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姓名:李可頎 班級座號: 60315

法國. 姓名:李可頎 班級座號: 60315. 歷史文化介紹:.

vina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姓名:李可頎 班級座號: 60315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法國 姓名:李可頎 班級座號:60315

  2. 歷史文化介紹: 西元前十世紀起,法國是塞爾特人聚居地(Celtes),古羅馬人稱他們為高盧人,西元前二世紀, 羅馬人二度侵入,西元前51年凱薩大帝佔領全高盧,西元四世紀,羅馬教皇承認基督教高盧成主教區,西元四世紀蠻族南侵羅馬帝國其中一支為法蘭克人擊敗羅馬的高盧總督取得統治, 建立法蘭克王國,由克絡維掌權,克氏死後,國七分給 4個兒子,8世紀初國土四分五裂,西元751年丕平Pepin即位為佳洛林王朝的第一位國王,西元800年查理曼擴大國土至昔日羅馬帝國下的全西歐,查理曼大帝死後,至九世紀帝國分裂,他的孫子禿子查理Charles the bald佔有西部領土,稱西法蘭克王國,此乃今日法國起源,西元 987年,加洛林家族中斷,卡珮王朝繼起,1337年英王愛德華3世為爭王位渡海征法,引發了英法百年戰爭,西法蘭克國王存亡之秋聖女貞德奮勇抗英以死喚起法人民族意識,1453終於趕走英軍完成統一。

  3. 1562到1594,法國發生30年長的宗教戰爭,路易14專制王權發展至極,長年征戰,又建凡爾賽宮國庫耗竭,至路易16國家已臨崩潰,終於釀成1789年法國大革命,而廢封建,1792.9.21國民公會宣布共和,並定9. 22為共和元年元旦1795.8月國民公會規定立法機構分上下兩院推選五位領袖議員組織督導政府,但多年之物價經濟問題政治仍未能平衡,此時傑出人物拿破崙出現改革稅法、制法律並拓展武力野心極大,但1812年遭俄軍戰敗,1814 年3月被迫退位,1815年6月滑鐵盧之役更使之永劫不復1848發生二日革命成立第二共和,1870普法戰爭法敗除割讓亞爾薩斯和洛林外尚支付大筆賠款給普魯士1871年9.4.第三次共和,但因黨派林立, 政居不穩,歷70年一次大戰,法恢復了亞爾薩斯及洛林,但國立亦虛二次大戰,爆發後,德國長驅直入占領巴黎,法宣告投降時戴高樂在LO NDON成立法蘭西民族委員會,聯和國內外力量與同盟國並肩作戰,1945 年大戰結束收復失土,其後任國家政府主席及總統,在位時力排U.S.A控制歐洲事務之地位,1962年還清向美國借之債務,1969戴高樂引退由龐畢度總統繼位,1981年密特朗代總統率領法國。

  4. 國家形態 國旗來源:1789年7月14日,因攻陷巴士底獄而掀起法國大革命,而造成路易十四的絕對君主制王朝崩潰。當時,國民軍總司令拉法艾特在巴黎市的代表顏色─藍色與紅色之間,加上象徵法國王室的白色,以做為國民軍的帽徽,而後由此帽徽衍生出著名的三色旗.眾所週知的,藍、白、紅是代表自由,平等與博愛。法國國旗的顏色順序本是由旗桿起依序為紅、白、藍;但是在隨風飄盪下,藍色並不醒目。於是於1794年起改為藍、白、紅,藍色寬度為30%, 白色33%,紅色37%,當國旗飄動時,便能很平均地見到此三色。

  5. 地理環境 法國面積551,100平方公里,約是台灣的15倍餘大,在歐洲僅次於俄羅斯(Russia),為第二大國家,人口約五千七百萬。法國呈六角形的國土分別與6個國家接壤,分別是:南隔著庇里牛斯山(Pyrenees)和西班牙相連,東以阿爾卑斯山(Alpes)和瑞士及義大利為界,北方接盧森堡和比利時,東北方與德國以萊茵河為界,和英國隔著英吉利海峽。海岸線總長3,200公里,形成許多海灘及岩岸。 法國現分為95個行政省,現有22個地區。法國曾經分作各州,今天在行政區上雖沒有什麼意義,但這些地區擁有各式各樣特有的民族色彩和風光明媚的土地,更有特色的道地美食,在觀光上有更重要的意義。 

