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弘扬延安精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王保平 2010 年 10 月 29 日

弘扬延安精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王保平 2010 年 10 月 29 日.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创造的辉煌业绩. 中国共产党 由小到大 中国革命力量 由弱到强 中国革命事业 由挫折走向胜利. (一)高举新民主主义伟大旗帜,领导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推动实现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使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Download Presentation

弘扬延安精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王保平 2010 年 10 月 29 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弘扬延安精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王保平 2010年10月29日

  2.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创造的辉煌业绩 中国共产党 由小到大 中国革命力量 由弱到强 中国革命事业 由挫折走向胜利

  3. (一)高举新民主主义伟大旗帜,领导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推动实现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使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4. 在8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共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伤亡61万余人,各抗日根据地人民伤亡600余万人。 在8年抗战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进行会战22次,重要战役战斗119次,小的战斗38900次,共歼灭日军86.9万人。国民党牺牲少将以上将领162人,官兵伤亡321万人。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

  5. 面对敢不敢进行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作出正确抉择,领导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坚实基础。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6. 全面内战爆发时的形势: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约430万人,其中正规军约200万;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只有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双方总兵力的对比为3.4:1。国民党统治着约占全国76%的面积、3.39亿人口地区,解放区的土地面积只约占全国的24%,人口约1.36亿。

  7. 1、毛泽东思想在延安13年全面走向成熟 (二)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在延安凤凰山麓撰写《论持久战》(1938年5月)

  8.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最杰出的理论创新巨匠。在陕北简陋的窑洞里,在昏暗的油灯下,博览群书,艰辛探索,奋笔疾书,写下了卷卷雄文。 《毛泽东选集》1至4卷收入毛泽东的著作159篇,其中在延安13年中撰写的多达112篇,占1至4卷的70%以上。 《毛泽东文集》共8卷,收入其著作共802篇,其中在延安写作的达385篇。 《毛泽东军事文集》共6卷,总篇数为1628篇,其中在延安写作的达938篇。

  9. 到底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如何举、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何走?经过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探索,我们获得两条重要收获:一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索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得到全党的认同;二是全党弄清楚了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表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共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得到了真正解决。 七大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现代世界情况及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等。”

  10. 3、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3、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在抗大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上(1937年5月) 毛泽东在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1945年)

  11. (1)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选择,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正确方向。 (2)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成熟,反映了党的理论水平的极大提高。 (3)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七大会场

  12. 从1935年1月遵义会议至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其主要成员包括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 从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1943年3月中央机构调整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有一定变化,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确立。 (三)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牢牢把握住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航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在延安(1946年)

  13. 1943年3月16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中央领导机构改组,毛泽东被推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书记处主席。这就不仅在政治作用上,而且在组织程序上正式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1943年3月16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中央领导机构改组,毛泽东被推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书记处主席。这就不仅在政治作用上,而且在组织程序上正式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

  14. 1944年5月开始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的领导人员构成,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基本定格。其主要成员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1944年5月开始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的领导人员构成,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基本定格。其主要成员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

  15. 七大产生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是一个能展现中央领导能力、并具有充分代表性的成熟的领导集体。 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七大主席台上(1945年)

  16. (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使党全面走向成熟并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使党全面走向成熟并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把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融为一体,正确把握党的建设与党政治路线紧密相联的党建规律,成功地解决了党的建设中的几个重要课题。

  17. 坚持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愿意为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作为主要标准,成功解决了发展党员的问题。 瓦窑堡会议旧址

  18. 1921年至1947年党员人数统计表:

  19. 第二,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成功地解决了非工人成分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共产党如何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 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问题的报告。(1941年)

  20. 坚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建设干部队伍,成功地解决了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才支撑问题.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形成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成功地解决了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和吸引力的问题。 毛泽东在抗大演讲(1938年)

  21. (五)全面进行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积累了执政为民的丰富经验。(五)全面进行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积累了执政为民的丰富经验。 第一,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使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权利,充分展示出党在陕甘宁边区执政的民主形象。 留守兵团向边区政府赠送“民主典范”牌匾(1940年)

  22. 两个基本制度: 普遍选举制 人民代表会议制 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两个基本制度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旧址

  23. 三次民主选举 民主选举 边区召开参议会

  24. 三届四次参议会

  25. 实行“三三制” ,进一步强化了党在根据地的执政地位。 毛泽东指出:“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991年版,第742页。1940年3月6日,《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26. 第四,党把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作为执政的根本目的,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充分展示出党在陕甘宁边区执政的为民形象。 第二,高度重视法制建设,着力建设廉洁政府,充分展示出党在陕甘宁边区执政的廉洁形象。 第三,倡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力戒空谈的工作作风,充分展示出党在陕甘宁边区执政的亲民形象。 王大化、李湘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

  27. 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中曾指出:“我们不但应该会办政治,会办军事,会办党务,会办文化,我们也应该会办经济。如果我们样样能干,唯独对于经济无能,那我们就是一批无用之人,就要被敌人打倒,就要陷于灭亡。”

  28. 具体方针: 在各项生产事业中,实行以农业为主,农业、畜牧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和商业全面发展的方针; 在公私关系上,实行“公私兼顾”和“军民兼顾”的方针; 在上下关系上,实行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 在经济方面,总方针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29. 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实行努力生产、厉行节约的方针; 在组织经济中,实行合作互助、开展生产竞赛、奖励劳动英雄的方针。 边区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

  30. 1937年7月至1940年10月国民政府拨发八路军军饷计1640万元(1937年6月的30万元未计入),占边区政府财政比率:1937年7月至1940年10月国民政府拨发八路军军饷计1640万元(1937年6月的30万元未计入),占边区政府财政比率: 国民政府给边区政府资助的比率

  31. 征收救国公粮情况:

  32. 大生产运动开展的重大意义:1.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的壮丽凯歌,有力支持了艰苦的敌后抗战。2.积累起一些经济建设的经验。3.培养出一批经济工作干部。 毛泽东题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39年)

  33. 1937年——1940年小学发展情况表:

  34. 边区社会教育情况:

  35. 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声讨汪精卫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的讲演。毛泽东指出:“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为什么要取消它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991年版,第718页。) 当时国统区的著名法学家陈瑾昆教授曾这样概括了延安风貌:“无论上层领袖、下级干部、政治见解、经济措施、行政效能、人员真挚(工作紧张、无官僚习气、无贪污情形)、军队训练、士兵精神、教育普通、文化提高、金融巩固、异负减轻、秩序安定、盗匪绝迹(夜不闭户、且警察极少)、生活向上(乞丐绝迹)、民主发达、乡村自治、官兵合作、官兵互爱、奖励生产、组织民众、加强自卫等任何点考察,均觉共(共产党)与国(国民党)有天壤之别。两句结论:解放区虽非天堂,则非解放区则确为地狱。”著名华侨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后感慨地说:“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50元者革职,500元者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他将延安同重庆作了比较,发自肺腑地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36. (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的概念界定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倡导、培育、形成的把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与彰显共产党人革命精神有机结合,既体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性质、宗旨又富有广泛人民性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群体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

  37.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本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特征)

  38. 延安精神的重要地位: 胡锦涛2006年春节视察延安时概括为“三个集中体现”: (1)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 (2)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 (3)是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

  39. 今天的延安 革命圣地延安

  40. 今日延安建起广厦千万间

  41. 今日延安城

  42. 圣地之夜

  43. 清凉山文采荟萃

  44. 毛主席就在这样简陋的窑洞里写出了不朽的光辉文献毛主席就在这样简陋的窑洞里写出了不朽的光辉文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