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43 Views
1/10 度涡分辨率海洋环流模式的建立与性能评估. 俞永强 刘海龙 林鹏飞 张学洪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11 年 11 月. 汇报提纲. 引言 模式介绍 大洋内区环流 中国近海环流 总结. 引言:为什么发展涡分辨率模式?. 海洋的 Rossby 变形半径远远小于大气 海洋涡动动能比平均动能大 4-5 倍 西边界流宽度在 100 公里左右 研究和认识大洋内区环流和近海海流相互作用 改进低分辨率海洋模式中的物理参数化过程. 海洋模式 LICOM 的基本特征. 大气所第四代全球海洋模式( LICOM ) 0.1 度 X0.1 度, 55 层
E N D
1/10度涡分辨率海洋环流模式的建立与性能评估1/10度涡分辨率海洋环流模式的建立与性能评估 俞永强刘海龙林鹏飞 张学洪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11年11月
汇报提纲 • 引言 • 模式介绍 • 大洋内区环流 • 中国近海环流 • 总结
引言:为什么发展涡分辨率模式? • 海洋的Rossby变形半径远远小于大气 • 海洋涡动动能比平均动能大4-5倍 • 西边界流宽度在100公里左右 • 研究和认识大洋内区环流和近海海流相互作用 • 改进低分辨率海洋模式中的物理参数化过程
海洋模式LICOM的基本特征 • 大气所第四代全球海洋模式(LICOM) • 0.1度X0.1度,55层 • 物理参数化过程:Canuto混合方案、太阳短波辐射穿透方案、双调和扩散和粘性 • 动力框架:自由面、Eta垂直坐标、有限差分、保型平流、分解算法、并行算法 • 已在天津天河1号上完成了100年左右的数值试验
OBS (2007) OBS (2005) Model (2007) Model (2005) 2005和2007年观测和模拟的海面高度
通过吕宋海峡流量的季节变化(单位:Sv;负号表示流入南海)通过吕宋海峡流量的季节变化(单位:Sv;负号表示流入南海)
根据Jia and Liu(2004)提出的涡旋脱落判别依据,对模拟的月平均涡度场进行判别,下图是2000-2007年间涡旋脱落发生的月份统计。可以看出,在夏季风期间(5-10月)共发生6次,冬季风期间(11-次年4月)共发生7次。 相比Jia and Liu(2004)在1992-2001年间利用高度计资料的统计(夏季16次,冬季17次),次数明显偏少。
总结 • 本项目建立了一个1/10度的涡分辨率海洋模式,并完成了长期积分数值试验 • 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中尺度涡旋的基本特征,西边界流的强度及其路径,例如黑潮大弯曲现象,以及副热带逆流(STCC) • 模式还能较好地模拟出中国近海环主要特征,例如黄海暖流、黄海冷水团、南海环流及其吕宋海峡水交换的季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