  6. 工藝 法國有美麗的地區,著名的田園農業,而富有地方色彩的工藝品生產也很旺盛。法國有很多的鄉村到現在還保持著用傳統技術方法製造手工精緻的工藝品。蔚藍海岸(cote d'Azur)地區華羅希斯(Vallauris)的陶器、比奧(Biot)的玻璃精工、奧弗涅(Auvergne)地區力培(Le Puy)的花邊編織和安柏(Ambert)的造紙等等,每一種都是值得誇讚的傳統工藝品。

  7. 氣候 • 春天---真正可以感受到春天的來臨,大概是四月復活節的時候,然而仍需要穿毛衣、外套等衣物。 • 夏天---沒有梅雨季,空氣比較乾爽。六月有烏雲的日子,也會有些寒意,宜攜帶一件毛衣作不時之需。在七、八月裡,日間氣溫可達30度左右。 • 秋天---九月份開始踏入秋季,下雨的日子比較多,氣溫亦較低,約十二、三度左右,帶備簡單的禦寒衣服、毛衣為佳。 • 冬天---十一月份就有冬季的氣色,日短夜長,白天天晴的時間不多。厚大褸、羊毛衣等的保暖衣物是必需品。

  8. 貨幣   西元2002年1月1日歐元正式使用,並在七月一日前與法郎共用。七月一日後,法郎正式走入歷史由歐元取代。 

  9. 語言 法語為官方語言,在大城市或旅遊區,用英語溝通問題不大,但在一些鄉村或地方城鎮,溝通語言以法語為主。其它還有法蘭德斯語(Flemish)、亞爾薩斯語(Alsacian)、不列塔尼語(Breton)、巴斯克語(Basque)、加泰隆尼亞(Catalan)、普羅旺斯語(Provence)、科西嘉語(Corsican)等。

  10. 時差 法國夏天6 、7月時太陽一直到晚上10點才下山,而冬天卻在下午5點就天黑了,所以,法國每年的3月及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的清晨3點,在時間上會調前或調後1小時,這是為了日常生活的習慣,及節省電源的考量,法國政府採取調整時間的政策,選擇星期日的因素是,民眾可以在星期日習慣時間的調整; 因此,台灣和法國在夏天的時差是6個小時,也就是說,台灣時間中午12點,是法國的清晨6點,而冬天的時差則為7個小時,也就是說,台灣時間中午12點,是法國的清晨5點。

  11. 法國鐵路(SNCF)   法國鐵路全長52,000公里,車站5,000個,網絡遍及全國各大小城市,由SNCF國營鐵路公司所管理 TGV高速火車:自一九八一年起,SNCF開始有TGV(高速火車)服務,使鐵路運輸服務進入新紀元。TGV是世界最快的火車,最高時速可達380公里,數以百萬計的乘客,在每小時270公里速度,可以既安全又舒適抵達目的地。一九八九年九月,TGV的第二代 “TGV-Atlantique”開始啟用,服務法國西部,連接巴黎到Le Mans。“TGV-Atlantique”的第二階段於一九九○年九月投入服務,遍及法國西南部。現時,由巴黎至Tours及城堡地區,只需一個小時,而由波爾多開出,少於三小時。“TGV-Atlantique”的火車速度高達每小時300公里。 

  12. 景點導覽

  13. 1.香榭大道 • 香榭大道全長約三公里,如從協和廣場這頭看,它有點微微隆起,最高點就是凱旋門。凱旋門很「霸道」地雄據路中央。巴黎在十六世紀拓建香榭大道時,心中或有雄心,中間是十二線行車道,之外是兩線安全島,再之外是兩線慢車道,再之外是各寬21公尺的人行道,足堪降落世界最大的飛機,1980年真的有一架七二七飛機降下來,那是法國政府搞觀光宣傳而已。

