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cwb.tw/V7/forecast/week/week.htm

http://www.cwb.gov.tw/V7/forecast/week/week.htm. 4-4 臺灣的氣象災害. 寒潮. 大陸冷氣團 在冬季時勢力強大,並會向南移動。 臺灣 冬季 的氣候主要是受到此氣團的影響,天氣 較寒冷 。. 如果冷氣團抵達 臺灣 時很強烈或是南下 速度較快 ,容易造成各地氣溫遽降,稱為 寒潮 (俗稱 寒流 )來襲,若導致農作物凍傷、魚類大量死亡等災情,一般稱為「 寒害 」. 表 4-3 東北風 冷鋒 寒流. 梅雨.

tele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cwb.tw/V7/forecast/week/week.htm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http://www.cwb.gov.tw/V7/forecast/week/week.htm

  2. 4-4 臺灣的氣象災害

  3. 寒潮 大陸冷氣團在冬季時勢力強大,並會向南移動。臺灣冬季的氣候主要是受到此氣團的影響,天氣較寒冷。

  4. 如果冷氣團抵達臺灣時很強烈或是南下速度較快,容易造成各地氣溫遽降,稱為寒潮(俗稱寒流)來襲,若導致農作物凍傷、魚類大量死亡等災情,一般稱為「寒害」如果冷氣團抵達臺灣時很強烈或是南下速度較快,容易造成各地氣溫遽降,稱為寒潮(俗稱寒流)來襲,若導致農作物凍傷、魚類大量死亡等災情,一般稱為「寒害」

  5. 表4-3東北風冷鋒寒流

  6. 梅雨 每年五、六月鋒面移近臺灣附近時,速度減慢,常產生滯留,導致臺灣地區的天氣出現相對溼度大、雨量豐沛、雲量多、風速小等情形。

  7. 雖然每年梅雨期所帶來的降雨多寡並不一定,但以長期平均來看,梅雨的降雨仍是臺灣地區重要的水資源來源之一雖然每年梅雨期所帶來的降雨多寡並不一定,但以長期平均來看,梅雨的降雨仍是臺灣地區重要的水資源來源之一

  8. 對於農業而言,梅雨累積的雨水是不可或缺的灌溉資源,然而梅雨也可能為局部地區帶來豪雨,造成嚴重積水,使交通受阻;在山區容易引起山洪爆發,甚至出現山崩及土石流,對於農業而言,梅雨累積的雨水是不可或缺的灌溉資源,然而梅雨也可能為局部地區帶來豪雨,造成嚴重積水,使交通受阻;在山區容易引起山洪爆發,甚至出現山崩及土石流,

  9. 損毀道路、橋梁和房屋,人民的生命財產更遭受莫大威脅,再加上農、漁業等方面的災情,平均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數十億元。在臺灣地區,梅雨為僅次於颱風的重大氣象災害損毀道路、橋梁和房屋,人民的生命財產更遭受莫大威脅,再加上農、漁業等方面的災情,平均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數十億元。在臺灣地區,梅雨為僅次於颱風的重大氣象災害

  10. 台灣的梅雨 春末夏初(五、六月)受滯留鋒災害:農作物、 洪水好處:抒解旱象

  11. 颱風 除了梅雨外,颱風帶來的大量降雨亦是臺灣地區不可或缺的水資源來源之一。然而,颱風驚人的破壞力堪稱臺灣地區最重大的氣象災害。

  12. 每年七∼九月是颱風較常侵襲臺灣地區的時期月份,由衛星雲圖可以明顯看出颱風特殊的螺旋狀雲帶(圖4-21A);而在地面天氣圖上,會看到一圈圈密集的封閉等壓線(圖4-21B),越往圈內,氣壓數值越小,可見颱風是一個低氣壓系統。每年七∼九月是颱風較常侵襲臺灣地區的時期月份,由衛星雲圖可以明顯看出颱風特殊的螺旋狀雲帶(圖4-21A);而在地面天氣圖上,會看到一圈圈密集的封閉等壓線(圖4-21B),越往圈內,氣壓數值越小,可見颱風是一個低氣壓系統。

