,要耗費更大量之金錢。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20. 動物園內的倫理問題 • 壓抑正常之基本行為; • 同物種間的社交被限制,這對社會性動物很重要,故動物園的環境讓這些動物感到挫折、生活呆滯、神經質(neurotic); • 用圈養方式保存物種給人類錯誤之教育:在金剛猩猩的圈養造就了抽象的金剛猩猩,卻喪失了真實的金剛猩猩。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21. 沒有動物園如何教育? • 公共電視網如《國家地理雜誌》提供了很多資訊,圖書館更是知識的金礦。 • 動物園錯誤的對待動物,將牠們關在狹小的籠子裡,動物被不公平與殘忍的對待,自然天性被壓抑。怎會是正確的教育? • 所有的善事都是初始與自由的 (All good things are wild, and free)。亨利大衛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散文家、詩人)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22. 動物待在動物園裡可以活得更久 • 在某些情況下是真的,但違反了動物權; • 假設性類比:動物園抓一個人放在動物園裡展示。此人若會比先前的環境中活得更久,但這樣做是否人道? • 權衡生命的品質與壽命,壽命並非絕對有利。A tradeoff of quantity of life versus quality of life is not always decided in favor of quantity.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23. 愛丁堡動物園的大象 • 愛丁堡動物園裡展示著一頭石雕大象,一旁的告示牌寫著:「在這個動物園裡,除了這一頭以外,你看不到任何大象。」 • 愛丁堡動物園不能提供自然的環境條件,因此我們決定不圈養大象。 Photo from http://www.rampantscotland.com/visit/blvisitedinzoo.htm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24. HUNTING AND FISHING打獵與釣魚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25. Natural human behavior? • 不抑制人類的某些「自然行為」將導致一個不文明的社會。在文明社會裡,我們用兩種慣例來抑制天性的衝動: (1)具文的法律 (2)不具文的道德 • 大部分的人不打獵---無此慾望 • 神話與儀式平息獵人內心的衝突,讓狩獵合法性。 許多人不承認「人類是天生的獵人」的說法。在目前的社會中,人們不打獵也很快樂。在我們自己的社會裡,大多數人不打獵,這並非他們抑制這個本性,而是他們根本沒有這種慾望。那些常從事打獵的人,對自己的這種行為常感到內心的衝突,證據就是常有一些儀式和神話來合理化他們打獵的行為,以及淨化獵人本身,這就表示打獵不但是不自然的,而且實質上還違反我們「不做惡not to do harm」的本性。絕大多數的美國人更視此運動為不道德的。DVH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26. 世界不是由掠食者與被掠食者構成嗎? • 掠食者與被掠食者通常是以獅子與斑馬、熊與魚、狐狸與兔子為例。 • 掠食者與被掠食者通常僅指動物,但相同之類比亦可用在植物:熊吃草莓、兔子吃萵苣、蚱蜢吃樹葉。 然而,我們行為的「惡」已經遠超過「掠食」。我們並非只為了攝取營養而殺害動物,我們還把牠們當成一種運動和娛樂來滿足我們的好奇、時尚、休閒。而且經常在殺害前虐待折磨牠們,我們大批的屠宰各類動物。全世界沒有任何其他的物種會像人類這樣做,也只有人類才會去破壞生態的平衡。其實,殺害動物對我們而言是不必要的。對於獅子老虎等肉食獸而言,掠食是為了生存與不得已。道德能力區別了人類和禽獸,這也是提升使我們不再是「另一個狩獵者」的原因。動物缺乏道德能力,所以我們不能要求牠們要有道德。DVH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27. Badger-baiting http://www.rspca.org.uk/media/podcast/episodes/-/article/PRESS_Podcast_episode_Tackling_wildlife_crime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28. Bear-baiting 巴基斯坦鬥熊 • 從野外捕捉熊; • 互鬥之狗與熊皆造成傷害; • 受到監禁時限制自然行為; • 巴基斯坦特有(約50隻); • 每鬥一次養熊人得75盧比; • 熊或狗值1,000盧比; • 雙方搏鬥所的傷害即為活動的賣點,否則此活動就無賣點。此鬥爭讓人誤以為動物有侵略性。 • 熊終身都受到監禁,並且會長途旅行到不同地點重複地進行搏鬥行為。 