  14. 2.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 巴黎重大慶典遊行的起點凱旋門(Arc de Triomphe),最令人歎為觀止的,不僅是拱門上的壯觀雕刻作品,而是拿破崙誕辰景觀。所謂拿破崙誕辰景觀就是每年10月12日拿破崙生日當天,太陽會不偏不倚從凱旋門正中下墜! •   拿破崙盛世的代表象徵-凱旋門,本是為了紀念拿破崙一連串的軍事勝利而建立,讓拿破崙軍隊凱旋歸來在此接受歡迎。1806年奠下凱旋門首座基石後,因拿破崙於1815年失勢,使得凱旋門建設工程延滯不前,一直到1836年才完成了這座高50公尺的雄偉拱門,拿破崙遺體及軍隊終於在1840年通過這個凱旋門。

  15. 3.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 協和廣場建於18世紀,諷刺的是,這個廣場的前期歷史與「協和」一點關係都沒有。協和廣場最早稱為路易十五廣場,用以展示國王雕像,之後更名為革命廣場,斷頭台取代了國王雕像,1793年至1795年間,包括路易十六、瑪麗皇后共有一千多人在此被處決。 •   為了一洗血流成河的慘烈歷史,這個廣場最後重建並正名為協和廣場,噴水池為協和廣場帶來嶄新氣象,周圍8座以法國城市命名的雕像,使得協和廣場仍在法國政治上具有象徵意義,是國慶閱兵及遊行示威的重要據點。

  16. 4.艾菲爾鐵塔(Tour Eiffel) 鐵塔建於1886年,兩年後完工,高212.27公尺,後來又加了電視天線20公尺,使它成為巴黎最高的建築。艾菲爾鐵塔高320公尺,建築設計最著名的是防範強風吹襲的對稱鋼筋設計,兼具實用與美感考量。艾菲爾鐵塔共分3層,隨遊客目的樓層不同而有不同的收費。抵達第2層時,先四周瀏覽一下巴黎的景色,這時高度還不算太高,可以清楚辨識出主要地標物,不過要繼續攻頂的遊客非常多,最好先加入排隊等電梯的隊伍,一排隊一邊欣賞風景,比較不會浪費時間,觀光旺季時排隊1、2個小時很平常。 •   搭乘快速升降梯抵達274公尺高的頂層後,就可以慢慢欣賞巴黎的景物了,白天視野佳時,可遠眺72公里遠。最佳建議在黃昏時前往,可同時欣賞白天與夜晚不同景色,特別是燈火通明的凱旋門方向,令人目光不忍稍移。

  17. 5.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 • 巴黎聖母院始建1163年,前後歷時四百年才完工,是哥德式教堂的代表,精雕細鑿,頗有鬼斧神工之能,尤其是正門三個大拱門上的浮雕,共有千餘人物,非常細緻。 •   巴黎聖母院內部裝璜,嚴謹肅穆,但以彩色玻璃窗的設計最吸引人,其中有長有圓有長方,但以其中一個圓形為最,它的直徑有九公尺,俗稱「玫瑰玻璃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人很怕德國人把它搶走,所以拆下來藏起來了。

  18. 6.塞納河(La Seine) • 有人說巴黎最漂亮的林蔭大道之一的就是這條長達13公里的塞納河水道。塞納河可說是花都所有流動的記憶,穿過空間,越過時間,幾千年來以它強而有力的脈動,忠實的記錄了法國的歷史,知悉了巴黎所有的祕密。 • 二十世紀,塞納河上建築了更多的橋(如今已有37座),塞納河岸更早已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令的保護古蹟。由於今保護得當,使塞納河反而比手工業發達時代乾淨了,遊客、垂釣者可以看到在塞納河中悠游的魚群。 •     塞納河的優美風景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人,自然也促使河岸餐館、酒吧的發展。今後幾年中將集中修復從奧斯特里茲橋到亞歷山大三世橋之間的河岸,使塞納河更加美麗繁榮。

