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24 式 太 极 拳 多 媒 体 课 件

24 式 太 极 拳 多 媒 体 课 件. 太 极 拳 简 介.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又是一种能够防治多种疾病的健身方法,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种优秀拳种。 太极拳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 , 它的医疗、健身、技击作用 , 以及其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 , 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 , 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流传。据统计 , 目前太极拳已经传入 154 个国家和地区。太极拳发展到今天 , 已经形成众多流派 , 其中流传较广、特点明显、并被普遍认可的主要流派有五种,即 : 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和孙式太极拳。.

zinn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24 式 太 极 拳 多 媒 体 课 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4 式 太 极 拳 多 媒 体 课 件

  2. 太 极 拳 简 介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又是一种能够防治多种疾病的健身方法,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种优秀拳种。 太极拳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医疗、健身、技击作用,以及其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 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流传。据统计,目前太极拳已经传入154个国家和地区。太极拳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众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特点明显、并被普遍认可的主要流派有五种,即: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和孙式太极拳。

  3. 24式简化太极拳简介 • 24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1956年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改变而成,它把杨式太极拳的主要动作汇编在一起,可以说是精化了的杨式太极拳。它具有科学性、简化性、适应性的特点,一旦掌握终身受益。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上具有柔和、缓慢、稳静、轻灵、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的特征;在技法上讲究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内宜鼓荡、外示安逸等;在运动中要求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往返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动静有常、势势均匀、势势相连、绵绵不断。

  4. 练习中心要静、无杂念、用意不用力、轻松自然,刚柔相济,涉及全身各大肌肉群和关节的运动。因此,24式太极拳不断继承了传统太极拳所具有的“练脑,练身、练气”的三大作用,蕴涵有健身、健心和防治疾病的诸多功效,而且还具有简单、易学易练、不受场地限制,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均可练习等优点。所以,在学校众多文化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练习中心要静、无杂念、用意不用力、轻松自然,刚柔相济,涉及全身各大肌肉群和关节的运动。因此,24式太极拳不断继承了传统太极拳所具有的“练脑,练身、练气”的三大作用,蕴涵有健身、健心和防治疾病的诸多功效,而且还具有简单、易学易练、不受场地限制,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均可练习等优点。所以,在学校众多文化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5.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 太极拳运动既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目前,很多科研部门对太极拳正在进行研究。通过从医学、心理学、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

  6. 1、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太极拳采用心静用意,全神贯注,不存杂念的练法,亦即是强调练意、练气和练身三结合。这种意识结合身体锻炼的方法,能使大脑皮质有关中枢神经形成一个特殊的优势兴奋性,而周期其他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由于负诱导机理,使某些与慢性病有关的兴奋灶加强了抑制,而神经中枢的相互诱导,使病灶得到积极的调理。久之,可修复和改善某些神经中枢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因而病状得到控制、减轻或消失,使机体康复。

  7. 2、保养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养作用。太极拳吸气时扩大腹腔;呼气时收缩腹部,运动轻灵,外柔内实,刚柔相济。腹压增大有助于血液循环的通畅。腹压的改变又相应地调节胸压 ,有利于增强心脏的功能。同时,在练拳过程中全身肌肉有节奏的放松与收缩,起到使毛细血管反射性扩张和血流通畅的作用。从而可减轻心脏的负担,血压也相应有所降低。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8. 3.促进呼吸系统的作用 • 太极拳的呼吸遵循缓慢深长 ,其作用是: • ①呼和吸都比较充分 ,吸足、呼够。 • ②肺(血管)内气体交换充分。 • ③呼吸肌运动柔和。 • ④腹压、胸压的变化平缓、渐进 ,对内脏起到“按摩”作用 ,使呼吸器官得 到充足的血液供应 ,从而使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得到改善。

  9. 4.改善消化系统的作用 太极拳运动讲究松静安舒、通畅气血、阴阳平衡、导引经络、使血脉流畅、循环加强、内脏器官的供血供氧增加;运 动时以腹式呼吸为主,对于隔肌、腹肌、肝、脾和胃肠等均起按摩作用,改善了全身循环。因此 ,消化器官 (特别是胃肠组织) 得到良性刺激,使胃窦炎或慢性溃疡症状得以改善。

  10. 5.增强运动系统的作用 • 练拳时要达到“一动无有不动” ,要求全身的骨骼、关节、腰腹肌群都要充分调动,从而提高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脊柱的活动幅度。肌肉和关节由于血液循环的改善而得到充足营养,增强肌肉的弹性、伸展性和灵活性,发展了肌肉力量。因此,对颈、 肩、腰、腿痛和关节瘀血等疾病起到防治的作用。

