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07 Views
做好水井文章 夯实老区稳产基础. 题目. —— 以梁 35 块为例. 纯梁采油厂 2014 年 6 月. 1 砂组. 2 砂组. 46. 35. 43. 梁 35 块. 一、概 况. 梁 35 块位于梁家楼油田北部, 包括梁 35 、 43 、 46 三个单元。 主力含油层系沙三中, 被内部断层复杂化的断鼻构造。. 一、概 况. 1 砂组 0 号. 1 砂组 0 号. 1 砂组 0 号. 1 砂组 0 号. L35 块沙三中 1 1 小层油层分布图. 1 砂组 1 号. L35 块沙三中 1 0 小层油层分布图. 平均厚度 3.0m.
E N D
做好水井文章 夯实老区稳产基础 题目 ——以梁35块为例 纯梁采油厂 2014年 6月
1砂组 2砂组 46 35 43 梁35块 一、概 况 梁35块位于梁家楼油田北部,包括梁35、 43、 46三个单元。主力含油层系沙三中,被内部断层复杂化的断鼻构造。
一、概 况 1砂组0号 1砂组0号 1砂组0号 1砂组0号 L35块沙三中11小层油层分布图 1砂组1号 L35块沙三中10小层油层分布图 平均厚度3.0m 平均厚度4.1m 1砂组3号 L35块沙三中12小层油层分布图 1砂组2号 L35块沙三中13小层油层分布图 平均厚度3.8m 平均厚度3.9m 共发育12个沉积单元,分上、下砂组共12个小层,上砂组的0、1、2、3为主力含油小层。
二、存在问题:1、注采关系不完善,有9口油井单向受效,部分井区注采井数比仅为1:4,井网储量控制程度仅80% ,64万吨储量无井控制。 注采井数比1:4,且布局不合理 基本依靠边水开发
二、存在问题:2、层间非均质性强、层间干扰严重二、存在问题:2、层间非均质性强、层间干扰严重 L46-9 14-5吸水好 L46-9 14-5吸水好 L35-10 14吸水好 L35-10 14吸水好 L46-8 15吸水好 L46-8 15吸水好 L35-1 15吸水好 L35-1 15吸水好 L35-20 21吸水好 L35-20 21吸水好 L35-11 14吸水好 L35-11 14吸水好 L35-11 14吸水好 L35-11 14吸水好 纵向上,由于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强,1砂组的0、1、2小层吸水能力较差,水淹较轻。3、4、5吸水好水淹重。
三、开展水井工作: 通过“转、增、卡、分”全面治理,逐步完善区块注采关系 大修增注 大修 L46-9 L46-8 增注 卡21-22 卡13-25 卡22-25 酸化增注 L35-5 L35-6 L35-1 L35-20 L35-20 L35-20 L35-20 L35-20 L35-10 L35-10 L35-10 L35-10 L35 L35-24 L35-24 L35-24 L35-24 L35-24 L35-11 L35-11 L35-7 L35-7 L35-7 检管 酸化 分注 检管 2007年底-2013年初我们对该块11口注水井进行“转、增、卡、分”全面治理,逐步完善区块注采关系
转注 转注 转注 主要工作思路 1、先完善、增动力 L46-9 L35-6 L35-1 L35-20 L35-11 L35-7 转注3口(L35-11、L35-20、L35-1),完善了3个井区的注采关系,增加了7口油井的受效方向,平面水驱控制程度由67%提高到76%。
转增注——以L35-1井为例 L35-1~L35X26注采曲线 L35X26 L35X26 L35-1 动液面:960m 864m 1007m 960m 912m 899m 1013m 923m L35-1 转注
增注 卡封 酸化增注 L35-1 L35 L35-10 L35-11 分注 主要工作思路 2、分层次、消干扰 通过“卡、分”治理实现层系调整, 切断水线 消除层间干扰 卡封3井次,分注1井次,纵向水驱动用程度得到改善。
卡21-22 卡封“专”注——L35-10井为例 L35-19 L35-19 L35-10井组注采曲线 L35-19 L35-19 L35c9 L35c9 L35-10 动液面:691 664 715 691 672 691 701 758 803 L35c9 3.2t 0.2t 动液面:806 922 941 794 662 653 616 726658 95.8% L35-10 90.8% 卡封治理使注入水在上砂组各小层实现“专”注纵向水驱动用程度得到改善。L35-10卡封卡21-22后使注入水集中发力,增加有效注水,达到了较好的驱油效果,对应油井L35-19稳油稳含水,L35C9 实施酸化引效,日液上升25t日油上升3t。
分注——以L35-11井为例 梁35X23井测井图 L35x23 生产层位10、11小层 L35-11 L35-11 14吸水好 分注治理实现各层矢量注水 针对油井 L35X23井生产层位与水井L35-11井主力吸水层位不对应
分注——以L35-11井为例 分注前吸水状况 配注70m³ 10、11、12 配注30m³ 分注后吸水状况 14、15 梁35-11井实施大修分注,加强了1砂组0、1、2号小层注水量,控制4、5号小层注水
梁35X23见效明显,随后调低1砂组0、1、2号小层注水量,该井含水进一步下降,由99%下降至93.1%,增加日油1.6吨。梁35X23见效明显,随后调低1砂组0、1、2号小层注水量,该井含水进一步下降,由99%下降至93.1%,增加日油1.6吨。
3、细调配、改水线 L35-1井组注采曲线 L35-1井组注采曲线 L35C4 L35C4 升弱控强 ——L35-1井区 L35X26 4.1t 2.2t 95.4% 92% L35-1 80 50 50 L35-5 实施升弱控强,均衡水线(1)控制主要来水方向的注水使35-1井强势水线80/50方实现逆向回退,加强非主要来水方向的L35-5 L35-6注水50/60方,推拉驱油,对应油井L35X26含水下降3%,日增油1.9t ,L35C4稳产。 50 60 L35-6
脉冲注水-L35-10井区 L35-10~L35-19注采曲线 L35-19 1.9t 1.5t 96.6% 96.6% 94.3% 94.3% L35-10 50m³/20m³ 3天一波动
效果 自然递减率 含水上升率 年产油
效果 梁35块含水-采出程度曲线 从含水与采出程度曲线看,实际运行曲线接近理论值。
四、问题及下步措施建议 建议1:水井分注、调剖,提高潜力层动用程度 调剖 调剖 卡封 分注 分注 注水井工作量统计表 分注2口(L35-5 L35-6)实施分注,卡封1口L35-20,提高潜力层动用程度。调剖2口:L46-8、L46-9,减缓层间矛盾,改善开发效果。
上调低部位远距离水井注水量,(水井L35-24 L35-7上调水量到50m3/d),适当上调中高部位非主要来水方向的注水量,保能量。(35-20、35-5、35-6适当上调) 。 建议2:加强低部位及非主要来水方向水驱,适当提高注采比,保老区能量。 上调配注 上调配注 上调配注 上调配注 上调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