  19. 7.新橋(Pont Neuf) • 這座橋雖叫做「新」橋,但事實上卻是巴黎最古老、塞納河上最長的橋。於1578年亨利三世奠基開始興建,一直到1606年亨利四世時才完工。長278公尺、寬28公尺。在當時設計者的眼光而言,它必須是一座新式橋梁,而與以往的橋樑相比,這座橋確實具有革新意義,在此之前,塞納河上的橋都帶有房舍,擋住河上的風光,並且有安全顧慮。  而這座橋卻與眾不同,不但在橋上可盡情瀏覽塞納河美景,橋下有十二個新月形的拱洞,橋面有385個各式各樣的人頭雕飾;坐在渡輪或蒼蠅船上經新橋時,可以仔細觀察這些雕刻,雖歷經歲月滄桑,仍舊表情十足,生動有趣。

  20. 博物館

  21. 1.橘園美術館(Musee de l'Orangerie)  從協和廣場走向綠草如茵的杜樂麗花園時,不要錯過靠近塞納河岸的橘園美術館,位在一樓的莫內睡蓮作品是橘園美術館的招牌展示品,是莫內在紀薇尼(Giverny)花園的畫作,另外還有印象派末期到二次大戰左右,如塞尚、雷諾瓦、畢卡索、馬諦斯等人的作品。但現在的橘園美術館在整修中,要一直到2004年才會重新對外開放。

  22. 2. 羅浮宮博物館(Le Musee National du Louvre) • 羅浮宮博物館的主要收藏分為八大部份,各是:古東方文物(伊斯蘭藝術部份)、古代埃及文物部份、古代希臘、伊特魯利亞(Etrusques)及羅馬文物部份、雕塑部份、工藝品部份、繪畫部份、書畫刻印藝術部份、羅浮歷史及中世紀的羅浮皇宮等,在這些固定的展出外,還有許多臨時性的展出和羅浮皇宮歷史展作為長期展的補充。羅浮是(Louvre)世界最大最具象徵地位的博物館之一,同時是古代與現代建築史的最佳融合,博物館內珍藏中古至19世紀的藝術珍品,包括不容錯過的羅浮宮三寶。羅浮宮博物館有四十二萬件典藏,時間起自西元前三千年到十九世紀,但經常展出的只有一萬三千件,其中不少是無可替代的,珍貴可知。

  23. 3.巴黎市立近代美術館(Musee d'Art Moderne de Ville de Paris 本世紀美術巨匠的作品均在收藏之列,尤其本館是1937年巴黎博覽會的展覽館之一,達達主義中最「反藝術」的杜布菲(Jean Dubuffet,1901-1985)為電氣館所畫的大作「電氣神怪」禮讚科神文明,也是本館最重要的展品;此外還有馬諦斯的「舞蹈」、蒙德里安的「持扇的女人」等。

  24. 4.奧塞博物館( Musee d'Orsay) • 位於市中心的奧塞博物館,緊鄰塞納河畔,對岸是杜樂利宮,是當今巴黎三大藝術寶庫之一,以收藏19、20世紀印象派畫作為主,而雷諾瓦的加雷特磨坊舞會、梵谷自畫像、莫內的藍色睡蓮等作品都是鎮館之寶。1898年奧塞博物館的原址為巴黎通往法國西南郊區的一個火車站,但在1940年即已沒落,閒置了約47年之後,1986年將火車站改建成奧塞博物館。

  25. 5.龐比度中心(Le 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la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 • 享譽全世界的龐畢度中心,全名是龐畢度國家藝術與文化中心,(Le 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roge Pompidou,又名 Centre Beaubourg),是在1969年,由時任法國總統的喬治.龐畢度(Geroge Pompidou)宣布興建。根據龐畢度構想,這是一個肩負推動當代藝術、提供公共閱讀空間的文化中心,因此,法國政府選定的地點,則在位於巴黎市中心、深具市民生活意義的波堡(Beaubourg)。 龐畢度的主建築物,外觀看似被各式水管交纏而未完成的水泥建築,整體建物包括地上7樓與地下2樓,每層樓樓地板面積達7,500平方公尺。館內的設計亂中有序,以顏色來區分的話,空調系統漆成藍色,水管則為綠色,電路系統漆成黃色,電梯與手扶梯則以紅色表現,交織成一幅五顏六色的未完成交響曲。