  13. 颱風主要生成於熱帶溫暖的洋面上,充足的水氣和熱量供應是颱風發展的重要條件。一般颱風的直徑大小約在數百公里,颱風中心氣壓最低、無風無雨的區域,稱為颱風眼(圖4-22)。颱風主要生成於熱帶溫暖的洋面上,充足的水氣和熱量供應是颱風發展的重要條件。一般颱風的直徑大小約在數百公里,颱風中心氣壓最低、無風無雨的區域,稱為颱風眼(圖4-22)。

  14. 颱風 名稱 與 命名時間:夏、秋二季最多源地:熱帶洋面上低氣壓提供水氣、熱量影響台灣的颱風源地:北太平洋西南海域、南海

  15. 西北太平洋(颱風 Typhoon)(台語:風篩)東太平洋、大西洋:Hurricane 颶風印度洋:Cyclone 旋風氣象上:熱帶氣旋

  16. 依照世界氣象組織於1998年12月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的第31屆颱風委員會決議,自西元2000年元月一日起,在國際航空及航海上使用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統一識別方式,除編號維持現狀外(例如西元2000年第1個颱風編號為0001),颱風名稱將由現行4組92個名字全部更換,編列為140個,共分5組,每組28個,這些名字是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所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此名稱將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專業氣象中心(RSMC)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至於各國(或地區)轄區內部之颱風報導是否使用這些颱風名稱,則由各國(或地區)自行決定。依照世界氣象組織於1998年12月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的第31屆颱風委員會決議,自西元2000年元月一日起,在國際航空及航海上使用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統一識別方式,除編號維持現狀外(例如西元2000年第1個颱風編號為0001),颱風名稱將由現行4組92個名字全部更換,編列為140個,共分5組,每組28個,這些名字是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所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此名稱將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專業氣象中心(RSMC)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至於各國(或地區)轄區內部之颱風報導是否使用這些颱風名稱,則由各國(或地區)自行決定。

  17. 颱風眼:颱風氣壓最低的地方。從衛星雲圖上看起來像是一個眼睛,因此稱為颱風眼。颱風眼:颱風氣壓最低的地方。從衛星雲圖上看起來像是一個眼睛,因此稱為颱風眼。 颱風內部結構圖 雲牆或渦旋風雨區:雲牆是由一堆高聳積雨雲密集環繞在颱風中心的雲帶。

  18. 當颱風中心自海上移至陸地時,稱為颱風登陸。因緊鄰颱風眼邊緣是雲層最厚、風速最強的區域,越往外圍,則風速越小,故颱風登陸地點多會發生嚴重的災害。當颱風中心自海上移至陸地時,稱為颱風登陸。因緊鄰颱風眼邊緣是雲層最厚、風速最強的區域,越往外圍,則風速越小,故颱風登陸地點多會發生嚴重的災害。

  19. 雲範圍愈大愈厚,雨愈大 颱風眼愈清楚,風愈強

  20. 氣象衛星是觀測颱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透過衛星雲圖可以分析颱風中心位置、強度、雲系分布和移動方向等資料。氣象衛星是觀測颱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透過衛星雲圖可以分析颱風中心位置、強度、雲系分布和移動方向等資料。

  21. 為減低颱風所帶來的災害,並確實做好防颱的準備,可從中央氣象局發布的「颱風警報單」中獲得許多訊息(圖4-23)。颱風的移動路徑詭譎多變,牽涉的因素相當複雜,有時不易準確的預測。為減低颱風所帶來的災害,並確實做好防颱的準備,可從中央氣象局發布的「颱風警報單」中獲得許多訊息(圖4-23)。颱風的移動路徑詭譎多變,牽涉的因素相當複雜,有時不易準確的預測。

  22. 在北太平洋形成的颱風,一般多受到太平洋高壓南緣氣流的影響,先往西北西方向移動,臺灣、中國、日本、琉球及菲律賓等地,都常受到颱風侵襲。在北太平洋形成的颱風,一般多受到太平洋高壓南緣氣流的影響,先往西北西方向移動,臺灣、中國、日本、琉球及菲律賓等地,都常受到颱風侵襲。

