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660 Views
安全标准化与 QHSE 管理体系整合工作交流材料. 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 2013 年 4 月 19 日. 内容提要. 一、企业简介 二、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认证的主要做法 四、强化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 五、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效果 六、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企业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简称洛阳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特大型油、化、纤一体化石油化工企业,始建于 1978 年,目前原油综合加工能力 1000 万吨 / 年,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大型石油化工基地。. 一、企业简介.
E N D
安全标准化与QHSE管理体系整合工作交流材料 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 2013年4月19日
内容提要 一、企业简介 二、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认证的主要做法 四、强化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 五、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效果 六、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企业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简称洛阳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特大型油、化、纤一体化石油化工企业,始建于1978年,目前原油综合加工能力1000万吨/年,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大型石油化工基地。
一、企业简介 目前生产系统主要有炼油、化工、化纤三个板块,可生产汽油、柴油、聚丙烯、苯、精对苯二甲酸、聚酯切片、涤纶长丝、短纤等60多种石油化工化纤产品。
一、企业简介 分公司 1999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UKAS国际证书,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确定为首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2002年发布了HSE管理体系;2003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10月把质量、环境、HSE管理体系进行整合,发布实施了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整合型管理体系(QHSE),2006年获得北京三星九千认证中心颁发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体系4个认证证书。 2010年6月份通过了4个管理体系的再认证。
一、企业简介 2010年,把《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要求与QHSE管理体系进行了融合,12月份以97.5的考评成绩通过了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北京三星九千认证中心对分公司的安全标准化考评验收。 2011年2月经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核准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并取得了相关证书。
二、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使企业在装备、管理和人员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也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认证的主要做法 1、把安全标准化内容与QHSE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整合 由于ISO14001、ISO9001、GB/T28001、HSE管理体系,在指导思想、标准要素内容上有很强的关联性,在体系运行模式、文件架构上基本相同,各系列标准本身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所以,以“八项基本原则为基础,采取共性兼容、个性互补”的思路,我们2004年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体系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整合型管理体系,简称QHSE管理体系。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认证的主要做法 1、把安全标准化内容与QHSE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整合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实际上也是一种管理体系标准,它与GB/T28001、HSE管理体系相比,在架构上、运行和管理模式上都相同,只是在要素的设置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保险、重大危险源、工艺安全、警示标志、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职业危害项目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等条款上,安全标准化对上述条款的要求更具体。但安全标准化对内审、管理评审、信息交流、记录、文件等要素的要求则不如GB/T28001和HSE管理体系具体。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认证的主要做法 1、把安全标准化内容与QHSE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整合 根据QHSE管理体系的运行经验,我们认为,把安全标准化与QHSE管理体系进行整合是完全可行的。整合思路是:以QHSE管理体系为基本框架,采取共性兼容、个性互补的方法, 把相同或相似要素合并,不同要素保留,就高不就低,形成整合型管理体系标准条款。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认证的主要做法 2、按照标准要求和整合思路修订管理体系文件 成立QHSE管理体系文件修订小组,由企管处牵头负责、安全环保处配合、北京三星九千认证中心给予指导,外出集中修订QHSE管理体系文件,对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结合企业的QHSE管理体系和中国石化安全健康环境(HSE)管理体系,按照河南省安监局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对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整体策划,对管理手册和有关程序文件、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补充完善了安全标准化规范要求的内容。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认证的主要做法 2、按照标准要求和整合思路修订管理体系文件 为了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和宣传贯彻及实施的方便,按照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在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手册及程序文件中把安全标准化标准要求的内容做出相应标记。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认证的主要做法 3、加强安全标准化规范和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和运行 为了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按照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开展安全标准化知识的宣贯培训,先后3次派出6人参加河南省组织的安全标准化考评员培训,均取得了考评员资质证书。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认证的主要做法 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共147人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河南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实施指南》等标准进行培训学习。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认证的主要做法 为提高全员风险意识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技能,举办了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知识培训班,对机关处室、直属单位和各生产车间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各单位也组织职工对安全标准化的有关标准及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两种基本方法(JHA、SCL)进行了学习培训,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员考试。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认证的主要做法 各单位成立了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小组,列出了所有的生产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清单,组织员工按照所学方法逐项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通过隐患治理、制订防范措施等手段进行了有效控制。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认证的主要做法 为了做好体系运行工作,组织专业人员编制了《安全标准化考评细则相关证据对照表》,下发各单位进行对照自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分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对照《河南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对自评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认证的主要做法 4、顺利通过安全标准化现场考评验收 2010年12月10日-11日,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北京三星九千认证中心对分公司的安全标准化作进行了考评验收,得分为97.5分,顺利通过了二级安全标准化企业认证要求。