  11. 6.疏通经络功能的作用 • 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高度统一的阴阳调控系统。 • 太极拳松静安舒、周身协调、通畅气血、阴阳平衡、导引经络、气贯全身、神形合一。从整体上把握人体阴阳的平衡,对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调整具有功效。

  12. 7.调养心息的作用 • 从气功角度说:太极拳的“精神内收”,充分强调人的精神能动性的作用,被誉为 “精神体操”,具有提高精神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可以 淡化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心理感情。而许多生理上的疾患,都与这“七情”有关。太极拳讲究柔化,刚柔相济,随机转化,有利于人们的心态、心理的调整,减少内向性格的负面影响,增进身心的健康。

  13. 8.抗老防衰的作用 • 太极拳以其轻、柔、平稳 ,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在用力均匀的全身运动状态下,使身体各肌群都能得到锻 炼,从而增加了肌力、肌弹性、肌肉的兴奋性 ,使人精神充沛,不易疲劳。 综上所述, 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所 以,太极拳健身是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是中国传统养生、医疗、保健运动方法的典型代表。

  14. 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重点课程24 式 太 极 拳

  15. 一、教学要求 • 1.熟练掌握24式太极拳套路,具有独立运用太极拳健身的能力。 • 2.在理论知识方面: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太极拳运动的基本原理,掌握太极拳基本功、基本动作、基本理论、具备自学其他太极拳套路的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完成太极拳课的教学内容。 • 3.在身体素质方面:抓好学生基础素质与专项素质(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不断增强学生活动能力。

  16.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7. 三、教学内容纲要 • 1.基本内容 • (1)基本技术:24式太极拳(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脓、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背、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 (2)专项素质:太极拳的基本功、基本动作 • (3)理论部分:太极拳概述、太极拳的科学健身原 理、太极拳的分类

  18. 2.基本素质 (1)速度素质练习 (2)耐力素质练习 (3)力量素质练习 (4)柔韧性,弹跳素质练习 (5)灵敏、协调性素质练习 3.考试内容 (1)理论考试,24势太极拳的理论及动作名称 (2)专项技术; 24式太极拳 (3)技术动作技评 四、教学内容纲要

  19. 五、教学进度 • 1.基础理论课2学时

  20. 2.技术课20学时

  21. 太极拳健身祛病机理 • 太极拳健身祛病机理、健身功效的机理研究 • 朱有源在2002年研究得出:在论述人体衰老的机理、太极拳的特点和健身作用的基础上 ,对太极拳健身功效的机理作了系统的剖析 ,认为太极拳能提高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 ,延缓大脑衰老的进程 ;太极拳能使全身气血流畅 ,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太极拳能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全面锻炼 ,延缓机体衰老的进程。

  22. 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精、气、神的调养 • 郭琼珠在1998年研究表明:根据中医理论,“精”、“气”、“神”在人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太极拳的运动机制有助于人体“精”的固守、“气”的滋养和“神”的调节,因而具有养生强体、调节身心的保健功能。

  23. 太极拳锻炼对植物神经调节作用 王遇士,林北生等在1994年研究表明:采用了梁月华等制定的综合指标测定法,分析了太极拳对人体植物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太极拳锻炼可明显降低动脉血压、增加口腔唾液分泌量、脉搏间隔延长、缩短呼吸间隔的作用,起到调节大脑的植物神经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24. 24式太极拳攻防含义及其应用 • 在学习24式太极拳时,对各拳势的技击方法与攻防含义应有一个了解和认识,这对正确掌握动作姿势,了解技术本质,体现太极拳内刚外柔的运动特点,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下面讲解有代表性的几个动作;白鹤亮翅、高探马、云手、如封似闭的攻防含义及其应用。

  25. 白鹤亮翅的攻防含义及其应用 • 攻防含义 • 如对方从我一侧用双手击我,我用右手或左手上提到前额后展开,使对方的左手或右手被我上提分开,即即把对方的力量分散。

  26. 高探马的攻防含义及其应用 • 攻防含义 • 假设对方用手击来,我随将接住对方之手,往怀内采收。同时将右手由后而向上前,往对方的面部用掌探击。

  27. 如封似闭的攻防含义及其应用 • 攻放含义 • 假设对方用左手握我的右手,我即仰左掌经右肘下前穿,向对方左手腕格去,使其从我右手上分开。

  28. 云手的攻防含义及其应用 • 攻防含义 • 假设对方从前面右侧有右手击我胸部,我用小臂一侧与对手的右臂沾粘,自下而上划弧,两手臂的用力一样。

  29.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与学

  30. 第一部分基础部分

  31. 第二部分分解动作

  32. 第三部分常见错误动作与纠正

  33. 二十四式太极拳完整动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