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713 Views
指導教師 : 黃峰蕙 老師 報告學生 : 碩研人資一甲 王粧瑩 MA27Y206. 情緒管理 論文選讀報告 III. 親密關係、情緒與生活滿意度 - 正向情緒的中介效果. 作 者:蘇倫慧、賴志超、趙淑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生 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第 15 期 2013 年 12 月. Outline. 緒論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綜合討論與建議. 緒論. ▪根據 Erikson(1968)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大學生處於青少年後期,正要邁入成年前期的階段 ‧ ▪ 追求親密與歸屬的關鍵階段 ‧
E N D
指導教師:黃峰蕙 老師報告學生:碩研人資一甲 王粧瑩 MA27Y206 情緒管理 論文選讀報告III 親密關係、情緒與生活滿意度- 正向情緒的中介效果 作 者:蘇倫慧、賴志超、趙淑珠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生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第15期 2013年12月
Outline 緒論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綜合討論與建議
緒論 ▪根據Erikson(1968)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大學生處於青少年後期,正要邁入成年前期的階段‧ ▪追求親密與歸屬的關鍵階段‧ ▪書寫日誌 ▪國內學者金樹人首創的心理位移日誌
緒論 ▪正向心理學的觀點,增進心理健康的方式除了降低負向情緒,需要提升正向情緒與生活滿意度‧ ▪Seligman(2002)統計,1/100 積極心理的文章 ▪以調查法探討大學生親密關係、情緒與生活滿意度的關聯‧ ▪探討心理位移書寫法對親密關係、情緒與生活滿意度的介入效果‧
文獻探討 (一)親密關係、情緒與生活滿意度 1、親密關係與情緒 2、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 3、親密關係與生活滿意度 4、情緒與生活滿意度
1.親密關係與情緒 ▪人有「七情六慾」 ▪《禮記》:「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牛津字典情緒的定義:心理的激動與興奮的心理狀態 ▪Ekman(1992)強調全世界不同文化的人,普遍可辨認出四種共同的情緒:恐懼、憤怒、悲傷和快樂
1.親密關係與情緒 ▪親密有「愛」與「依戀」 ▪Singer 與Ryff(2001)提出證據支持正向人際關係 能預測身心健康。 ▪情緒是身心健康的催化劑—正向情緒的深層經驗能 有效抵抗壓力及疾病。 假設一:親密關係與正向情緒有正向關係‧
1.親密關係與情緒 ▪分手失戀造成的失落是影響大學生最久的痛苦事件(李佩怡,1996)。 ▪邱育姿(2008)的研究中,戀愛的大學生比一般異性朋友的 來往會產生更多的情緒反應,例如「莫名情愫」、「甜蜜感動」 、衝突悔疑」、「獨佔排他」 、「相思依賴」與「傷心失落」。 假設二:親密關係與負向情緒有負向關係。
2.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 ▪Fredrickson(2001/2004)發展的正向情緒的拓展建構理論 是正向心理學的核心理論。 ▪負向情緒的種類遠大於正向情緒的種類。 ▪負向情緒(例如憤怒、恐懼和哀傷)不同的情緒表情特徵。 正向情緒(例如愉悅和樂趣)彼此間比較難差異化。 ▪人們經歷正向情緒,進而改變思想和行為模式;此對人們 未來艱困的時刻,有預作準備的功用。