  26. 6. 馬蒂斯美術館(Musee Matisse) 20世紀著名的野獸派畫家馬蒂斯曾在尼斯住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最後餘生便是住在西米耶。尼斯的陽光、天氣對馬蒂斯的作品有非常大的影響,他形容這個城市是「乾淨、澄澈、精緻、明淨」,這間別墅自1993年改成收藏展示馬蒂斯作品的馬蒂斯美術館(Musee Matisse)。

  27. 巴黎近郊遊覽地區

  28. 1.Malmaison 城 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贈給皇后Josephine的城堡。現為博物館供遊客參觀。城堡內藏有有關拿破崙在任期(1800~1803)內的紀念品,以及Josephine離婚後至逝世(1814)期間的紀念品。館內有使人聯想起他倆生活的家具用品、皇后的寢室、客廳。

  29. 2.Vaux-Le-Vicomte 是巴黎近郊其中一座最美麗的城堡。由路易十四的管理員Fouquet建造,他的財富與鑑賞力可與路易十四看齊。事實上他做的有點浮誇,激怒了路易十四,把他送進牢房,然後僱用他的建築師及藝術家來完成工程。

  30. 3.Versailles (凡爾賽宮)  位於巴黎以西20公里,由路易十四建造,以其特有的建築群聞名於世,包括城堡、花園、Trianon教堂及鏡殿(Galerie des Glaces)等 。

  31. 法國其他主要地區

  32. 1.諾曼第 (NORMANDIE) 諾曼第的的海岸線全長六百公里,有懸崖峭壁,鋪滿鵝卵石的小海灣及鋪滿金黃細沙的沙灘,適合一家大小的渡假區。內陸地區有壯麗的森林、平靜的小溪、青翠的牧場及果園。清涼的海風及新鮮的空氣,有益健康,諾曼第的歷史及文化,與英國有很深厚的淵源。而世界有名的修道院Mont-St-Michel亦位於此區。諾曼第的食品也很聞名,有鮮魚、甲殼類動物、鴨醬,當然還有聞名的Calvados及各類起司如Camembert、Livarot、Pont l'Eveque。

  33. 2.阿爾薩斯(ALSACE ) 阿爾薩斯的酒之路(Wine Route)蜿蜒五十三公里在Vosges的東邊,攀山越嶺,橫跨深谷。朦朧神秘的古堡。俯瞰平原、穿梭葡萄園中的小徑、酒館、陰涼的酒窖,使這迷人的釀酒區,倍添詩情畫意。阿爾薩斯在平靜中帶有不平凡的一面,花團錦簇的村落使人遐想到往日的境緻,那半用木材搭成的多面型屋屋頂、凸肚窗、拱道、削角門框飾以酒農的剪刀;鐵匠的馬鞍、桶匠的木槌及麵包師的椒鹽捲餅。

  34. 3.勃艮第 (BOURGOGNE) 讓你體會典型的法國特色:美味可口的食品、手藝一流的廚師、運河、豪華旅館、熱汽球。勃艮第一向都是聞名匯萃點,生產Christendom、Chambertin、Pommard、Meursault等最好的酒,維持生活藝術及樂趣。藝術之都Dijon、Beaune等。

  35. 4.奧弗涅 (AUVERGNE) 閣下若欲探索這一帶的死火山,觀賞由熔岩所造成的奇幻景緻,最宜徒步前往。這個保持自然的郊野公園,幅園二十五萬畝,有數以百哩計的小徑,是尋幽探勝及遠足人士的樂園。

  36. 5.蔚藍海岸省(RIVIERA-COTE D'AZUR) 由海邊向內陸眺望,可見一片被松林覆蓋的山嶺,遙遙與身披素雪的山峰相對。更高的旅遊點便是連綿不絕的阿爾卑斯山脈,旅客可在此渡過清涼的夏季,而冬季則可盡情享受各類雪地運動。

  37. 6.CANNES (坎城) 以坎城為中心的這一段地區,在發跡史上的歷程相差不遠,都是為了配合歐洲的貴族名流渡假而興起,從原本的小漁村變成高級飯店雲集的地區。夏季裡,海灘人潮洶湧;到了冬天,則人去樓空。年復一年,重複被「向日葵族群」消費、遠離。四季皆宜渡假的坎城,保持古歐洲風貌,好使人們能發現生活的樂趣。

