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698 Views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陆召军 2013.08.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什么是“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为什么要强调“以人为中心”?. 怎样开展“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第一节 什么是?. 以人 为中心. 两个关注中心. 医师 职责. 健康相关 概念. 一、医生职责. “将患者的疾病诊治好 ” 疾病和病人, 是医生职责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中心范畴。 二者在医生心中具有不同的 分量。. 古代医生对于病人更加关注. 他们真正的职责是 照顾 病人,以富有 感情的语言和手法 去帮助病人。 病人的整体观(整体医学):
E N D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陆召军 2013.08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什么是“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为什么要强调“以人为中心”? 怎样开展“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第一节 什么是? 以人 为中心 两个关注中心 医师 职责 健康相关 概念
一、医生职责 “将患者的疾病诊治好 ” 疾病和病人,是医生职责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中心范畴。 二者在医生心中具有不同的 分量。
古代医生对于病人更加关注 他们真正的职责是照顾病人,以富有感情的语言和手法去帮助病人。 病人的整体观(整体医学): (1)完整的生活背景和社会关系; (2)病人的部分特性: ①病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有机体; ②病人是一个心身统一体; ③病人是一个社会成员; ④病人是一个社会道德规范的体现者。 (3)病人作为一个整体人的特征:四个方面联系的整体。
希波克拉底的一句至理名言: “了解你的病人是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了什么病,要重要得多”。
二、与健康有关的几个概念 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引起的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 疾病disease 健康health 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完善状态 指个人的一种社会状态(或社会角色),即他人(社会)认定此人现处于不健康状态 是指有病的感觉,一个人自我感觉和判断,认为自己有病,可能确实有病,也可能仅仅是一种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失调 病患illness 患病sickness
三种情况可单独、同时,或交替存在 正常孕妇分娩时既必须由医护人员照料(sickness),也会有不适感觉(illness),但却没有疾病(disease);可是若因医护人员管理不善变成“滞产”,那就真的转变为疾病了。 许多情况不能称作病人:屈光不正、色素痣。
三、两个不同的关注中心 “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充分强调了disease的地位,却不重视其他两种情况,除非是在对疾病诊断有用的时候。 “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模式则强调要对三者同等对待。
四、“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全面实现医学目标,照顾所有人,关注所有与健康有关的问题,注重医学人文精神,以优质服务,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
“以人为中心”的特点: 将以强调病人的自主性和公正权利作为其基本原则; 以病人为导向的,人的生活质量将作为和疾病同等重要的另一个因素予以考虑; 医生将与病人建立更类似契约式或伙伴式的医—患关系; 强调其对病人诚实和坦白的责任。
第二节 为什么? 人们的健康服务需求 医学人文服务 医学服务对象 医学目的
一、医学服务对象——人 Stage1 健康的人 ? Stage2 • 病人 在全科层面 在专科层面 Stage3 • 亚健康的人
需要得到的医学帮助 • 常见病的医疗 • 慢病的持续性照顾 • 出现信号问题的求助 • 与健康有关的咨询 • 心理问题的求助 • 心身疾病 • 社会性问题 • …… • 健康问题 • 生理性 • 心理性 • 社会性
二、医学目的(医学优先战略 ) • 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 • 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疾苦; • 照料和治愈病人,照料和帮助那些不能治愈的病人; • 避免早死,寻求安详死亡。
疾病 生物医学模式 人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三、医学人文服务 • 医学人文服务是在医疗活动中强调病人的地位,肯定病人的价值,维护病人的尊严和幸福,满足病人的需要和利益的行为。
患者陈述 倾听陈述 采集病史 了解病人的就医背景 了解病人的健康观念 了解病人对病患的理解 …… 了解身体不适 了解不适的过程 体格检查 理化检查 生理、生化检查 影象、病理等检查 是否是健康问题? 真正的病因是什么? 真正的病人是谁? …… 作出初步判断 作出临床诊断 与病人交流、协商 处理计划 新模式 传统模式
需要得到的医学帮助 • 常见病的医疗 • 慢病的持续性照顾 • 出现信号问题的求助 • 与健康有关的咨询 • 心理问题的求助 • 心身疾病 • 社会性问题 • …… 四、人们的健康需求
就医过程期待得到的服务 • 安全的 • 可信任的 • 亲切的 • 能洞察问题背后的 • 明确的 • 能从患者角度着想的 • ……
这是一个面向整个医学界的任务,为何在全科医学中特别强调?这是一个面向整个医学界的任务,为何在全科医学中特别强调?