2.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 ▪例如,孩童在學校遊戲中愉悅和嬉戲,讓孩童有當時的快樂;孩童同時也「建構」身體、智能、心理和社會的資源。遊戲讓孩童在玩耍活動中,身體活動時,發展身體協調,增強體力;在遊戲的策略中,發展問題解決的技巧和學到新資訊;發展抗壓力、堅韌力、積極樂觀的心態和認同感;在團隊的友愛中,強化人際聯繫,可能成為未來關鍵的社會支持。此外,在安全和親密關係中經驗到愛(love)的情緒,讓人們趨向於探索和欣賞所愛的對象。
2.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 ▪拓展建構理論最核心的觀念是:正向情緒具有兩大核心功能: 即時的拓展功能和長期的建構功能。正向情緒會產生非特定的 行動傾向,並且「拓展」個人注意、認知與行為的範圍,使個 人能更有效地吸收與分析資訊,進而發展創新與適應的思考行 為模式。正向情緒讓思考行動能力更加寬廣。 ▪正向情緒可抵銷負向情緒,甚至是負向情緒的解藥 ▪正向情緒提供心理復原所需要的心理資源,促使個體利用正向情緒緩解負向情緒的負面影響。 假設三: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有負向關係。
3.親密關係與生活滿意度 ▪過去的文獻發現人際關係與生活滿意度有正向關聯 (Berscheid, & Regan, 2005;Collins & Madsen, 2006;Reis, Collins, & Berscheid, 2000)。 ▪學者們強調親密關係是人的基本需求,影響著身心健康 (Baumeister & Leary, 1995;Deci & Ryan, 1991) ▪大學生的社會支持來源可能是家人、情侶、親友、同學、社團或網路社群 的朋友。這些親密關係提供的社會支持對壓力形成緩衝的作用,有助於提 升生活滿意度(黃郁婷、李嘉惠、郭妙雪,2011;Atienza, Collins & King, 2001) ▪大學期間的情侶關係可能是學生最重要的社會支持之ㄧ。 穩定及滿意的親密關係甚至能影響後續的整個生命週期(Mikulincer& Florian, 1998)
3.親密關係與生活滿意度 ▪親密關係是影響生活滿意度的最重要的因素 (Argyle, 1987;Arrindell,Heesink & Feij, 1999;Arrindell & Luteijn, 2000;Markus, Ryff, Curhan, & Palmersheim,2004;Myers, 1993) ▪夫婦中,若配偶過世會有失落與哀傷。失落者約要十五年才 能恢復生活滿意度。可見重要親密伴侶與生活滿意度有緊密 的關聯(Wortman, Wolff, &Bonanno, 2004) 假設四:親密關係與生活滿意度有正向關係。
4.情緒與生活滿意度 ▪正向情緒影響生活滿意度(Diener et al., 1999) ▪快樂的人比憂鬱的人身心較健康且較長壽(Diener & Chan, 2011;Seligman et al., 2005) ▪正向情緒對個人許多面向有益,例如工作表現和利他行為 (Lyubomirsky , King, & Diener, 2005)。 ▪孤單分別和正向情緒與生活滿意度成負相關(Lee & Ishii-Kuntz, 1987)。 ▪快樂或沮喪與生活滿意度有關(Lazarus, 1991)。 Schwarz 與Clore(1983)發現晴天時人們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 天氣會影響人們的心情,進而影響生活滿意度。 ▪情緒有提供生活滿意度訊息的功能(Schwarz & Clore, 2003)。
