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 likes | 1.01k Views
Chapter 2 開發創造力 突破習慣領域. 第 1 節 開發創造力與自我分析的創意魔法 第 2 節 從突破習慣領域到提高創新能力. 第 1 節 開發創造力與自我分析的創意魔法. 一、成為創新與創意概念的實踐者 1. 找出創意與創新的概念. 第 1 節 開發創造力與自我分析的創意魔法. 理性創意的自我檢查: 有沒有獨特性? 有沒有全球性? 有沒有新穎性? 有沒有原創性?. 第 1 節 開發創造力與自我分析的創意魔法. 理性創意的自我檢查: 有沒有市場性? 有沒有價值性 ? 有沒有具有風險性? 有沒有合乎策略性?. 速食麵的誕生.
E N D
Chapter 2開發創造力 突破習慣領域 • 第1節 開發創造力與自我分析的創意魔法 • 第2節 從突破習慣領域到提高創新能力
第1節 開發創造力與自我分析的創意魔法 • 一、成為創新與創意概念的實踐者 • 1.找出創意與創新的概念
第1節 開發創造力與自我分析的創意魔法 • 理性創意的自我檢查: • 有沒有獨特性? • 有沒有全球性? • 有沒有新穎性? • 有沒有原創性?
第1節 開發創造力與自我分析的創意魔法 • 理性創意的自我檢查: • 有沒有市場性? • 有沒有價值性 ? • 有沒有具有風險性? • 有沒有合乎策略性?
速食麵的誕生 • 第一包速食麵,名稱是「雞湯拉麵」,誕生於一九五八年。這一年,同時登上日本社會舞台的,是東京鐵塔與一萬日圓大鈔。
速食麵如何誕生 • 速食麵發明之父,是日本大阪市日清食品公司會長——安藤百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民窮國貧,食糧必須在黑市才買得到,國民連吃一頓飯都成問題。安藤看到大阪梅田黑市寒天下,人們為了渴望吃到一碗熱騰騰的拉麵,連日在拉麵店前排成一條長龍的光景,靈機一動,決心做出不用排隊也能吃得到的拉麵。
速食麵如何誕生 • 當時,美國的主要支援食糧是麵粉,日本政府為了擴大國內麵粉需要,勸誘國民儘量以麵包為主食。唯獨安藤一人,向厚生省申訴應該獎勵日本傳統飲食之麵食。但是,行政人員卻回他:「既然你這麼堅持,自己做不就行了。」於是,安藤家院子內一棟簡陋窩棚,便成了速食麵的創始研究院。
速食麵如何誕生 • 安藤設定的商品化目標是:好吃、安全、簡單、廉價、長期常溫保存。整整一年,安藤不是躲在窩棚內煮麵條,便是騎著自行車飛奔在大街小巷買麵粉。難關正是「長期常溫保存」。安藤早就有「將乾燥麵條還原」的創意,只是,試了各式各樣方法,總是無法滿意。
動 動 腦 • 安藤的難關是「長期常溫保存」? • 安藤如何將「乾燥麵條還原」的創意?
速食麵如何誕生 • 有一天,安藤看到妻子在廚房內炸天麩羅,突然想出一個妙計,隨手將麵條放進油鍋內。裹上麵衣的麵條,放進熱油鍋內,水份會蹦出來,致使麵條上出現無數小洞。再於炸好的麵條上注入熱水,熱水會浸潤小洞,油炸麵便會還原成原本的狀態。速食麵的原型,就如此完成了。
動 動 腦 • 速食麵的湯頭為何是雞骨湯頭?
速食麵如何誕生 • 接下來是湯頭。這也是偶發事件令安藤選擇了雞骨湯頭。話說有一天,安藤在家中宰雞,雞血濺到在一旁觀看的次男(現日清食品公司社長)身上,從那時以後,安藤家次男便不敢再吃任何雞肉料理,唯有雞骨湯頭拉麵,卻是百吃不厭。因此,安藤決定將空前發明的速食麵湯頭,定為雞骨湯。
速食麵如何誕生 • 「雞湯拉麵」另有一個俗稱:「魔法拉麵」。意思是說,只要注入熱水,蓋上蓋子,三分鐘後便能變成一碗熱騰騰的拉麵。但是,一包定價三十五日圓的「雞湯拉麵」,與拉麵店現煮現賣、又有配菜的拉麵,價格差不多。當時一包烏龍麵售價僅六圓。
速食麵如何誕生 • 批發商均愁眉苦臉,完全沒有把握新商品到底能不能銷售出去。沒想到,半年後,「雞湯拉麵」竟然成為供不應求的暢銷食品。
速食麵如何誕生 • 兩年後,森永製果公司推出速溶咖啡,這也立即成為消費者們的最愛、媒體界的寵兒。全國各地的百貨公司不約而同興起一股「即席食品大會」熱潮,匯集了所有即席食品,三不五時舉辦花樣百出的商品展覽。一九六Ο年至一九六一年的流行語大獎,正是「即席」(instant);而一九五八年,則是「即席元年」。
動 動 腦 • 以理性創意的自我檢查,速食麵的發展: • 有沒有獨特性? • 有沒有全球性? • 有沒有新穎性? • 有沒有原創性? • 有沒有市場性? • 有沒有價值性 ? • 有沒有具有風險性? • 是否具有策略性?
