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第二十九章 虫媒病毒 ( arbovirus ) 是一大群有包膜的单正链 RNA 病毒,主要通过血 的节肢动物在哺乳类和鸟类等脊椎动物中传播。 共同特征

第二十九章 虫媒病毒 ( arbovirus ) 是一大群有包膜的单正链 RNA 病毒,主要通过血 的节肢动物在哺乳类和鸟类等脊椎动物中传播。 共同特征 1.病毒为小球形,直径40-70 nm, 少数偏大。 2.核酸为单正链 RNA,20 面立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糖蛋白刺突。 3.抵抗力较弱。对热、脂溶剂、酸敏感。 4.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所致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 5.在细胞浆中增殖,宿主范围广,易感动物为乳鼠。. 6 . 所致疾病:临床表现多样 ,可分五类:

yan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十九章 虫媒病毒 ( arbovirus ) 是一大群有包膜的单正链 RNA 病毒,主要通过血 的节肢动物在哺乳类和鸟类等脊椎动物中传播。 共同特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十九章 虫媒病毒(arbovirus) 是一大群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主要通过血 的节肢动物在哺乳类和鸟类等脊椎动物中传播。 共同特征 1.病毒为小球形,直径40-70nm,少数偏大。 2.核酸为单正链RNA,20面立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糖蛋白刺突。 3.抵抗力较弱。对热、脂溶剂、酸敏感。 4.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所致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 5.在细胞浆中增殖,宿主范围广,易感动物为乳鼠。

  2. 6.所致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可分五类: • 1.脑炎或脑脊髓炎: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等;2.无特殊部位的全身感染:登革热等; • 3.肝炎为主的全身感染:黄热病; • 4.出血热为主的全身感染:新疆出血热、登革 出血热; • 5.关节炎为主的全身感染:罗斯河热等;

  3.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ncephalitis B virus) (简称乙脑病毒、日本脑炎病毒) 属黄病毒科,引起乙型脑炎的病原体,儿童多见,病死率高,幸存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一、生物学性状 1.单正链RNA病毒,20面立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 2. 结构蛋白有三种:衣壳蛋白C,与核衣壳装配有关 ;膜蛋白M,连接蛋白;包膜蛋白E,含中和抗原和血凝素。 3.病毒抗原性稳定,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分离的病毒株,无明显差异,疫苗预防效果好。

  4. 乙脑病毒的电镜照片

  5. 4.分离培养 实验动物:乳鼠易感,脑内接种,3-5d发病;细胞培养:地鼠肾原代细胞、BHK细胞,CPE(+)鸡 胚:卵黄囊接种,血凝实验(+); 二、流行病学特征 • 传染源 带毒的蚊子和家畜(无症状、 有病毒血症),幼猪是重要的 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 传播媒介 库蚊、伊蚊等(也是长期储存宿主), • 流行特征 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6-10月)与蚊密度的高峰期一致

  6. 流行环节 蚊→动物(猪、牛、羊等)→蚊的循环 叮咬易感人→乙脑。

  7.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特点: (1)99%的人为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2)显性感染(多见儿童)引起中枢神经症状,5%-20%有后遗症(痴呆、偏瘫、智力低下) 发病机理: 带病毒蚊叮咬人 ↓ 病毒在网状内皮细胞、局部淋巴结增殖 隐性感染 ↓ 一次病毒血症 肝、脾的单核细胞中大量增殖 顿挫感染 ↓二次病毒血症 病毒侵入中枢神经(高烧、惊厥、昏迷)

  8. 临床特点 • 轻型 体温通常在38~39℃, 患者神志始终清晰,有不同程度嗜睡, 一般无抽搐,脑膜刺激不明显,多在一周内恢复。 • 中型 体温常在40℃左右,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偶有抽搐,病程约为10天。 • 重型 体温在40℃以上,神志昏迷,持续性抽搐,可出现呼吸衰竭,恢复期常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及瘫痪表现。 • 暴发型 有高热或超高热,深昏迷并有反复强烈抽搐,可在短期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也常有严重后遗症

  9. 4.免疫性:体液免疫为主。病后免疫持久、稳定。4.免疫性:体液免疫为主。病后免疫持久、稳定。 三、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 BHK-21细胞株敏感,CPE(+) 特异性IgM测定、血凝抑制试验 血清学实验: 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病毒核酸检测:RT-PCR