4.情緒與生活滿意度 ▪發現在美國911 災難後正向情緒能緩衝人們的沮喪,讓性格堅韌的人恢復 生活滿意度與樂觀。Fredrickson, Tugade, Waugh 與Larkin(2003) ▪正向情緒拓展了個人思考行動的範圍,增進個人內在與外在的心理資源, 進而提升個人在逆境下的復原力(Cohn, Fredrickson, Brown,Mikels, & Conway, 2009)。 ▪正向情緒能調節負向情緒的負面影響(Fredrickson, Mancuso,Branigan, & Tugade, 2000),並且能增進生活滿意度。 假設五:正向情緒與生活滿意度有正向關係。 假設六:負向情緒與生活滿意度有負向關係。
H1:親密關係與正向情緒有正向關係。 H2:親密關係與負向情緒有負向關係。 H3: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有負向關係。 H4:親密關係與生活滿意度有正向關係。 H5:正向情緒與生活滿意度有正向關係。 H6:負向情緒與生活滿意度有負向關係。
文獻探討 (二)書寫法相關研究 1、情緒式日誌書寫相關研究 2、心理位移書寫法相關研究
1.情緒式日誌書寫相關研究 ▪Pennebaker開展了情緒式書寫的典範 ▪以實驗設計法將受試者隨機分派到書寫組及控制組,並請參與者連續四天書寫其一生最受創傷經驗中最深層的想法與感受後,發現書寫者免疫功能及健康狀況比起控制組顯著地提升。 Pennebaker 再將書寫範圍擴展到一般的生活主題(例如,失業)。每天只要書寫十五分鐘,連續三天書寫個人的重要經驗就能提升身心健康。 ▪情緒式書寫對血壓、癌症、戒煙、自我揭露、情緒經驗、認知概念、心理幸福感與行為調整都有助益。情緒式書寫對個人情緒、身體與心理健康有正面效果(Pennebaker, 1997;Pennebaker & Beall, 1986;Pennebaker, Kiecolt-Glaser, & Glaser, 1988)
1.情緒式日誌書寫相關研究 ▪書寫者在認知、自我概念、與伴侶互動的面向產生回溯與重新整理,能比較有條理、清楚且連貫的敘說經驗(謝亦泰,2007)。 ▪除了反省自己,日誌書寫也提供個人重新瞭解事件,重新組織資訊,讓個人能將新的訊息整合,對自我與事件產生新的理解、新的洞察與新的頓悟(Frattaroli, 2006)。 ▪Reis 與Shaver(1988)的親密的人際歷程模式將親密關係視為自我揭露與知覺同伴回應間的動態歷程。 ▪林以正與黃金蘭(2006)的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揭露與親密關係具顯著相關,是親密感的重要變項。
1.情緒式日誌書寫相關研究 ▪自我揭露是親密關係重要的組成因素之一(Laurenceau, Barrett, & Pietromonaco, 1998)。 ▪自我揭露的接受者通常會以相同程度的自我揭露來回應。此外,自我揭露者通常會獲得別人的喜愛。這二個現象,可以看出自我揭露對於親密關係的重要性(林以正、黃金蘭,2006)。
2.心理位移書寫法相關研究 ▪採用敘事治療的觀點發展心理位移日誌書寫法 (金樹人,2005,2010;李素芬,2009;徐巧玲,2006;張仁和等人,2010;謝亦泰,2007)。 ▪書寫者依序「我、你、他」三種不同的心理位格書寫日誌 (金樹人,2005,2010)。 ▪相關研究計有八篇---質性研究有六篇,量化研究有兩篇 ▪參與者能夠覺察自己的情緒、多元情緒調整策略、發展問題解決策略、 提升逆境商數與挫折忍受度並發展出同理及寬恕的人際行為。 ▪人們能在書寫個人故事的過程中,透過自我揭露而釋放原先壓抑於心中 的情感與想法,進而舒緩壓抑的情緒,且能有效在個體對於生活適應指 標上出現正面效果(Esterling et al., 1994;Pennebaker etal., 1988)。
2.心理位移書寫法相關研究 ▪心理位移能緩解負向情緒,提升正向情緒,且能提升人際理解「同理」能力(釋宗白、金樹人,2010)與人際情緒智力(徐巧玲,2006)。 ▪心理位移能提升人際同理與人際情緒智力,本研究者推論心理位移能提升個人對其情侶的同理感受,納入對方的觀點,增加了包容,因而也提升了彼此的親密關係。 假設七:日誌書寫者的親密關係顯著地高於未書寫日誌者。 假設八:日誌書寫者的正向情緒顯著地高於未書寫日誌者。 假設九:日誌書寫者的負向情緒顯著地低於未書寫日誌者。 假設十:日誌書寫者的生活滿意度顯著地高於未書寫日誌者。