第三节 怎样做? 整体化 人格化 契约式
一、基本原则 1. 服务所有社区居民,包括病人、健康和亚健康人群 2. 走进病人的内心世界,关注病人胜于关注疾病 3. 重视家庭与健康的相互影响 4. 以预防为导向,突出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 5. 把握临床服务的优势,努力提高全科医疗质量 6. 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7. 尊重病人的权利,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二、一般方法 • 开展健康教育,使广大社区居民认识健康、重视健康、珍惜健康 • 建立健康新概念和新的健康观 • 强化健康信念与健康问题的整体观 • 认识亚健康,走出亚健康
健康信念:是人们对自身健康的价值观念 家庭中个人的健康信念模式可相互影响 健康问题的整体观
认识亚健康 • 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 主要表现:失眠、心理疲劳、注意力不能集中、食欲下降、便秘、性功能障碍、时差综合症、神经衰弱、焦虑、抑郁、抵抗力减弱、工作效率低下,心身障碍等。 Company Logo
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 膳食 适量 运动 戒烟 戒酒 心理 平衡
健康促进 是帮助基本上属于健康的人(包括一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达到理想健康状态的一种手段和过程。 ①营养 ②体重控制 ③体育锻炼 ④心理调节,应付紧张和压力,适应社会变革 ⑤个人成长 ⑥睡眠 ⑦习惯控制 ⑧药物滥用等
三、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 进入病人的世界,了解病人 • 病人的背景资料 • 病人对医生的期望 • 患病体验 • 疾患对病人的意义 • 求医行为 • 遵医行为
(一)了解病人——理解和尊重 • 病人的需要 • 生理上的需要 • 安全的需要 • 感情上的需要 • 尊重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 病人的人格尊严 • 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 病人的个体差异 • 病人角色
(二)病人的背景资料 • 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职业、宗教信仰、政治地位、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网络、社会适应情况、价值观念等; • 社区背景:团体关系、社区意识、社区资源、社区环境等; • 家庭背景:家庭结构与功能状况、家庭生活周期、家庭资源、家庭角色、家庭关系、家庭交往方式等; • 个人背景:性别、年龄、气质与性格、需要与动机、爱好与兴趣、能力与抱负、生活挫折等。 背景概况 就诊原因
(二)病人的背景资料 • 躯体方面的不适超过了忍受的程度 • 心理方面的焦虑达到了极限 • 出现了信号行为 • 管理方面的原因 • 机会性就医 • 出于周期性健康检查或预防、保健的目的 • 随访——应医生的预约而就诊 背景概况 就诊原因
(三)病人对医生的期望 • 对医生品德的期望 • 对医生医疗技术水平的期望 • 对医生服务技巧的期望 • 对就诊结果的期望
(四)患病体验 • 一般的患病体验 • 精神与躯体的分离 • 与世界逐渐隔离 • 恐惧和焦虑 • 对健康的羡慕感 • 对理性本能的损害 • 容易被激惹 • 无时间感 • 拒绝接受症状 • 疼痛和痛苦 • 疾患对病人的意义
(五)疾患对病人生活的影响 • 造成了经济拮据。 • 正常的活动被限制。 • 搅乱了生活规律。 • 威胁机体的完整性。 • 威胁个人的生命。 • 导致某种关系的破裂,如恋爱关系、婚姻关系、工作关系等。 • 导致生活意义的改变。 • 打断了正在执行的重要工作或人生计划。
(六)求医行为 • 产生求医行为的原因 • 满足生理需要 • 满足心理需要 • 满足社会需要 • 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 病人对疾病及疾病原因的解释 • 病人对疾病症状的认识和判断 • 不同年龄的影响 • 社会经济地位对求医行为的影响 • 文化教育程度的影响 • 医疗服务方面的因素
(七)遵医行为 • 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 • 病人对疾病的看法及对治疗的主观愿望 • 疾病种类及病人的就医方式 • 病人对医生的满意程度 • 病人对医嘱内容的理解、记忆程度 • 治疗方式的复杂程度
提高遵医行为的途径 • 改变传统的观念,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 。 • 重视病人在执行医嘱方面的偏差,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手段改善病人对医嘱的理解、记忆以及执行医嘱的能力。 • 医生开处方时要注意主次分明,尽量使用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容易服用的药物,少开辅助性的一般药物,避免病人服错药或者省略服药等不遵医行为的发生。
以病人为中心 回 顾 • 了解病人 • 病人的背景资料 • 病人对医生的期望 • 患病体验 • 疾患对病人的意义 • 求医行为 • 遵医行为
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特点 • 用心倾听,适当反馈 • 适时引导,充分沟通 • 接受病人的症状和体验 • 对病人做详细的解释和必要的教育 • 注重感情交流的作用 • 让病人参与决策过程 • 为病人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问诊方式☺ BATHE • B(background):背景 • A(affect):情感 • T(trouble):烦恼 • H(handling):处理 • E(empathy) :移情
SOAP——缓和心理压力 • S(support):支持 • O(objectivity):客观性 • A(acceptance):接受 • P(present focus):关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