  38. 7.尼斯 (NICE) 環繞地中海的城市都帶著令人憧憬的色彩,而尼斯是其中最大的渡假中心,總攬了地中海所有迷人的因素與條件,二次大戰前,尼斯是歐洲貴族最喜愛的地點,貴賓名單可上溯沙皇尼古拉一世遺孀與英國維多利亞女皇,他們的品味決定尼斯的地位。大約在公元前三百五十年,Massaliotes成立尼斯,現在尼斯已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城市,擁有居民四十萬,是世界知名的渡假聖地。  

  39. 8.普羅望斯 (PROVENCE 位於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以安底斯山為界。普羅望斯的天然環境、位置及天氣,加上自然的風景、別樹一幟的山崗、源遠流長的歷史不同的慶祝及節日,每年都吸引不少國內外的遊客到此渡假,是法國有名的渡假聖地。普羅望斯的葡萄園產量豐富,出產的酒包括白、紅及玫瑰。

  40. 食的饗宴

  41. 1.美食  法國人對飲食藝術有極高的品味。國內的名菜多不勝數,其中以鵝肝醬、海鮮、蝸牛、乳酪起司等最為人熟識。法國的餐廳食肆成行成市,風儉由人,有富麗堂皇的傳統法式餐廳,富有地方色彩的餐館,以及露天咖啡室、茶室等,選擇之多,堪稱美食天堂。套餐通常包括前菜,主菜及甜品,散餐則可讓顧客按自己喜好,選擇食物種類,而散餐的價錢亦較套餐昂貴。

  42. 2.飲食習慣 法國每個省份的進餐時間和食物都略有不同,普遍來說,早餐在7時至9時,以咖啡、茶、麵包、牛角麵包為主。中餐在12時至2時,晚餐由7時開始。傳統的餐廳在晚上11時便停止服務,但是在市中心及火車站附近則有營業時間較長的餐廳。

  43. 3.佳釀 對法國人來說,一頓美食必須配合佳釀才能提昇飲食的享受。事實上,法國對所出產的葡萄酒有嚴格的品質控制,再加上法國人擁有超過2000年的釀酒經驗,保證所享用的都必屬佳品。法國有六大著名釀酒區,各區所出產的酒類都各具特色。

  44. Alsace (阿爾薩斯) 法國最東部的省份,鄰近德國。這區盛產的酒如Riesling,Pinot Blanc,Gewurztraminer,Pinot Gris,Muscat d'Alsace等都香味濃郁,且帶有水果和鮮花的清新香味。

  45. Bordeaux-Aquitaine (波爾多-阿歇丁爾)  位於法國西南面,所出產的紅酒、白酒均屬世界頂級。著名的釀酒區有Medoc,Libournais,Cotes de Bordeaux,Graves等。

  46. Bourgogne (勃艮第) 距離巴黎以南只有2小時車程的省份,其葡萄園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面積達126,021畝,種植質量優良的葡萄,其中以來自Cote de Nuits和cote de Beaune 的紅,白酒最為有名。

  47. Champagne Ardenne (香檳亞丁區)  在巴黎東北面的香檳區,年產兩億兩千萬瓶香檳,是大小喜慶場合必備的飲品。這裡有很多享負盛名的酒窖如Pommery,Dom Perignon,Veuve Cliquot,Moet et Chandon,出產世上獨一無二的香檳。

  48. Val de Loire (羅亞河谷) 位於法國中部的古堡區,以盛產白酒馳名,用Chenin Blanc葡萄釀造的名白酒有Muscadet,Pouily Fume等,但紅酒如Saumur,Champigny等都一樣出色。

  49. Vallee du Rhone (羅納河谷)  位於法國東南面,著名的釀酒區包括Beaujolais和羅納河兩岸。這區出產的白酒有獨特的香味,而紅酒則酒性猛烈。著名的酒有Chateauneuf-du-papa,Gigondas及玫瑰紅酒Tavel。

  50. 城堡之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