Photo from https://donate.wspa.org.uk/form.asp?id=192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29. Bull-baiting http://www.ucalgary.ca/applied_history/tutor/popculture/PtwoE.html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30. Hog-baiting http://advocacy.britannica.com/blog/advocacy/tag/hog-baiting/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31. Lion baiting • 古代亞歷山大、波斯王Kambyses; 做過 • 1610年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要求熊園主任Edward Alleyn做過 • 1790年The Times報導在維也納做過 Photo from http://www.pitbull-history.com/gallery.php?id=1759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32. Human baiting • 1807年Sporting MagazineXVIII卷曾經描述了人與鬥狗之戰鬥; • 該故事描述一隻大型獒犬(mastiff)挑戰人類之過程; • 即使狗帶了口罩,其齒還是深入人的腹部,若當時不將狗拉開,此人的腸子會被狗拖出。 Photo from http://www.relatingtodogs.com/about-dogs/Human-baiting.html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33. Monkey baiting 人類低估了猴子的智慧與能力,以及出奇招之打鬥方式;猴子常贏狗。 Photo from: Wikipedia encyclopedia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34. Rat baiting 原則上是計算狗吃老鼠之速度。比賽必須要有:裁判、計時者;且比賽之規則沒有制式。若狗在1分鐘內吃完15隻老鼠算是好成績。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35. 行為觀察 Left photo from: http://www.jameswarwick.co.uk/do/ecco/view_item?listid=2&listcatid=39&listitemid=169 Right photo from: WSPA Advanced Concepts in Animal Welfare modules 左圖的熊可以自由如何支配牠的時間。右圖熊的行為受到限制。我們可以觀察左圖的熊在自然狀況下如何分配時間,亦可觀察右圖的熊在受限狀況下的行為。按照五項自由之「動物必須要能履行自然的行為」的要求,好的福利是指容許動物表現其自然行為之自由,故左側中的熊有較佳的動物福利。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36. Stereotypies刻板性行為 • 右圖的熊每天都持續四小時前後走動。 • 其他的刻板性行為有:馬迂迴前進與咬秣槽;母豬在豬舍內踱步與空口咀嚼。 • 刻板性行為常與在環境中受到影響的正常行為連結(如豬的覓食)。研究顯示刻板性行為較常出現在單調的環境中。 • 刻板性行為是動物心坎的烙印,牠們因行為受限而承受痛苦。 • 有人認為動物透過刻板性行為可以釋放腦啡減輕挫折;但大部份科學家認為此等行為表示動物福利差劣,因為腦啡無法長時間持續分泌。 photo from: WSPA Advanced Concepts in Animal Welfare modules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37. 長頸鹿行為的研究 Veasey et al. 1996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38. 動物福利法案執法不力分析 • 資源受限 • 執法行為搖擺不定 • 執法當局與受管者共享利益 • 執法當局執行搜查或扣押等動作的權力有限 • 執法部門之權責跨足其他政府部門,以致減低配合度 • 法令設計不良以致法庭難以界定何謂“不必要”的苦痛,產生起訴過程遭遇困難的情況 • 國內經濟與政治壓力(動物娛樂可生財) • ”以動物娛人”的行為-已深植文化當中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39. 動保團體對娛樂用動物福利之作法 • 可率先杯葛馬戲團以及動物園(通常無效) • 可發起或遊說活動以喚起對此議題之社會以及政治關注 • 學術層面上:可讓人們對此議題做出評斷,並且使其經驗與國際標準有所交流 • 可推行或提倡資源的分配以維持現有法令,以及制定新法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40. 總結:人類對動物的剝削 • 人類不顧動物的需求,將動物用於娛樂活動,為人類增添額外生活價值,對於此現象我們該如何取得協調? • 人類希望娛樂,但動物也有其基本需求,用來決定此情況的倫理規範準則如下: • 人類的慾望不應該棄動物之基本需求於不顧 • 對人類的利益應先證成對動物之損失 • 然而,動物“有免於痛苦與緊迫”及“表現正常行為的自由”被全然忽略,例如:動物互鬥娛樂人(受傷、監禁);賽馬、賽狗(受傷)。動物所有人和相關產業的經濟利益,以及觀眾的喜悅(與賭博); • 上述利益是否能與動物的損失交換?端視個人的價值觀。 人類欠娛樂性動物之公道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