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325 Views
CH1 :記憶體. 記憶體的分類. 為 揮發性 記憶體, 資料 會 隨電源關閉而消失. 為 非揮發性 記憶體, 資料 不會 隨電源關閉而消失. 主記憶體. 為存放 正在運作中 的程式及資料的場所 主記憶體可分為 隨機存取記憶體 (RAM , Random Access Memory) 及 隨讀記憶體 (ROM , Read-Only Memory) 與輔助記憶體相比,主記憶體的存取速度較快,但可儲存的容量較小。. RAM – DRAM (Dynamic RAM).
E N D
記憶體的分類 為揮發性記憶體,資料會隨電源關閉而消失 為非揮發性記憶體,資料不會隨電源關閉而消失
主記憶體 • 為存放正在運作中的程式及資料的場所 • 主記憶體可分為隨機存取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及隨讀記憶體(ROM,Read-Only Memory) • 與輔助記憶體相比,主記憶體的存取速度較快,但可儲存的容量較小。
RAM – DRAM (Dynamic RAM) • 將資訊儲存在電容裡的一系列電荷中,因電荷會漏電,所以必須週期性充電,以維持資訊的完整,故稱之為「動態」。 • 和SRAM (Static RAM)比較起來,DRAM設計結構較簡單,價格較低,一般使用者所稱的「記憶體」,指的就是主記憶體中的DRAM。 • 和SRAM比較起來,DRAM的存取速度較慢,耗電量也較大。
RAM – SRAM (Static RAM) • 透過正反器(Flip-Flop,為一種邏輯電路)來儲存資料,因為沒有需要充電的元件,所以不地進行自動充電的動作,故稱之為「靜態」。 • 和DRAM 比較起來,SRAM設計結構較為複雜,價格相對也較高,通常快取記憶體(cache)採用SRAM。 • 和DRAM比較起來,SRAM的存取速度較快,耗電量也較低。
唯讀記憶體 (1/2) • ROM • 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是一種只能讀取資料的記憶體。在製造過程中,將資料以一特製光罩(mask)燒錄於線路中,其資料內容在寫入後就不能更改,所以有時又稱為「光罩式唯讀記憶體」(masked ROM)。此記憶體的製造成本較低,常用於電腦中的開機啟動。 • PROM • 可程式唯讀記憶體(Programmable ROM,PROM)其內部有行列式的鎔絲,可依使用者(廠商)的需要利用電流將其燒斷,以寫入所需的資料及程式,一經燒錄便無法再更改。 • 與Masked ROM的差別在於,Masked ROM在晶片製造過程中救被寫入資料,而PROM出廠時是空白的,之後再用PROM Programmer(或PROM Burner)裝置將資料燒進去。 • EPROM • 可抹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可利用高電壓將資料編程寫入,抹除時將線路曝光於紫外線下,則資料可被清空,並且可重複使用。通常在封裝外殼上會預留一個石英透明窗以方便曝光。
唯讀記憶體 (2/2) • OTPROM • 一次編程唯讀記憶體(One Tim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OTPROM)之寫入原理同EPROM,但是為了節省成本,編程寫入之後就不再抹除,因此不設置透明窗。 • EEPROM • 電子式可抹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之運作原理類似EPROM,但是抹除的方式是使用高電場來完成,因此不需要透明窗。
快閃記憶體 (Flash Memory) • 又稱作Flash ROM,技術上屬於EEPROM,但EEPROM以位元(bit)為單元寫入資料,快閃記憶體可用區塊為單位寫入。一個區塊的內容可以用單一動作清除或寫入,更新資料較快,因此稱作快閃(flash) • 現今多數主機板採用Flash ROM來儲存BIOS,固可輕易更新BIOS。 • 記憶卡(Memory Card)為快閃記憶體的應用,如SD、CF記憶卡皆屬此類。
輔助記憶體 • 大部分用來存放大量或需長久保存的資料。 • 與主記憶體相比,輔助記憶體的存取速度較慢,但可儲存的容量較大。 • 常見的輔助記憶體設備有:硬碟、光碟片/光碟機等
硬式磁碟機(Hard Disk Drive) (1/2) • 硬碟的內部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