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182 Views
Chapter 2 自备应急电源. 2-2 柴油发电机型号和规格的选择 一、型号选择:. 起动性能好、运行可先靠、高速小体积的自起动机组。. 二、供电范围:. 消防应急电源 重点保证负荷. 2-2 柴油发电机型号和规格的选择. 三、容量计算的原则:. 1. 柴油发电机的额定容量 所供负荷的计算容量 2. 柴油发电机的允许起动容量 电动机有效起动容量. 柴油发电机额定容量 (S fe ) ------ 主力发电功率 ( 铭牌数据 ) 所供负荷的计算容量 (S J )
E N D
Chapter 2 自备应急电源 2-2 柴油发电机型号和规格的选择 一、型号选择: 起动性能好、运行可先靠、高速小体积的自起动机组。 二、供电范围: 消防应急电源 重点保证负荷
2-2 柴油发电机型号和规格的选择 三、容量计算的原则: 1.柴油发电机的额定容量所供负荷的计算容量 2.柴油发电机的允许起动容量电动机有效起动容量 柴油发电机额定容量(Sfe) ------主力发电功率(铭牌数据) 所供负荷的计算容量(SJ) ------发电机可能提供负荷的计算容量 柴油发电机允许起动容量(Sfq) ------发电机出口压降达20%时的允许起动容量(铭牌数据) 电动机有效起动容量(Se) ------每台电动机起动时的等效起动容量 K1----起动补偿系数 (图2-1) K2----减压起动系数 (表2-3) Sde----电动机额定功率 (铭牌数据) Se=K1• K2•(5~6)Sde
电容补偿 一层动力 P1 二层动力 P2 三层动力 P3 4-6层照明 P4 7-9层照明 P5 10-12照明 P6 13-15照明 P7 1-3层照明 P8 车库楼道 P9 电 梯 P10 泵 房 P11 消防中心 P12 电 源 PJ 例题2: 确定例题 1 的应急柴油发电机容量 解: A、按计算原则 1 确定柴油发电机的额定容量 728 108 108 108 66 66 66 66 108 31 30 22 20 火灾时带消防负荷: 车库及楼道 P9 =31KW 一台消防电梯 P“10=15KW 消火栓泵、喷淋水泵各一台 P‘11=50+30=85KW 消防中心 P12 =20KW PJ消=(31+15+85+20) 1=151KW 停电事故带保证负荷: 车库及楼道 P9 =31KW 二台消防电梯 P10 =30KW 生活水泵 P11 =22KW 消防中心 P12 =20KW 1~3层照明 P8 =108KW PJ保=(31+30+22+20 +108) 0.95=191KW 选择205KW柴油发电机组3406TA(表2-2)
B、按计算原则 2 校验柴油发电机的起动能力 起动顺序: 消防中心(20)----楼道(31)----喷淋水泵(55)-- --消火栓泵(30)----消防电梯(15) 已带负荷51KW 已带负荷率205/51=4 k1=1.025 k2=0.46 (降压起动65%) Se=1.025 0.68 (6 55)= 230KW 1、喷淋水泵起动 2、消火栓泵起动 已带负荷106KW 已带负荷率205/106=2 k1=1.075 k2=1 (全压起动) Se=1.075 1 (6 30)=193.5 KW 3、消防电梯起动 已带负荷136KW 负荷率205/136=1.46 k1=1.175 k2=1 (全压起动) Se=1.175 1 (6 15)=105.75KW 查: 3406TA柴油发电机组Sfq=295KW 所选发电机组满足起动要求
2-2 柴油发电机型号和规格的选择 四、减小柴油发电机容量的措施: 1.尽可能减小单台消防水泵的容量 2.大功率电动机采用降压起动 3.按先大后小的顺序时起动各个电动机 4.发生火灾时,应切断非消防电源
2. 起动控制屏 应便于操作,可靠墙布置 3. 日用油箱 存贮4~8小时用油 贮油量超过1m3时,应设贮油间 2-4 柴油发电机机房设计 一、机房主要设施及布置: 1.柴油发电机 维护通道>1m 操作通道>2.5m
方法:用钢管连接柴油机排气管,将废气排至室外方法:用钢管连接柴油机排气管,将废气排至室外 要求:排气管道直经>柴油机排气管直经 排气管道管阻<柴油机的额定管阻 废气排放点要远离建筑立面 自然通风方式:用1.5倍散热器面积的热风管道连 接柴油机散热口,直通室外 机械通风方式:热风管道内装排风机,将热风抽 出室外 二、柴油发电机房的通风换气: 1.柴油发电机的废气排放 2. 柴油发电机的热气排放 3. 室内换气 用排风机将机房内残留的烟雾及热气排出 采用自然通风为机房补充新鲜空气
1、喷淋水泵起动 已带负荷 20(消防中心)+ 31(楼道照明) =51KW 已带负荷率 205/51=4 查图2-1 k1=1.025 k2=0.46 降压起动65% 查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