四、强化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 安全标准化体系认证不是目的,通过加大管理体系运行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为此,按照QHSE管理体系工作要求,分公司每年坚持开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外部审核,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使管理体系得到了持续改进,有力的推动了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强化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 1、加强对管理体系运行的统筹策划。根据对管理体系日常运行、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的检查情况及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事项要求,每年年初对分公司体系运行工作进行统筹策划和具体安排,以指导全年体系的运行工作。
四、强化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 2、不断修订完善体系文件。及时对体系文件有效性、适应性进行评价,不断修订完善。完善了制度管理平台,对制度的立项、起草、审批、发布、更新、作废等环节进行控制,实现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强化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 根据生产需要,制修订了《装置交付检修前和交付生产前HSE条件节点检查确认管理规定》、《盲板抽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苯防护管理规定》等45项HSE管理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
四、强化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 3、持续开展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工作。 分公司每年组织一次针对作业活动、管理活动和设备设施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进行隐患治理。各单位根据《重大风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对日常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重大风险,制订并实施“一评三案”,有效削除和控制了重大风险。
四、强化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 4、推行标准化作业,规范全员安全行为。全面梳理修订完善风险性作业操作规程,推进标准化操作文本化和声像化;建立《标准化操作管理制度》,推动标准化操作的识别、制订、培训、实施、检查等各环节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岗位操作标准化练兵比武,提高全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引导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
四、强化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 5、按照检查表进行内部审核,促进体系有效运行。分公司每年进行两次内审,为了使内审更加规范,分公司组织将QHSE管理体系所有文件进行分解,找出关键控制点,编制检查条款,制定检查方法,每一个单位都有针对性的检查表。检查表既是各单位开展自查自改的依据,又是管理体系内审的审核依据,避免了检查人员检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进了各单位对各项管理制度和体系作业文件的落实。
四、强化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 6、完善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建立完成了法律法规识别评价信息化平台,购置了“法律法规数据库”,实现对法律法规的获取、识别、评价、更新等过程的“一体化”管理。开展合规性评价工作,确保分公司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四、强化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 7、重视全员管理体系知识的培训。加强体系标准、体系文件的学习,分层次组织中层领导、科级领导、内审员,员工进行体系知识的培训学习,使管理体系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渗透到实际工作中,培养了一批既懂生产经营又懂体系运行的管理人员,保证了体系有效运行。
四、强化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 8、积极推行HSE管理信息化系统。按照集团公司统一安排,建立了HSE管理信息化系统,它涵盖了HSE管理的核心业务,可以实现教育培训、风险管理、隐患管理、承包商管理、三同时管理、作业许可管理、HSE检查与观察、事故管理、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公共安全管理、环保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应急管理等15项HSE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分公司自2012年11月上线运行以来,不断加强管理和应用实践,逐步完善各模块的使用功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五、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效果 1、有效地控制了重大风险,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洛阳分公司自2009年以来,没有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取得了良好的安全业绩,对每年评出的重大风险都进行了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完成前均制定了控制方案和应急预案,使重大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五、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效果 2、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了安全工作闭环管理,安全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得到了提升,使安全管理进一步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迈进,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为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效果 3、广大员工的HSE意识和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我要安全”专题活动的开展,广大员工自主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广大员工树立了风险意识,掌握了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至少两种方法,把预防为主的理念变成了具体行动,在作业之前先想安全,先进行危害分析,然后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广大员工的安全行为不断规范,违章现象逐渐减少,遵章守纪已逐渐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
六、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体系整合及其有效运行的关键 管理体系整合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需要,是大势所趋。体系运行后如何保持与提高更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而领导重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单位领导对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重视程度不同,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必然不同。实践证明凡是体系运行效果好的单位,都是领导非常重视的单位。
六、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几点体会 2、必须处理好整合管理体系与传统管理的关系 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一定的阶段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传统的管理方法在某些方面已不能很好适应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时,要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把积极的、有效的纳入到整合管理体系,对不适宜的要放弃,从而为整合体系的有效运行创造条件,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六、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几点体会 3、过硬的内审员队伍是体系运行的有力保障 内部审核是体系保持与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体系能否按照体系文件要求有效运行,需要一批懂生产经营、有管理经验又能够结实际、灵活运用标准对体系运行的适宜性、有效性做出评价的审核人员。加强内审员的体系标准知识培训,对内审员参加内审工作情况进行评比,不断地提高内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QHSE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以上是我们在体系整合和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我们的体系整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还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体系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以上是我们在体系整合和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我们的体系整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还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体系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