  10. 四、预防治疗: • 1.一般预防措施: • 防蚊、灭蚊, • 幼猪预防注射。 • 2.特异性预防:灭活乙脑 • 疫苗:6-8月皮下注射两次 • 间隔7-10天,4-6岁加强免 • 疫一次;保护率60-90%; 减毒活疫苗:对1-15岁儿 • 童接种,一年后加强免疫 • 一次,保护率高达94%-100% • 3.治疗:中西医结合 • 治疗,死亡率下降(3-10%)

  11. 第三十章 出血热病毒 (Viral Hemorrhagic Fever,VHF ) 指由节肢动物或啮齿类动物传播,引起出血热的一 大类病毒 。 1、临床特征:高热、出血、低血压和高死亡率; 2、自然疫源性疾病,动物传给人后,通过人-人传 播,造成流行或暴发流行; 3、均为有包膜的RNA病毒,按传播途径分四大类: 蜱媒传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蚊媒传播:登革病毒; 动物源性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其他途径传播:马堡出血热。

  12. 第一节 汉坦病毒(Hantanvirus) 属布尼亚病毒科,引起两种类型的急性传染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呈圆形、椭圆形或多形态,有包膜和糖蛋白刺突,单负链RNA,分三个节段, L节段(大):编码RNA 多聚酶,与复制转录有关; M节段(中):编码糖蛋白 (G1、G2),构成包膜刺突 能凝集鹅RBC ; S节段(小):编码核衣壳 蛋白,诱导高滴度的非中和 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

  13. 2、培养特性: 多种动物(黑线姬鼠、大鼠、 乳小鼠等)敏感,感染后在肺、 肾组织中可检出大量病毒。 多种细胞(人胚肺二倍体、BHK-21等细胞)敏感,CPE(-),电镜下可见包涵体。 3、抵抗力不强:对脂溶剂、酸、热均敏感。

  14.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 啮齿类动物,以鼠类为主,既是传染源又是储存宿主,通过唾液、尿和粪便污染环境。 2、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以气溶胶传播; (2)消化道传播:动物排泄物污染食物; (3)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或破损皮肤感染; (4)垂直传播:HFRS可传给胎儿,HPS未见; (5)虫媒传播: 螨类可能是传播媒介; 3、易感人群:人类易感, HFRS疫区隐性感染率3.5-4.3%; HPS发病年龄在11-69岁;与野生动物接触多者感染率高。

  15. 4、流行特征 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病理特征:HFRS和HPS均对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有广泛性损伤,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通透性增高、渗出和出血。 临床表现: HFRS临床症状为高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伴有三红(面、颈、上胸部潮红)、三疼(头痛、眼眶痛、腰痛),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五期: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恢复期,病死率高。 HPS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和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达50-78%。 发病机制: 1、病毒的直接损伤作用 可感染多种组织细胞

  16. 2、免疫病理损伤 Ⅲ型超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均会导致损伤。 免疫性: 抗体出现较早,发病第1-2d即可测出IgM,IgG第3-4d出现。以体液免疫为主,病后对同型病毒获持久免疫,隐性感染产生的免疫力不持久 三、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培养 :非洲绿猴肾细胞敏感,CPE(+) 动物实验,鼠类接种标本后,在肺部可检测到病毒,应注意严格隔离,防止实验室感染。 血清学实验:免疫荧光法、ELISA、双份血清法。 四、防治原则: HFRS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1.金黄地鼠肾细胞培养 家鼠型病毒灭活疫苗 2.长爪鼠肾细胞培养 姬鼠型病毒灭活疫苗 3.纯化鼠脑灭活疫苗 双价混合疫苗正在研制中.