如何進行創意與創新概念的包裝: I.最重要的就是專注於創意與創新概念的價值 II.如何將這些創意與創新概念說明給其內部與外部利益關係人了解、認知與接受? III.在作溝通與說服之時,切勿將其概念之最終價值予以公開
如何進行創意與創新概念的包裝: IV.順利讓相關的利益關係人能夠了解、接受與認同 V.在概念推銷過程中,也應審視各部門、各個員工的意見及反應
速食麵的轉型 • 一九五八年誕生的速食麵,價格是三十五日圓;十年後的一九六八年,價格依然是三十五日圓。這期間,國鐵最低交通票價由十圓升值為三十圓;十公斤的白米,由八百五十圓升值為一千五百一十圓;一瓶一百八十CC的牛奶,也由十四圓升值為二十圓;報紙則是自一個月三百九十圓,漲到七百五十圓;
速食麵的轉型 • 十年前與速食麵同等價格的土司麵包,也抬高身價,變成五十圓。唯獨速食麵,一直處於激烈競爭戰況下,雖然品質節節改進,價格卻始終在原地踏步。
速食麵的轉型 • 一九六九年,阿波羅登月。一九七Ο年,國際萬國博覽會在大阪開幕。日本國民生產總值(GNP)躍居全球第二位。社會由高度成長時代跨進消費時代。花在主食上的開銷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嗜好品花費,在外吃飯次數比率也逐漸增加。另一方面,速食麵的年產量高達三十六億包,市場完全陷於飽合狀態。而打破此僵局的,竟然又是速食麵之父——安藤百福。
動 動 腦 • 安藤百福如何打破此僵局的?
速食麵的轉型 • 安藤為了往海外擴展商機,時常出國開辦商品說明會。會場中,西方人不擅使用筷子與泡麵的大碗,有些人乾脆將乾麵分割成兩半,放進紙杯子中,熱水一泡,就用叉子試餐起來;再加上飛機內便餐中,有裝果仁點心的鋁製杯子,這些映像,在在刺激到安藤的灰色腦細胞。於是,安藤腦中再度浮現出「杯麵」的原型。
速食麵的轉型 • 可是,問題又來了。到底該怎麼將麵條放進上寬底窄的杯子中?只要將乾燥的麵條縮小,令其落入杯子中便行了,製造方法其實很簡單。但是,在機器流水作業過程中,時時會因麵條落下時的衝擊,損害到容器和麵條;商品流通過程中,也會壓壞容器;最重要的是,麵條還原時,味道無法均勻。
動 動 腦 • 如何將麵條裝入容器裡?
速食麵的轉型 • 某夜,安藤半夜醒來,睡眼惺忪中,感覺天花板好像在旋轉。或許是朝思暮想,念茲在茲所致,安藤又靈光乍現,想出了將麵條倒放,再從上面罩上杯子的點子。一九七一年,史上第一個杯麵,因而出世。
速食麵的轉型 • 這一年,也是肯達基烤雞、麥當勞漢堡在東京登陸的同一年。但是,批發商對杯麵的反應卻相當苛刻:「這東西怎麼賣得出去?」「定價一百圓,太貴了。」「這簡直是在造反,完全違背了日本的吃食良風美俗!」
速食麵的轉型 • 安藤沒有氣餒。公司內的新商品推銷部門員工們,更沒有臨陣脫逃。他們將新商品帶到高山滑雪場試賣,成績果然不錯。其次,再向自衛隊推銷,說杯麵最適合野外演習。這個方法也奏效了。
速食麵的轉型 • 第二年,發生了驚動全日本的「ASAMA山莊」事件,連合赤軍集團與警方機動部隊,在長野縣輕井澤山中展開槍擊戰。現場報導的電視銀幕中,出現了機動部隊隊員們捧著杯麵充飢的鏡頭。這個鏡頭比任何廣告都有效,眨眼間,杯麵便普及到一般家庭內。
3.傳遞創意與創新的概念 • 創新團隊內部的協商 • 創新團隊向組織的推銷 • 創新團隊向組織傳遞推銷的注意事項
4.實現創意與創新的概念 • 認清企業組織的文化或原貌 • 創新概念在組織中的推展實現機制之建立
進行創新概念推展實現時應注意事項 1.應該擬具有推展實現的計畫 2.不可以抱持「創新乃是浪漫」的心態來推動。 3.創新推展實現計畫之推動,最好與激勵獎賞結合運用
進行創新概念推展實現時應注意事項 4.創新推展實現的第一步乃是要經由教育訓練與試行、試做的經驗教育方式來進行 5.創新團隊成員於創新概念推展過程中,應該掌握何時退出,而放手給組織成員的自主實現。
進行創新概念推展實現時應注意事項: 6.創新概念的推動可思考建立專案組織或委外給有經驗的企業組織來負責推動。 7.創新概念的推動,則應考量外部溝通與商業談判的戰術與技巧的運用。
5.創意與創新概念的商業化 • 在製造業、服務業或休閒業之中均要講究其供應鏈(SCM)、顧客價值鏈、顧客滿意鏈的整合,方能使企業之運作順暢且能擁有其競爭優勢,掌握市場競爭地位與達成高度的顧客滿意度。