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工具 (一)心理位移日誌 (二)問卷調查 1、生活滿意度量表 2、情緒量表 3、親密關係量表
研究對象 • 徐巧玲(2006)的研究中,以國中生為受試者,她發現國中生對於文字掌握與內涵的表達有限,所以本研究選擇的參與者是以大專學生為主。 • 採立意取樣的抽樣調查法,以中部三所大學中有愛情對象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問卷,共657 份,最後回收的有效問卷為399 份。 • 研究參與率為60.7%。由於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學生情侶的親密關係,所有參與者必須當時有正在交往的異性對象。 • 男性有140 人(35.1%),女性有259 人(佔64.9%)。
研究對象 • 大一有159 人(39.9%)、二年級128 人(32.1%),三年級84 人(21.0%)及四年級28人(7.0%)。 • 交往時間1~3 個月44 人(11.0%),4~6 個月56 人(14.0%),半年~1年75 人(18.8%),1~2 年86 人(21.6%),2~3 年56 人(14.3%),3~5 年51 人(12.8%),5 年以上31 人(7.1%)。 • 本研究填寫前後測問卷的參與者共有399 人。 • 參與者書寫心理位移日誌6篇的人數共有103(25.8%)人,書寫1-5篇的參與者共10(2.5%)人,而296(74.2%)人未書寫日誌。 • 研究者將比較書寫者和未書寫者在心理適應指標的差異。
研究工具 兩大部分:心理位移日誌與調查問卷。 (一)心理位移日誌 心理位移日誌的書寫內容主要是讓參與者寫下個人在情侶關係中認為較深刻的事件,包含正向或負向事件。日誌書寫有三部份,舉例如下: 第一部份:「我」,以第一人稱「我」簡述事件,盡可能的詳盡寫下當時我內在的所有感覺和所有出現的想法。第二部分:「你」,寫完「我」的部分之後,空一行,將主詞換成第二人稱的「你」,以第二人稱的「你」來重新書寫一次剛剛的內容。第三部分:「他」,寫完「你」的部分之後,空一行,將主詞換成第三人稱的「他」,重新再書寫一次剛剛的內容。 ▪
研究工具 (二)問卷調查 在心理位移日誌書寫前,本研究進行問卷的前測,三個月後進行問卷的後測,即是一個間隔三個月的前後測的橫斷式調查。 本研究問卷包含基本資料、生活滿意度量表、情緒量表與親密關係量表。 1、生活滿意度量表-SWLS,共五題正向題目。本量表計分採李特克氏五點量表 2、情緒量表-Fisher,測量工作情緒的量表,共有16 題。 3、親密關係量表-係參考Norton(1983)的婚姻品質量表改編。
綜合討論與建議 ▪本研究有兩項主要的研究結果: 一、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的結果發現,親密關係對生活滿意度有直接效果,但是正向情緒是親密關係與生活滿意度顯著的部份中介變項。值得一提的是:負向情緒的中介效果很有限,此顯示正向情緒對心理適應有重要的影響。 二、心理位移日誌書寫法顯著地提升親密關係、正向情緒、生活滿意度與減低負向情緒。
綜合討論與建議 一、情緒的中介效果:正向情緒的重要性 研究以情緒為中介變項的結構模式分析結果發現,親密關係影響生活 滿意度有兩個重要歷程:一是直接影響,二是透過正向情緒有重要的 中介效果。 二、心理位移介入的效果 研究中,參與者只書寫六篇心理位移日誌就能提升其四項心理適應
綜合討論與建議 (一)推廣方便低成本的心理位移書寫法作為大學生的自助方法 (二)親密關係的測量和情侶互動的期待 未來的研究可以增加親密關係的面向及情緒種類的測量,並探討 親密關係的性別差異。 (三)心理位移書寫和人際促進 未來的研究可探討何種心理位移書寫機制引發人際促進。 (四)研究限制:有書寫的參與者可能會有實驗的期待效果。 未來的研究設計可以採隨機法,將參與者分成心理位移書寫組、 一般書寫組和未書寫組,來分析心理位移書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