  17. 第三十一章 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是一群中等大小、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已发现有100多种,分3个亚科 1.种类 HSV-1 α HSV-2 宿主宽,增殖快 CPE(+) 嗜N性 VZV CMV β HHV-6 HHV-7 EBV HHV-8 胞间扩散 宿主窄,增殖慢,能形成巨细胞, 在淋巴细胞、分泌腺体中潜伏感染。 宿主更窄,B细胞是靶细胞, 长期潜伏 γ

  18. 2.共同特点 ①形态结构相似:球形,核心为线形双链DNA;衣壳20面体(162个壳微粒),外有皮层,最外有脂质包膜

  19. 复制:除EB病毒外,均在细胞核内复制和装配;可形成嗜酸性包涵体,导致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CPE(+); ③ 可编码多种参与核酸代谢的酶类: 胸苷激酶和DNA多聚酶; ④ 感染类型 可在体内不同部位潜伏感染 a.显性感染:病毒大量增殖,细胞破坏; b.潜伏感染:病毒不增殖,DNA持续存在(终身); c.整合感染:与致癌有关; d.先天感染:胎儿畸形;

  20.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一、生物学性状 1.基因组由线性双链DNA构成,分长(UL)、短(US)独特片段,两端有反向重复序列,形成4种异构体。 2.HSV糖蛋白抗原有11种:其中 gB gC gD gD与吸附感染有关, gC、gG为型特异性抗原, gD 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 3.分型 二个血清型: HSV-Ⅰ,HSV-Ⅱ,DNA有50%同源性。 4.培养较容易:多种细胞培养 CPE(+) 动物接种 有多种感染类型

  21. HSV-1与HSV-2感染部位的比较

  2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性 (1)传染源: 患者、健康带毒者,人群易感,隐性为主 (2)传播途径: 直接、密切接触,性接触 ,呼吸道飞沫, 2.所致疾病: 无症状感染:大多属此。 局部感染:皮肤粘膜疱疹 全身感染:新生儿疱疹、脑炎

  23. 3.感染形式 (1)原发感染 接触传染 HSV-1 婴幼儿多见,90%以上隐性感染,表现为: 龈口炎,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湿疹, 疱疹性脑炎 HSV-2 生殖器疱疹,多在性生活后 (2)潜伏感染及再发感染 原发感染康复 潜伏 再发感染:非特异性因素刺激,V基因组激活转增殖状态并沿神经纤维下行至末稍附近上皮——疱疹。 重复以上过程,疾病往往反复发生。 HSV-1:三叉N和颈上N节 HSV-Ⅱ:骶N节 少许V沿N纤维上行

  24. 原发感染 生殖器疱疹 脓性指头炎 唇疱疹 齿龈炎

  25. 胎盘 产道 早、流、死产,畸形 孕妇原发/再发 (3)先天性感染及新生儿感染 垂直传播或分娩时感染 新生儿疱疹

  26. (4)HSV-2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协同作用 2.免疫性 (1)体液免疫 中和抗体可中和病毒,阻止扩散,但不能清除潜伏病毒及阻止复发; (2)细胞免疫为主。 三、微生物学检查 1.病毒 分离 与鉴定

  27. 2.快速诊断(查Ag/DNA) (1) 刮取疱疹病损材料涂片 荧光标记(酶标记)抗体染色 阳性结果即可协助诊断查DNA (2) 原位核酸杂交 PCR法 四、防治原则 HSV死疫苗 有免疫效果 HSV减毒活疫苗 无实用意义 HSV包膜糖蛋白亚单位疫苗—动物试验成功 查DNA

  28. 治疗疱疹临床症状 不能消除潜伏感染 碘苷 阿糖腺苷 无环鸟苷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1.生物学性状:一个血清型、增殖慢 2.致病性:人唯一自然宿主,呼吸道传播, 皮肤是主要靶细胞。 3.所致疾病: ①儿童初感→水痘,伴脑炎、肺炎, 病后潜伏脊髓后根或颅N节。

  29. 诱因 ②成人、老人 V激活→带状疱疹 4.IFN、无环鸟苷、抑制病情发展,缓解疼痛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 种属特异性高,增殖缓慢,复制周期长。 1.生物学性状: 典型的疱疹病毒形态结构。 在体外仅在人成纤维细胞中 增殖,形成多核巨大细胞、 有大型嗜酸性包涵体。 抵抗力弱毒种保存较困难

  30. 2.普遍易感,隐性多见。 3.长期带毒呈潜伏感染, 潜伏于肾、唾液腺、乳腺, 白细胞或其他腺体,病毒 可长期、间歇排出。 4.多途径传播(口腔、输血、哺乳、生殖道、胎盘、器官移植),引起巨细胞包涵体病,输血后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间质性肺炎等。是先天性感染最常见病毒之一。垂直感染造成胎儿畸形、早产、流产、死胎。 5.细胞转化与潜在致癌作用