  23. 當颱風從臺灣東部海面接近時,北部、東部因處於中央山脈的迎風面,風勢和雨勢會比西半部強,尤其山區的雨勢更為明顯(圖4-24);相對的,如果颱風從臺灣西南部接近時,則北部和東半部的風雨一般較弱。當颱風從臺灣東部海面接近時,北部、東部因處於中央山脈的迎風面,風勢和雨勢會比西半部強,尤其山區的雨勢更為明顯(圖4-24);相對的,如果颱風從臺灣西南部接近時,則北部和東半部的風雨一般較弱。

  24. 為何台灣西部影響較小 颱風若在台灣東部登陸後,受中央山脈之阻擋,底層受影響而逐漸消滅,但上層仍可通過,通過後仍能再發展,不過威力已不如登陸前強烈;或可在中央山脈之西方另形成副中心,此副中心再漸勢發展,取代原颱風中心繼續進行。 圖摘自地球科學原地創刊號 賀伯颱風-認識西北

  25. 為何颱風過後會引進西南氣流 當颱風移動至台灣海峽時,其逆時針旋轉的方向,會加強夏天的西南季風,西南氣流遇到中央山脈的地形抬升,形成大量的雲,進而下大雨。 圖摘自地球科學原地創刊號 賀伯颱風-認識西北颱

  26. 侵台颱風路徑 颱風從北部,進入台灣海峽風向:西北風影響地區:北半部海水倒灌,河水堵塞 颱風走北部,未進入台灣海峽風向:東北風影響地區:北半部 颱風走進台灣海峽風向:西南風 南風影響地區:西部引進西南氣流 颱風走東部風向:???影響地區:東半部焚風:西半部 侵台颱風路徑分類圖(1897-2002)

  27. 颱風地面天氣圖 1.台灣的氣壓值會漸2.颱風中心接近與離開時,花蓮的氣壓與風向變化 1. 漸減2.氣壓:先漸減至最低,再漸增 風向:東(北)風變成西(南)風

  28. 颱風登陸後,由於水氣供應量減少、地面摩擦力破壞颱風結構等因素,颱風強度會逐漸減弱,甚至消失。颱風登陸後,由於水氣供應量減少、地面摩擦力破壞颱風結構等因素,颱風強度會逐漸減弱,甚至消失。 颱風至緯度較高區域,強度會逐漸減弱

  29. 但如果水氣、溫度等有利條件繼續配合,颱風也可能於減弱後又再增強。颱風過後,有時會引進西南氣流,為局部地區帶來豪雨,故民眾仍須提高警覺,做好防範措施。但如果水氣、溫度等有利條件繼續配合,颱風也可能於減弱後又再增強。颱風過後,有時會引進西南氣流,為局部地區帶來豪雨,故民眾仍須提高警覺,做好防範措施。

  30. 乾旱 臺灣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約2500毫米,高出世界平均值,卻因降雨分配極不平均、地形陡峭、河川短急,水不易滲入地下,使水資源之利用有所限制,因此仍被列為世界缺水國家之一。

  31. 臺灣的雨量主要由梅雨和颱風所帶來,故雨水集中在夏、秋兩季。若梅雨期鋒面滯留在北邊,例如中國華南一帶,則臺灣地區附近的降雨就會明顯減少。若梅雨期未帶來豐沛的雨量,臺灣地區極有可能出現水資源短缺的情況。臺灣的雨量主要由梅雨和颱風所帶來,故雨水集中在夏、秋兩季。若梅雨期鋒面滯留在北邊,例如中國華南一帶,則臺灣地區附近的降雨就會明顯減少。若梅雨期未帶來豐沛的雨量,臺灣地區極有可能出現水資源短缺的情況。

  32. 倘若又無法獲得颱風帶來的雨量補充,則政府就必須採取各種限水措施,來度過水荒難關。倘若又無法獲得颱風帶來的雨量補充,則政府就必須採取各種限水措施,來度過水荒難關。

  33. THE END 作業 P21-P28

More Related