摩托羅拉(Motorla)的創新方法 • 摩托羅拉:創新企業文化 • 時間:2004年 • 創新方法:研發、設計、行銷內部競爭、跨界合作 • 創新成果:全球最賣的薄型手機明星商品
摩托羅拉(Motorla)的創新方法 • 摩托羅拉(Motorla)的創新方法,像極了美式棒球賽,既有明星出場,更講求團隊合作,一棒接一棒、一局接一局,講求整體戰力。
摩托羅拉(Motorla)的創新方法 • 相較於三星是以封閉的空間激發創意,摩托羅拉的方式是採取技術、設計、行銷各個團隊同時並軌進行,最後再進行介面融合,發展新商品;創新過程有大量溝通,精英人才彼此間既競爭、又合作的氛圍激發內部創新精神,是新品開發成功的關鍵。
摩托羅拉(Motorla)的創新方法 • 2003年夏天,摩托羅拉組成「特別任務小組」,集合了電機、機械、設計等跨界人才,以極度機密的方式,開始進行「世界上最薄的手機」之研發。 • 由Roger Jellicoe領導的技術團隊,根據產品最初的構想,分配工作,團隊成員每天下午四點碰面,報告進度、進行腦力激盪。
摩托羅拉(Motorla)的創新方法 • 為了鼓勵成員解決技術上的問題,例如將手機的天線從頂端隠藏起來,以創造符合設計小組期望的美麗外型,Jellicoe指定小組成員中的五個人各自提出方案,以內部競賽的方式,激發研發人才的榮譽感與好勝心,從而產出最佳創意。
摩托羅拉(Motorla)的創新方法 • 2004年2月,薄型手機的原型機出爐,摩托羅拉的行銷明星Geoffrey Forst帶領團隊在全球以時尚行銷讓V3成為明星商品,果然讓V3在全球狂銷超過五千萬支,摩托羅拉獲利表現一飛沖天。
摩托羅拉(Motorla)的創新方法 • 2006年3月時,印度前4名的暢銷手機品牌依序為諾基亞(Nokia)、三星(Samsung)、新力-愛立信(Sony-Ericsson)與摩托羅拉(Motorola),但目前情況已有轉變。 ORG-GfK市調機構針對全印度手機銷售量佔有率70%的35個主要城市進行調查顯示,
摩托羅拉(Motorla)的創新方法 • 在2006年4月時,摩托羅拉躍升為第二位,僅次於諾基亞,而三星與新力-愛立信分別被擠到第三與第四名。摩托羅拉的市場佔有率為6%,領先三星的5.3%,新力-愛立信的4.8%和LG的2.3%。諾基亞則是以高達80%的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
動 動 腦 • 有哪些因素會讓你,從「創意點子發展為創新概念、商品/服務/活動」?
二、從創意點子發展為創新概念、商品/服務/活動二、從創意點子發展為創新概念、商品/服務/活動 創新者大多具有: 1.體現所處的壓力與創痛所在 2.體驗到必須扭轉、改變目前或未來所處的壓力與創痛
創新者大多具有: 3.體會到利益關係人的感受與感覺 4.能夠關懷到利益關係人的能力 5.能夠創新發展以召喚內部與外部的利益關係人,使他們均能了解到其潛能,並促使他們支持與認同的能力
1.創意與創新的定義: 游伯龍、王美靜的看法: • 創意是創造有價值的點子或念頭思路,有價值的點子必須能夠解除自己或別人的痛苦與壓力。 • 創新是指創造新的架構或格局,努力執行使創意落實,讓創新的價值成真。
2.創意轉化為創新的模式 為了創新,企業競相投入研發,但根據統計,多數企業94%的研發費用根本沒有產出任何可以為企業賺錢的創新商品,儘管大家都知道要創新,許多企業也都在努力創新,可是投資與收益並不成正比。
2.創意轉化為創新的模式 • 到底有沒有一套方法,可以讓企業的「創新產出」再高一點?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 1990年代,創新的先決條件是創造出合適創新的外部,即大師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強調的企業環境,而當前最新流行的創新管理理論,則將關注的焦點移到了企業如何透過Step by Step的步驟,交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