  31. 第四节 EB 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圆形, 二十面体对称,有包膜、 刺突和皮质。 基因为线状双链DNA, 潜伏感染时(环状), 裂解性感染时(线状), 编码80余种病毒蛋白。 2. EBV特异性抗原 1.EBV潜伏感染期,选择性表达早期抗原: (1)核抗原(EBNA):感染的B细胞核内,为DNA结合蛋白。

  32. EBNA-1与感染有关,EBNA-2与细胞转化和永生化有关。EBNA抗体出现在感染晚期。EBNA-1与感染有关,EBNA-2与细胞转化和永生化有关。EBNA抗体出现在感染晚期。 (2)潜伏感染膜蛋白(LMP):在B细胞表面,与细胞恶化有关,其中LMP1在肿瘤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2.EBV增殖性感染期,产生的抗原: (1)立刻早期抗原:转录激活因子; (2)早期抗原(EA):分EA/R, EA/D(具DNA多聚酶活性), EA出现表明EBV活跃增殖;EA抗体出现在感染早期,非洲儿童淋巴瘤为抗EA/R阳性;鼻咽癌为抗EA/D阳性。 (3)衣壳蛋白(VCA):晚期合成的结构蛋白。 (4)膜抗原(MA):细胞表面,包膜糖蛋白,抗MA IgM可用于早期诊断。

  3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机理: EBV 呼吸道传播 口咽上皮细胞增殖 局部淋巴组织B细胞 全身EBV感染 2.EBV感染结局: 1.嗜B细胞/上皮细胞 2.人群感染普遍,唾液传播,有两种形式: 增殖性感染:极少病毒基因表达,导致细胞裂解 潜伏感染(感染_潜伏_激活) 非增殖性感染 恶性转化(染色体异位)

  34. 2.与EBV感染有关的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鼻咽癌、淋巴增生性疾病、霍奇金病等。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异嗜性抗体的检测 用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辅助诊断。 2.EBV抗体检测 检测EBV抗体有助于EBV感染诊断, 3.EBV DNA检测 原位核酸杂交或PCR法检测 标本中的EBV DNA。

  35. (四)防治原则 测定EBV IgG抗体可早期诊断鼻咽癌。 灭活疫苗受到限制,MA与LMP多肽疫苗取得进展。 五、新型疱疹病毒 HHV-6 唾液传播,幼儿急性发热性玫瑰疹 HHV-7 唾液传播,幼儿皮疹 HHV-8 卡波济肉瘤

  36. 第三十二章 人乳头瘤病毒(HPV) • 一、生物学性状 • 球形,直径52-55nm,20面体对称, 无包膜,环状双链DNA,3个基因区组成 早期区 含有6个开放读码框 • E1、E2基因:与病毒复制转录调控有关 • E5、E6、E7基因:诱导细胞转化, 晚期区 编码结构蛋白L1和L2 是衣壳的主要蛋白和次要蛋白。 上游调控区复制起点和调控元件

  37. HPV增殖方式独特,与上皮细胞的分化阶段相关,HPV增殖方式独特,与上皮细胞的分化阶段相关, 因此不能在常规组织细胞中培养。 成熟病毒仅在角质细胞中产生,抗原接触免疫系统 的机会少,免疫原性低,易形成持续感染。

  3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HPV主要通过 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性接触感染、新生儿通过产道被感染。病毒感染仅停留于局部皮肤和粘膜中,不产生病毒血症。 • 所致疾病 不同型别的HPV侵犯部位及所致疾病也不相同(详见教材P409 表32-1)。 • HPV与宫颈癌的关系 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 致病特点 引起疾病的性质与病毒在细胞内存在的方式有关。 • 在良性病变(疣)中,病毒多以游离状态存在; • 在宫颈癌组织中,HPV DNA多以整合状态存在。 • E1、E2有间接致癌作用;E5、E6、E7有直接致癌作用。

  39. 三、微生物学检查: 1.组织学检查 2.免疫学检查 3.核酸检测 4.血清学诊断

  40. 四、防治原则: 防治:加强教育、严格社会管理 治疗: 1. 局部敷药,如5% 5-咪奎莫特,5% 5-氟尿嘧啶;25%竹叶脂液。 2. 用激光、冷冻、电灼或者手术去除疣; 3. 局部注射干扰素。 4. 复发应连续或者综合治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